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 核子世界bug:我眼中的德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40:53

刚在写题目,有个声音在从我心里往外迸:德育与情感……
奇怪了,我明明是想回顾一下这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怎么情感会突然冲动起来了呢?而且是迫不及待地把德育和情感联系起来,是积郁太多?还是急于走出困惑?总之,对这个被人咀嚼得支离破碎的话题,对这个人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自我解释为真理的东西,我从来就是看看、听听、想想而已,因为有一种感觉在困扰着我:我们对德育的诠释越来越完美的今天,社会却在和谐的光环下显得有些异乎寻常的冷漠,而这种冷漠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社会的各个层次扩张,并悄悄地渗入学校教育,渗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德育……
多余的话,权作序。
一.
德育,为什么缺“德”?
什么是德育?德育就是人生观的教育。政府权威的界定是“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有关专家和名人的界定就多了,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学科渗透”等等等等。政府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推进社会化进程的有用人才。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文件,学校也一直把“以德育为首”作为办学的方向,可谓从上到下的一致重视!
要说内容,其丰富程度在学校教育中是首屈一指的,从个人品德评定到三好学生标准之首;从班集体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从班主任(包括辅导员)到学科老师;从集体活动到个别辅导;从课堂到兴趣特长班;从单项劳动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从理论措施到组织落实;在学校中确实是开展得红红火火。
   事实究竟如何呢?恐怕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已经踏上社会的学生,还是在校学生,似乎大都患了这样的症状:“理性生活”有余,“理想德性”不足。无数赤裸裸、血淋淋以及让人扼腕叹息的社会现象时时刻刻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学校教育干了些什么?德育又体现在哪里?
   于是,我们不得不对德育的本身作一番审视:德育既然是人生观的教育,那么它的实质就是在弘扬人的一种精神,培养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科学精神。它的特征就是鲜明的社会性!它实施的途径就是通过舆论影响、环境影响、实践尝试来使学生达到精神建构和思想认识的“定位”,行为上的习惯化。这些,我们学校以及社会都做了许多许多。在理论上从过去的“客体灌输”到现在的“人性互动”,从“理想神化”到“生活唤醒”,实践上从过去的“传统熏陶”到现在的“综合实践”,从“重点巩固”到“全科渗透”,内容无处不及。
   这让我联想起了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占了地球六分之五面积的水资源,为什么我们还要大力提倡节水呢?就因为水太多了,以至于人类都淡忘了它存在的价值,大肆挥霍而造成了紧张。
   我不知道精神和物质能不能这样类比,但有一点却勿容置疑:任何东西一旦泛滥就必然成灾!
   我在想,德育缺“德”,是不是因为我们把“德”过分地夸张和滥用而使她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的后果就是简单东西的迷失。
   我还在想,当人们为弘扬某些精神、追求共性的和谐同时,是不是太注重于从外而内的途径忽视了个性的精神需要呢?而个性需要恰恰是共性需要的基础。
   我们常常羡慕儿童的天真童心,却又企图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他们;我们明明知道“德”是人的自律,却不由自主地用它来衡量别人;我们非常清楚“德”是一种情感体验自我形成的精神状态,却喜欢纠缠在规定什么行为会产生什么精神的“创新”中;我们一面在谴责道德缺失的同时却悄悄地为自己开脱;我们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人生选择的同时却也让他们承担了更多的困惑……
德育因成为了面具而缺,因变成了工具而失!
二.德育,“德”在何处?
   综观社会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礼、义、廉、耻、忠、信、孝” 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层次中,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谓“道德”的本身,是随着社会阶层的精神需要而有着不同的解释:一个农民穿着晚礼服参加“PAT”会被认为是追求虚荣,而一个白领同样却被看作是庄重潇洒;一个家庭妇女去买菜为几毛钱和小贩吵得面红耳赤不会被人笑话,一个教师买菜如果嫌贵咕一两句却会招来“铁公鸡”的“美誉”。同样是享受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却遇到了不一样的“道德”评价。
   横看学校教育现状,虽然现在全面评价学生的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明显的人为因素却始终占着主要的地位,教师对道德的理解主宰着学生的“道德生命”。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教师是和学生的直接接触者,也最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判断和评价学生的行为。一个或者几个老师可以对许多学生在客观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作出阶段性鼓励性的道德评价,而学生在他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却无法预测,所以,这样的评价在现实中只能表明是阶段性过程的记录,是不是准确还要看教师的认识水平。
    相对社会来说,学校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要“公平”得多,但同样搀杂着水分:一个聪明好动的学生,有可能被评价为调皮捣蛋、纪律观念差;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学习不得法,有可能被偏见为不下功夫;一个有双重性格的学生常常会给老师留下好学生的印象。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谁都觉得困惑的问题:“德”的概念在不断被补充和泛化,真实的“德”又在何处?
