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花:中考语文重点难点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5:17
2008年语文中考备考资料
蓬江区教学研究整理

一、基础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备考思路:
紧扣说明,整体计划,每天落实,每课一练,当堂检查,人人过关。每分必争,每争必得,力争平均超过9分!
实战演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
(2)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根据背景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
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
▲《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 。
▲杜牧在《赤壁》中借古讽今,告诫当时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深厚友情的句子:
“ , 。”
▲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
(1)
(2)
(3)
▲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两句进行默写。
曹操:
范仲淹: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样:

▲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是:
3、默写整首诗或其中的部分。
(1)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潮春行》
, 。
, 。
(2)默写杜牧《赤壁》
, 。
, 。
(3)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四句
, 。
, 。
(4)默写李商隐《无题》前四句
, 。
, 。
(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 。
, 。
(6)默写崔颢《黄鹤楼》后四句。
, 。
, 。
(7)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8)默写杜甫《望岳》后四句。
, 。
, 。
(9)默写杜甫《春望》后四句。
, 。
, 。
(10)默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
, 。
, 。
(11)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 。
, 。
(12)默写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
(13)默写王安石《飞来峰》。
, 。
, 。

(14)默写陆游《游山西村》前四句。
, 。
, 。

(15)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后四句。
, 。
, 。
(16)默写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五句。
, 。
, ,

(17)默写李商隐《无题》前四句。
, 。
, 。

(18)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前四句。
, 。
, 。
(二)文言词语理解(4分)
备考思路:
与文言文阅读同步复习,有意识对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词义异同、活用、多义词、常用虚词和实词等作为训练的内容,并结合其它课文相同文言词语进行比较,让学生当堂消化。还可以采用循环训练的方式加以巩固。这部分的试题难度不大,属于最基础的题,一定训练到位,让80%以上的学生得到满分。
注意下面几方面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1)才美不外见 ( )
(2)面礼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便要还家 (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 )
(5)四支僵劲不能动 ( )
(6)汝之不惠 ( )
(7)小惠未徧 ( )
(8)困于心,衡于虑 ( )
(9)满坐寂然 ( )
(10)为天下唱 ( )
(11)亲戚畔之 ( )
(12)固以怪之矣 ( )
(13)诲女知之乎 ( )
(14)百废具兴 ( )
(1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
2、古今词义异同。
(1)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
(2)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今义: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8)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10)臣不胜受恩感激 古义: 今义:
(11)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
(12)去国还乡 古义: 今义:
3、活用。
(1)齐人三鼓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神不福也 ( )
(4)邑人奇之 ( )
(5)渔人甚异之 ( )
(6)无案牍之劳形 ( )
(7)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
(8)必能行陈和睦,优劣得所 ( )
(9)又何间焉 ( )
4、多义词。
(1)臣之妻私臣 ( )
(2)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 )
(3)入深林,穷回溪 (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5)得其船,便扶向路 ( )
(6)十年春,齐师伐我 ( )
(7)既克,公问其故 ( )
(8)温故而知新 ( )
(9)有仙则名 ( )
(10)名之者谁 ( )
(11)度已失期 ( )
(12)关山度若飞 ( )
(13)顾野有麦场 ( )
(14)蜀之鄙有二僧 ( )
(15)广故数言欲亡 ( )
(16)智叟亡以应 ( )
5、常用虚词。
区别下面虚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
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
以光先帝遗德。
其:
其中往来种作
其船背稍夷
食之不能尽其材
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之:
怅恨久之
委而去之
何陋之有
辍耕之垄上

于:
受任于败军之际
欲报之于陛下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6、常用实词。(略)

实战演练题: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君有疾在腠理
B、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 / 深追先帝遗德
C、万钟于我何加焉 / 钟灵毓秀
D、参差不齐 / 参差披拂
(2)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B、益慕圣贤之道 /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 义正辞严
(三)语言的综合应用
备考思路:
先分类复习,后综合训练;注重方法指导,探究知识规律;举典型例子,杜绝繁杂琐碎。
这部分考试的形式是比较灵活的,往往把考点放到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把握、理解、辨析。考查的内容有看拼音、文字、词语、句子以及文段主要内容等。看似很基础的东西,其实暗含一定的难度。
语音主要考查同音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生字。同音字和多义音字相对容易把握,一些容易读错的字一定提醒学生注意。
例如下面加点的字就容易读错:
和煦( ) 拜谒( ) 畸形( ) 造诣( ) 拮据( )
缄默( ) 裨益( ) 玷污( ) 修葺 ( ) 参差( )
酝酿 ( ) 窥视 ( ) 猝然 ( ) 墨砚 ( ) 债券( )
惬意( ) 狭隘( ) 恣睢( ) 阡陌( ) 挑剔( )
挑衅( ) 教诲( ) 敌忾( ) 称职( ) 撒手( )
鲜见( ) 体恤( ) 粗糙( ) 恬静( ) 剽悍( )
干涸 ( ) 破绽 ( ) 腼腆( ) 恐吓 ( ) 坚韧( )
桎梏( ) 笨拙( ) 瑰丽( ) 宽恕( ) 气馁( )
蕴含( ) 抽泣( )

