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 迅雷下载:人类思维类型论 上 中- 汤凤林-名师博客-华夏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5:09:02

绪言

 

 

 

 

一、学习能力

 

 

一个人出生时就决定了他有些东西能学好,有些东西他不可能学好。我们的知识和大多数能力是后天学来的,甚至我们的大多数学习能力也是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得来的,但是我们最基础的学习能力却是先天的。人与人之间在出生时就有学习能力上的异别和差距叫做个体差异。说差距种类很多,有些是后天能弥补的,有些却不能在后天弥补。说异别这就是我们各人兴趣不同的根源之一,也是学习能力各人在某些方面各在所长的原因。

可以肯定地说人类成员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无论他多小的年龄,在多么好的条件下开始学下围棋,终其一生其水平也上不了段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无论怎样努力也上不了专业四段的水平。这是不是说围棋八段、九段都是天才?对!从围棋上来说他们都是天才,但也可以大胆地说,全世界范围内的围棋八段、九段棋手,其中终其一生能看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人超不过百分之五,百分比不会比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农民高。

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由于你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的布线,你后天不是什么都学得好的,那怕你花上五十年时间也许也赶不上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一年时间所取得的成就。比如学习外语,有些人一年完全能掌握一门外语,更多的人一辈子也学不好一门外语;对于学习来说,依我们的理解,人的学习能力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生而知之:这并不是说他生来就知道,而是说一些人能够搞懂别人搞不懂的东西,能够进行社会发展意义上的前无古人的发明创造。

二是学而知之:这种人能够不要人教,自己就能够根据书本或者前人留下的实物学懂某门学问或技术。

第三种是教而知之:这种人有人教就能在一般所需时间内学懂某门学问或课程。

第四种就是教而难知了:这种人对于比较深奥一点的东西你要让他懂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绝不是弱智)

以我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第一二三种人一般都能考进大学,第四种人一般上不了高中。

问题在于,在名额不太多的情况下,第一种人有些反而考不进大学,爱因斯坦就是典型例子,他中学成绩并不很好。这是由于一方面高中毕业也才十八岁,一个真正有点天才的人这个年龄也许还没有到表现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他。

就个人而言,学习有其方向性,有些东西你能学得很好,有些东西你无论怎样也学不好。比如写字,都说字是练出来的,不一定!有些初中生字已经写得很好了,而且往往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大学生里写字写得好的并不多。不练肯定字不会写好,但很多人练了也写不好。

什么都能学得好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每个人都会觉得有些东西适应自己学习,有些东西自己根本就学不好。这与自己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有关,也与自己先天的思维类型有关,个人的兴趣也许并不完全是后天生成的,也带有先天的因子在里面。

 

 

 

 

 

 

二、思维能力

 

 

一个人出生时他的大脑结构就决定了他只能在某些方面能做出成就来,在别的方面他很难有大的作为;也就是说, 一个人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将自己的天才指向了不适应自己天才的地方,这种不适应不是说你在这里做不出成就来,而是说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别人会比你更轻松地获得比你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是说你的天才如果用在了适应你的天才的地方,你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正如康德所说:“要考虑到许多人在一些可靠的甚至是深奥的、更能结合直观的科学里边能够成功地发挥他们的天才,而一到用纯粹抽象的概念来进行考察时就无能为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别的方面上去。”(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1982年版第14页)

说天才由于积累,真的吗?不一定,大器晚成的人并不多,天才往往是青壮年时就到了自己的高峰。

唐代十八岁(?)的黄巢参加科考未中,回来后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你看作是写菊花盛开的景象或看作是武装起义都一样精彩。

白居易十六岁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字何等简单,意义却又何等深刻。这些诗句,人类所有成员有几人终其一生能写出来?

在近代的数学教科书中,我们常能看到阿贝尔(Holmboe)这个名字:阿贝尔函数、阿贝尔级数、阿贝尔积分、阿贝尔积分方程、阿贝尔群、阿贝尔定理、阿贝尔极限定理、阿贝尔可和性,等等。这位伟大的挪威农村出身的数学家仅活了27岁。

莫扎特十二岁写出了他的第一个歌剧《伪装的傻女子》。莫扎特的作品现在有据可查的有621部。其中50部交响乐,歌剧七部。去世时仅三十五岁。

有些学科的研究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比如考古,研究古籍等。但也未必是长时的专心研究就能出成果,大学里的教授,一般都是对于本专业进行多年研究的专家,对于本学科的历史、现状非常的清楚,但研究来研究去却很少有人有什么创见,有些甚至还出了很多书,但真正有价值的很少,出的大多是废书。反倒是提出行业颠覆性见解的往往是年青人。

 

 

 

 

一个人如果记忆很好,分析理解能力强那他在中学的成绩一定会很好。高考状元应该说大多是这种人。记忆好是学好外语的关键,甚至在中学现在的语文记忆好也能考上高分,文科的历史、地理当然也不在话下,分析理解能力强数学就会不错,相关物理、化学也就容易学好,最重要的——答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记忆好分析理解能力强,能够自己拿着课本,不一定需要老师教就能轻松学好这门功课的学生,是初、高中老师最喜欢的学生。这种人未来的人生也是很风光的。能一辈子做出很好的业绩,能出人头地。但这种人能当一个数学教授,却未必当和了数学家;能当一个了不起的参谋长,但当司令员很可能打不了胜仗。中国历史上的马谡和赵括其实都是很好的参谋长,叫他们直接带兵打仗根本上是将人才用错了地方,因为当一个能打胜仗的司令员或者数学家需要另一种才能--概念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军事上是司令员的战略性洞察能力,而不是战术分析能力。体现在数学上不是推理能力,不是解题的演算能力,而是能透过迷雾直达根本的概括能力。

正如《科学蒙难集》作者解恩泽所说:“科学史上并不乏这样的例证:优美、简单、深刻、富有成果的思想,需要的并不是知识和经验的单纯积累,不是深思熟虑的推理,不是对研究题材的反复咀嚼,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穿透一切障碍深入问题根柢的非凡洞察力。”(见该书1999年版35页)这就是我们说的概念综合能力。

黑格尔很精辟的指出:“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只有概念才能产生知识的普遍性,而所产生出来的这种知识的普遍性,一方面既不带有普遍常识所有的那种常见的不确定性和贫乏性,而是形成了的完满的知识,另方面,又不是因天才的懒惰自负而趋于败坏的理性天赋所具有的那种不常见的普遍性,而是已经发展到本来形式的真理,这种真理能够成为一切自觉的理性的财产。(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 王玖兴译商务87版上卷48页)

我们说的“生而知之”的人就是概念综合能力很强的人,他们的这种能力大大超出一般人。他们能以所见知所不见,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高度的概念化。这就是所谓的“悟性”。阿基米德在浴池里,脑中突然一下子闪出了那个有名的,用密度解决金冠含金量的办法的现象就是悟性的体现。这就是概念综合能力,所有的天才都是概念综合能力超人的人。

就是这种概念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间也一定会多于常人,对信息的需要也多于常人,因此在相应的时间内其记忆和分析理解能力不一定就比一般人强。他们有高度的归纳能力,能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概念化的掌握,但这是最后的结果,这个结果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信息量才能完成,在没有完成的时候,他们的看法就显得让人莫名其妙,甚至错得不合常理。因而在大多数事情上来看他们的洞查能力未必比常人好,反应速度可能常常慢于常人。看上去总是有点呆头呆脑,经常产生出与大家不同的想法来。这对中国式的也可以说是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方式是不太适应的。这种人在成年以前大都不被人们认为会有什么出息,甚至在子女比较多的家庭里这种孩子也不被家长看好,但在成年后人们会发现他们往往是社会中的成功者,竞争激烈的生意场上这种人能轻易地就发了财;在大学中默默无闻,毕业后却能著书立学,甚至成名成家。如达尔文在大学中就很不出众:“他在大学中缺乏独立自主,而且,按照传统标准,他在大学期间成绩平平,反映出他对于所谓公认的智慧课程不满。”(见斯蒂芬-古尔德著《熊猫的拇指》海南2008年版34页)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大多都是这种人。

以上两种人,分析类思维类型的人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人,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是由分析,理解来的。这类人在谈论他们的观点时能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也易于让人理解。而综合概念类人对事物的理解更多的是用头脑去把握的。他们自己已经理解把握了的事物却不一定自己说得清楚,别人也就更难于理解。这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常说的:“我有一个结论,但我现在还不知道如何证明它。”这表现了概念性概括的特征。在军事思维上这种人叫做战略性思维,分析类思维的方式叫战术性思维。这两者各有所长,往往战术性思维得出的信息要由战略性思维来概括,而战略性思想要由战术性思维来诠释。

还有第三种思维方式的人,叫做经验性思维类型。这种人既不长于分析也不长于概括,他们是以经验记忆为主的人。他们对事物的把握都是由经验来的,是以感受为主的,是用心去把握事物的。如果说分析类人是以分析理解来把握事物,概念综合类人是用概念去把握事物的,那么经验类型的人就是以经验去理解事物的,用心去把握事物。这种人往往是感情成份比较重的。

无论是分析类人还是概念综合类人都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且往往是大错。而经验型思维类型的人却不容易犯错误,就是犯也犯小错。现实中分析类人和概念综合类人往往是经验性人的嘲笑对象。在一大堆人中发出哄然大笑往往就是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在嘲笑概念性或者分析性思维类型的人,特别是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人常是笑料。

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有经验记忆、分析理解、概念综合这三种能力,再加上内心环境“情绪”的能量各人不同,这四种先天条件,各人的都会有一种比较突出,另外一些要弱一点。这就形成了我们不同的思维类型。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先天神经系统的差异,要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才能得到表达,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生活环境对先天某一类型的表达都不会有充分的条件。特别是在人类的文明程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个人先天神经系统肯定有遗传的倾向,但是由于是生理上的三种能力和内心环境这样复杂的条件的组合,再加上后天条件影响着神经系统能力的表达,使得这种倾向不是很明显,历史上的天才的子女没几个是天才的,就是夫妻双方都是绝对的天才的,后代也很少出现天才,如居里夫妇,其子女中虽然有一个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因写了居里夫人传而成了作家,但一个也不能与居里夫妇相提并论,再下面的后代我们就没有听说了;而大天才如黑格尔子女智力就很一般,甚至没有一个是概念综合能力好的。孔子的学说都是别的人传承的,孔子的后代很少有能进入儒家学说之流的。也没听说在孔子后代在别的方面有杰出人才。国外的有关资料也让实了天才的遗传并不明显的事实:

“天才很可能在童年就神秘地表现出某种禀赋,然后在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发展。我们是否可以因此断定,天才受遗传的影响呢?这个假设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特殊例子,关于巴赫家族:在让·塞巴斯蒂安的五十四位男性祖先、旁系亲属和子孙中,有四十六位曾是专业音乐家,有十七位作曲家。巴赫家族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关于音乐的聚会。在让·塞巴斯蒂安逝世那年,即1750年,有一百二十个家庭成员赶来参加聚会。但并不一定要求助于遗传学来解释巴赫家族的这种凝聚现象:这是很自然的,在这个家族,音乐不仅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他们社会地位的保障,这个传统一代代的传下来。巴赫家族的成员在音乐中出生、成长和死亡。贝多芬也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的父母很早就决定把他培养成一个音乐家。还有其他著名的音乐家家庭也一样,如泊塞尔、斯卡拉蒂和库普兰。相反,舒曼的一百三十六位祖先中,没有一个音乐家,他的八个子女都缺乏音乐天分。在科学和文学领域,人们没有发现具有天赋的家族,至多只有几个在这方面有才华的家庭,如仲马、都德、罗斯唐、居里、佩兰。美术世家更是少见,如勃鲁盖尔、凡·雷斯达尔。

“有点可以肯定的:不存在遗传基因,尽管人们承认最初就能表现出这种自然的天才倾向。很显然,如果这种先期的预兆真的存在,也解释不了所有的疑问。毕加索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他的父亲是个画师,除此之外,他的直系尊亲中再无这方面的人才。同莫扎特一样,从童年起,从童年起就生活在图画的海洋中,人为地向美术领域发展,他很早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培养和教导。即使有遗传基因的作用,也无法解释毕加索少年时代就具备的出价的创作能力和惊人的素描才华,他的精湛的技巧自童年起就令人刮目相看。”(见《超级人脑——从异赋到天才》罗贝尔·克拉克著,李强译天津人发出版社2003年版133页)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种遗传倾向就更不明显,就算各民族绝对封闭,那么进化出一个相对比别的民族更聪明的民族也不是几万年能明显完成的,因此说各民族有文化上的差异是正确的,但说哪个民族在先天智力上要高于别的民族是不成立的。一方面是绝对封闭的民族很少见,更重要的是人类有民族之分也才是几千年的事,这个时间对于种群内的智力类型的变化和先天智力的提高实在是太短了。反过来想,一个绝对封闭的民族,由于只能进行本民族内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其社会文化的发展会大大弱于开放的民族,中国近二百年历史就是例子,而先天智力类型的表达要由后天环境来决定,因而不难看出绝对封闭的民族可能在各个方面都不会有什么“优等”可言。