    我忽然有了个奇怪的念头,我的印象中曾经在许多年前看到过这样一个资料,说某文化大省对学生在学校毕业以后使用中小学所学知识的数年跟踪调查,发现在调查的人群中,只有30%不到的中小学知识能派上用处,也就是说主要是他们自己在工作中的探索和在大学专业上的帮助。那我们中小学对学习成绩评价的意义何在?同理,德育方面的“道德”评价意义又何在?
    当然,我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至少可以改变评价的理念、方式方法,学校教育没有评价的说法是荒唐的。
    众所周知,人的知识和品德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用比例来确定的,学者和文盲的“德性”谁更高尚?恐怕谁都知道是平等地在他们的行为中展示而服从于人们心里的“一杆称”。
    既然“德”的评价源自于人们心里的“称”,且“准星”未必一致,那么,唯一最真实的“德”,就在人自己的心里!
    如果说衡量知识掌握的标准具有客观性特征的话,那衡量“德”的标准具有的就是主观性特征,因此,评价的理念不应该相同的。
   而现在的事实是: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用一种自己固有的模式去“套”学生的情感体验,企图得出客观性的结论。所以,人们常常埋怨的“只知道用电筒照别人不照照自己”的现象泛滥成灾就是必然的了。
   我们满腔热情,却忽略了满腔热情何来;我们勤勤恳恳,却没有搞清我们的工作是制造还是创造;我们任劳任怨,却在悄悄地培养好逸恶劳;我们无怨无悔,却招来越来越多的怨恨;我们努力奉献,却不知不觉助长着“论文厚,学历高,官味浓”的蔓延……
德,是人内涵的情感,是对自己说而不是对别人要求的。
三.
我眼中的德育
   就目前学校德育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谁都觉得困惑,而谁也心知肚明。特别是作为教师,处在“内外交困”的“风口浪尖”,内有学生的厌学叛逆和升学(包括就业)压力,外有领导的政绩需要和社会普遍生存规律的“压榨”,德育向何处去?
   虽然我们可以就德育的养成规律把问题推向社会环境的改革,但有一个道理却在老师们的心中挥洒不去: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去适应社会而是改造社会的。如果说,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直接改造自然世界的话,精神的提升就是改造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动力!
   同时,我们也清晰地领略到了教育的群体行为是通过教师的个体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德育是“润物细无声”这类富有哲理的话我们听了无数,以至于到了厌烦的地步,为什么厌烦?因为这样的“真理”可以以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肯定或者否定我们的任何同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形式化了,所以,理论是理论,理解有差别,实践有具体情况,于是,仰头多看了脖子累了。
    我真的有些疑惑:从“性善性恶”到“八荣八耻”的社会道德规范会和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哲学产生这样大的反差?德育究竟该育怎样的“德”?在社会道德规范和现实生活哲学存在巨大矛盾、而道德规范没有实际约束力的情况下,社会上的一股无形的冷漠正在向各个层次蔓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那一丁点儿权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但知道我们的生存之生活哲学已经被严重污染和扭曲了!被什么污染和扭曲?这个社会还有没有扬善抑恶的功能了?
    迷茫归迷茫,事情还得做,仅仅是抱怨只能说明我们的无奈和无能,一个真正有思想、有理想的教师,心中的热情是不会被现实轻易地浇灭的!
于是,我眼中对德育的理解渐渐清晰起来:
1.       德育必须致力于学生情绪的平衡
    “年少气盛”,实质上说的是情绪的起落悬殊,更深层次的是说“少不更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对外界的反应都是以自己的感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在自己的情绪作用下用行为来表达的,要达到理性对待需要条件和过程,更确切一点说就是需要时间。而情绪的即时性是非常强烈的,不能及时地得到自控或者疏导,常常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学生个人遇到问题时,能让学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发泄途径和解决办法是我们努力的首要。
     在这里,我们的认识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平时把人生的意义和道理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不就是更好的对情绪控制的源头引导吗?
    其实不然,我们影响学生做人的道理是属于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范畴,这种影响要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需要学生“亲口去尝了梨”才能起作用。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遇到的事情不可能相同。同时,任何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做人道理都是“双面刃”,当学生面对不符合这种社会规范的现象而看不到有效的制止措施甚至默认时,他更有可能把这种规范当作“垃圾”而去反其道而行之!