识别汉字是否正确,要注意两点:一是形近字辨析,二是同音字辨析。对形近的处理方法,主要讲明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就是因没有弄清这一特点而产生的错误。
好高鹜远 消声匿迹 不缀劳作 振聋发溃 高深莫侧 相形见拙 不屑置辩
暇迩闻名 重峦迭嶂 址高气扬 一愁莫展 甘败下风 穿流不息 别出新裁
油光可见 再接再励 虚张生势 提心掉胆 燥动不安 无可耐何 为富不人

语言的综合运用重点在连贯、得体、简明。
一是概括文段的相关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训练时所提的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
二连词造句。考查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这方面应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做法是,结合语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用上其中的两个词来造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写出相关的句子。
三是判断文中语言表达是否连贯、得体、简明。在训练时,找出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并修改,不要过多讲语法。

实战演练题:
1、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具体问题。
我国古典诗歌 nèi hán ( )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炎,春不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母亲多姿多采面貌而自豪?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nèi hán ( )
(2)改正文写错的字:“多姿多采”改为
(3)依照“日出江花红胜炎,春不江水绿如蓝”的诗句,续写一个表达对对故土或亲的思念的句子。

(4)“脍炙人口”的意思是:
2、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具体问题。
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pǐn wèi ( )诗人们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 qíng jié( );
。……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慢慢发生了变化,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ǐn wèi ( ) qíng jié( )
(2)用下面的词语加写一个句子,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融为一体 不知不觉 钟情 情趣

(3)将划线句子内容,用一个成语替代。
(4)根据文意,依照“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在横线处扩展语句。
3、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具体问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生活中虽然nán mì( )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但总有着我们希望与梦想升起的地方。在这里,心与心可以交流,思想与灵感的火花可以碰撞。因为这就是自己的舞台,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个明丽的季节中传播与蕴藏一冬的希望。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nán mì ( )
(2)用下面的词语加写一个句子,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蕴藏 灵感 舞台 风景

(3)用一个词语,或一个语句替换“世外桃源”。

(四)综合性学习

训练目标:
1、根据对象与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正确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
3、讲述具体、生动,有说服力;
4、讨论问题,观点明确,中心突出,有根有据,语言简洁。

备考思路:
1、整理材料。整理平时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材料,分门别类。
2、加强练习。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合理设计活动程序、拟写活动家主题、广告词、调查报告;主持活动,设计开场白、串台词等。
3、实战演练。一要注重审题训练,二要进行答题方法指导,三要讲评到位。
4、订阅省教研室主编的《广东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专版)
http://blog.cersp.com/40116/1120855.aspx (进入“初语部落”可查到)
训练试题:
1、根据下面的文字与图片,按要求答题: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1)写出这组吉祥物创意。

( 2)班上开展“奥运在我心中”主题班会,请你简要设计主题班的活动步骤。

(3)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说一段充满激情的开场白。

(4)请你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拟一条有内涵的标语或一句口号。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那些幸福难忘的岁月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相伴在你身边旁,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醮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根据下面假设的情境,向父母说一些真心话,诉一片真情。
(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老祖过重的压力时,你想说: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叹气时,你想说:
(3)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而病倒时,你想说:
(4)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时,你想说:
(5)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父母时,你想说:
3、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辩论,正方就“开卷有益”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在阐述自己观点前应有一几恰当的几话,这几句话是:
你的观点应是: ;
理由是:(1) ;
(2)
(提示: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们应看到它消极的一面,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开卷未必有益。(1)社会上各类书刊鱼龙混杂,青少年对好书坏书缺乏鉴别能力;(2)社会上因读黄色书刊而犯罪的事例也不少。)
4、学校正在征集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以及符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初在(1)班准备召开“校训交流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班长请说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
(2)作为班级的一员,请把你收集或拟写的校训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

(3)如果你是班主任,活动结束时,请你作简要的总结。

5、在这诗一般的季节里,为了青春的闪光,为了创造美好明天,老师想为同学们编一本集子,想收集你们思想上迸发出的火花、情感中溅出的汁液,想把收集你们闪动青春的话语……
(1)请你给这本集子起名:《 》
(2)请你用排比的形式,写一句或蕴含哲理、或展示个性、或激情飞扬、或华彩艳丽的心语。(30个字左右)

(3)请你说几句动员同学参与的话。

6、某市正在准备创办“绿化模范城市”,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1)你拟定的活动主题是:
(2)请你简要设计活动的内容:

(3)请你拟出两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宣传标语:


7、如果你们班想进行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请你按要求设计简要的实施方案。
标题:
调查方法:
调查步聚:


8、如果你们班想进行一次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请你按要求设计简要的实施方案。
标题:
调查方法:
调查步聚: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台,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吧!下面就请你带我们走进你家乡,一块分享你的成果。
(1)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假如你是活动小组长,要带领同学编者按一本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一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新颖、恰当的书名。
书名:
活动过程:

(2)介绍家乡特产:
特产名称:
广告词:

