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有多少位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网瘾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3:53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网瘾孩子


  许志培


  网瘾孩子之一:2009年8月2日3时许,一名网瘾少年在进入广西南宁市“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10多个小时后身亡。死者邓某系广西桂林资源县人,于8月1日13时左右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戒除网瘾。(新华网南宁8月18日电)

  网瘾孩子之二:2009年8月4日,14岁的亮亮被母亲送往位于四川中江的“中国反传统教育全才培训机构”培训,短短8天后,其母见到的却是遍体鳞伤的孩子,以及一纸病危通知书。孩子胸腔骨折,腹腔积水,肾功能紊乱,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17日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紧急实施第一疗程血液透析。(8月18日《成都商报》)


  我7月14日在博客上发文,揭示了小孩子形成网瘾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和学校缺乏对孩子心理需求的给予,而网络游戏恰恰从商业角度考虑,专门设计填补了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所以,形成网瘾是必然的。而戒除网瘾的关键,不是电击,不是暴力,而是给孩子缺少的东西。


  就在我的文章发出之后短短几天之后,文章开头的两位母亲就把孩子先后送到了“死亡集中营”中,导致了悲剧。各位,为什么一定要搞到死人了,人们才开始坐下来思考呢?我悲痛的想,如果我当时用10天的时间,疯狂转贴,传播我的文章,是否真的有可能救了这两个孩子呢?


  但是,等我冷静下来,我知道,就算我的文章被人们广泛熟知,还是会有大量的父母把自己孩子送进集中营。为什么呢?因为除了这种集中营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给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便捷的”,“迅速的”解决父母们的烦恼。不客气的讲,父母本身就是“有病的”,要不然,孩子也不会染上网瘾。有病的父母把孩子送进集中营,根本不是为了救治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从自己的焦虑的心理感受中解放出来,他们希望有一个机构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自己当下对孩子教育,成长的烦恼,可以承担让自己感觉很累的那种“责任”。


  而,我的文章,是强调父母应该更负责任。这虽然是中肯的,但是不是有病的父母们要的,他们不想改变自己,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灵丹妙药,一下子就让自己轻松一倍的那种解决方案。而不是我的这种方案,更关注孩子,更贴合孩子的需要,实时关注他的心理需求——这种方案责任更大,更复杂,更繁琐,让父母觉得任重道远,甚至产生自责感,接受我的方案,相当于承认自己之前是不合格的父母,承认自己过去的愚昧。这是多么困难呀!人们宁愿相信骗子,宁愿排斥真理,也要满足自己内心中的那点可怜的人性。


  别看我语言犀利如鞭子一样抽在这些父母身上,但是我们不要指望他们看的进去,他们依然在寻找那个可以帮他们尽到父母责任的机构,既然如此,我不如给这些骗子机构们一点建议,让你们更加专业一点,让你们赖好可以治好一些孩子,赖好可以不用打死人。我的建议是专业的,却是免费的,也不需要花太多钱,更没有任何风险,你们还可以宣称是专业心理学研究人士提供的方案,以此招来更多客户,不是很好么?那个时候,我就不用叫你们骗子机构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迷恋游泳的时候,我们常常不会说他有病,迷恋画画,也不会说有病,迷恋钢琴,迷恋跑步,迷恋数学(更不会),迷恋很多东西,都不是有病,甚至是值得骄傲的,都不说是有病,但是为何迷恋网络游戏就会认为他有病呢——因为,家长认为网络游戏是无用的,而且影响了有用的事情——这是关键,是家长认为这是无用的,迷恋于无用的东西,就是有病。


  举个反例,我的一个亲戚对我说,艺术家都是神经病——如果他的女儿不幸迷恋音乐,那就糟糕了,他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病了,会不会送去电击治疗?我原来有一个同学,个子很高,很喜欢打篮球,天天打篮球,结果父母不喜欢,非要逼着他读书,结果成了高度近视,大学考不进去,篮球也打不好。


