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有远程启动价格: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9:50

汶川三周年系列评论之一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

金苍

2011年05月09日00:0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对口支援,在凝聚与创新中激发中国力量][汶川涅磐重生,党旗逆风飘扬]

  • 字号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

  2008年,《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大悲之年。在这一年5月12日被“归零”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呈现一个这样的未来,只用3年。

  3年重整。恢复重建“3年任务目标两年基本完成”,“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山河破碎中崛起,满目疮痍中苏生,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3年跨越。“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城乡规划更合理,基础设施更提升,产业布局更科学,突破性进步带来包容性发展,孕育面向未来的新生。

  这3年,不仅仅是汶川的3年,也是中国的3年。

  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一次次盛会展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书写人类文明的绚丽华章;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家国天下,风雨苍黄,时间节点上有总结,更有展望;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国旗低垂时的肃穆哀悼,凝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率先走出低谷,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强盛让全体国民感受一个共同体的存在……

  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正是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中展开。一个地区与一个国家,在这3年中,形成了深刻的对照和互文。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国家的4万亿投资1/4用在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当国旗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后又两次为普通人而降,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早已深深嵌入了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成为国家前行之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汶川之路,并不是“空前”的孤例。1998年抗洪,几百万军民共同奋斗,亿万人民心手相连,正是集全中国人力物力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典范;2008年初南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灾害,也是一次举国救援的预演。在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对口援建,同样由来已久:1979年,对口援建已经成为国家政策,三峡工程移民时,对口援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汶川奇迹”生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各个时期的实践,是多年来治国理政经验的结晶。

  不是吗?奥运会不仅在北京召开,更是举国参与的盛会;世博会中国馆下,是全国各地方馆、产业馆的托举;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总体部署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汶川的恢复重建之路,与奥运之路、世博之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路,正是同一条路。10多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大地,3年时间的奋斗前行,承载着中国发展的核心密码、根本基因。

  实际上,灾区大地,不仅是浓缩与复制,还有更多新芽儿等待着重新被激发,等待呵护与成长。我们犹记,抗震救灾时无数志愿者、民间团体汇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良性互动。公民精神成长,社会意识发育,这也该是未来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我们犹记,汶川地震之后,从新闻报道到募捐赈灾,公开透明、全程监督,充分保障着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需要这种公开透明的进一步延伸。

  五月的鲜花再次开放。当“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道路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当“中国之路”的基因在灾区大地生长出“汶川之路”,也足以让世界相信,会有更多的经验与精神,为灾区、为中国创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崔东)

汶川三周年系列评论之四

人民时评:四千多万灾区百姓,扛起民族灾难在阳光下不懈前行

李泓冰

2011年05月12日00:0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
人民时评:对口支援,在凝聚与创新中激发中国力量
人民时评:汶川涅磐重生,党旗逆风飘扬
  “5·12”汶川大地震,满三周年。

  大灾大恸之后的三周年,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国人向有为孝亲亡灵守制三年的习俗。古人以为,出生三年方能脱离父母怀抱,因此,亲人亡故也要服丧三年,按礼制约束衣食住行,三年后生活方一切如常。那么,深创巨痛的川西北,会否在三年之后一切如常?

  汶川大地震,将那个安逸得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川西北,变成了失火的天堂。近10万条瞬间沉埋的生命,包括5000余个孩子,迎来他们的三周年祭日,等待亲人们的一炷心香;而多达4500余万的受灾百姓,正渐次走出既有痛又有爱的灾民生活。

  这三年,灾区百姓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小郎铮从幼儿园新生变成一年级小学生;地震后新生的孩子,会跑会说话会安慰偶尔失神的双亲了;从地球上被残忍抹去的北川县城,也已经异地新生……

  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历史上就多灾多难。自然灾害往往是对国家政权的价值体系、行政效率、综合国力以及吏治好坏的严峻考验。过去每遇灾难,升斗小民的命运就极其悲惨,“仍岁凶荒,人饥为盗”几成常态,而这一次的汶川救援与灾后重建,以举国体制、对口支援扶助灾区,创造了奇迹般的汶川速度,令世界惊叹。