现在我们要研究清楚的是这三种能力的先天来源和后天环境对这些能力的产生和培养有什么作用。

 

 

 

 

 

 

上编  思维原理

 

 

第一章  人与动物的智差原理

 

 

人与动物在智力上到底有什么区别?本质性的分别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人类有语言而动物没有语言等等,都是人类几千年来想解开的谜,但直到现在我们连一个可正视的假设和猜想都未见到。现在依据我们掌握的一些线索,也许我们能解开一些谜团。

狗、猫、猴等都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对于家养的狗和猫,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将它们当人看待,同它们说话,同它们玩耍,殊不知它们同我们在智力上却有天壤之别。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我们能窥见智力之谜的一丝光亮,即照镜子的问题:猫、狗、猴都是不会照镜子的动物,一辈子不会,无论你怎样教它,启迪它,它们也永远弄不明白镜子里面就是自己;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它们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思维系统。模仿是智力水平的一种体现。在不会照镜子的动物中,可能模仿水平最高的要数灵长类动物:非洲猩猩、狒狒和猴类了。模仿,我们认为是一种应对,是较高级动物的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的留存反映,也是体现在自身身上的馈对。这是建立在动物的神经系统已高度把握了自身全部动作的基础之上的,并且知道自己的动作行为的结果;这表明了这些动物不仅能全面把握自己的动作行为,而且还有反馈机制以校正自己的动作和行为。这也说明了这阶段的动物其神经系统已经有了层次上的分工,已经有了记忆层次和思维层次;这个记忆层次包括能使动作自动化的动作记忆系统,思维层次能根据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刺激在记忆中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这就决定了它们能进行学习和面对复杂的情况可采取正确的行动。狗、猴、猫都属于这一阶段的动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模仿、学习和接受训练。但是,要它们懂得镜子里面就是它自己就离题太远了。

对于一只猫来说,镜子里的它自己只能是另一只猫,如果要它明白镜子里的猫就是自己,那它神经系统必须有能进行再思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独立的储存记忆系统和能够从储存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的相对独立的思维系统,否则要搞清楚对面那个与自己形象一样,动作一样的猫就是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就是说,储存记忆系统和思维系统的相互独立,是生物智力发展到达高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黑猩猩、倭猩猩、长臂猿等动物能从镜子中认识自己,说明它们进入了这个阶段,它们都有了再思的能力。两个系统的产生和分离意味着该动物能够根据目前所需,对全部相关记忆进行检索,并能做出多层次的连惯反应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再思”。由于有了这种再思的能力,黑猩猩才能因此而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会将几个木箱叠起来取下吊在高处的香蕉。这是不用学都有可能会的,而狗、猴等动物永远不会这种程度的智力行为,就是进行长时期的强化训练,教会了它们类似的连惯性行为,它们也永远不能理解;不会在别的、类似的情景和条件下自动地“故伎重演”;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大脑中没有相对独立的思维系统,有的仅是与记忆紧密相联的“思维层次”,只能进行总体反应,不能再思。

但是黑猩猩的智力仍然是很简单的,正如雅克.沃克莱尔所说:“尽管经过反复的训练,人类仍没有教会一个黑猩猩打结”(注1)虽然黑猩猩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尽管已完成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的相对独立,但至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黑猩猩等最聪明的动物的智力水平能超出直观反应的范围。它们还不能概念性地掌握获得的信息,也不能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如学会了几十个手语单词的黑猩猩,它尽管懂得每个单词所代表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组合,但它所能表述的句子极短,一般超不过五个单词,也不能将这些手语单词组合成新的句子以表达整体性的新的意义。这说明在黑猩猩等动物那里,思维系统只是相对于储存记忆系统而言是独立的,这是单向度的独立。它们的思维系统还不能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进行综合和分析。形象一点说:当外来信息传到黑猩猩的大脑中时,它的思维系统可以理解为用一种“波”的形式将该信息发向储存记忆系统,当需要这个“波”时,思维系统会根据外来信息向储存记忆系统发出相应的“波”,根据这个“波”,储存记忆系统会发出原有的“波”,如果这个“波”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储存记忆系统还将不断地发出相关的“波”,直到问题的解决或改变注意。这就是黑猩猩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很像我们人类的联想,但人类的联想是以思维系统为主导的,因而可称为“想”,而黑猩猩是以记忆系统为主导的因而我们称为“思”。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系统尚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没有对信息进行概念化的能力,没有像人类那样的能进行“想象”的思维活动,因此它们只能“再思”不能“反思”。如果用“波”来比喻的话,那就是人类能将简单的波改造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波”,而黑猩猩却不能这样,它的大脑能将这些“波”叠加,却不能进行加工。就是说黑猩猩这样聪明的动物也不能进行对信息的概念化。

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八十年代黑猩猩的实验所体现出的一个问题迷惑不解,今天我们终于能解释清楚原因了:

“让人类伙伴给黑猩猩传递信息,友好的伙伴总是指点放食物的容器,而敌对的伙伴总是指点错误的容器。在这次实验中,黑猩猩(四只中的3只)居然能分辨出正确信息和欺骗信息。在接到欺骗信息后,它们的反应是朝着指示的容器走过去,却并不打开它,然后再朝着放食物的容器走去,翻过来拿到奖励的食物。”(注2)

这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黑猩猩为什么一定要先走到那个没有食物的容器前,然后才走向有食物的容器?有人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对敌对伙伴的反应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它对知情黑猩猩发给自己的假信息为什么不试图反对(朝第二个容器走去),这难道不令人奇怪吗?然而在传递假信息的情况下,这只黑猩猩的确就是这么做的。这种奇怪的无反应的举动可能说明它:⑴根本没明白知情者了解真相与自己行为之间的联系;⑵或认为知情者完全是傻瓜[C.A.里斯托(Ristau),1986]。”(注3)这种解释是不能使人信服的,因为黑猩猩在接到它认为信得过的人或黑猩猩的指点时它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那个容器的盖子;只有在接到它认为一定是错误的信息时它才会先走向错误的容器,然后才走向正确的容器。如果它不明白自己与了解真相者之间在行动上的联系或者认为知情者是傻瓜它都会打开那第一个容器的盖。而且,这不是一只黑猩猩的偶尔的行为,也不是一次实验所表现的行为,而是一个普遍行为。它们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先走向错误的容器但不会打开它,然后走向正确的容器。

现在我们清楚了,黑猩猩的大脑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实际上在黑猩猩没有走到第一个容器前它根本就还不知道食物在第二个容器里。它们大脑这种“再思”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它们对事得一层一层来处理。人类小孩两岁多就能在这种实验中直接走向正确的容器,这是人类能够“反思”的作用,能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并采取直接的行动。但黑猩猩不行,它们得一样一样地来反应。这是人同黑猩猩智力上的根本区别。如果用:“波”的比喻来说就是我们的思维系统能综合复杂的信息形成新的“波”,而黑猩猩不行,它们没有这种综合能力,不能形成新的、更复杂的“波”。人类大脑由于有这种能形成新的“波”的能力,因而能知道1+1=2。而黑猩猩的大脑不能形成新的、更复杂的“波”,因而对它来说1+1就只能等于1,或者是两个1,不会有2出现。皮亚杰的“同化”说用到人的大脑上是正确的,人们总是将新旧知识整合或者说“同化”在一起形成新的认识,有时这就表现为“顿悟”。但这不能用到动物身上,任何动物都没有这种能力。人类的小孩二岁时对于敲核桃这样的事几分钟就能学会,而对于也会敲核桃的黑猩猩来说,大家知道它们学习的时间是十年。如此之长的学习时间可见黑猩猩的学习与我们的学习有本质的不一样,我们可以说是以“同化”为基础的整合,而黑猩猩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凑合”,充其量是一种以记忆为基础的联想组合。从思维深度来说,黑猩猩的智力可以用珍妮、道尔的话概括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但不能用工具制造工具。

除人以外最聪明的动物黑猩猩、大猩猩等至多也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尽管如此,它们与狗在智力上的差距却又是一种质的差距。由于黑猩猩、大猩猩能够再思,因而它们能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回忆,因此说它们能掌握上百个手语单词是可信的。

“美国心理学家彭妮选了刚满一周岁的母大猩猩柯柯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是从1972年7月开始的。彭妮采用的是加德纳夫妇对华休手势语言的方法。经过36个月的训练,柯柯四岁时已经会准确使用184个手势。到四岁半时学会了222个手势。到六岁半时柯柯已经正确使用过645个不同的手势,其中经常使用得恰当的手势约为375个。包括飞机、肚脐、棒糖、朋友和听诊器等。柯柯还会创造出一些复合名词来描绘初次见到的东西。例如,把斑马说成是‘白虎’、称呼长鼻子木偶为‘鼻娃娃’,而把假面具叫做‘眼睛帽子’。柯柯还能从物体的功能方面给物体下定义。实验者问:‘什么是炉子?’柯柯指指炉子。‘炉子做什么用的?’‘烧饭。’柯柯的记忆力良好,这不仅表现在掌握手势语言的行为中,而且还表现在能回忆往事。有一次柯柯咬了彭妮一口。三天以后,他们就此事进行了一次谈话。彭妮问:‘你对彭妮做过什么?’柯柯:‘咬’(当时,她说是‘抓’)彭妮问:‘你承认?’柯柯:‘对不起一咬一抓。’(此时,彭妮把手上的伤痕给柯柯看,看起来确实象抓的)柯柯:‘错咬。’彭妮问:‘干么咬?’柯柯:‘因为发疯’。彭妮问:‘干吗发疯?’柯柯:‘不知道’。假如大猩猩对过去的回忆是模糊和混乱的话,她们就不能进行这样的谈话。柯柯对动作的先后顺序也能确切的反映。” 见胡德辉等编著《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97页)

但狗却不一样,狗只能进行直接的条件反应,尽管这种反应是以它的全部经验为基础的,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不能进行再思,因而狗不可能进行回忆。正如波林所说:“狗‘记'得它的主人,在他离开时不会‘想到他',但感觉到不舒服,他重新出现时就乐于看见他”(注4)。

在语言方面,就是黑猩猩这样很接近人的思维能力的动物,只要它的思维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能对信息进行概念化加工前,就不可能有语言出现。因为语言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神经系统能将信息概念化,并且能按句法组织单个概念形成更新的更高级的概念,而要达到这一步的关键是思维系统与记忆系统的各自绝对独立并能将信息概念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黑猩猩神经系统中两个系统仅是单向度的分离,思维系统是内向性的,这就意味着它们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来自于思想上的交流,而语言是产生于交流和用于交流的。雅克.沃克莱尔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黑猩猩小群体内部学习的语言符号中,是否也像人类语言一样,存在着传达的可能性呢?手头的某些数据表明,如果我们认真观察黑猩猩同类中所使用的一些手势(聋人语),就可以看出它们只在社会性玩耍或平安的环境中使用,却从未被用于交流有关外界发生的事件和物体。”(注5)

人作为一个种属,她的大脑神经系统一旦完成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相互独立,并能互相交流信息,对信息的概念化就成了人脑的一个基本功能。以前很多人对于人脑能进行概念化迷惑不解,如心理学巨匠墨顿曾说:“概念化:许多研究证实,人类思维具有一种倾向,会自动地把一些类似的物体在记忆里面组成相同类别,并从其相似性中找出总体的概念或者范畴。哪怕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好像都知道进行简单地概念化工作。一项研究显示4个月大的婴儿会把不同的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分成类别。看到过一种色彩组的不同物体以后,它会显示出对别的任何色彩组的爱好。结论是:色彩分类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在出生后迅速形成的。”(注6)

今天这个谜团可以解开了:因为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的相互独立,接受的信息将被思维系统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进行对应和交流的过程,对信息的归类和概念化就是一种必然,反过来讲,也只有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大脑对信息的归类和概念化才有可能。别的动物由于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思维系统存在,因而就不能进行这种两个系统的对应和交流,也就不能对信息进行概念化。(相信大猩猩、黑猩猩能够进行我们人类婴儿也能进行的简单的归类但还不能对信息进行概念化加工)胜任对信息进行概念化加工的进化后,人就从自然界脱离出来了。也就是人在能够进行反思时,她就从动物界独立出来了。她就有了意识、有了时空观、有了内心世界、开始有了语言、有了梦、有了对未来的想望、有了艺术、也有了迷信,人类的文明进程也就由此时开始了。作为种群来说,主宰世界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发现遥远的某一颗星球上有强盛的生命存在时,那么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那里是否有神经系统中两个系统完全分离的生物,就是说那里是否有智能生物。

