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难度系数表: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9:08

金苍

2011年05月09日00:04    来源:人民网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

  2008年,《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大悲之年。在这一年5月12日被“归零”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呈现一个这样的未来,只用3年。

  3年重整。恢复重建“3年任务目标两年基本完成”,“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山河破碎中崛起,满目疮痍中苏生,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3年跨越。“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城乡规划更合理,基础设施更提升,产业布局更科学,突破性进步带来包容性发展,孕育面向未来的新生。

  这3年,不仅仅是汶川的3年,也是中国的3年。

  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一次次盛会展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书写人类文明的绚丽华章;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家国天下,风雨苍黄,时间节点上有总结,更有展望;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国旗低垂时的肃穆哀悼,凝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率先走出低谷,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强盛让全体国民感受一个共同体的存在……

  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正是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中展开。一个地区与一个国家,在这3年中,形成了深刻的对照和互文。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国家的4万亿投资1/4用在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当国旗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后又两次为普通人而降,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早已深深嵌入了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成为国家前行之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汶川之路,并不是“空前”的孤例。1998年抗洪,几百万军民共同奋斗,亿万人民心手相连,正是集全中国人力物力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典范;2008年初南方地区发生雨雪冰冻灾害,也是一次举国救援的预演。在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对口援建,同样由来已久:1979年,对口援建已经成为国家政策,三峡工程移民时,对口援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汶川奇迹”生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各个时期的实践,是多年来治国理政经验的结晶。

  不是吗?奥运会不仅在北京召开,更是举国参与的盛会;世博会中国馆下,是全国各地方馆、产业馆的托举;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总体部署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汶川的恢复重建之路,与奥运之路、世博之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路,正是同一条路。10多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大地,3年时间的奋斗前行,承载着中国发展的核心密码、根本基因。

  实际上,灾区大地,不仅是浓缩与复制,还有更多新芽儿等待着重新被激发,等待呵护与成长。我们犹记,抗震救灾时无数志愿者、民间团体汇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良性互动。公民精神成长,社会意识发育,这也该是未来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我们犹记,汶川地震之后,从新闻报道到募捐赈灾,公开透明、全程监督,充分保障着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需要这种公开透明的进一步延伸。

  五月的鲜花再次开放。当“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道路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当“中国之路”的基因在灾区大地生长出“汶川之路”,也足以让世界相信,会有更多的经验与精神,为灾区、为中国创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崔东)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改变世界的“中国密码”创造出“汶川奇迹”--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的机遇?世界的机遇--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汶川涅磐重生,党旗逆风飘扬--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对疯狂的公款吃喝风要出重拳!--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辈子”丈量出的“为民”分量--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期待华丽转身--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推进“探月梦”?共筑“中国梦”--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中国年”味浓味淡归何处--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让“潜伏“的许宗衡们惶惶不可终日--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如何看待少林寺的现代生存--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天价过路费”法官的公信力何在?--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养老金双轨制"何去何从--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养老金双轨制"何去何从--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分为二地看待GDP总量世界第二--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一分为二地看待GDP总量世界第二--观点--人民网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 人民时评:"放慢"与"加快",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对口支援,在凝聚与创新中激发中国力量--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南方科大,是教育特区还是搅动高教的“鲇鱼”--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国美事件”体现的市场精髓--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李连杰的"救灾现金不可靠论"发人深省--观点--人民网 用好司法的“测震器”功能(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