  然而,无论多么无私的援助,也无法替代个体灾民失去家园、亲人离散的痛楚。从废墟中雄起,重塑新的生活,新的生命,新的家园,最终还是要靠灾民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区百姓每一个人的个人命运,因此和国运息息相关。

  从人民网记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个普通灾民的三年生活实录。他们朴实坚忍,淡定安祥,知足常乐。失去儿子的,又添了饱受娇宠的女儿;失去伴侣的,如今又重组家庭,重新浮出絮语与笑声;失去健全身体的,艰难却又坚强地适应着残疾人生活;孩子们为了升学目标在一个又一个的课外培训班奔波,按高标准建设的北川中学成了最新的“名校”被趋之若鹜;川菜馆子里人头攒动,食客们纷纷向喷香的佳肴伸出筷子,长辈们又在新县城街边支起了麻将桌自娱自乐,入夜,紧闭的窗户里传出川人特有的夫妻嘲谑甚至对吵……

  尽管川西北的百姓还不能完全从当下的生活中抹掉“灾区”与“灾民”身份,但是,新生活已经开始,平凡,甚至平俗,却让人感动。中国人的韧性与坚强,不独体现在大灾袭来舍己救人的那一刻,也体现在“可乐男孩”的川式幽默之中,还体现在众多川人迅速复原的平俗生活之中。

  灾难面前,失亲之后,川人的忍耐与淡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深刻地诠释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何以始终屹立不倒、薪火相传。那是因为,最底层的百姓,也往往拥有最坚韧的品格,他们在灾难中磨砺出了异乎寻常的对苦难的耐受力和凝聚力。有了这样的百姓,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苦难、从血迹里站起来,蹒跚地走下去。苦难中成长的民族,是最坚强的民族;苦难中长大的孩子,也一定是最坚强的孩子。

  不过,坚强,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我们的关注与关爱,应该在三周年之后走向持续与深入,特别是灾民中的大多数,隐身于记者的镜头之外,甚至也不在易于被外人邂逅的大中城市或交通要道。很多苦难还来不及或根本不愿或没有渠道为人所知。比如,光是北川县,就有1000多人因地震造成不同程度残疾,其中孩子的比重很大,而他们并不能像幸运的“芭蕾女孩”李月那样受人瞩目,也有人的生活还十分艰难。

  当年地震过后,记者众多,偶一撷取的画面,会让主人公一夜成名,如敬礼娃娃和可乐男孩。而未能进入记者视野的灾民,特别是残疾人以及失亲家庭,所得到的关爱、捐赠与资源,就天差地别。有专家说,灾区应急心理援助已经结束。看了这话,有点起急,或许“应急”式的心理援助与物质援助可以结束,但是灾区百姓需要的关爱却永远不能“下岗”。这种关爱,不是寻常意义的送钱送吃送温暖,而是一种长效的救灾与重建家园、重塑受灾百姓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制度,不但让4500万灾民都衣食无忧,更对未来、对社会公平正义抱有充盈而乐观的希望。

  是的,4500万!且让我们向这个庞大而默默地扛起民族灾难、在阳光下不懈行走的群体,致以最高的敬意。 (责任编辑:齐贺)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的机遇?世界的机遇--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汶川涅磐重生,党旗逆风飘扬--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对疯狂的公款吃喝风要出重拳!--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辈子”丈量出的“为民”分量--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期待华丽转身--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推进“探月梦”?共筑“中国梦”--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年”味浓味淡归何处--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让“潜伏“的许宗衡们惶惶不可终日--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如何看待少林寺的现代生存--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天价过路费”法官的公信力何在?--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养老金双轨制"何去何从--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养老金双轨制"何去何从--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分为二地看待GDP总量世界第二--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分为二地看待GDP总量世界第二--观点--人民网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 人民时评:"放慢"与"加快",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对口支援,在凝聚与创新中激发中国力量--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南方科大,是教育特区还是搅动高教的“鲇鱼”--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国美事件”体现的市场精髓--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李连杰的"救灾现金不可靠论"发人深省--观点--人民网 用好司法的“测震器”功能(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