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交流,据我们的理解,就是当思维系统接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时,能同储存记忆系统一起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个分析、综合的过程和得出的结果都同时被储存记忆系统记录下来,在必要时又将被思维系统提取进行更高级的综合与分析。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我们清醒时不停地进行着这种交流,加工。(在梦中这种交流也肯定在进行,但这种交流是杂乱的,以储存记忆为主导的,因而也是很难有效的,但有时却会出奇的解快一些问题)我们就是在这种思维活动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问题还要回到“波”的比喻上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思维系统对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刺激和信息的加工,可以理解为是对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波”的加工,并成为新的“波”。除人以外的任何动物都不能产生这种新的“波”,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个意念是一个“波”,一句话也就是一个“波”,只有在这个意念需要表述时,才会被解码成语言。黑猩猩的思维系统不能进行这种综合和分析,不能形成这种含有丰富内容的、概括性的“波”,因此它们不可能有语言,也理解不了人类的语言。这同时也说明无论怎样原始的民族,其语言都有十分复杂的结构。这是被我们大脑神经系统的这种功能性结构决定了的,只有在人们大脑能形成和应用复杂的概念和意念后才会有语言出现。这也说明无论怎样原始的民族的儿童,也能接受我们的文明教育,他们中的一部分同样可以成为科学家。因为他们属于人类,大脑功能与我们一样。或者更进一步说十万年前的人如果从出生开始就放在今天的人文环境中,有一部分也一样可以成为科学家。

由此,我们对某些弱智的形成也可进行一点初步的考虑:神经系统在二个方面出现问题将可能导致弱智;一是思维出问题,而记忆完好,这种人较常见。这种人中有些甚至有超常记忆,他们什么都能记住,但什么都理解不了。这些人如果从小训练,完全能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自娱终身,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有些甚至会成为社会的特殊人才,某种技能的特高手。二是记忆出问题而思维能力尚在,这种人估计是记忆系统难以记忆较复杂的“波”,因而思维也简单化。这种弱智者如从小进行专门的记忆训练让他们掌握那些他们必须掌握的记忆内容,从而为他们进行正常思维奠定基础,这种人很大部分我们认为能进入正常人的行列,从事较简单的工作。这两种类型的弱智者在人群中十分常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两个系统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只是有了两个系统的分离还不能说明我们思维系统的概念化是怎样形成的,这就是思维记忆的功能了。

 

 

 

 

 

 

第二章 思维的平台--思维记忆

 

 

目前,记忆被公认分为三种;即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是从记忆能保持的时间来进行分类的,并且仅有几十年历史。但这却是人类对自身心理认识的历史性的标志性认识和进步,是心理学史上至今为止最伟大的发现,特别是短时记忆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真正了解大脑工作原理的大门。

“乔治·米勒1955年在东岸心理学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过一篇演讲,这篇演讲后来成了研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家们的界标。米勒以惯常的活泼风趣把这次讲话称作‘神秘的第七,加上或者减去二’。他一开始就说:‘我的问题在于,我一直受到一位整数的折磨。’这个整数就是7,米勒为此感到很神秘和难以忍受的东西是,如许多实验已经显示的,人们可以立即转入记忆的往往是这个位数。(人们经过短时间的研究之后可以暂时记住像9237314这样一位数字,但记不住像5741179236这类数字。)”(注⑥2

可惜人们至今对短时记忆仍没有充分认识,但历史会使很多事情逐渐地清楚起来,也许不远的将来人们在评定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现时,会把短时记忆的发现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从下面的分析中我们马上就能看到,这些发现意味着人类心理学水平已进入了真正的科学分析阶段;在这以前人们处于对心理的思辨分析阶段,对心理的认识极其有限。

但是对记忆的这种分类显然只能说明我们对记忆仍只是处于较初步的认识。因为它既没有说明记忆的性质,也没有说明记忆的作用。用停留时间的长短来对记忆进行分类,也许会混淆了记忆本身应有的分类,混淆其内容和形式的界限。

如果从记忆的作用来考虑,我们就会发现,瞬间记忆和短时记忆实际上一个是外来信息在感觉上的停留;一个是具体信息在思维中的停留,是感觉和思维的具体体现。与长时记忆有本质的不同。另外,作为记忆,应该说,被我们记住并能再现的都应称为记忆;那么,我们经过训练才行成的技能或动作是不是一种记忆?我们的习惯性动作行为是不是一种记忆?

因此我们认为应从记忆的作用来对记忆进行分类和研究,因为要对记忆进行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它的作用以及它们在思维中所处的位置。

“思维记忆”现在被心理学家们定名为“短时记忆”,同时人们对这种记忆的研究大多也是围绕着该种记忆能保持的时间和容量来进行的。

以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来确定记忆类型,有它的片面性,关键是要搞清楚它的作用,将它固定在“短时”这个圈子里是不合适的。

 当我们要打某一电话时,首先要从储存记忆中将要打的电话号码提到思维记忆中来,也就是我们常说要“想”一下,然后才去拨那个号码。这个提取过程是很明显的,打完电话后这个号码很快就会在思维中消失,如果还要再用这个号码,就得重新想一想。这里明显看得出储存记忆与思维记忆的区别,也看得出各自的作用,思维记忆尽管“短”却不属于记忆,而属于思维。

思维记忆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也是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感觉记忆是感觉的一部分一样。感觉记忆和思维记忆实质上都是工作记忆,其作用都是工具性的,这一点早就不断地有人提出。

思维记忆的特征在于,一方面它对任何信息的保留都是随着思维的需要与否进行取舍,另一方面,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都将不断地进入思维记忆系统,并将保持一段短暂的时间,从而能使思维系统对该信息进行处理。这在思维的表现形式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点,使注意力的转移成为必然,成为大脑工作的必然程序。另一方面是思维记忆的存在也就让注意力能暂时集中,使思维系统能对信息进行加工。

思维记忆是思维系统赖以进行思维的一张平台,思维系统需要的信息将被提到这张平台上来,以供思维系统进行综合或分析的加工。

思维记忆由于容量小,并能保持一段时间,因而能让思维系统进行相对专注的工作。进一步考虑,思维记忆的容量也许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思维记忆的最大容量,如果是数字,不超过十三个,这也许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侧面的揭示,也是以前人们研究的方向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在于应搞清楚在思维记忆这张平台上到底能放多少东西?就是说我们的思维系统能同时对几个信息进行加工?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数量不多,大约在三个左右,而且与每一个的内容有多大有关,比如说别人告诉我,要找某人可打两个七位数的电话,那么我在几分钟内是能记住这两个号码并反复拨打的,但告诉三个号码就很难同时记住。我们列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最多列三个等等。这些都揭示了人类思维记忆的一些性质。

 

 

思维记忆对个人的思维能力肯定有着较大的影响;接触过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人都知道,这类患者的思维记忆和储存记忆都是很弱的,刚做过的事立即就忘了。这类患者实质上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只能进行极简单的应对。精神病学教授许又新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他的《精神病理学》一书中曾说:“意识障碍的记忆特征是即时记忆受害很明显,而痴呆病人短程记忆受害严重,即时记忆却相对保全”。注6

思维记忆是思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思维的具体平台,对思维能力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丢三忘四、说话东一句西一句难以同他讨论一件事的人,可以肯定是一个智商较低的人,他们的问题是思维记忆太弱,难以对复杂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

这样我们就看得出来也许思维记忆最大的作用在于:人类思维方法的出现已是一种必然;因思维记忆这张平台已能放一个东西在那里帮助思维了;这样逻辑、辩证法都能够被我们所掌握和运用。这或许也是人类出现语言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动物界,除了少数几个灵长类会照镜子的动物有很弱的一点思维记忆外,根据我们的理解别的动物都不存在有效的思维记忆。因为它们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也就没有思维记忆这张思维的平台,也就更不会有思维方法出现。因而也可推论:动物界由于没有能进行“想象”的平台,因而没有“内心世界”也就不会有精神病;除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可能有一点淡淡的梦外,别的动物不会有梦存在。

思维记忆同时也是一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进行过滤的屏障,人们在气愤或有要事考虑时不会感到饿,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思维记忆不是我们常说的记忆,它是思维的一部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其功能是对信息的储存。应称为储存记忆。

本能是内容不变的储存记忆,储存记忆是内容可变的本能.现在我们也还能见到两者的一些联系.本能是绝对的决定行为,而记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行为.这体现在储存记忆的主动性上。储存记忆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系统,不断地向思维系统发出信息是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这个基本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所谓的“生物钟”就是储存记忆主动性还带有本能特征一种表现:比如我在晚上睡觉时想到明天因有事得在六点左右醒来才行,一般正常人都能在这个自己定的时间醒来,这是记忆也是本能。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各有不同,也就在于各人的储存记忆的内容不一样,同时也是储存记忆系统主动性的表现。思维记忆和感觉记忆一样,与储存记忆有一个本质性的不同点,它们不会主动发出信息去影响思维系统,而储存记忆系统则会不断地发出信息去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思维系统。这种特性在动作记忆中也存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的爱好者,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从事这些运动,那么他就会有要进行这些运动的强烈愿望。

前面我们说过:人与动物在智力上的差别,来源于人是由于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绝对分离。据我们的考虑,这种分离也同时伴随着思维记忆的出现和完善,也有可能是由于思维记忆的出现导致了这种分离,因为两个系统的分离,其结果是我们的大脑出现了能进行想象的功能,出现了内心世界,而这些都要以思维记忆为基础和平台的。养过狗的人都知道,如果狗犯了错误,要进行惩罚以使它以后不再犯,那就一定得在它犯错误的一二秒钟内惩罚它,在三秒钟后就不会有任何效果,狗也会感到莫名的受到惩罚。这说明像狗这样的动物也没有思维记忆这张平台。对于狗这一类动物的训练是建立在条件反射这个基础之上的。而人类的学习是建立在思维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人类能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这也是人与动物大脑工作原理的根本差距之一。黑猩猩显然与狗不同,它们有一点思维记忆,因此有时人们会认为黑猩猩同人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比狗要聪明很多。但黑猩猩的思维记忆是很弱的,只能让它们进行“再思”而不能像人一样的“反思”。

没有思维记忆就没有我们的想象功能,就没有内心世界;清楚地认识思维记忆,也就基本认识了我们的思维。因此我们说思维记忆(也就是短时记忆)的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第三章 思维的形式和过程

 

 

1、应对思维

我们认为研究思维,应站在生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对思维的研究,其着重点是方法问题,这是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看待思维的。站在生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首先考虑的是过程。我们现在将从过程来寻求原理,传统心理学是从形式来寻求方法,由于角度不同,因而提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将思维形式和过程分为应对思维和概念思维,与人们常说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抽象思维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当我们在街上遇见一个熟人时,我们的思维系统会立即将这个信息发向储存记忆系统,储存记忆系统在接到这个信息后立即便会将此人的相关信息发向思维系统,于是我们便出了此人。谁都有这样的经验:遇见一个很面熟的人,却想不起这人是谁,只有我们想起了这人的一些事后我们才出了这人。这说明外来信息必须能够得到储存记忆系统的印证,我们才能认识。认识就是一种印证,失去了记忆就不能印证,就不能认识。而思维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无非是根据外来信息和储存记忆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分析、综合的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思维系统本身并不能完成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并不能从树木就看见了森林,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是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共同完成的。

那么我们就得弄清储存记忆系统的知识是怎样来的。这就是概念思维的内容和作用了

 

 

2、概念思维

一九九七年,电脑深蓝一举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举世瞩目。但这并不能说电脑就能同人脑相比,其实两者根本就很少有相似之处,这只能说明国际象棋有很强的计算性和深蓝有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就以下棋而论,如果是围棋,据说按深蓝的速度,每秒两亿次,要走出它自己有把握取胜的一步,至少也要一年时间。(注)而对于下围棋的人来说,关键是确定下一步下在哪里,然后才是进行计算,一般计算步数不过六七步而已。棋艺的高低的体现在于行棋方向的把握和选择,计算是后一步的事,是对思维结果的验证。面对一盘下了一半的围棋,任何一个会下棋的人都会在几秒钟内初步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行棋方向。这被人们称为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个人棋艺高低的具体体现;这种感觉就产生于储存记忆中已形成的对围棋的全部经验;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带有我们全部信息的概念。

就是说人脑是一种整体性的面性思维,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我们把这种思维形式理解为概念。而计算机却是点性计算,根本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的功能顶多只能是人脑思维后的具体验证而已,而不是思维本身。一个中学生面对一道几何题,他立即就能明白自己能否解这道题,因为他如不理解这道题根本就谈不上计算;一个学者往往能不用讲稿而进行几小时的演讲,在演讲前他对于自己要讲的内容是心中有数的,至于具体的演讲就像进行具体的运算一样,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而已。

