轱辘轱辘转mp3:【图文】以色列人眼里的苏联铁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50:42

 以色列人眼里的苏联铁骑

以色列人无疑是与苏制装备交手最多的西方阵营中的势力,他们对俄系装备的看法显然相比其他人的“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


以色列保存的蒂朗-5坦克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苏制坦克备受争议。西方专家不停地对苏制坦克进行批评,恨不得“积毁销骨”,俄罗斯专家则拼命辩解。苏制坦克究竟如何,恐怕没有人比以色列人的评价更有说服力了——他们不仅曾与大批多种型号的苏制坦克交过手。而且还以犹太人特有的创造力,自己动手改进了手头几乎所有的苏制坦克。使其脱胎换骨,完成了从“西伯利亚铁牛”到“犹太人”的转变。

1967年“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国防军先发制人,打得阿拉伯部队溃不成军,丢弃装备落荒而逃。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缴获了近700辆苏制T-54/55坦克,其中相当一部分战备状态完好。以色列把这批缴获的坦克稍加改进就投人部队使用。为了与阿拉伯国家的同型号坦克相区别,以色列人把这些坦克称为“蒂朗”4型(T-54)和“蒂朗”5型(T-55),而西方国家则称之为Ti-67(表示1967年被缴获)。以色列为“蒂朗”坦克换装了以军VRC标准电台和勃朗宁12.7毫米机枪,主炮仍是原来的D-10T 100毫米火炮。

在1968-1970年与埃及进行的一系列“消耗战”中,以色列“蒂朗”坦克派上于用场。1969年9月,一支由喷涂埃及涂装的“蒂朗”5型坦克和BTR-152装甲车组成的以军装甲部队乘夜晚搭乘LST两栖运输舰登陆苏伊士湾,沿着濒海公路大胆向埃及境内突破,向南一路杀过去,沿途摧毁了大量埃及军队的交通设施、雷达和防空阵地。这次行动持续了近一天半,完成任务后,部队仍搭乘两栖运输船返回基地,基本全身而退。以军在战斗中首次使用苏式坦克,就取得不凡的战绩。


以军使用的蒂朗-4坦克



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部署在“巴列夫防线”附近的曼德勒装甲旅依靠“蒂朗”5型坦克和M48/60和“百人队长”坦克在西奈半岛与埃及军队展开激烈战斗。在10月14日的战斗中,“蒂朗”5型坦克部队虽遭到重创,损失惨重,但以色列装甲兵仍利用幸存的“蒂朗”5型坦克积极防守,给进攻的埃及军队造成重大损失,击毁了不少先进的T-62坦克。作战中,埃及装甲兵甚至误认为是“友军”向自己开火,引起了混乱。最终,曼德勒装甲旅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抵挡住了埃及部队的冲击。此战过后,以军缴获了更多的苏制坦克,并根据在西奈半岛得到的经验教训对“蒂朗”5型坦克进行了最大改进。

以色列重塑T-54/55坦克
经过对T-54/55坦克进行细致的解剖分析后,以色列专家认为T-54/55坦克是一款非常好的坦克:装备有当时最好的悬挂、行走系统和出色的传动系统,其机动性能超过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坦克,能在崎岖地形或沙漠中快速行驶;坦克外形低矮,车体采用大倾角首上装甲板,以及采用椭圆形炮塔,中弹概率及被发现概率都有所降低,其生存力比当时西方的坦克更高。为了使这些坦克更适合以军使用,以色列国防军责成尼达姆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升级计划。
更换火力系统在对T-54/55的火炮和炮塔进行评估后,尼达姆公司认为“蒂朗”5型坦克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火炮和炮塔结构。但由于以色列100毫米炮弹不足,且D-10T型100毫米火炮的性能也稍逊于L7线膛炮,尼达姆公司决定用L7A1105毫米线膛炮取代D-10T型100毫米火炮,火炮膛压增大,炮口初速提高,但后坐力也更大了。但尼达姆公司并没有对炮塔座圈、耳轴以硬炮塔布局进行大的改动。为了获得更好的火炮稳定效果,尼达姆公司用美国卡迪拉克公司的双向稳定器取代苏制电液型稳定器。原稳定器的高低稳定性(采用液压)非常好,但是方向稳定性(采用电机)比较差,而美国新型稳定系统双向稳定效果部非常好,坦克在1500米距离上的静对动射击命中率提高到80%。