    话又说回来,做人的道理需要说,规范需要立,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怎样去做,怎样去让环境更接近我们所提倡的道理和规范。
    我们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最要紧的是能做到冷静应对。而处在青春期或者青年期的学生对事物认识肤浅,容易冲动,往往以第一感觉来处理发生的事情,对后果不作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立刻以个性形式在行为中作出反应,这在青少年中是很普遍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和同学发生矛盾后就出现逃学.打架的现象。同时,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又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有一点成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很快作出结论,当遇到挫折,又极易陷入迷惘、困惑而沮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需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的行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施加示范性的事件处理影响和督促学生加强自控的心理暗示影响,有了这样的理念,一个真正有心的教师在实践中要找到机会和方法是俯身即拾的。
    我看到,有这样几个需要努力的地方:首先是鼓励和创导学生平和的心境,凡事注意防止绝对化的认识,包括引导学生面对烦恼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以及犯错后受到惩罚的态度等;其次是遇事冷静应对的良好应激反应素质,用脑而不是用手解决问题;再就是注重情感的发掘,积极创设令学生感动的机会,酝酿激情;进而在认识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把激情转化为热情,以达到持之以恒的效果。
学生情绪的平衡和稳定是德育至关重要的基础部分。
2.       德育必须致力于学生心理的平衡
    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发展的动力,平衡是发展中阶段性的成果。对于人们的心理问题,同样适用于这样的规律,因为有了不平衡,才需要我们去致力于平衡而求得发展。
     在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之所以产生不平衡,除了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个人的得失观或者说价值观问题。
     这是每个人内在的心理倾向问题,是自身本原和环境复杂的结合问题,仅仅依靠外部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依靠自身认知的提高和发展来解决。德育所能够做到的,就是通过环境的改善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之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改善环境的问题。
这个环境改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舆论规范制度的强化,而是人文环境的创造,是在意识形态的领域建立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相处规则。具体说来是非常简单的——平等、公开、公平、公正。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平等的意义不等于否定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平等的只是人格,角色和位置不能颠倒,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不错,但过分夸大则是对教育最大的不负责任,也是误导学生失去心理平衡的根源。你是教师,就应该负责任地把你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你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知识,想超越发展支持,但不能在沙滩上建楼房。这是目前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不是什么梦想理想发展开放就无选择无条件的绝对平等。实质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和平等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实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绝对化了的概念,在我们的实践中只要我们是真正在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了解和理解学生,多考虑一些客观因素,少掺和一些主观情绪,就是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存在失误(当然发现后必须纠正),也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谅解,不致于破坏他们的心理平衡。
其次就是注重学生心态的稳定。这需要我们在认知上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如辨证地看到事情的正反面或者多种结果、加强自我行为的检点和反思等。
学生心理的不平衡永远是绝对的,但我们必须致力于他们暂时的平衡,我们不能决定学生的得失观,但可以影响他们淡化得到和失去的心理波动,从另一方面说,还可以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良性循环。
3.       德育必须致力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青春期的学生在情感上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往往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情感指向性特别偏激,而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又特别容易沮丧。所以,在他们身上,激情和冷漠并存,坚强和脆弱同在。德育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肯定和鼓励他们的激情,增强他们的理性情感,避免和防止因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消极效应。准确一点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复杂的人生道路,逐步建立起务实的阶段性努力目标,对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更重要的就是应对逆境的抗挫折能力。
       当然,这是个系列的认知培养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奏效。
      我想,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努力来实现:
     以端正学生的认识为起点,加强对学生理性思考的辅导和鼓励;在他们的能力提高上下功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培养成就感;在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大力气,努力做到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我们的师表为范例,以情感人,以理动人;尽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他们的行为体验作为激发热情的基础;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加强实事求是原则的引导,鼓励他们说真话、做实事的良好习惯;关注学生的性格优化问题,及时给以他们必要的提醒和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因势利导地以势设境,以境激情。
当然,在我们作这样努力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对学生消极情感的预防和调控,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学会各种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譬如对学生理智恢复的引导方法;运用转移注意和促进遗忘的技巧;提供或者暗示不良情绪的宣泄办法;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采用音乐疗法;巧妙的同情中引导情感升华……
德育的三个“致力于”前提是我们教师自身的情绪、心理平衡和情感处于热情状态。
     做好德育需要激情,更需要热情!
     激情是勇做实事,热情是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