(3)家乡节日风俗:
有关端午节的风俗: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二、阅 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训练要点:
1、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的大意
2、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
3、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备考思路:
1、课内过关。重点把握好考试说明推荐19篇的文言文。根据训练要点,逐一过关。
2、课外拓展。通过课内的把握,有意识培养学生文言的语感,不断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

语段阅读训练:


《论语》选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词语:
(1)是以 (2)何以 (3)故
(4)罔 (5)殆 (6)愠
(7)耻 (8)时 (9)诲
2、这几则文字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是 ,阐述学习和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3、文中有些句子被后人固定为成语,请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1) (2)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课文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请分别找出。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6、找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及其意思。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 通 ,意思是
(3)是知也。 通 ,意思是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凡可以得生者 所以识穷乏者得我也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2、翻译下面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二者不可得兼,合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这篇文章的论点是:
4、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本文的论点。

5、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7、“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8、“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性。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0、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11、 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12.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3. 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给下面加黑的字注音。
畎( )亩 傅说( ) 拂(   )士
2、解释下面加黑的词。
  苦(      )其心志   人恒(     )过
  国恒(     )亡   衡(      )于虑 
  而后作(     )   而后喻(     )
3、开头举出六位名人的事例采用     修辞方法,作用是:           
4、第一段举了六个由社会最底层被提拔到高位的人的事例,其中从泥瓦匠中提拔出来的人是 ____ ,从小贩中提拔出来的人是 _________。
举出六位名人的事例的作用是:                       
5、开头所说到六位名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6、“是人”在文中实际上是指                    人。
7、第二段论述的道理是:                            
                                       
8、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9、文中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诊断是:                      
10、本文从       和       两大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导出中心论点:
                                    。
11、与“苦其心志”的“苦”用法相同的词有:  、  、  、  、  、  。
12、翻译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与“舜发于畎亩之中”的“于”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报之于陛下也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受任于败军之际 D.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论战》选自历史著作《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齐人三鼓( ) 必以情 ( )
公问其故( ) 故逐之 ( )
战则请从 ( ) 民弗从也( )

3、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肉食者: 福: 间:
徧: 信: 情:
孚: 虽: 忠:
4、分别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今词义。
鄙 古义: 今义:
牺牲 古义: 今义:
狱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分别交代了 、 、

7、“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曹刿要去见鲁庄公,他的同乡人劝阻,曹刿不但不听,反而“入见”,这表现了曹刿 精神。
8、曹刿入见问“何以战”,鲁庄公摆出了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原因是什么?
答:
9、他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表现了他 的战略思想。
10、“忠之属”在文中是指:
11、从上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刿有哪些特点?

12、“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 ;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说明了曹刿 ;“下”“登”又说明他 ;从与鲁庄公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的才能。
13、“齐师败绩”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14、“下视其辙”的目的是: “登轼而望”的目的是:
15、在什么情况下曹刿同意“鼓之”?在什么情况下同意“驰之”?(用原话答)
答:

16、曹刿同意下令追击齐军之前,先“下视共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下文原话回答)
17、曹刿在论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时,提出了哪两个观点?
答:

18、“辙乱”是在“ ”发现的;“旗靡”是在“ ”看到的。
19、结合全文思考,文中用了哪些事例证明曹刿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看法是正确的?

20、《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 ( )
A.将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最重要条件。
B.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克敌制胜的最重要条件。
C.取信于民是克敌制胜的最重要条件。
D.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最重要条件。
21、己的话概括回答下列问题。
(1)文段第一、二句与下边所讲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2)这段文字写的重点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人物(曹刿)的?

《出师表》
(一)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疲弊: 开张: 平明:
良实: 简拔: 陟罚臧否: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2、解释加黑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 )也
②盖追( )先帝之殊( )遇
3、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悉以咨之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C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与“以塞忠谏之路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伤先帝之明 B 以告先帝之灵
C 愚以为宫中之事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5、作者分析形势时,先指出客观的不利条件是 ,然后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6、先帝是对 的称呼;陛下是对 的称呼。
7、概括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① 。
② 。
8、用两个字来概括第三和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
9、简要概括①—⑤段的大意:
10、上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答: ; ;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解释“遗”在句中的意思。
然侍卫以光先帝遗( )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
13、“必能裨补阙漏”中的通假字是:“ ”,通“ ”,意思是:
14、“亲小人”将导致 ,“亲贤臣”能 。
15、先帝为什么痛恨桓灵二帝?答:
16、“亲之信之”的“之”分别指代
从反面来说明“亲小人,远贤臣”的教训的事例句子是
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请写出相关的文字。

“使内外异法”中的“内”指 ,“外”指 ,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 和 。

(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7、用“||”在文中划出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① ;② ;
③ 。
18、文中所述之事后成为成语,这个成语是:
19、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布衣: ②躬: ③闻达:
④许: ⑤驱驰: ⑥倾覆:
20、解释下面的词语的古今词义。
①痛恨 古义 。今义:
②卑鄙 古义 。今义:
③感激 古义 。今义:
21、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22、“由是感激”的“是”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

