达达4.9.1:北大、武大、北理工校长答“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源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45:50
“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源问题教育本源问题究竟是什么?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言,教育本源问题有三:其一,教育理念;其二,教育体制;其三,培养人才模式。他认为,迄今具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美国的通识教育,另一个是苏联的专业化教育。他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仍为专业化教育。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尚武曾在美国执教,并在那里被评为模范教师,他对两国大学理念差别十分感慨。钱尚武认为,大学教育理念、体制与模式,可归纳为“三自一包”:自然、自在、自由、包容。他说,大学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自由探索与发展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理应包罗万象,并非仅仅传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钱尚武提出,大自然物象万千,人类秉赋多种多样,教育者的责任是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受教育者不同特质进而激励其在自然环境中探索,而非揠苗助长,此为自然。他说,当年他读书时,他的导师叶企孙、彭桓武等都是大师,导师博学、造诣深,故教得轻松,而学生们学得亦轻松,此为自在。关于自由,他说,国外大学比较自由,学生学习探索空间较大。譬如允许学生自由地选修许多课程,允许插班生转班等。当年清华大学借鉴这种制度,培养出不少大师与杰出人才。讲到包容问题,钱尚武认为,大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自由探索空间,这本身即是一种包容。“我国教育当如何定位?”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设问并自答:“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之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定位为这种文化的主要基地。”王越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于上世纪20年代初访问中国,他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列举事实说: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人类5000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亦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媒体热追不舍的一个话题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们将矛头直接指向教育,实际上这有失公允;而学校将培养大师的责任揽于一身,这亦难负其重。”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说。他认为,“钱学森之问”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社会为大师成长铺就了什么样的道路?徐善衍说,目前我们的社会导向存在问题。如果将社会喻为作用于教育的能量场,那么,这个能量场引力的核心就是升学;学生就业选择亦非依其专业所长,而是考虑薪酬收入是否满意。由此,思考大师成长途径,不仅需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视角审视,还应从全民终身教育层面考虑。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我国高等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又经历多次社会变革和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其先进理念与科学制度远未牢固建立。”柯杨强调,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应有顶层系统设计,而非依靠各种各样孤立的“工程”。柯杨说,今天,我国教育理应回归根本使命,那就是通过充分挖掘受教育者多样性潜能,有教无类使之成为文明、成熟、可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与合格公民。柯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遵循其成长规律。这些受教育者往往具有种种特质,譬如强烈的好奇心、追求真理的执著、开放的思维、探究的不凡能力等,而此中既有天然品质,亦有后天熏陶、知识传承和先人启迪,我们的教育需反思是否保护了这种天然品质,是否熏陶了科学精神,是否在科研管理上过多设立了功利性目标,是否为其潜心探究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决不能以灌输更多知识取代创新人才人格培养。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院长张大庆提出,有学者认为:人们当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审视我国教育问题,即中国人对人类的技术贡献曾领先世界1000年,近1000年来贡献较小,而再过1000年或许还会作出更多贡献。“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留学之后不回国现象?”张大庆认为,这对我国不会有丝毫影响。他说,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工作10年、20年,这段时间正好是其磨炼的过程;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任其在最佳环境中成熟起来再引进国内或许更明智。张大庆说,我们现在常急功近利,有人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便马上引进。其实,获博士学位并非就成为人才。由他主持的一项关于中美医学交流研究显示,医学人才必须在国外做过3个博士后项目,方才在其专业领域站住脚。因而完全没必要忧虑所谓人才不归问题。张大庆强调,中华民族应以更长远的战略视角,审视并思考中国未来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