 
国外推出的蒂朗坦克模型改造套件,能够清楚地看到以色列人进行的改造
 加强防护性能“蒂朗”5型坦克的炮塔两侧和后面还增加了金属储物箱,这些金属箱除了能装载一些必要的工具和其他装备,还能提高坦克对破甲弹和其他空心装药弹药的防护性能,它同时还改变了坦克的外形,易于战场识别。1975-1979年间,尼达姆公司为“蒂朗”5型坦克加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夹克衫”爆炸反应装甲,进一步提高了坦克的防护性能。“蒂朗”4/5型坦克还用低外形车长指挥塔取代了T-54/55坦克上的炮塔舱口,增大了车长的安全性和前视视野。

升级动力系统“蒂朗”4/5型坦克动力传动装置也进行了升级,换装了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8V-71T柴油发动机,功率提高到609马力,比原装发动机提高了109马力。坦克的手动变速箱也被一个带液力变矩器的半自动变速箱所取代。这种改进使换挡操作变得非常简单,而且使坦克的机动性能有所提升,坦克可在30秒内从静止加速到27千米/小时的速度。T-54/55坦克的外部油箱在使用中效率低下,缺点明显,尼达姆公司将这些外部油箱全部改置车体内部,将其中一些设计为弹架油箱,既可储存柴油,也可存放弹药。“蒂朗”4/5型坦克的动力装置在1980年还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改造了主离合器,新的主离合器能随发动机整体拆卸,易于替换。在野战条件下,30分钟内就可更换发动机。尼达姆公司也对坦克的空气滤清器等发动机附件进行了更换,原车使用的是颗粒过滤器和空气滤清器,在中东这种沙尘漫灭的环境中极不可靠,每25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大清理,而新型滤清器装在一个装甲盒中,空气流量大(800立方米/秒),滤清效果好,每隔50小时才需进行一次清理,而且清理非常方便。


后期以色列人甚至为蒂朗-4/5加装了当时先进的爆炸反应装甲



改善人机环境苏制坦克的一个缺点是乘员空间小,人机工程考虑欠佳,所以,苏联装甲兵都是精挑细选的小个子士兵。但即便是小个子士兵在坦克炮塔和驾驶舱内也感觉很小舒服,狭窄的空间,通风又差,乘员很容易疲劳,使作战效果大打折扣。尼达姆公司虽然没有改变苏联坦克的设计构造,但在改进过程中却尽可能改善人机环境状况。“蒂朗”4/5型坦克的高度比苏制T-54/55加高了几厘米,在炮塔后部安装了一个方形箱,用于装载通信装置,相对增大了战斗舱的空间。虽然尼达姆公司竭尽全力改善“蒂朗”4/5型坦克的人机环境,相比以军序列里的西方坦克而言,“蒂朗”4/5型坦克的乘坐舒适性仍然是最差的,以军装甲兵往往害怕被分配到“蒂朗”4/5型坦克乘员组。这个担忧直到1985年才消失,因为这一年以色列同防军的“蒂朗”4/5型坦克全部退役,大部分转手给“南黎巴嫩军”和非洲国家,少数几辆送进了拉特伦装甲兵博物馆。


希伯来人眼中的T-62坦克
“赎罪日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数百辆T-62坦克装备的115毫米大威力滑膛炮给以军极大震撼,它可在1500米距离内击毁以军任何坦克。20世纪90年代,埃及陆军的T-62坦克换装了英国皇家军械厂的115毫米改进型炮管,能发射新型高膛压穿甲弹,炮口动能接近125毫米炮的水平。而以色列也曾想对缴获的T-62坦克进行改造,但发现改进投入与战斗力提升之间不成正比,于是放弃改进的想法,直接将T-62坦克装备部队,称之为“蒂朗”6型坦克。


赎罪日战争中被以色列击毁的T-62坦克,115毫米滑膛炮给人印象深刻



通过对T-62坦克的细致研究,以色列工程师发现它的人机环境比T-55更差。因为T-62坦克的车体更低矮,其椭圆形炮塔比T-55更加扁平(更低一些),炮塔内却塞进了更多的仪器设备,内部李间更为拥挤,让乘员痛苦不堪。T-62坦克的车长和炮长一前一后坐在115毫米主炮的左侧,这种布局实际上让3名乘员坐在一条直线上(包括驾驶员),一旦坦克被穿甲弹命中左侧,左侧3名乘员都可能在劫难逃。

