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大竹县踢吧: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7:30
   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书屋 收录于2011-05-21          摘要紫甘薯是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介绍了紫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苗床管理、大田栽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甘薯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抗灾救荒粮”,而是极具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甘薯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吸收,能帮助人体保持酸碱平衡。紫甘薯除了具有普通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以外,其含有的花色苷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功能,抑制肿瘤活性;防止血管紧张、恢复正常血压;保护肝脏,并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1]。紫色甘薯因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效,且甘薯花色苷的物理稳定性较好,是提取天然色素的好原料,其开发利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成食用色素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天然色素作为安全的色素则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普通甘薯相比,其地上部长势偏旺,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薯块严重减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栽培措施提高产量。近几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总结出紫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选种育苗
  
  选择抗病、高产、品质好的紫甘薯优良品种作种薯[2]。如辽薯20、辽薯31等。育苗前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亮光滑的薯块,剔除病、杂薯。应在当地栽插适期前35~40d排种育苗,沈阳地区一般在4月10日左右。可采用火炕育苗、酿热物温床育苗和电热温床育苗,其中电热温床育苗效果较好、温度均匀、调控方便。紫甘薯萌芽性较好,排种量控制在20kg/m2为宜。甘薯的萌芽以顶部最多,尾部最少。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应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大块的入土深些,小块的浅些,使薯块上部都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排放种薯采用斜排式,后排薯顶部压前1排种薯的1/4,既不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
  
  2苗床管理
  
  一是苗床水分管理。排种后盖土以前要浇透水,然后盖土,出苗以前根据情况可不浇或少浇[3]。随着薯苗不断长大和通风晒苗,适当增加浇水量,齐苗以后再浇1次透水。采过1茬苗后立即浇水。在炼苗期、采苗前2~3d一般以晾晒为主,不需要浇水。掌握高温期不缺水,低温炼苗时水不多,经常保持床面干湿交替,上干下湿。二是苗床温度管理。种薯排放前,床温应提高至30~33℃。排种后使床温上升至35~37℃,保持3~4d,然后降至32~35℃,起到催芽防病作用。从薯苗出齐至采苗前3~4d,温度适当降低,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以后逐渐降低至25℃左右。大田栽苗前3~4d把床温降低至接近大气温度,任薯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提高其适应自然的能力,使薯苗老健。三是通风、晾晒。幼苗全部出齐、新叶开始展开以后,选晴暖天气10~15时适当打开通气孔或支起苗床两头的薄膜通风。剪苗前3~4d采取白天晾晒、晚上盖的办法,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四是合理追肥。每剪(采)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追施化肥要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时进行,以免化肥粘叶烧苗。如果叶片上有残留化肥,要及时振落或扫净。如追施尿素,一般不超过25g/m2。追肥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肥效迅速发挥。五是适时采苗。薯苗长至25cm高度时,及时采苗,栽到大田(或苗圃),采苗的方法有剪苗和拔苗2种。
  
  3大田栽植
  
  一是选地与整地。建立高产脱毒薯田,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以外,还要肥沃,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脱毒薯所需的养料,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脱毒薯根系发达,耕层深厚能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这是夺取高产的基础。耕层深度以25~30cm为好。二是适时栽插。应在终霜后5~10cm地温稳定达到17℃时及时栽插,此外,栽插时用呋喃丹15kg/hm2埯施防治地下害虫。三是合理密植。紫甘薯茎叶生长繁茂,必须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确定合理密度。根据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在发挥群体增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单株增产潜力。一般栽植密度肥地4.5万株/hm2左右,山区薄地6万株/hm2。此外,应及时查田补苗,一般栽后2~3d就应随查随补。
  
  4田间管理
  
  一是合理施肥。甘薯大多种植在旱薄地上,缺乏养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甘薯又是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因此补充养分十分重要[4]。紫甘薯生长势强,对氮肥比较敏感,在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若使用单一氮素化肥,则容易造成茎叶徒长而降低产量。一般地块,应施优质有机肥30t/hm2、硫铵150~225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和硫酸钾300~450kg/hm2(或草木灰2 250kg/hm2)。有机肥在起垄前撒施,化肥在起垄时集中条施。二是中耕、化学除草。中耕一般在生长前期进行,第1次中耕时要结合培土,使栽插时下塌的垄土复原。中耕1~2遍后,用12.5%拿捕净1.2L/hm2,对水700kg,于早晚喷施,防除禾本科杂草。三是地上地下部生长的调控。由于紫甘薯地上部生长旺盛,分枝多而壮,容易徒长。因此,化学控制徒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5]。试验结果表明,用15%多效唑1.2kg/hm2,对水1 000kg,在团棵期
  和封垄期各喷1次,完全可以控制茎叶徒长。
  
  5及时收获与安全贮藏
  
  一般正常收获期应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留种用甘薯应在10月1日前收获,避免霜冻。保持适宜的窖温是贮藏好紫甘薯的关键。刚入窖时,有加温设备的可采用高温处理,防止黑斑病及软腐病的为害。高温处理分3个阶段:第1阶段是升温阶段,从烧火加温到薯堆温度达到35℃需1~2d。加温要猛,温度上升要快,待气温上升到36℃时停火,使温度逐渐达到上下一致,最后使温度稳定在35~37℃。第2个段为保温阶段,使35~37℃的温度保持96h。第3个阶段为降温阶段,当高温保持96h后,应打开全部门窗散热,降温要快,1~2d以内窖温降至15℃左右,以后即进入常温管理。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1~13℃[6]。贮藏期适宜的相对湿度应在85%~90%。湿度与细菌繁殖和保持薯块品质有直接关系。湿度大,病菌繁殖快,病害蔓延迅速;湿度小,薯块水分丧失过多,影响薯块品质及发芽能力。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economics/modern-agricultural-technology/17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