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中心医院骨科:人物面塑的构造比例及调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33:30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工艺,需要有一定的美学知识,比如我们这里将要谈到的人体构造比例和调色。了解这些基本的美术常识,可以让我们在捏制面人时事半功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人体比例
    制作人物面塑时,以人的头部作为一个基本单位,人体的正常高度是7.5~8个头高,但在面塑中一般取5~5.5个头高,有时还要取得更短一些,如老年人。但如果是女性人物,则要取得稍微高一些。
    如果以用面量来分,胳膊和头的用面量基本相同,腿部的用面量是头部的两倍或再多一点,躯干的用面量则比头部多一点。至于躯干的具体用面量,则可根据人物的肥瘦进行增减。 在人体各部位中,头部的比例最为重要。为了清楚地解说面人头部的比例。我这里把面人头部先简化为平面图再加以阐述。
    一般来说,人物面部的比例是以“三停”、“五眼”来定位。所谓“三停”,是从发际到下巴划成三个相等的部分,即发际到眉毛为一停,眉毛到鼻尖是一停,鼻尖到下巴又是一停。而“五眼”则是以眼睛作基本单位进行定位。比如眼睛,在中停1/2处的横线上(小孩子的眼睛略微下移一点)。从正面看,面部最宽处为5个眼睛宽,双眼间的距离略小于1个眼宽。从侧面看五官,眼睛生于鼻子的2/3处,口裂线(上下嘴唇分界处)位于鼻尖到下巴的1/3处,而耳孔恰好和眼睛在一条线上。有了“三停”、“五眼”,面部五官的位置就很容易安排了。
    面塑人物的神态(或叫神韵)主要体现在其眼睛上,除了个别特殊人物以外,从用面量上看,面部的黑睫毛要比白眼仁多出一点;而眉毛的用面量则大约是睫毛的三倍。当然,有时候为了塑造人物特殊的面部神态,需要对眼睛的比例做特殊处理,比如“三国”人物张飞、“水浒”里的林冲,他们的白眼仁都要比黑眼仁多很多,且睫毛也要比白眼仁细,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韵。在捏制武将时,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常常会把上下眼皮和眼袋做得稍微高一些。
在捏制面人的手和胳膊时也需注意比例。一般面人的手掌长度(从中指尖到手腕)是胳膊(从手腕到肩膀)1/3少一点。手的基本形状是四方形,手背厚于手指。手腕处的宽度是手指厚度的一倍,中指与手掌长度等长,拇指尖的位置接近食指中节,小指尖则与无名指的末节相齐。不过在实际制作中,一般我们都把手指做得略长于手掌。  
    上述是比较写实的手法,有时候,为了加强人物形象特征,也要用夸张的手法。例如刘备的长胳膊和大耳轮,最能刻画他的帝王奇相;寿星的额头、耳朵、胡须,要运用夸张手法才能显示出他长寿的神韵。夸张手法主要是用于塑造典型化的人物,但在制作中不能任意对身体比例进行缩放,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调色
    在面塑中,我们常用的调色原料有三种,即食用色素、水彩和工业性广告颜料(不含油漆)。从实际运用效果来看,水彩色泽较好,但不易调色,而使用食用色素的作品干后颜色发暗,明亮度差,工业性广告颜料以用量少、色彩度好,便于和面调色而使用最为广泛。
    面塑中的颜色虽然有千万种,但我们常用的基本色只有七种:赤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黑色和白色。在给面团调入基本色时,颜料不要太多,一般面和颜料的比例是92:8或95:5。
    面塑中常用的色泽和调配比例如下:
红色+绿色=褐色 红色+黄色=朱红色
红色+黑色=褐红色 红色+白色=粉红色
绿色+黄色=草绿色 绿色+白色=粉绿色
红色+黑色=黑绿色 黄色+白色=淡黄色
黑色+白色=灰色 红色38%+青色62%=紫色
调出的复色与基本色再次调和后,这会出现更多的复合颜色,而且,如果用面量不等的话,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见图)
    有了上述基本的美术常识后,就可以进行面塑调色了。比如人物的肤色,就是用70%的本色面+27%的白色面+3%的红色面揉和成的。但是在捏制中,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比如仕女脸上由淡到浓的胭脂红,或人物面部突然出现的胎记,这种情况用一般的调色手法是无法实现的。解决办法有三种:一是画,面部做好后,用笔轻轻的画出所需的颜色;二是加面,用一小块面按成薄片贴在面部,再用塑刀慢慢压光;三是涂,拿一块调好色的面团,沾上清水,小心的在人物面部涂上颜色。三种方法中,以第三种最为常用。
    在面塑中,影响到作品成败因素有很多,只有在不断练习中,用心体会,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制出成功的作品,希望上述解答对大家制作面塑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