23、按顺序,文中三个“以”的意思分别是 ; ; 。
24、翻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5、“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答)
(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6、结合全文,解释下面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秋 本义: 引申义: 崩 本义: 引申义:
驱使 本义: 引申义: 驽钝 本义: 引申义:
27、选出下面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接近的一项( )
A、卑鄙 B、感激 C、涕 D、谨慎 E、痛恨
28、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夙: 不毛: 兵甲:
慢: 彰: 咎:
29、“忧叹”的原因是: (用原句答)
30、表明北伐时机已成熟的句子是:
31、北伐的战略目标是:
32、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 (用文中六个字答)
33、“以伤先帝之明”的“以”意思是:
34、找出下面语句与上文在内容上相对应的语句。
咨诹善道( ) 察纳雅言( )
讨贼兴复( )
35、翻译“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文:
36、简要概括上面两段各自的大意。


37、结合全文思考,本文以 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 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 不二的品格。(A.忠贞 B.劝告 C.忠诚 D.恳切 E.坚贞 F.劝勉G.诚恳)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便扶向( )路 (2)便要( )还家
(3)阡陌交通( ) (4)不足( )为外人道也
(5)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6)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2、按下面的要求写出有关语句。
(1)形容桃花林优美景色:
(2)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
(3)表现社会生活平静:
(4)表现人民生活和平安乐:
(5)表现桃源中人热情好客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暗示渔人对他们说了什么?洞中人又“叹惋”什么呢?


4、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或王命急宣( ) 林寒涧肃( )
2、翻译下面句子。
(1)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
(1) 为什么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突出了三峡什么特征?
(2) “自非”指( )“曦月”指( )
4、第4段描绘了三峡( )季的景色,请用一个词概括这一季节的特征:( )
5、 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物的?
6、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何特点?
7、 三峡地貌总体特点是什么?

8、 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词语:
德馨 鸿儒 斯
丝竹 上 劳
2、本文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3、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4、本文是从三方面紧扣全文主旨、表现中心的。这三方面是:
(1)写陋室的 ,突出其 、 的特
点。这是写 之雅。
(2)写陋室中的 ,突出其 的情状。这是
写 之雅。
(3)写陋室中的 ,突出陋室主人 的情致和
之情。这是写 之雅。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和 的情趣。
6、翻译: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虎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2)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岸势犬牙差互 ( )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6)凄神寒骨,悄怆幽速 ( )
2、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事物的声音和形态,请从下边的句子里把比喻句挑出来,
并分别指明是用什么比喻什么(可结合课文)。
(l)闻水声,如鸡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5)其岸势犬牙差互
3、翻译下列句子。
(l)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小石潭记》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所作的,文中寄托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请摘出文中暗示他当时心境的语句。
(参考答案:1、以…为乐。 清凉。大约。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深 2、以“鸣佩环”喻水声。 以“空”喻水之透明。非比喻。 斗折蛇行”的意思是“若斗之折,若蛇之行”,以这个来比喻溪身曲折境蜒。 以“犬牙”比喻岸势高低不平。
3、(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真境过清,不可久居”。)

《岳阳楼记》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导乎?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       ”的前提,也说明了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仍奋发有为,跟下文写的迁客骚人不同。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此”是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前人之述”是指:                     
4、分别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①               ②                   
5、第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第二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6、“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导乎?”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7、解释词语。
①予观(    )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③前人之述备(     )矣  ④得无(        )导乎
8、翻译“增其旧制”:                          
(二)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天空) B.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C.连月不开(放晴) D.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2.解释下边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一个含“怡”字的四字短语。
心旷神怡( ) 短语:
3.在第②段中用横线画出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
4.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请你举出一个具有这种抱负的历史名人事例。
答:

《醉翁亭记》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三段话描写了三个场面,请用竖线划分出来,并各用四五个字概括世面内容。
(1) (2) (3)
2、文中的“伛偻提携”,“非丝非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话描写的气氛,可用哪一个词?