说我们思维是面性的,而不是立体性的,是因为我们认为思维有它的层次性,这是由于记忆形式的概念性决定了的。我们对问题的研讨总是一层层深入,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是一层层进行的。这是站在主观上的反省,如果是站在客观的立场看主观,那么思维是相对客观的一层层应对,而应对的内容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这也为我们建立了以思维记忆这张思维的平台为基础的思维条件。并为逻辑这样的思维工具提供了条件和使之成为必须和必然,动物没有成熟的思维记忆因而不会有思维方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康德的预成说:一方面我们先天如果不具备某种能力,我们就不可能在后天进行分析和综合;另一方面,就是在后天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引不起他的共鸣的。

而且,站在主观的方面看待客观,我们对客观的理解表现出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感觉,比如说看一本理论书或小说后,对该书我们会有一种总的感觉,随着这种感觉我们会有态度出来,这个态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看这书的过程中总伴随着我们的判断,另一方面这本书也在改造着我们。关键在于要论证这种感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这种感觉是总体反映,要论证清楚就得一层层分析下去。并且在这个感觉中,有主观的东西,也有客观的东西,因而才有了仁者见仁的说法。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所说: "假定一个人面临复杂的情境……他的主要知觉倾向,是以整体知觉为基础的。以此为基础,他构念可能的细节。他所构念的东西极少是确实观察到的,而且正如易为实验所证明的那样,其中有许多的内容就涉及的事实而言是歪曲的和错误的。不过,正是这种构念为证明他的一般印象提供了服务。(注)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马斯洛的标签化思维以及格式塔心理学,我们都能看到对大脑这种概念性思维的一定程度的揭示和理解。由于大脑的这种概念性思维有它的稳定性,它一旦形成便不易更改,因而我们称之为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的形成一部分来自学习,比如说语言中的绝大部分词,语法,各种社会已有的概念。这种学习是以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相对独立并能进行概念性综合和记忆为基础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动物的学习主要是直观模仿,不能由思维系统形成新的概念,就是说不能进行反思,因而学习能力极其有限。就是像黑猩猩这样能照镜子,表明它们能进行再思的动物,尽管它们已有了独立的思维系统,并且该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已分离,但由于是单向度的,只能再思而不能反思,因此它们的学习也只能限定在单个概念的门坎前,永远不可能学会人类意义上的语言。语言这个工具,人类三岁小孩就能基本掌握和运用,但对于黑猩猩来说,只要它的大脑未进化到能反思的程度,它们的群体就不可能产生语言;就是从出生就生活在人类的环境中,也永远不能理解和掌握人类的语言。

形成概念思维的另一部分的内容来自储存记忆与思维系统的相互作用即反思。当感觉系统将外部或内部的信息或刺激发向我们的储存记忆系统和思维系统时,我们对信息或刺激的应对,一般来说是在思维系统来进行的,思维系统根据储存记忆系统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将结果一方面通过语言或其他形式向外表达,一方面又以概念的形式发向储存记忆系统。这个概念在无数次反复应对的过程中将不断变得复杂、丰富和基本地稳定起来,小孩的思想比较简单,原因就在于此。就是说在应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种综合分析,也是对自己的丰富和改造。罗曼、罗兰曾经说过:“  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最伟大的书不会把内容像电报印在电讯带上那样铭刻在脑海中,而以充满生机的刺激诱导别的观点,使作者和读者之间传播着同情的火焰,用各种元素扇旺着,蔓延成一片大火,从森林卷向森林。(注)看书是与书的对话,是应对,无论你以后是否还能记得这本书的内容,甚至你可能会根本就忘记了看过这本书,但是它实际上已经丰富了你,验证了你和改造了你。这样,从储存记忆系统发向思维系统的概念便带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往往对于自己的一个很有把握,很清晰的思想却不能用三言两语准确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语言积累首先是思维方式的积累,是表达方式的积累,因而中学生大量阅读高水平的科普和文学作品是提高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和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捷径。

由于概念思维的作用,明显地给我们带来了两方面的作用和问题;一方面是能使我们高度地把握客观世界,创造性地发明出为人类生产和发展服务的工具和方法;为个人积累和应用经验提供了条件和前提。但另一方面,概念思维也使人们固执己见,用已掌握的规律,经验去理解新接触的事物,使我们犯下自己难以理解的错误。特别是理论上的争论,很少见有一方会被说服,往往是争论的双方各自都认为自己比以前更正确了。

无论是应对思维还是概念思维我们都能看到两个影响人类思维的幽灵,一个是思维记忆,一个是概念化功能。这都是别的动物所没有的;是人类思维的先天条件。由此我们立即就能明白:思维系统概念化水平、思维记忆的容量和时效、储存记忆的储存质量和提取质量,这三者每个人先天就各有不同,这就造成了人类思维类型的不同;也就是人类思维类型的先天基础。

 

 

 

 

第四章  记忆

 

 

 

 

一、储存记忆

储存记忆是对我们的经历、经验、知识、体验过的情感、反思的过程和结论,以及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储存的记忆功能。其突出特点是能长时间保存信息,并能随时提取或反映出来。其作用在两方面:一是直接为思维服务,是认识的基础,丧失储存记忆也就不能进行认识活动,思维将简单化,对外来信息的分析、判断、综合都难以进行。二是对外来刺激和信息进行直接反应,如一个极怕蛇的人突然见到一条蛇时,在他的思维系统还未进行思考时,他的恐怖反应已布满全身。

一个人储存记忆的总内容是他的知识的总汇,是个人智慧的总量,也是个人能力的主导部分。

储存记忆的内容,有通过学习得来的,经验的,具体的,形象化的,也有通过反思得来的,抽象的,概念化的。

储存记忆系统所储存的内容是思维系统进行思维的基础,我们接受的一切信息,无论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都必须得到储存记忆系统的印证才能认识和反应。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这牛犊的储存记忆中没有虎的概念,不知虎为何物,因而不会怕。巴甫洛夫所谓的条件反射实质上就是储存记忆系统对外来信息印证后的应对反应。

现实生活中或医学临床上,经常能见到丧失记忆的患者,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失去意识,失去行走,说话等等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只是这些能力将变弱,特别是思维将简单化,储存记忆严重受损的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将弄不清楚镜子里面的人就是自己。

储存记忆中内容的形成,有些需要反复多次,如字的结构,诗词文章的背诵等,但绝大多数内容则无须反复就能记住。现在心理学界很多人认为长时记忆的形成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而且是由短时记忆转化而来,但我们如果认真想一想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我们的绝大部分经验、如看电影,看小说,旅游,与人谈话的内容等都能长时间记住,根本无须多次反复,与短时记忆的关系也不大。对一个信息进行长时记忆,是否要反复多次要看该信息的类型和我们对掌握该信息所要求的精确度有关。

储存记忆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系统,不断地向思维系统发出信息是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这个基本功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各有不同,也就在于各人的储存记忆的内容不一样,同时也是储存记忆系统主动性的表现。比如一个喜欢看历史书的人,当他有一段时间没在看这类书时,他的储存记忆系统会不断地向思维系统发出有关历史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激起一些情感的产生,这时他就强烈地感到要找一本有关的历史书来看一看。当初亚里士多德断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时,他是凭感觉来说的,二千多年来很多人都想进一步解释这种本性,但没有任何进展。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确切地说:当人类的神经系统进化到两个系统分离后,由于储存记忆系统的主动性使它会不断地向思维系统发出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也会刺激情感的产生,在这些信息中有需要进行思考的,有需要进行求证和完善的,我们的思维系统接到这些信息后一般都要进行处理,这样思考和求知就成了人类的本性之一了。这也是马斯洛对此问题不得其解而含混地凭感觉所说的:智力本身就是一种冲动的原因。(注)梦的形成就是储存记忆的这种主动性的一种体现。

弗洛依德和马斯洛两人都看到储存记忆系统的这种主动性,但两人显然没有分清本能、记忆同思维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弗洛依德是将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他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将意识硬塞进了储存记忆系统,把记忆思维化。因此我们在弗洛依德那里常能见到两个思维系统即意识与潜意识,两个系统都能决定我们的行为:一个是我们自觉的,一个是不自觉的。当两个系统有较大矛盾时,就产生了精神病。因此弗洛依德认为精神病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思想矛盾引起的,这样精神分析自然就成了治疗精神病的关键;这样人类的全部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了一点精神病,都有可能成为精神病。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储存记忆就是储存记忆,它虽然有强烈的主动性,会不断地向思维系统发出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思维系统,但这仅仅是思维的来源和基础,而不是思维本身。思想矛盾并不等于精神病,我们的思维系统永远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因此思想矛盾绝不会使我们成为精神病,只有思维系统失去了它的控制力的时候,也就是大脑生理上受到损伤后,精神病才会出现,而这个时候要用精神分析解决思想矛盾的方法来治愈精神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意义的。如有些精神病人会出现幻听,并且按这种幻听去行事。这种病依我们的理解是由于大脑器质性损伤或病变导致思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一个人能分辩出自己的幻觉是幻觉那他就不是精神病,这时用精神分析法也许能搞清病人行为的一些原因;但治病是要恢复病人的思维系统正常工作,因而是另一回事。而马斯洛却正相反,他的人类需求层次的理论却是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化了:人的需求与人的本能有关,也与人的储存记忆的内容有关,把人们那些与认识有关的需求也看作与本能一样简单,混淆了社会与个人、文化与本能之间的区别;事情看来是简单了但却失去了基础,难免造成认识上的巨大混乱。比如自尊的需要,我们在生物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本能阶段是见不到的,如昆虫,鱼类那里是没有的;但在生物智力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记忆阶段却十分普遍,特别在是在群居动物那里普遍存在。大多数动物都有所谓“首领”,这个首领如果消失了,次首领立即就会接替它。如鸡群中,都会有一个公鸡首领,一个母鸡首领,这个首领在啄别的鸡时,别的鸡不会反抗,它行走的路上别的鸡要让道。当这个首领不在这个鸡群了时次首领立即就接替了它。一只母鸡较长时间的担任首领,其鸡冠会明显长大。可见这种“自尊”并不完全是本能也有一部分是学来的,是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而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则是本能的,这在第一阶段的生物那里明显可见。本能是不可变的,记忆是可塑可变的,并且因人而异,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两者不可一概而论。马斯洛曾说:对于像安全、爱这样的需要来说,就大不相同了。它们是可以满足的,它们的满足的确会滋生健康,它们的挫折的确会导致疾病。(注⑦2)(他这里所指的疾病主要是指精神病)这样马斯洛从另一个方向与弗洛依德竟走到了一起,真会这样吗?这也许是一个历史的大误会,不只是弗洛依德和马斯洛,几千年来人们都普遍认为人会因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思想矛盾大或思想压力大等而产生精神病,会被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监狱里就应不断地大量产生精神病患者,但情况却相反,那个地方很少出现精神病。笔者曾参加过刑事审判工作,参与过对数百名死刑、重刑犯人的审判和执行,未见一例产生精神病或有这种倾向。可见精神病只能根据我们的说法产生于生理上的神经系统的病变,这种病变导致思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思想矛盾,思想压力都不会产生精神病变,至多只能是一种诱因,那些神经系统本身就比较脆弱或已处于易病变边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会导致精神病,但这精神病与思想矛盾根本就已不是一回事了。几千年来人们由于不了解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的区别,特别是对于储存记忆系统的主动性与思维系统的控制性的区别不了解,因而产生上述看法是正常的,现在是澄清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人类储存记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观念和概念性的内容,每一个概念或观念的产生和掌握,都是大脑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是地球生命智慧高度发展的最高体现。

 

 

二、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是明显有别于别的类型的记忆的,甚至与思维系统的关系也不大,如我们走路时从不会去想这路怎样走,根本不去考虑身体的平衡和脚的动作。反过来说,如果思维系统参与了对动作的指挥和考虑,我们的动作行为反而会出问题。如大多数人在平地上走独木,只要稍加训练便能轻松地长距离行走,但如果是架在深谷上的独木桥就是经过长时间平地训练的人也很少能走好的;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在平地上走独木走得多么平稳,多么万无一失,一旦走上深谷上的独木桥,大多数人都会掉下去。其原因在于走深谷上的独木桥时,由于恐惧,思维系统参与了对脚走动行为的指挥,反而干扰了动作记忆系统的自动化功能,导致我们不能正确地行动。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无论我们的储存记忆系统掌握了多少关于游泳的知识都无济于事。动作记忆的完成是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完成的,就是很简单的动作也有一个练习过程。动作记忆的完成,就是动作自动化的形成。动作自动化也就是无须储存记忆系统和思维系统的支持该动作也能自动完成。一个熟练的打字员未必能一下子说出某个字母在键盘的位置,但他的手却知道,并能准确地用条件反射的速度击打字母键。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所说: "  诸如开汽车之类的过程性知识很难从一次经历中获得,往往需要重复练习,它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旦你学会游泳,即使多年没有游泳你也会游得很好。当谈及一道熟悉的乐曲时,一位著名的钢琴家曾经对我说:肌肉的记忆是最久的。这意味着乐曲的演奏是自动的无需思索的。(注