  就算孩子迷恋的不是网络游戏,而是篮球,也还是有父母来用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来影响孩子,来判定孩子有病。当病人觉得自己最健康的时候,那在他眼里,别人都是病人嘛。


  所以,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个孩子健康生活和成长的标准。这个标准首先是用来教育父母的,让父母知道,哦,这是健康的,帮助孩子建立这种健康的生活状态,也是教育机构的目标。这一点很重要,不是么?现在的暴力集中营,不就是打算把孩子变成一个绝对服从的木头人么?这是他们的目标,所以,他们必然就是一个暴力集中营,而不是一个教会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


  好了,这是第一个概念,教育机构应该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状态,这是正确的目标,而不是让孩子服从。


  如果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健康生活清单,把一个孩子全天的时间作出划分,你们认为“网络”应该完全排除出去么?当然不是,未来的社会就是网络化的社会,让孩子完全断网,本身就是把他变“残废”。是不是?为什么家长把网络当作毒品一样的反感呢?因为他们落伍了,他们反对网络,就好像他们年轻时候,他们的父母反对他们穿喇叭裤,听流行乐一样。他们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就是网络的世界,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有了第二个概念,那就是网络并不是绝对不能沾的毒品,他是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所必须的一个工具。  

  好了,现在网瘾孩子的生活与我们的健康标准相比,不太健康。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把注意力从网络上,一点一点的转移到其他方面,好比,我们的健康清单上,有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室外有氧运动。OK,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精力,从网络上,出让一个小时,放到室外有氧运动上。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同一时间,他只可能出现在一个地方,从事一个活动,所以,一旦他不得不在游泳池边,显然,他就没法网络游戏了。


  这是第三个概念,那就是从不健康的生活到健康生活,本质上,就是用健康的活动去填充时间。


  最后的关键,就是怎么样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出让网上时间,给打篮球,或者游泳呢?怎么做呢?很简单,非常简单,用激励制度(注意不是惩罚制度,而是激励制度)。怎么做呢?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你为什么在公司里工作呢?因为你月底可以挣到钱,钱可以满足你其他需求。对不对?对于孩子呢?一模一样的,他必须明白,他需要用付出,来换取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只要每天按量进行一个小时的室外运动,他就可以挣到一些积分,而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换取上网时间。


  这是第四个概念,人都有欲望,满足欲望的方法是先付出。上网是孩子们超出正常的欲望,我们只要建立激励制度,让他们通过付出来获取欲望的实现,他们就会按照你期望的方式行动,这就好像,你为什么老老实实按照老板要求给老板打工一模一样。


  到了这里还没有完,因为这个时候,这些孩子去打篮球,去游泳不是心甘情愿的,他们是为了换取上网时间而来的。他们为何喜欢上网呢?我原来7月14日的文章已经分析了,他们缺少成就感,缺少被尊重的感觉,而网络上有这些东西。OK,那么如果其他地方也有呢?所以,他们在打篮球或者游泳的时候,旁边有人会不断的鼓励他们的成长,成绩的增长,会带来荣誉感,带来人们的尊重,带来更多的上网时间。但是慢慢的,他们就会发觉,他们不再需要上网了,他们可能不再用计分兑换上网时间,而是兑换其他东西,比如兑换一个给父母的礼物之类。


  这是第五个概念,当一个人产生某个行为的时候,我们就对他持续鼓励,不断促进巩固,他就会保持这种行为,爱上这种行为,从而忘掉之前他所迷恋的东西。反过来,你可能还要鼓励他每天上一个小时的网,从而换取游泳时间,以此来保证平衡的生活状态。


  好了,这东西不难理解,也不难实施,骗子集中营如果愿意改变,我可以免费给予咨询,我可以保证有效,因为我们在企业中籍此纠正了无数员工的不良行为,使得他们变成最符合企业文化特征的员工。它是绝对有效的!请放弃那些暴力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