4、翻译“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二)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此段文字选自《 》,作者 ,字 ,号 ,又号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旧时列为“ ”之一。
7.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琅琊(láng xié) B.潺潺(chán chán)
C.翼(yì)然 滁(chú) D.辄(zhé) 壑(hè)
8.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壑: ②蔚然: ③临: ④名:
⑤辄: ⑥意: ⑦得: ⑧寓:
9.文中三个加点“于”的意思依次是 、 、 。
10.请用“//”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11.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体现这一顺序的景物依次是 、 、 、 、 。
12.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13.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1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体现全文线索的词语是 。
15.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环滁皆山也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6.出自这段文字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来比喻
17.翻译。
①峰回路转。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夫(fū) 暝(míng) B.酣(hān) 伛偻(yǔ lǚ)
C.山肴(yáo) 野蔌(sù) D.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筹
19.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霏: ②归: ③暝: ④芳: ⑤秀:
⑥负: ⑦渔: ⑧丝: ⑨弈: ⑩觥筹:
20与“水落而石出”中“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 B.云归而岩穴暝 C.野芳发而幽香 D.杂然而前陈
21、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 ,其结构特点是 。
22.分别写出描写山间景色的句子。
①春天: ;②夏天: ;
③秋天: ;④冬天: 。
23.第二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四个句子:
① ,② ,③ ,④ 。这四层的核心内容是 。
2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
②最能表现众宾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
③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两个句子是:
a ; b 。
25.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
A.酒香莱荚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
26第二段描写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思想感情。
27.翻译。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8.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已而: ②从: ③翳: ④去: ⑤谓:
29.“呜声上下”的“上下”指 。
30.用“//”给这段话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
31.文中作者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之乐衬托 之乐,再用 之乐衬托 之乐。
32.点明文章主旨的三个字是
33.“同其乐”的“其”指
34.游人乐的原因是
3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既含蓄地表现作者 心情,又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今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寓逆旅主人( ) 或遇其叱咄(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4.作者宋濂用自己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答:
5.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
答:
6.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3、结构: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5、欣赏。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黑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A、山之一毛
B、固不可彻
C、孀妻弱子
D、无穷匮也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 词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A、甚矣,汝之不惠。
B、其如土石何?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河曲智叟亡以应
4、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5、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
一是
二是
6、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7、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8、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写出下列加黑字在句中的意思。
(1)妇抚儿乳( ) (2)宾客意少舒( )
(3)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众宾团坐( ) (6)满坐寂然( )
(7)妇拍而呜之 (8)群响毕绝( )

2、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口技表演的三个片段。

4、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的,请举例回答。

5.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6.口技表演者表演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7.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表演者表演的成千上万种声音。


《与朱元思书》导读示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飘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释重点字。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17)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
《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
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6、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_________。(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探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11、练习。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二)实用文体阅读
说明文命题重点
1、理解文段所说明的知识。
2、要求概括说明的要点(特点)
3、根据文段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
4、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效果。
5、体会说明语言的特色和语言的特别含义。
议论文命题重点:
1、找出论题与中心论点(作者主要观点)。
2、概括论据、理解其论证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与与思路。
4、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5、对文中论题或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备考思路:
1、让学生读懂文段或文章。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研读文句,体会语言特点;通篇思考,产生联想。
2、指导学生编题训练。
根据各类文体的命题要点,指导学生编者按题,并做好答案。教师择优点评后,指导学生再欣赏,加深印象。
3、加强文段阅读训练。结合近年中考题,教师命出典型试题,或者选用好的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当堂讲评。注重答题技艺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文段训练题:

                谈“摆阔”

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一源。“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秘密进行,而是专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不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病,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逢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那么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何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此语大可商榷。
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名国按摩女洗一次脚,拍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败由奢”是不破的真理。
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 “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竞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的“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分花”,我很怀疑此说。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而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支“摆阔”也属罕见。“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将用外汇理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忍受”。我们“摆阔”的大款诸公有这样的感觉吗?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句应该长鸣。
1、本文题目《谈“摆阔”》,作者在第1段里谈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文章开头首先引出论摆阔、崇阔及效阔一文的论断,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4自然段批驳了怎样一个观点?这一观点与1段中的敌论有什么关系?作者批驳这一观点的是什么?

3、第2段的第1句话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第3、4段批驳敌论的角度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中首先例举“摆阔”的现象,有什么好处?

6、文中引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警句的作用是什么?

7、第4段在论证中连用了五个“疯狂”,这样运用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8、第5段,作者说“我很怀疑此说”。请从文中找出作者“怀疑”的两条根据。

9、第6段,说说作者驳斥错误认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0、“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1、第7段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的目的是什么?


“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

时下,“平台”一词成了人们书面用语中的新热点,日渐流行开来。“信息平 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等举不胜举,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平台”一词并非新造词,古已有之。唐李白诗《梁园吟》:“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杜甫诗《玉台观》之二:“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这里的“平台”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这种用法现今也有,如“记者现场看到, 经过修复,绿阴中的苏州河亲水平台重新焕发出了风采”。但这并非本文要说明 的时下流行的“平台”。
流行的新“平台”是什么意思呢?
改革开放后,电脑大量涌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它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许多电脑中的专业术语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也频频出现,如“菜单”“因特网”“点击”等。“平台”原先也是电脑中的专业术语。《电脑常用英语》中有个词语“sysLemplado>胍”,解释为“系统平台”,意思是系统为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基础的支持。这样的“平台”在许多电脑科技书中都可以看到。可见从英语“ph廿onn”翻译过来的“平台”,意思是电脑操作系统。由于电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普普通通的“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新词”,一个与高新信息技术相关的时髦词语。
这个“平台”在电脑行业中运用最广泛,如:“构筑这数字化的多彩生活平台, 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实现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网络接入和支持平台。”
如今,“平台”的运用范围日益宽泛,扩展到电脑业以外的许多行业。同时它的意义也从“电脑操作系统”扩大到“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 面”。在物流业,“上海构建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在科技界,“西门子运用Javs技术平台为手机用户开发多种无线服务”;在文化艺术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台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将举行”,“‘阳光新浪’并购 共建国内最大跨媒体平台”; 在工商界,“共建企业电子商务智能平台”;在卫生、教育界,“国内外中医药共建平 台”,“为孩子们提供平台”。
电脑的普及促使了“平台”在许多领域中的流行。由于它简洁又形象,渐渐成了书面语中的新热点。1.快速浏览全文,写出“平台”一词的本义和在电脑业、其他行业中的不同含义。
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脑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为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平台”一词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又有________________作为促使其流行的条件,因而成为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5.有关电脑术语,除了文中提到的“菜单”“因特网”“点击”“平台”之外,请你再写出两个。