动作记忆的学习和应用,关键在于直观性原则上。因动作的自动化实质上就是该动作已不需要大脑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的参与,凭感觉系统获得的信号便能自动地完成。违背了这一直观性原则,我们便不能很好地应用动作记忆这一大脑的功能,甚至会人为地为动作记忆的学习和应用设置障碍。

电脑汉字五笔字型输入法之所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较其它汉字输入法更符合大脑动作记忆的学习和应用上的直观性。但这个输入法有缺陷,它在很多方面违背了动作记忆的直观性原则,有些地方甚至人为地为学习该输入法设置了障碍。该输入法将一百三十多个字根排列在二十五个键位上,平均每个键位才五个左右字根,但设计者却在安排上至少用了六种规则,如此之多的规则比没有规则好不了多少,再加上方案设计者未注意到储存记忆与动作记忆不是一回事,便又雪上加霜地编了二十五句口诀以帮助人们背诵字根位置,这是一堵人为砌起来的墙,很多人就是畏惧背字根和难以记住那二十五句口诀而迟迟入不了五笔字型的门。其实根本可以不用去背字根,因为你就是背熟了它也仅仅是储存记忆系统知道,动作记忆系统还没有开始,至多也就等于在岸上学游泳,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据我们的实验,如果将字根分几批让初学者直接上机进行动作记忆的训练,至多十来个小时的非连续训练,一般就能基本完成动作记忆,掌握字根在键盘上的位置,根本不用背字根。五笔字型输入法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它的拆分规则太多,如成字字根规则、键名汉字规则、键外字规则、识别码规则等等。有些规则直接与动作记忆的基本原理相违背:如识别码,要得出一个识别码至少要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交流二次以上,才能发出击键的指令,这违背了直观性原则,这对于有十分之一的常用字需用识别码这一点来说,必将大大降低输入速度和增加学习难度。五笔字型输入法是一项很好的发明。它为电脑在中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效益,它存在的问题有汉字本身的结构问题,也有受传统心理学影响造成的失误和缺陷。

对于动作记忆,目前我们仍缺乏研究,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对它的研究,无论是在技能学习,体育训练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站在思维类型的角度来看,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应该是动作记忆较好的人。否则要进行复杂训练是困难的。

第一章  先天素质与后天知识和教育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实际上是还没成熟,大脑在出生后还将生长和分工: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是胚胎,这一胚胎生活了九个月左右。假如妇女在婴儿‘应该’出生时再生产,孕期在达一年半。”(见斯蒂芬·杰·古尔德著《自达尔文以来》海南出版社200845页)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类的大脑的问题:

“在多数哺乳动物中,脑的成长完全是胚胎现象。但是由于脑绝不会长得很大,出生是便不会有问题。在脑大的猴子中,生长是延缓的,以利出生后脑的增大,但相应的孕期并不改变。然而,人类的脑太大了,若要成功出生的话必须有另外的策略——相对于整个发育,孕期缩短,当脑只占胎儿体积1/4时,就要分娩。

我们的脑大概已经达到了增长的极限。我们进化的最优越特性的进一步发展终于受到了限制。除非女性盆腔在构造和功能上有根本的改变,否则我们要出生的话就不得不保持这样的脑。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利用我们的巨大的潜力,愉快地学习如何去做事。”(《自达尔文以来》48页)

人出生时大脑还将同环境所给的刺激和本身的分工一起展开。

“正如在狼孩身上看到的,如果大脑的某些细胞在这一关键阶段未被激活,它们以后也就不会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眼球晶体不透明,却没有立即做手术,么即使他以后再接受白内障手术,也永远看不到了。这是因为眼球与视觉神经的连接没有被及时激活。有些天生的盲人,由于进行手术的时间太晚,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他们能看到,却无法辨认理解所看到的事物。”(见《超级人脑——从异赋到天才》罗贝尔·克拉克著,李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8页)

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由于失去了幼年的学习阶段,智力体现极其低下:

“在所有关于野兽哺育孩子的资料中,在算英国教堂的印籍牧师辛格博士所发现的狼孩最著名,他的记载也最详细。

那还是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的一座米德纳坡尔小城,人们经常见到一种‘神秘的怪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往往一到晚上,就有两个‘仿佛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怪物和两只小狼,尾随在三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母狠,赶跑了两只公狼,在狼穴的深处发现了两只幼狼和两个裸体的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到米德纳坡尔孤儿院去抚养,被取名为卡玛那和阿玛那,年小的阿玛那一年后死去了,而卡玛那一直活到了1929年。

起初,女孩用四肢爬行,慢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如果快走时,便半屈着腿,用手掌和脚掌着地;奔跑时,也采取这种姿势。她害怕强烈的光亮,在黑暗中却很自在,也会辨别方向。她的视力适应于夜间生活,只在晚间出来走动,白昼就蜷缩在屋角睏觉,要不就脸朝着墙蹲着。她寻觅食物时,凭嗅迹追踪。

她常常撕破衣服,摆脱毛毯,扔开被子,既使天气寒冷她也不怕。但是,她怕水火。给她洗澡时,便竭力挣逃。她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放在地板上的生肉,从来不吃任何人手里的东西;她啃骨头也能不用手来帮忙。

卡玛那对阿玛那怀着深厚的感情。她俩象小狗一样,互相偎倚着睡在一块。阿玛那死时,卡玛那流了眼泪,而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十天过后,她还经常嗅阿玛那生前常到的那些地方。可是对于其他的人却怀着敌意,要是有人在她吃食时靠近她,就咆哮起来,显出凶狠的样子。其他孩子也引不起她的兴趣,虽然在开头几周,一个只会爬行的婴儿曾使她发生兴趣;但后来,她又抓又咬这个婴孩,弄得这个孩子再也不敢和她接近了。她对小狗很感兴趣,同它们一块戏耍,同在一个缽子里吃东西。

刚入孤儿院时,每天晚上她象狼一样嚎叫许多次,并竭尽全力找寻出路,以便逃回丛林。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使卡玛那‘恢复人性’的工作仍然拖得很久。不过,总还是有了一点成绩。两年以后(1922年)她才会直立,还得有人抚着。到1926年她已经能够单独地直立行走了,但是还不会跑,当她想走得快些的时候,仍象从前一样,四肢并用。到于在学习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成效可言。

四年以后,卡玛那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词;7年之后,也只学会45个词,并勉强学了几句话。

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卡玛那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文化的习惯取代了以前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于晚上睡觉并开始害怕黑暗了;她吃东西用手拿着,喝水也使用杯子;时钟报时也理解成作息的信号了;她心里想的工作、游戏和休息也大致和同伴小朋友一致了。每天早晨4—5时,同大家一起穿衣洗澡;早6时,同大家散步并用二三个字断断续续的讲话;早7——8时,做礼拜并用颤抖的声音唱赞美歌;早8时到正午,给人家干杂活,照料小孩,缠在辛格夫人身边形影不离;有时能独自一人在室内游玩,荡秋千,还能从晾好的衣服中拣出自己的去熨平------。但是,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卡玛那的智力在刚被发现(八岁)的时候,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十五岁时,相当于两岁婴儿;她在十七岁那年死去了,当时才相当于四岁小孩的水平。”(见胡德辉等编著《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81-83页)

从这个狼孩的例子我们能看出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同后天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婴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社会的参与,智力的发展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决定性的关系。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时期也是大脑分工的时期,一旦这个时期没有得到引导与训练,这个幼儿将永远不会有正常的智力。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能看出幼年教育的重要性:

二岁以下的小孩,如果因特殊的原因大脑被切除了一部分或者甚至是半个大脑,也能正常成长,其智力与行为与一般人不会有明显的差别。但如果是成年后大脑受到损伤,会因损伤的部位而引起相应的行为能力丧失,难以恢复,年龄越大情况越严重。

 

 

    脑伤与脑的可塑性

对脑的伤害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孕期母体内的有害物质,在围产期当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婴儿期及后来所遭遇的事故,疾病或伤害都可以导致脑损伤。对这样一个重要器官的损伤必须非常重视;但由于脑细胞无法再生,唯一的希望就是一部分细胞可以担当受损部分的功能。但这样的可塑性究竟有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脑的各个部分是否有各自专门的心理功能,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争议的问题,而且至今没有定论。毫无疑问,某种定位的确存在;例如,语言主要依靠左脑皮层,而空间能力依靠右脑皮层。那么,如果这些作为基础的皮层受到损害,这些功能会怎样呢?可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但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因为幼儿童的脑损伤往往会比年长儿童恢复得好。它还取决于脑损伤是双侧还是单侧,以及受到影响的具体心理功能本身。

脑发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Goodman,1991)。

 

 

1.产前和婴儿早期。在评委会时期即使是双侧损伤也可以得到相当好的恢复——至少就具体功能而言。未受损伤的部分会担当它们通常不会负责的功能。可塑性在这一时期最强,神经元的重大重新组合仍有可能。

2.儿童期到青春期。单侧损伤的恢复仍很有希望,但双侧的损伤则不然。功能从一个半球到另一半球的转移尚有可能。例如当左脑受损,右脑可以“重修”语言功能。

3.成人期。由于神经元的组合不再像以往那样富有弹性,此时单侧和双侧损伤都可能产生永久性缺损。例如,在左脑受损后,多数成人都无法完全恢复语言功能。可以料想,这是因为右脑已经太专门化而不能担负本职以外的功能。但某种程度的恢复仍然是可能的;即使是少年期以后,脑也并未被完全定型,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C.Nelson和Bloom,1997)。

 

 

一般来说,年龄仍是最重要的治疗依据。但是,很大程度上治疗还取决于受到影响的究竟是具体的能力(如语言或视觉——空间能力)还是一般智力。尽管早期脑损伤比晚期脑损伤较少导致具体的功能缺损,它们对一般智力的影响恰好相反:早期脑损伤更容易导致总体智力水平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神经元重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或无用连接(Rutter和Rutter,1993)。(见《儿童心理学》鲁道夫·谢弗电子工业版2010版69页)

但也不是什么都是后天来决定的,黑猩猩的幼崽出生后就在人的照顾下成长,同人生活在一起,无论长到多大也掌握不了人的语言,听不懂复杂的话。有人甚至把黑猩猩的幼崽同人的小孩放在一起生长,六个月前,看上去黑猩猩的幼崽还要聪明和动作学习更快一些,但再下来便看得出本质的不一样,人的小孩八个月就能基本听懂大人的较为复杂的语言,会与大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对大人提出自己的要求;而黑猩猩的幼崽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这个程度,两者的聪明程度明显的看得出人是人,猩猩还是猩猩。

总起来说,人类知识和思维能力是从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社会环境给与的,二是从0——8岁我们大脑生理上的分工成长发育完成的,就是说人类的智力有社会的一半,也有生理的一半功劳,狼孩由于在大脑进行基本的后天建造时未能在人类社会中,因而他们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其智力永远不能与正常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比,他们能学到的词汇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猩猩的水平上,因些可以得出结论说:个人智力源于社会给与和大脑生理发育的配合。

人的大脑的发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如英国的德斯蒙德·莫利斯所说:“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只及成人的23%。出生后的6年间,儿童的大脑继续迅速发育,但是人脑的整个发育期大约要到23岁才能完成。”(见《裸猿》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何道宽译复旦大学201032页)

三岁以前小孩的关键是基本掌握语言。只要能掌握语言从智力上来说他以后发展的基础已经奠定。

小孩到了三岁以后,也就是到了进幼儿园的时候,一般性的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如果在这之前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也没有在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成长,只要能基本掌握语言、掌握相对环境而言需要的行为规律和适应性,以可能性而言,那这个小孩以后的能够取得的成就不会比条件优越的小孩差,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从社会整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单从个人而言未必是决定性的,一个人如果要想在十多岁二十岁开始读书进小学,那他这一辈子能有多高文化很难说,从概率上来讲大多不会有很高文化。不过有些人就是在四、五十岁开始学一门学问也一样学得很有成就。这就要看个人先天的天资了。凡高25岁以前根本就没有画过画,后来也没有受过所谓的“科班教育”,基本上是自觉成才的;高更二十九岁才开始绘画;萧伯纳四十岁才写出第一个戏剧;柴科夫斯基也是二十九岁才创作出第一部作品;弗洛伊德四十岁才开始研究心理学;中国科学家童第周家境贫困十七岁才开始入学识字;数学大师华罗庚终身所得的最高文凭是初中。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有人说华罗庚的成功在于他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真的吗?如果一个人仅是“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就能写出《数论导引》、《堆垒素数论》等被称为“华氏定律”的论文来,那要成为数学家也太容易了,无论你是什么天才,不努力肯定做不出什么成就来,但如果你没那一点天才,再努力也没用。万千世界永远存在大量的“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的人,但能不能有所成就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是不是有天才,二是天才是不是用对了地方,三是机缘机遇是否被你碰上了。“天道酬勤”用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不一定对。

人类思维类型的形成究竟是先天还是出生后的数年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应该探讨的问题。因为小孩出生时大脑还在发育,那么在幼儿时就有意训练他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取得成果?教育是不是能改变个人的思维类型?

