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中国官网:当“宝盒”比“宝珠”更炫目(人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28:20
当“宝盒”比“宝珠”更炫目(人民论坛)
朱 磊
《 人民日报 》( 2011年05月17日   04 版)
书里放入黄金,原本几十元的图书,一下子被炒到几千甚至几万元的高价;某本新书上缠满了某某荐书、获某某奖、某某人物最爱等各种“封腰”;标价动辄上千上万的精装本图书摆上书店柜台……就在我们为豪华月饼、天价烟酒等物质产品“过度包装”忧心的时候,文化产品的“过度包装”问题同样难以忽视。
有社会学者指出:过度包装已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环顾四周,从图书市场到影视剧,从综艺节目到各类“文化节”,这些距离大众最近的文化“水源”,“过度包装”之风已起,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重明星、轻剧本,重宣传、轻内涵等问题,有的还愈演愈烈。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也越来越多元,多一些搭配与装饰,多一些看点和卖点,原本无可厚非,但无论外在形式、包装样式怎样变化翻新,总离不开这样两个前提:一是内容要过得硬,这样包装才能有所附着;二是包装要恰到好处,才能与内容这个“主角”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文化产品的“过度包装”,正是在利益驱动下,脱离了这些基本前提,让外观、噱头等来唱“主角”甚至是“独角戏”,忽视了文化产品对现实的开掘、对艺术的创造,犹如空心之木、无源之水。这种做法一旦习染成风,最终伤害的是文化原创力。
就像再华美的袍子,也难以掩盖虚弱的身体,精美装帧、豪华阵容、强大造势,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吸引大众的眼球,有的还能赚个盆满钵满,但那些远离现实、内涵空洞、思想贫瘠的作品,昙花一现,自毁口碑,终究难逃被受众否定、市场淘汰的结局。在曲终人散之际、繁华落尽之时,它们到底在文化发展历程中、在人们心灵世界里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如果物质产品的“过度包装”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奢靡风气的滋长,那么文化产品“过度包装”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则提醒人们,过于厚重、极不合体的“华衣”,不但给文化发展套上了沉重“枷锁”,也在人们亲近文化的路途上砌起了道道经济的和心理的“围墙”。
美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纯朴是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在今天的文化生态下重新理解这句话,不是要走从“繁冗”到“简陋”的极端,而是在经历了种种“甜得化不开、绕得搞不懂、炫得看不清”的熏染和浮躁后,人们更加珍视艺术的本质,更加渴求本真的呈现。正因如此,当杨丽萍演绎“云南印象”的时候,人们惊叹于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别样的原始美;当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响舞台的时候,观众备觉清新动人;当“旭日阳刚”在春晚舞台上以失了些音准的嗓门唱《春天里》的时候,人们依然为这种命运的放歌而感动……
古人曾有“买椟还珠”的寓言,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考验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理性选择的重要性。今天,不管是物质消费还是文化消费领域,都存在“过度包装”现象,这让我们不由得要思考:当“宝盒”比“宝珠”更炫目,你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