(二)名著阅读

训练要点:
1、作者、篇名;
2、故事情节,涉及整部书;
3、内容分析;
4、语言特点分析;
5、阅读感受。

后两个月的备考思路:
1、压缩原著,用导读的形式把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
2、分类概括。作者、主要内容、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阅读感受等。
3、加强中考适应性训练。

名著阅读训练题:
(一)
是夜严冬,宋江闭上帐房,秉烛沉吟闷坐。时已二鼓,神思困倦,和衣隐几而卧。觉道寨中狂风忽起,冷气侵入。宋江起身,见一青衣女童向前打个稽首,宋江便问:“童子自何而来?”童子答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请将军,便烦移步。”宋江道:“娘娘现在何处?”童子指道:“离此间不远。”宋江遂随童子出的帐房。但见上下天光一色,金碧交加,香风细细,瑞霭飘飘,有如二三月间天气。行不过二三里多路,见座大林,青松茂盛,翠柏森然,紫桂亭亭,石栏隐隐,两边都是茂林修竹,垂柳天桃,曲折阑干。转过石桥,红棂星门一座。仰观四面,萧墙粉墙,画栋雕梁,金钉朱户,碧瓦重檐,四边帘卷虾须,正面窗横龟背。
1、本段选自 写的《 》。
2、此情节中宋江遇到何事?

3、选文的内容可概括为
4、宋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写出与宋江有关的其它情节。(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
1、施耐庵 《水浒传》 2、遇辽兵被混天象阵法所困。 3、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4、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有仁有义,同情人民的疾苦。 5、浔江楼题反诗;
怒杀阎婆惜。

(二)
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在靠近树根,它的直径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径是四尺十一寸,然后慢慢细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
1、以上片断节选自 (国别) 写的 。
2、“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指的是

3、主人主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4、请你说出两个与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

5、根据上面的片断,谈谈你读后的感想。(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英国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2、造般离开孤岛 3、毅力惊人,顽强不息,勤劳勇敢。4、(1)岛上制船;(2)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返回英国。5、可以从人物品格得能启示。

(三)
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不聿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成了自己的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一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1、以上片断节选自 (国别) 写的 。
2、概括保尔的性格特点:
3、请你讲述一个关于保尔的小故事。
4、谈谈你读这个片的感想。

(四)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真君前前后后乱赶,……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地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子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在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厂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1、本段选自 写的《 》。
2、简要概括上面片断的故事情节。

3、结合原著,举例说明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三)文学作品阅读
训练要点:
1、整体感知:
提取叙事要素;概括主要内容;领会思想感情;加标题等。
2、典型的表现手法:
照应、线索、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3、比喻、排比、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4、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5、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体会、联想等)。
6、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备考思路
1、让学生读懂文段或文章。
整体感知,读懂文意,把握主旨;研读文句,体会情感,品味语言,产生联想。
2、指导学生编题训练。
根据各类文体的命题要点,指导学生编者按题,并做好答案。教师择优点评后,指导学生再欣赏,加深印象。
3、加强文段阅读训练。结合近年中考题,教师命出典型试题,或者选用好的试题,让学生当堂训练,当堂讲评。注重答题技艺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文段训练题:

洗 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刻画司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再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
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选自《扬子晚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A、B两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一点探究,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意思相同即可)2、(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3、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4、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生命的化妆

我认识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地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谐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技节,它能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的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了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了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丰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好的文章,是作家的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 在读一个生命。”你是如何理解作文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怎样化妆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最美是真,最美是自然。2、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求真求自然。言之成理即可。3、从内在改革。4、惋惜之情。


琴声中的玫瑰

⑴ 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邻家女孩小雪的母亲始终这样认为。
  ⑵ 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嚣。
  ⑶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
  ⑷ 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30元。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她最渴望的,是尽快拿到钢琴等级证书。然而在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那位评委语重心长地说。
  ⑸ 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你妈妈会明白的。”那位评委暖味地笑了笑。
  ⑹ 那一晚,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yīn)哑嘈杂,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地烦躁。
  ⑺ 小雪还是没有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考试那天,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她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告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⑻ 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显得很平静,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评委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现在改变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那位评委叹了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
  ⑼ 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你要活在你洁净不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
  ⑽ 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清纯、洁净。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想起了那句话:
  ⑾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1. 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小雪的外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两处写到琴声。第一处“我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悠然响起……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第二处“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这两处描写各突出琴声的什么特点?(不要超过10个字)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析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小雪及其母亲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呢?(最少两条)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这一圣洁的“白雪公主”的形象描写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的表现定下了基调。(或做了铺垫均可)2. ① 洁净优美,婉转多变 ② 神奇美妙,不受世俗污染。3、① 音乐是人的洁净心灵的表达,也能净化人的心灵。② 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但保持了心灵的圣洁,人格的高尚。4.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如能围绕中心组织答案应给满分。要点:① 学琴重要,学做人更重要;② 琴艺的获得,要靠艰苦磨炼;③ 对于世俗的污染,我们要敢于用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敢于对世俗说“不”。)