大量的事实证明,个人的思维类型先天就既定了的。同一家庭成长的兄弟姐妹,很难看到有同一思维类型的倾向。就是同卵双胞胎据现在的研究其气质和性格的相似性虽然大大高于一般人但也只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天才的兄弟姐妹很少有天才的。

而婴幼儿时期如果刻意训练和教育是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者增进某类思维方式现在还不得而知,估计意义不是很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小提琴家恩尼奇·苏祖基曾经试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在儿童出生的头一年让他们听音乐,两岁时将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在他们耳边演奏;而且要求孩子的母亲也要学习一种乐器来支持他们。随后,儿童又每天接受繁重的音乐训练。这样的培养造就了许多优秀的乐器演奏者。他们中百分之五的人愿意以此为职业。可是,其中并没有出现一个音乐天才。前苏联在十年里组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果也一样,竞赛将各个国家的数学特长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赛,但是他样中间并没有产生一个天才的数学家。”(见《超级人脑——从异赋到天才》27页)

但是针对不同思维类型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意义就非常重大,这将是未来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

现在最狂妄的教育家也不会狂妄到有把握在数百名他的学生中培养出一个天才或者是杰出人才来,但如果能为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大学生设计出一套合适的教材,也许在百名这种学生中培养出一二名杰出人才来的可能会成为现实。 

以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来看,过分的对小孩进行教育意义不大,特别是学龄前的所谓神童教育,绝大多数神童到十几岁后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大多都只能达到中等水平,更大的可能是这种过分教育一方面是对小孩的折磨,另一方面造成一生的心灵和智力上的伤害。人的大脑是有区域分工的,这种分工在学龄前还没有完善,过分地强行学习某些知识对大脑一定会有永远不能逆转的损害。特别是那种强行进行记忆训练,极其无知的所谓教育,如背圆周率,五岁前认识3000字等(现在中国还有这种协会和大量的类似组织专门教小孩背圆周率、背汉字、背英语单词等,真正的是谋财害智)我们知道,一个人体现智力能力的是分析理解能力,概念综合能力而不是记忆,就是记忆也是概念化记忆,直接的信号记忆如这种背圆周率、背单词的记忆只能损害智力,不会有任何好处。是把正常人训练成“雨人”的做法。

 

 

 

 

 

 

 

 

第二章  经验人生

 

 

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本能阶段,比如昆虫,我们就能看到奇妙的本能行为,典型的是胡蜂,完全靠本能就能生活得很好。第二阶段是记忆阶段,如猫、狗、鸡等都是有记忆,并且是以记忆为主要智力结构的动物,由于有记忆,所以它们能进行学习。第三阶段便是思维阶段,这是灵长类的一些动物才发展出来的,人是完全的思维动物,猴、猩猩等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人的记忆从本质上来说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主要是进行概念化记忆,而动物包括动物中智力最高的黑猩猩也主要是进行直观式记忆。从巴甫洛夫的研究我们就能看出动物的记忆是很简单和单一层次的。而人的记忆不同,人可以记住意义复杂的符号,并且会不断的层层加强和增加意义,就是说人的记忆能够在基本概论化的基础上再不断的概论化最后从树木概念到了森林。说小孩的头脑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的概念层次还不够多。这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也是人类之所以有语言的先天基础。

经验是经过判断的经历。我们的所有能称得上经验的东西都是参有是非判断的,而这个判断又将是新的经历的判断,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人的判断体系,指导一个人的行为。相同经历的人对相同经历的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其原因就在于各人的判断体系不一样。判断体系的形成当然是以个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基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很大部分来自后天的学习,但先天各人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种因素在思维的高峰就将是决定性的了。牛顿之前几百年,人们都知道阳光在三棱镜后会有七种彩光出现,水泡上也会出现彩色,牛顿的时代三棱镜是大家都熟知的东西,而牛顿的伟大在于他将三棱镜后的红色光再一次用三棱镜穿过,结果发现后面还是红光,从而得出太阳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结论。由此可见牛顿的判断体系与常人不一样,不完全是经验性的。

以记忆为基础的人,以积累经验为人生过程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经验人生的人。这种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以感受来认识的,因而我们称这种人为经验性思维类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主要靠生活行为,他们头脑里的所有概念都有现实的基础。他们的思维系统不会经常性的用概念去制造概念。因此这类人永远也不会成为哲学家。更成不了作家,对复杂和高深问题没有多大兴趣,甚至不以为然。

应该说占人类总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多数人都是经验人生。特别是女性的比率可能还要大一点,他们没有专研性的爱好,不会长时期研究什么东西,怎样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是他们一生的过程,如打麻将,玩电子游戏等,一般性的玩乐是这部分人一生的内容。从心理学和思维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不会经常性地用概念去制造概念的人。

人同人不一样,那怕是父子也有很大的差别,汉武大帝就认为自己那个对治理国家根本就没什么兴趣但又做了太子的儿子刘据“不类已”。这个不类已是经过努力教育后才会得出的结论,是无可奈何的表示,看来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大帝就已经明白各人天生就不一样,就有不同的思维类型,但现在我们很多人却不明白。很多人对自己的子女都有很大的期望,但到最后总是“恨铁不成钢”。别听那些对心理学根本就无所知的所谓教育家的话,以他们的看法,无论什么人,甚至是弱智,都能被他们教育成天才。当被他们教育的人什么才也没有成的时候,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别人“不努力”上去。

大多数人你要他成作家,成科学家,你其实根本就是在折磨他。就是看科普书,看小说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这是他们的先天就决定了的。是他们大脑的结构决定了的,后天不可能改变。

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非常优秀的教授很多都是这种经验类思维类型的人,他们博学、有丰富的知识,天量的资料存储于大脑中,引经据典、正叙旁证非别的思维类型的人所能相比的。特别是对于古籍,古文字的研究。别的思维类型的人根本不能胜任。

知人善任是做老板或者领导的关键事情,对于一个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来说,让他去当侦察员可能不是好事,但当一个管段警察那一定是出色的好,他能够同段内的几千户人家混熟,掌握段内上万人的资料,这是当侦察员的那种人所不能胜任的。

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比如语言的发展就很缓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经验人生的这一类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些能以概念制造概念的天才,尽管要在各种条件都支持着他,符合他的天才发展,他才能在一时一事上创造出超出凡人的伟绩来,但能做出的伟绩也只能以大众创造的现实为基础,没有能超出历史条件的天才。从这个角度来看牛顿所说的“巨人”应该是指民众才对。军事天才的仗打得再好也不是他自己打的,还得士兵去打。

在大众群体中真正比较纯粹的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如果能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很容易出优秀的人才,从博学的教授到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都是这种人,这些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处处都受到尊重的人。这样的工人是老板渴求,并被老板视为事业根本和所在的人才;如果是教授,那一定是学生和校方喜爱的人。这类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人谦和。不一定会飞黄腾达,但开开心心过一辈子不会有问题。

问题出在另一方面:人聪明是很好的,但小聪明却不一定好,如果是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却又有那么一点分析不透的分析能力,那就有可能会出问题。

诈骗类的刑事犯罪人员往往是这种人居多,用并不高明的伎俩去骗取财物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很多这种犯罪行为事后来看,成功的可能并不大,就是成功了也逃不掉公安机关的侦破,根本就是自己要往监狱里钻,但作案者自己并不这样看,他要不说是他的运气不好,或者就认为自己是在细节上没注意到。出狱后还继续干,直到再次进监狱。社会学家往往把这种人的行为解释成道德层面的问题,其实这里也有心理层面的问题。

我们经常能见到很多人自以为能成天才,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天才了,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里这种人很多。这从大量论文造假就能看出来,一个真有一点天才的人,根本用不着去造假吧。几乎是在任何地方你都能见到从骨子里看不起别人,自以为自己很不得了但又没有过人之处的人,这应该是经验类思维类型的人中有一点概念综合能力的人的特征。 

一个人在有成就后无论他怎样狂妄,都是有道理的,这体现的是个人的素质而已,但什么成就也没有,凡人一个却狂妄至极,谁也看不上。这就不一定是素质问题而是头脑问题了。经验人生当然也包括经验自己,这类人掌握了一些知识或者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将自己陷入了自己的井底,孤芳自赏,还让人不能明白。有些人发表了一二首诗,就以世界最伟大的诗人自居;写了一篇什么价值也没有的小说就大宴宾客,甚至要冲击诺贝尔文学奖;每场选美比赛,你都能见到很多相貌平平的姑娘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美女;很多女性看了《红楼梦》后认为自己就是林黛玉;有些人住进了医院也不听医生的,甚至旁边人听起来他比医生还懂,进了大学不听老师的,认为有很多老师还不如他;这也许就是这类人的一个特点。自信只能是行为的动力,比如某人要想写一篇论文,他应该有能写好的信心,这种信心是他写论文的动力,但把信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判断体系都只是经验性的,而且是自我经验,这类人的问题出在思维能力上多了一点概念不了的概念综合能力。这类人在人生的旅途上很可能成为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一辈子什么事也做不了的人。心理学书籍中常说有些人终生的人格不成熟,可能就指的这种人。对于这类人来说个人素质修养非常关键。人有时候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却很难,但战胜不了自己就什么事也做不了。

但在这种人中,有一些人却相反,也就是那种稳健而早熟的人。这是天生的管理人才。这种人为人低调,行事深思熟虑,稳健老成,富有远见。当然阴谋性的刑事犯罪的主角也往往是这种人居多。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不多,但也时常能见。

经验性思维方式实际是我们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天才也只是在他天才占据的那个领域他才是天才,在别的领域他也仍然是经验性的平凡人生。

 

 

 

 

第四章 洞穿壁垒透彻迷雾——概念综合人生

 

 

两个硕士生:甲能够在半年内对本学科的把握度达到百分之八十,而乙在半年内只能把握百分之六十,要一年才能掌握本学科的百分之八十。在一年后甲就开始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论文来,对于前人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和不足提出了正确的指正。但终其一生甲只能把握本学科百分之九十,永远谈不上对本学科的发展。而乙却能在五年后掌握本学科的百分之百,并胸怀全局,指点江山,开始写出有创意的论文来,如果未来的各种条件都有利,乙大有可能对本学科作出发展性的贡献。

这是分析理解能力和概念综合能力各不同的两人,现实中甲是一生都一定很风光的人,小学中学大学都受到老师的喜爱,只是在研究生阶段,如果是遇见了一个合格的导师,才会重视乙那样可遇不可求的人,不会重视甲这样的人。但合格的导师显然不多因此甲一定会很受导师的喜爱。陈景润是一个乙这样的人,他运气好遇见了华罗庚。但他的一生并不风光,就是出了名也不被他周围的人喜欢。看上去人们都会认为一个人长期研究一类问题总会出成果,其实这种素质来自于先天。首先是他对这类看上去是他独有兴趣的问题有相当的综合性理解,自信能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难题,其次是这种人本能地就喜欢研究深奥的问题,这是先天综合能力较强的表现。陈景潤就是典型的例子。要那种才思敏捷、兴趣广泛的人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一个问题,无疑是埋没这种人天才的最好办法。这种人在研究深奥的问题上永远不会超出前人,但也许是一个能做出杰出贡献的教授;一个能对社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官员;一个难得的管理人才。这就像推土机与钻井机一样,钻井机永远向往着深深的地下,而推土机看着的却是从近到远的地面。硬要将两者的工作对象互换,那就将两者都毁了。这两种人一种的代表人是达尔文,一种的代表人是写出《昆虫的故事》的法布尔。

能够用概念制造概念,这是综合思维能力强的人的先天素质。喜欢幻想是这种人经常性的一个特征,这样的人现实中常被人嘲笑,但深入一点想:一个人从小就充满幻想,经常性的用他所掌握的信息制造新的东西,几十年后他的思维能力、判断体系、知识结构会复杂到什么程度,这对于一个受到较高级教育的人来说,自然会有很大的野心。一个有野心的人不一定成得了什么大事,但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永远也成不了需要艰苦努力才能得到成就。换一个角度想,每次幻想都可以看作是一次过程较长的推理,都是一次创造,黑格尔说:“推理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性。”(见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0页)这说明幻想也是一种必要的自我训练。康德也说:“构成天才的心意能力,就是想象力和悟性。”(见《判断力批判》商务版上册163页)