T-62采用手动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1档主要用于特殊驾驶。驾驶T-62坦克也不轻松,开舱驾驶时T-62的炮塔必须锁定,不能旋转。在机动过程中,换挡也挺麻烦,特别是升到第4挡时,驾驶员不得不大幅度横移手柄,并费力地向后拉,有时候换挡甚至要借助一副蕈锤的帮助。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阿拉伯军人经常将几乎完好但离合器和变速箱损坏的T-62坦克扔在战场上了。虽然苏联人说驾驶他们的坦克如同驾驶拖拉机一样简单,但他们却无视这样一个事实:驾驶员要有足够的力量和耐力才能操纵坦克,再加上频繁换挡,驾驶员的胳膊很容易疲劳,尤其是在缺氧、狭窄且通风很差的驾驶舱内更容易耗尽力气。难怪苏联红军在选择坦克兵时要测量士兵的握力和臂力。




以军装备的T-62坦克被称为蒂朗-6

以军测试表明,在对付1500米以内的坦克目标时,T-62坦克的U-STS11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和精度都令人满意,对静止目标的首发命中率与M60AI不相上下,只是在对付更远距离或者运动目标时稍差。但该炮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火炮射击后滞留在战斗室内的烟雾令人难以忍受,尽管火炮有抽烟装置,可以用来吹除气体,但战斗室内仍会很快充满有毒气体。由于坦克内空气流通不好,有时乘员不得不抛弃这辆毒气四溢的坦克。T-62坦克炮塔内装有自动抛壳装置,将空弹壳从炮塔后部的小窗抛出,但当坦克在颠簸不平的路面行驶或遭到非贯穿性打击时弹壳可能无法有效抛出,空弹壳会撞到炮塔内壁并高速反弹到战斗室,对乘员造成伤害。
装填速度也是影响T-62坦克火力性能的一个因素。苏联T-62坦克配备了自动装弹机,但阿拉伯国家却嫌这个“新玩意”太不可靠,干脆弃之不用,转而给T-62坦克恢复了装填手。以色列专家发现,增加的装填手坐在大炮右侧,虽然他在炮塔内的活动空间较大,但却不得不靠左手推弹。除非他是一个左撇子,否则很容易疲劳,降低装填速度,影响坦克射速。另外,将重达25千克的炮弹快速装进炮膛内本来就很费力,为防止意外走火,在火炮提升角度,方便尾部装填时,炮塔内所有电源都要切断直到装弹完毕,装填手按下安全按钮后。炮长才能操炮射击,这种设计也降低了坦克射速。

以色列人认为,虽然T-62坦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其良好的低矮外形使其难以被发现和命中,其炮塔弧形铸造装甲可使来袭炮弹跳弹,防护性能突出,仍然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坦克。

对T-72坦克的看法


叙利亚军队的T-72

6楼: 班布(dmh_bamboo) 发留言 送礼物 09-12-22 12:14:08 回复此帖  举报

以色列人眼里的苏联铁骑以色列人无疑是与苏制装备交手最多的西方阵营中的势力,他们对俄系装备的看法显然相比其他人的“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

以色列保存的蒂朗-5坦克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苏制坦克备受争议。西方专家不停地 ..


相对于上述两种坦克,最受争议的还是苏联战后第二代坦克,特别是广泛装备阿拉伯国家军队的T-72坦克。1982年,以军首次在黎巴嫩战场遭遇叙利亚军队装备的T-72坦克。作战中,9辆T-72坦克被以军击毁,但以军却连一辆T-72坦克残骸都没有得到。1989年东欧巨变后,以色列才从波兰和德国获得一定数最的T-72M坦克,供研究之用。

以色列专家认为,虽然T-72是一种采用了多种新技术的先进坦克,但仍存在苏制坦克的一些问题。其外形比T-62更低矮,使用了更可靠的自动装弹机,但这种装弹机占据了战斗宝的一半空间,使得T-72炮塔内部空间更为拥挤。T-72坦克像其他苏联坦克一样难以驾驶,其操作手柄虽有液压助力,但仍保留了离合器和摩擦片式刹车系统。