泪珠与珍珠

①我高一时念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文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语言本身的美。
②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一句,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喜欢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又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③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的脸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纵横的悲伤呢?”
④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老师的话言犹在耳。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忧患备尝,天各一方的亲朋,能得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人生至此,才能体会杜老“眼枯即见骨”的哀痛。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⑤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却也得在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⑥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而掉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眼里,要用泪水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⑦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⑧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像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裹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⑨最后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一直流着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⑩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摘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

1.作者在第②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说明。(不超过 30个字)
2.第④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第一问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句作答)
答: ;作者意在说明“ ”
3.通观⑤—⑦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l)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不超过25个字)
答: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不要用原文,不超过40个字)
答:
4.下列对文章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 )
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探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思。
D宕开一笔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 参考答案: 1.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体的青山,别出心裁。(意思对即可) 2.人们因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人生至此,才能体会杜老‘眼枯即见骨’的哀痛”。3.(1)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2)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不能与作者的写作目的相背谬(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 4.BD)

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答: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答:
2.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空灵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答:
3.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3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4.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答:
  
参考答案:
1.(1)写出了石榴花的火红,衬托出绿的深浓。(2)用眨眼喻写窗户的闪亮,衬托出绿的满而深。
2.油亮深浓,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浸润心田,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3.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
4.含义:难以忘怀故园的绿,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的精神滋养;作用:点出本文的主旨。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11)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
  (2)
  (3)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
  心理老师对女孩说:3.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答: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答:
  5.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不以恶小而为之——6.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两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
  摘录:
  赏析:
  
  参考答案:
  1.(1)心理老师给丑女孩温暖的拥抱,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2)“我”在医院滴眼药水暂时失明时得到了热心人的搀扶。(3)“我”的先生真诚地施与路边乞讨的老人。
  2.提示:可以就“外表美和心灵美”的道理来说服开导,要求:说理充分,有说服力,语言流畅
  3.因为他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觉得帮助可怜的乞讨老人是不理顺应当的,所以他“并不骄矜自喜”;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更多更好的帮助,所以“觉得羞愧”。
  4.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意思正确即可)
  5.一个鄙夷的眼神,一种歧视的态度,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风狂雨骤、天昏地暗。
  6.示例:摘录:“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点评:呼唤人们给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温暖的心融化冰冷的现实。“春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爱的力量的巨大,又巧妙地与下文的“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相照应。
  
  
  三、写作
  备考思路:
  解决写什么是基础,解决怎么写是提升,两者不能轻视。
  1、从平凡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提炼作文材料;
  2、说故事,谈见闻,读好文,让沉淀的生活素材显出闪亮点。
  3、创设情境,让学生现场作文。
  4、整理写过的好文章,重新修改。
  5、鼓励创新,写出有品位的文章。
  
  作文选材创新例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困扰中学生作文创新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无米下锅”、“无好米下锅”。一个材料或一个类型的材料,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你写、我写、大家写,司空见惯,无新意可言。即使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也难以使作文水平上档次。下面就作文选材创新方面作些例说,以期对中学生的作文选材有所启发和借鉴c
  ▲时事新用
  把作文选材的视角投向时事,可以获取许多新而又新的写作素材。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为时代、社会服务的,因此时代大事,科技发展,社会焦点,大众话题,生活趋向永远是中学生作文的大主题,是中学生作文选材的源头活水。中学生要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与时代的脉搏跳动合拍,关注社会,思考生活,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笔把对时代的感触抒写下来,使自己的文章富有时代气息,新鲜感人。
  