深邃的洞察力往往是天才的专利,甚至会早于别的人几十年揭示出本质性的东西。

如果说脑筋能转弯的是分析人的形象比喻,那么能看穿一层甚至数层迷雾的就是概念综合类人的比喻,透过现象看本质说起来容易,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看”得见的,而是一种顿悟,一种综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已经看穿了一层;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也是看穿了一层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话就不是一层了:“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98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以下内容参见《科学蒙难集》)这是个性格沉静,喜欢独自一人做事的女性。30岁那年,即1932年,麦克林托克在某些玉米粒中发现玉米色素显现着稀奇古怪的模式。遗传很不稳定,有时还出现一些斑点。对于缺乏洞察力的人来说,这些颜色的变化不过就会被看成是随机发生的自然变异。但是麦克林托克却从这种并不起眼的杂乱无章的小斑点上认定这是色素基因在某一特定代上“接上”或“拉断”。经过几年的思考麦克林托居然画出了某些结构基因的调节控制系统,并在1951年,在冷泉生物学专题讨论会上递交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向科学界提出遗传基因可以转移,能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这被她称为“转座因子”。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体现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水平,是人类对生物奥秘取得的一个伟大的认识,解决了单细胞如何发育成机体的问题,解决了如何产生所有新品种的问题,甚至解决了癌细胞疯长的原理问题。

但是没有人相信她说的这一切,在她来看这一切都是很明了,很清楚摆在面前的事,别人不这样看,仅凭玉米的那几个斑点就说明了这些问题,不说一般人不会信就是科学家们也没有一个相信,甚至说她是“百分之百的疯子”。十年后人们在细菌的研究中发现基因的转化现象,麦克林托克向科学家们疾呼自己的理论,但还是没有人信。20年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明显地证实了麦克林托克说法,自然也有很多人应用了她的理论。

“道是无情却有情。麦克林托克30年代初做出的发现、40年代提出的理论,到60年代末终于被重新提起,80年代初为科学界普遍接受。她走在时代前面四十年,同时也为此冷落奋斗了四十年。”(见《科学蒙难集》264页)30多岁时提出的理论,因这理论得到诺贝尔奖时已经83岁了。

问题在于常人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群体中的这种人,他们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使用着他们的天才,这就是那些发明家们,那些新工具新方式的发明者。搞过民间文学采风的人都知道,民间的语言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就是文化不是很发达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也非常的丰富多彩。他们的文艺、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这一定是这部分人的杰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看来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认识到了他人的天才并不少见,他的这个“师”未必是指文化上的师,而是多方面的智者行为或思想。博学者未必是聪明人,没文化的人里面聪明人并不少。中国上朔三千年历史,如果要举十个最能打仗的将军,那么汉朝的卫青一定评得上一个,而他在领兵打仗的前几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家奴。就是这个家奴,打垮了秦始皇要修万里长城来抵挡的匈奴。尽管战功显赫,官至封候,其姐是皇后,但他一生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都很低调,以至于他姐的皇后被废以后他在朝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可见其人智力超人。

汉高祖刘邦也知道他人不可小视,他最得意之处、对自己能力的最大的体现也就是“安得猛士兮宁四方”这些猛士的力量在他看来与四海一样。

一个概念综合型的人在二十多岁时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是这种人,来至本书的建议是:一,你应该拥有相当的文化(不一定是文凭)二,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应毫不犹豫地买下,并且认真看完,钱对于这类人来说最好的用途就是买书。三,长时间的研究你感兴趣的某门学问或者科目。就是年龄已较大以前没有机会受到大学教育的人,也可考虑去研究一下古玩、历史等。这不是说要你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或者是在这些行业发财,而是这些东西才对你的胃口,你的人生才会有趣,生活才充实。钻井机要向着深深的地下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很难说是先天还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个人的天才指向也各有不同,各人的天才也只是在特定的领域在会显露出来。

常见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这话一点也不错,但要看发的什么光了,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进大学,学物理,那他发的光永远不会是相对论的光;如果他父母没有钱供他上中学,那他大有可能也就在如何找饭吃的问题上发一点光了,我们不可能知道他是谁。因为他显然不是数学、音乐、文学艺术等类的天才。

数学、音乐、文学艺术等类的天才似乎不是大学能培养出来的。特别是数学家,他们的数学才能很像是业余爱好一样

“说起来似乎很奇怪,并非所有伟大的数学家都是学院或大学的数学教授。相当一部分数学家是职业军人,其他人是从神学、法律和医学进入数学界的。最伟大的的数学家之一甚至像不正派的外交官那样,为了他的本国利益而撒谎,有一些根本没有职业。更为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数学教授都是数学家。但只要想想拿着丰厚的薪金的一般诗学教授与在阁楼里冻馁濒死的诗人之间的鸿沟,我们就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了。”(见E T·贝尔著徐源译上海科技教育版《数学大师》7页)

很多数学家往往是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他们的天才。

很有名的数学天才布莱兹·帕斯卡十二岁时就开始重新证明欧几里得的几何命题,十五岁时就发表了他的帕斯卡定理。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据说三岁时就能指出他父亲的计算错误。等等。这些天才也往往不需要多好的教育,自己就能成才。

音乐天才也同数学天才一样很多天才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表露出来了。

莫扎特五岁就能创作曲子,海顿六岁,门德尔松、肖邦九岁;贝多芬十岁也都能作曲。李斯特九岁登台表演就使听众大为惊喜;波科菲夫从九岁到十四岁写下了四部歌剧。他们也基本上自学成才并且超越前人,甚至登峰造极。

数学和音乐天才更像天生的,似乎与我们所说的思维类型关系不大,但从他们的创造物来看,无论是数学还是音乐都是一种大概念的表达,音乐包含丰富的情感和美妙的艺术性,数学更是体现了人脑深邃的思维能力。这不是概念综合能力又是什么?

 

 

 

 

 

 

 

 

第五章  文艺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情感人生

 

 

 

 

1、思维的内在环境——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最典型的表现是我们的“心”的感觉,以至于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其实这个“心”是我们的大脑虚拟出来的,与我们的心脏不是一回事。这个“心”是我们身体的中心点,而我们的心脏几乎都不在这个点上,一般人的心脏都在胸腔的左侧,离这个中心点约五到十厘米左右。我们大脑虚拟的这个中心点的最原始的作用是平衡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行动的所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虚拟的中心点我们甚至不可能在沙发上坐稳。所有的动物都有本能的平衡系统。但除了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神经系统已出现两个系统分离的动物可能会有这种“心”的感觉外,别的动物由于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不能反观自己的内部,因而不会有一颗具体的“心”的感觉。黑猩猩有这种感觉,我们知道黑猩猩在情绪激动时有拍打自己胸口的习惯,这种在动物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行为,说明黑猩猩不仅有“心”的感觉而且这颗“心”还充满了情感。

我们人类的这种虚拟自我完全可以认为是我们思维系统用来控制我们行为、情感甚至部分思维的一个内在工具。同时它也是我们感觉到的我们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就是说虚拟自我仅是我们整体“自我”的一部份,比如人们所谓的意志就不是虚拟自我本身,但要通过虚拟自我来实现。意志力在某些时候实质上就是我们控制虚拟自我的力量:如一个人遭到严刑拷打要他讲出其同伴的名单时,他如果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将他的心态稳定在一个较为平常的状态下,那么对他的任何折磨都将无济于事。肉体在遭受打击时我们会感到剧烈的疼痛,面对疼痛我们本能的要去躲避或设法解除这种疼痛,而如果只能忍受的话,那就要靠我们的虚拟自我去抵抗来自感觉系统的这种疼痛的冲击;这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志力这时就体现于稳定我们的心态的力量,是将我们的心态稳定在受到疼痛冲击而不向我们躲避疼痛的本能屈服的状态上。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往往能坦然待之,这是因为他的仇恨的情感占据了他的虚拟自我并且稳定了他的虚拟自我系统,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我们这颗虚拟的“心”本身只是一个形式,它的内容还要来自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

但虚拟自我对我们的身体本身却是控制性的。很多人从十多岁开始背部就有一点弯,谁都知道这样的形体是不太美观的,但要改变这种习惯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按以往的看法,这是我们在青少年时由于不正确的姿态导致骨骼长成型而形成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的骨骼长得最多的年龄段是有十二至二十岁之间,这种习惯的形成应是在这个年龄段,或者说在这个年龄段是纠正这种体形的最佳时期,但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到十二岁来纠正这种形体已经太晚了,要纠正我们骨骼和肌肉的形态是容易的,但要改变我们对“心”的感觉却很难,就是这个“心”的虚拟自我决定了我们怎样安排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就是说决定我们的形体。因此要有良好的体态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心”直身体方能直。由此可见电影《出水芙蓉》的台词“自信才能体形好”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幼儿学走路看来是很难的,但却有内在的必然性,先天弱智和痴呆的幼儿也能学会走路,这一定是我们这个虚拟自我起的作用,它先天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直立,否则我们就会感到难受和不自然。

虚拟自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的幻觉了。有些精神病人会出现幻听,并按幻听去行动,这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导致的,也是人们理解的。但人们自己造成的幻觉却很少被理解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如我国古已有的“气功”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将注意力长时间多次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并且想着这里会有一股气会走到身体的另一个地方去,那么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感到真有这么一股气在那个地方流动,就这是我们的虚拟自我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而这个玩笑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旦这种虚拟自我形成,要想消除它就很不容易。这是形成唐吉诃德式的,某些人在旁人看来什么都正常,就是一说到某个问题时就不正常了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动物绝大多数没有“心”的感觉,也就是说动物没有人类的这种虚拟自我,但是动物有相似的系统,这个系统应称为“虚拟感觉”,人类的虚拟自我就是从这个虚拟感觉发展而来。动物的这种虚拟感觉是更接近直觉,更接近本能的感觉,并且是动作行为的动力来源,是控制系统。比如刚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小鸡,它见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将是它成长阶段跟随的目标,它的大脑里是不是建立了一个虚拟印象,或者说建立了对这个印象的依赖性情感?很多动物的母爱比人类的母爱有过之无不及,我们知道这种情感与体内的一种分泌物有关,但这种分泌物的作用是使主体有一种感受;如果没有一个虚拟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进行自我体验的内部机制,动物的这种某种分泌物转化的母爱何以体现?很多动物会因为自己的小宝贝身上的气味有变化而无情地将其弃之不管;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母爱的消失实质上就是虚拟自我受到了破坏,使主体失去了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内在体验。

人是理性动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虚拟自我,比如能够轻而易举地对内心十分反感的人做出笑脸。黑猩猩肯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感情,因它们是能再思的动物,这从它们也能欺骗同伴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来。除此以外的所有动物都将跟着它们的“虚拟感觉”走,虚拟感觉是它们行为的绝对的控制系统。一只带着小鸡的母鸡会毫不犹豫的同老鹰打架,这是因为它的虚拟感觉里充满是母爱,而对于未处于这种状态的母鸡来说看见老鹰它感到的是恐惧,因而它将发出特有的叫声和采取躲避的行动。就是对于人类来说虚拟自我也是第一控制系统,思维系统也只能说是第二控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系统甚至是在为虚拟自我服务,如单相思就往往能使人魂不守舍,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样去接近或亲近那个人。

 

 

2、没有虚拟自我就没有文学艺术

 

 

几千年来人们对艺术的起源总是不断地进行探索,客观上的探索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研究收获甚微,谁也没有说清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会有舞蹈,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啊、啊地唱自己的歌。听见节奏明快的音乐,不足周岁的幼儿就会高兴地随着节奏抖动自己的身体。动物界我们至今没有见到有关报到,估计也许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会有一点这种节奏感。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已完全可以认定:这些都是我们的虚拟自我的杰作,是内在感受的外现,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可能会有节奏感,但由于其思维系统的单向性特征,它们即使有一点节奏感也不会外露,就是说黑猩猩不会有意识的做出有节奏的动作。而我们人类一岁以上的小孩,随时都会自发地出现节奏性动作。

人类这种先天的节奏感又是由什么机理构成的呢?人们也许一开始会想到我们的心跳,但稍有点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音乐的节拍与我们的心跳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与我们感觉到的“心”和我们的心脏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样。当我们听着慢三步的舞曲跳舞时,我们会感到我们的“心”也在以嘭-----喳---喳---的节拍速度跳动,但其实我们的心脏仍以每分钟约六十次的匀速跳动着,可见不是一回事。