1982年以军首次面对叙利亚的T-72时的战场态势,此战9辆T-72被摧毁



T-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弹药都放在炮塔吊篮的底板上,虽然对弹药提供了更好的防护,但在野战条件下的再装填几乎不可能。另外,炮长坐在火炮的左侧,巨大的炮门将其与炮尾隔离。在紧急情况下,车长只能独自人工装弹,但他还要忙于指挥坦克,操纵高射机枪,即便是进行装填也只能用左手来推弹。苏联方面称T-72坦克的射速为每分钟8发。以色列人认为,这个速度未免过于乐观,即便装弹机运转良好,也不能长时间保持这个速度。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陆军讨厌“中看不中用”的自动装弹机,索性也将T-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拆掉,增加1名装填手。

为了获得T-72坦克的防护性能数据,以色列用L7系列主炮和反坦克导弹多次对T-72坦克进行了射击试验,试验中这些T-72坦克的前装甲多次被击穿。在黎巴嫩战争、两伊战争中,都曾发生过T-72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毁的例子,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T-72坦克更表现得不堪一击。



铸铅行动中以军装备的重型步兵战车,目前以军中仍有大量苏式坦克改装的步兵战车在役



以色列专家认为,总体来看,苏制系列坦克都是当时出色的战车,在野战条件下作战可靠。如果被训练有素、意志坚定的七兵操纵,苏制坦克将是非常危险和致命的武器。

以色列专家认为,总体来看,苏制系列坦克都是当时出色的战车,在野战条件下作战可靠。如果被训练有素、意志坚定的七兵操纵,苏制坦克将是非常危险和致命的武器。

--------------

犹太人之所以认为毛子的战车还可以,那是和他们面对的敌人有关。阿拉伯白痴大多装备毛子系的垃圾。如果今天犹太人拿着这些改装的毛子玩意去碰碰埃及人的M1A1,那他们就知道毛子系是个什么玩意了。

今天的俄罗斯坦克如何呢?

抛开所有因素不论,为了追求数量,苏联坦克设计在后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坦克的轻型化,T-80、T-90都犯的是同样的错误。


怎么说呢? 要不要给坦克减肥,别拿美军为标准,向德国豹式看齐,什么时候德国坦克开始减肥了,那一定是坦克到了减肥的时候了。目前还不到时候。

  毛子坦克轻型化主要是出于运输方便。毛子用宽轨,一节车皮运2辆。欧美为窄轨,一节车皮运1辆。为了运2辆旧得多少牺牲点尺寸重量。直接影响单量坦克的防护以及观瞄设备的安装。

日本陆自的坦克同样轻型化,为了适应日本本土的道路需求。对岸的军友也一直讨论什么坦克比较合适。上来一般就把M1给枪毙掉了。无他,这种吨位的坦克台湾没有多少桥梁撑的住。20吨级别的AFV比较适合这种地形。

当然各国地形和条件不同,坦克的重量要求也就不同。
减肥后的T-80/90用于欧洲战场,肯定是不明智的选择。当然在中东就更别说了,坦克战中对射,吃亏的总是轻型坦克。  这篇文章涉及了很多方面,但偏偏漏掉了坦克主炮射击角度的问题。
现代坦克战凭借新技术在人们的“演习”中是行进间开炮,事实究竟如何呢? 先放下来。
60和70年代的坦克战几乎是静止状态中的坦克对射,双方坦克都是首先抢占有利地形,利用沙丘和斜坡作为掩护向对方开炮。这时候一辆坦克的射击角度就成为决定谁胜谁负的关键音速。以色列当时使用的百夫长和美制坦克的射击角度都优于苏制坦克(具体射击角度的差异我记不清楚了),比如以色列坦克可以隐蔽在沙丘后边大俯角射击,而苏制坦克就做不到这一点。苏制坦克要还击,自身必然暴露。
在两军坦克对射中,那些悬挂、液压等等因素都不是决定性因素了。
今天的坦克战如何进行? 在今天的环境下,坦克vs坦克大战的画面出现的机会不多了,空中力量和陆航反坦克直升机不会再“允许”类似的坦克大战发生了,除非双方的空中力量同时报销。坦克所面临的是步兵和反坦克武器(导弹)。 在目前空军和陆航的空中精确打击的条件下,二战德军坦克战大师的“击中装甲力量”的理论实践是否还适用? 坦克是否最后还回到“分散使用”理论上?
只是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