问题还是要回到两个系统的原理上来:我们前面分析过,思维的第一阶段是应对,是思维系统根据外来信息对储存记忆系统已有信息进行应对,否则我们就不能进行认识。而对于需要进行体验的信息如音乐等,这种应对就会被放在虚拟自我中来进行应对。如节奏感:当我们听见一首熟悉的乐曲及它所带有的节奏时,我们会用我们以前听过的这首乐曲的节奏去应对它,如果这个应对合拍的话,我们会感到舒畅和兴奋,但如果不合拍的话就会使我们心烦意乱。笔者就曾在一家营业性的大型舞厅中见到过一次有趣的事:乐队奏的是一首大家熟悉的中四步舞曲,开始时一切正常,大家高兴地跳着舞,但几分钟后不知怎么搞的节拍的重拍落到了第三拍上,这对于未必精通音乐的大众来说,不一定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但仅持续了十余秒钟,舞池中的几百人便全部停止了跳舞,人们都将迷惑的目光投向了乐队。事后笔者曾问过几位这其中的人,他们均表示:节拍有点不对头,至于为什么不对头,几乎都不知道。由此可见,我们听到的节拍一旦与我们的记忆中的节拍不合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应对一旦不能成立的话,我们的虚拟自我就要受到破坏,我们的节奏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有力地证实了我们的节奏感是产生于虚拟自我中的两个系统的对应;是这种对应在虚拟自我中的共鸣和体现。在我们唱歌时是思维记忆同储存记忆之间的对应。这与听别人唱歌有本质的不一样,如一个人如果在开始接触音乐时,比如学某种乐器时如果该乐器的音不准,那就有可能将导致这人一辈子发不准音,原因就在于储存记忆系统记下了错误的音调,我们发音时就用了这个错误的音调。历来人们都感到奇怪,大多数人能听准别人的发音,却听不准自己的发音,甚至一些歌唱家也会在个别音上自以为发音最准时唱走了音。其实,听别人唱歌是思维系统主持下的储存记忆系统与外来信息的应对,这之中有一个自动校对的过程;自己唱歌是储存记忆系统与虚拟自我系统的馈对,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思维系统参与的程度较浅,因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大。

 

 

3、情绪——虚拟自我的环境

换在客体的角度看,虚拟自我就是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在神经系统虚拟的这个以情绪为基础的空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态。如果这个环境出现缺省其表现形式也许就是我们知道的自闭症。因这种缺省将导致其情绪是原始性的反应性自发自感受,与人交流的基础已经不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将出现问题;以及两个系统的交流倾向原始性的向内性,结果是“我”这个虚拟自我将淡化或者不复存在。自闭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理解代词“我”,可见自闭症的虚拟自我系统有问题。

虚拟自我是心态,是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刺激的体验,是内在的心理环境,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就是虚拟自我中情感体验的外现体现。无论是进行艺术和文学的创作还是对艺术和文学的欣赏,都离不开情感体验,都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一部精彩的小说必须是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情感是悲的还是喜的。反过来讲,没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精彩的小说,动人的诗歌来。这是人类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由此来看,说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的说法是片面的。应该说,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的形式、它所包含的情感却产生于我们那颗虚拟的“心”。反过来看,我们这颗虚拟的心,也会歪曲我们的生活,“人都不会满足于现实”可能就是源于此。说文学艺术产生于我们的“形象思维”也是没有根据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形象思维”。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只是我们虚拟自我中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而已,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我们的“体验思维”可能还差不多。

虚拟自我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前面我们说过,在较低级的动物那里就有了饱含情感的虚拟感觉。体现在我们人类的思维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态度和动力,也是自身的感受。我们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带有感情色彩,对事对物都有相应的态度。情感的强弱决定着行动的动力的力度。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生理现象,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记忆系统会记下情感本身,但我们认为我们在某种心境下记下的概念,当它再次被忆起时,它将同时刺激产生情感的生理系统,重现当初的心情。反过来讲,当某种心境控制着我们时,我们也会到储存记忆中去寻找相应的记忆:如在心情忧郁时往往会脱口哼出忧郁的歌,高兴时唱出明快的曲调。这样也许我们就能解释我们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有时我们会突然记起一件使我们深感不快的事来,但如这时受到别的信息的干扰,这件事立即便被遗忘了,但它刺激起来的不愉快心情却不会立即消失,这时我们便会觉得我们莫名其妙地在生气。这便是人们时常不知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烦躁,害怕等心理的原因;也可从这里看得出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虚拟自我作为心态来看它是以情绪为环境和基础的。

 

 

4 情感是文艺创作的心理环境和行为动力 

有一部分人的思维系统是能够以概念去制造概念的。如果这样一个人正好又是情感比较强烈的人,那他很可能就能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文艺天才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先天的能力仍然是最主要的,无论这先天的能力占的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但没有这“之一”可能什么也做不成。这先天的能力分为两部分,一是强烈而丰富的情感,二是概念综合能力。在对文学和艺术天才的研究上,从古到今西方都有一种说法,说天才与疯子往往联系很密切。大量的事实表明,作家艺术家中相当高的比例的人有一种被称为“躁狂抑郁症”现象,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Kay  Redfied  Jamison)在其所著《疯狂天才》有实际的统计资料:

“很明显,作家患有情感性疾病的几率相当高。至少80%的研究对象符合重度心境障碍的正式诊断标准。相比之下,只有30%的对照组研究对象(职业在艺术范围之外,但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相当的人)符合同样的诊断标准。这两个比例之间的统计差别非常明显,p﹤.001;亦即这一差别仅靠偶然出现的几率还不到1‰。尽管对照组心境障碍一生的发病率比作家群低许多,但仍然比普通人群的发病率(5%—8%)高很多,至于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研究对象中情感性疾病的发病人数所占比例过多(比如这有可能反映出一个倾向,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和处于社会较高阶层者,躁狂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偏高),或者是因为对于创造性群体和对照组采用的诊断标准的涵盖面过广,对此我们不得而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约一半作家符合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双极Ⅰ型或者其轻度变症——双极Ⅱ型(有轻症躁狂史的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超过三分之一的作家至少经历过一次重度抑郁症的发作,三分之二有此病症的作家接受过精神治疗。作家的自杀率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自杀率。”(见《疯狂天才》三联2007年版71页)

并不是所有的躁狂抑郁症的人都有艺术才能,也不是所有作家艺术家都有躁狂抑郁症,这历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问题。

躁狂抑郁症是不是一种病很难说,这是先天遗传来的,作家、艺术家里这种人很常见,世界一流作家艺术家也可以列出很长的名单来,大家所熟知的如:拜伦、雪莱、托尔斯泰、凡高、海明威、高尔基等等。

躁狂抑郁症的症状是很明显的:

“躁狂抑郁症又称又极症,包括一系列性情和情绪障碍。这些病症随着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轻者表现为循环性情感精神病,其症状是情绪、行为、思维、睡眼以及精力程度上有明显变化,但不会出现彻底的衰弱;重者表现为极其严重、危及生命的精神病形式。躁狂抑郁症与重度抑郁症(或称抑郁非躁狂单极病症)密切相关;实际上,用于诊断重度抑郁症的标准同样也被用于诊断躁狂抑郁症的抑郁阶段。这些抑郁的症状包括情感冷漠、无精打采、绝望无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理反应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和专注力减退以及对通常有趣的活动失去兴致。其他诊断标准还包括自杀、自责行为、不合时宜的负罪感、重复出现的死亡想法,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至4周,以及正常生活功能的严重失调。与单极抑郁症患者不同的是,躁狂抑郁症患者同时也会有躁狂和轻症躁狂的发作。这些发作的症状在很多方面与那些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完全相反。因此在轻症躁狂和躁狂期间,患者通常情绪振奋高涨(偏执和暴躁的情况也不少见),活力和精力增强,睡眠减少,言谈快速、激动且具有攻击性,思维敏捷,话题转换迅速。轻症躁狂和躁狂患者通常会自尊心膨胀,同时对他们想法的正确性重要性有着确定无疑的自信。这种狂妄自大会导致判断力低下,而这又会反过来引发个人及专业关系模式的紊乱。轻症躁狂和躁狂的其他特征还包括大肆挥霍钱财,冲动地参与有问题的活动,驾车莽撞,极度焦躁,浪漫关系或性冲动强烈,以及反覆无常。躁狂的极端状态表现为剧烈的焦虑不安,行为怪异,妄想和视听幻觉。在躁狂的轻度阶段,与轻症躁狂有关的充沛精力、自我膨胀、冒险精神和流畅思维会使患者出现极富创作力的阶时段。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范围在当前的精神病诊断系统中有所反映。双极Ⅰ型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它指的是情感性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双极Ⅰ型患者必须完全符合躁狂和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双极Ⅱ型,从另一方面来说,则被界定为过去或现在至少出现过一次重度抑郁症的发作,同时包括不太严重的躁狂发作(即轻症躁狂不会使个人及专业活动受到明显的损害,本质上不属于精神病,并且不需要住院治疗)。(见《疯狂天才》13页)

这种与生俱来的,有着强烈的情感的心境对于个人来说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折磨,有些人受不了这种折磨而自杀了,但另一方面这种心境也正是进行文艺的欣赏和创作的心理条件。这种心境的人,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是文艺的最热心的欣赏者,而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创作者。分析类思维类型的人当然也就是文艺评论者了。

 

 

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作家艺术家不一定都是躁狂抑郁症患者,但一定是情感丰富、强烈的人。

就是典型的适于创作的轻型的躁狂抑郁症的人绝大多数也成不了作家、艺术家,还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思维类型一定得是概念综合类型的。没有超人的情感感受和超人的思维水平就不会有超人的作品。

一个人要写出几篇小说,几首诗不是难事,但要写出有价值的,能够让人激动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是一个感情丰富,概念综合思维类型的人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而成为名符其实的作家、艺术家的可能也不大,这一方面是个人的社会经历,另一方面是个人的文化素质。也还有社会性的机遇。

换一个角度来看,作家、艺术家也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首先要有这种先天的虚拟自我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思维类型是概念综合类型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培养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画家的子女来,这实际上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5 情感有其特殊的认知作用和作品组织作用

那么为什么作家、艺术家的心境一定得有丰富的感情呢?

很久以来都有人提出情感有认知作用,这看来也是有道理的,这里我们还是介绍《疯狂天才》的说法:

“近期研究表明,轻微抑郁状态下做出的观察和形成的观点实际上比正常情绪状态下的更接近‘现实’;这一研究强调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否定,也赞同T·S·艾略特‘人类无法承受很多现实’的观点。悲痛和抑郁常常或好或坏地让人看清生活的真谛:地狱,‘就像柏拉图的山洞,是所有人得以认识自身的地方’麦尔维尔写道:‘在悲伤的奇异之火闪烁的神启中,我们看清了一切事物;尽管当闪电消逝,影子再次落下时,不真实的轮廓再度出现,但它已不像先前那样能欺骗我们了。’抑郁迫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现实的看法,既不是努力寻来的也不是欣然接受的,它人让看清生命转瞬即逝的本质、其腐败的核心、死亡的决定性以及人类在宇宙历史上所起的有限作用。”(见《疯狂天才》111页)

任何事物或社会现象都有其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样,不同的心情心境去看待同一样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会有较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情绪是促进创作的动力的同时也还有在创作中进行构思和组织的作用:

“忧郁能够与艺术灵感和创作量相联系,这似乎是反直觉的;乍一想来,轻微躁狂状态及其火一般精力似乎与之有更明显的联系。然而深度忧郁时极端的痛苦和轻微忧郁时较缓和、较深沉也较孤独的痛苦可能对创造过程极为重要。轻症躁狂及躁狂经常会引发想法与联想,推动与生活及他人的联系,激起疯狂的精力与热情,并给生活投上一层令人心旷神怡、相当绝妙的色彩。而另一方面,忧郁倾向于迫使节奏放慢,平息狂热,并且仔细洞察热情之时的思想、观察和感受。轻微抑郁能够扮演稳定力量的角色,也可以起到对高度兴奋状态下创作的作品进行批评、编辑的作用。抑郁修整并塑造思想,也对思想反复思考、衡量,且最终使思想顺从、集中。抑郁对轻症躁狂时所纺织的大范围的图案进行精细的结构调整。”(见《疯狂天才》110页)

长久以来都有人说文艺创作是学不来的,作家从来不会从学校学出来,鲁迅就是这种观点,认为:血管流的是血,水管里流的是水。这很有道理,曹雪芹的时代到哪里去学创作?但以现在的研究来看《红楼梦》,无论是创作构思还是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都非常精妙,曹雪芹凭什么写出了《红楼梦》?看来主要还是心灵境界和内心的情感氛围。以曹雪芹的话来说,之所以能写出《红楼梦》无非是“一把辛酸泪”才写出了《红楼梦》这个伟大的“满纸荒唐言”。

现实中常能见到自信能将任何人培养成作家或者艺术家的人和机构,这些人要不是骗子就是就是自欺欺人,总之是对文学创作和心理学基本上不了解的人。

情感人生的群体,是占人类数量半数以上的庞大群体,这类人的先天素质决定了他们对文艺天生的爱好,他们中一部分是文艺的制造者,绝大部分也就是经验型思维类型的人是文艺的欣尝者。写一首流行歌曲是不是真会流行,就要看是不是合这类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