  [例文]
  暴风雪夜,谁点亮了太阳
  
  当夜的黑幕降临,当我们看到每一座村庄每一家企业每一户农家亮起闪闪的灯光时,我就想说:那是我们农电人送给乡亲们的太阳。
  自然界白天的太阳夜晚是要落下的。可我们农电人的太阳是要在每一个夜晚按时升起!
  然而,一场特大暴风雪袭击了南北大地,七八级声声呼啸的北风,在大地天空翻卷着暴雪,把这个世界搅得翻天覆地。
  这是五十年未遇的暴风雪!这样的天气谁还出门啊?人们大都猫在家里不出来了。学校放假了,交通不通了,马路上停放着一台台在风雪中搁浅的车辆。冬季蔬菜大棚全部坍塌,著名的盼盼集团棚式企业厂房也被暴风雪压塌!
  暴风雪,是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城市乡村的供电带来严重影响。
  我们大石桥电网9座变电所失电,10千伏线路停电15条、跳闸62次,倒杆断线5处,断电农户达万余,情况十分紧急!
  暴风雪,又是对大石桥农电人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农电人抗风雪、保供电、快速动作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在暴风雪面前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胜仗!
 “断电就是命令,抢险就是战斗”!暴风雪袭来的那一时刻,局长王贵波连早饭都未吃,便顶着朔风暴雪,一步步走到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暴风雪的行动之中:启动了事故抢修应急预案,成立了调度指挥、物质供应、事故抢修3个小组,一天一宿,他没有离开实时监视电网的调度大厅一步;全体电力职工严阵以待,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着迅速投入到抗灾抢险之中。
  一场抗灾大抢修就这样在局领导亲自坐阵指挥下展开了!
  一场“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全力以赴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农电人面对灾害的反映是迅速的:3月4日9点35分,当局领导接到桥汤线跳闸的报告之后,10点10分便组织14名农电工人分成三个小组进入了现场抢修!
  农电人迎战暴风雪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处在平原地区、风雪袭来无遮无挡的高坎供电所,4条10千伏线路跳闸停电。停电就是命令。副所长李鹏武,一早就带领人冒雪巡线。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路上的雪厚厚的,填平了沟壑、遮盖了道路,分不清哪里是稻田沟渠,哪里是村庄路面。车,不能走了,也走不动了,他们便弃车前行。下了车,风雪钻着缝儿往他们的衣领、袖口灌,瞬时便是全身上下透心的凉。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叫苦、喊冷,坚持着一个路段一个路段的走,一个电杆一个电杆的查,深一脚浅一脚地顶着风雪走,当他们查到故障并在风雪中抢修结束回到单位时,一个个已经浑身湿透,成了一个冰人雪人,冻得说不出话来了。
  中午,他们还没有缓过劲来,又接到高革线丁家村报修的电话,没有二话,他们继续上路查询。傍晚,已经修好的高革线在暴风雪的摧残下再次跳闸停电,还未等人走出去,毕家线又跳闸停电告急!他们再一次的顶着刺骨的北风烟雪走出去了。已被雪水浸湿的衣裳,经寒风一吹,他的身子都快要变成一根冰柱了,他们艰难地走过一段段的路,查过一根根电杆。天越来越黑,风雪越来越大,风绞着雪,雪绞着风,伸手不见五指,抢修实在是无法进行了,所长赵汝胜才不得不让大家停了下来。
  这,就是农电人元宵佳节的一天!
  这,就是农电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精神风貌的展现!
  而4月5日雪停的一早,赵汝胜所长又立即组织人员趟着厚厚的积雪,在村庄、在田野大地上,开始了一个电线杆一个电线杆的地毯式检查,冰冷冰冷的刺骨的寒风,他们全然不顾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在天黑前给乡亲们送上电,一定要让村庄的夜间升起一轮太阳!
  他们从清早一直查到中午,他们从中午一直干到傍晚。线断的,他们就接线,变压器烧了,他们就换变压器,一直干到晚饭前,终于恢复了全部供电!虽然他们掉进了河沟,虽然他们的鞋子灌进了雪水,虽然他们的裤子湿了,全身冻得颤抖不止,但他们心中那个高兴啊,是没有身临其境的人体会不到的。
  可以说,经历过暴风雪的农电人,每一个人都能讲述出一次次迎战暴风雪的故事。而每一个这样的故事,都会让人感动不已:
  南楼变电所66千伏母线断线。试验所和工程队的15名抢修人员,在如刀般凛冽的暴风雪中奋战了7个小时;
  望马供电所的全体职工,为了及时抢修,为了及时恢复供电,暴风雪下了24小时,他们便在所里待命了24小时;
  而沟沿供电所董志平、王大红等数名电工,却已经3天3夜没回家了!三天,在道路被积雪覆盖,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他们在暴风雪中踩着没膝的积雪,巡线30多公里,处理刮断接户线214户……
  暴风雪袭击的一天一夜,我们的局机关各个部门、16个基层所的所有农电职工,顶风冒雪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头发和衣服上结满的冰碴,让村民们看了都不忍心地说:真是难为了农电人!
  冰封的雪路没有挡住我们的脚步,
  肆虐的暴风没有吓退我们的意志。
  农电人用我们自己的信念,扶起风雪飘摇的电线;用我们的毅力,立起倒下的电杆。知道吗?暴风雪袭击抢修的三天两夜中,我们全局职工在风雪严寒中直扑现场一线战斗,去查找故障点和抢修的人竟达460多人次!
  这,表现了怎样的频率与满负荷的工作量?
  这,说明了怎样一种艰苦卓绝的工作量与精神状态!
  农电领导亲临一线的快速反应,迎战暴风雪采取的得力措施,农电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受到了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赞扬:农电人在暴风雪中彰显了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精神风貌,唱响了“责任电网、服务电网”的品牌!
  农电职工一个又一个抗灾抢险的动人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用心服务,打造责任电网”!
  过去,农电人以农电为荣,今天,农电以农电人为荣!
  古有夸父千里追日,至死方休,那种坚毅的意志曾令我们肃然起敬。今天,我们农电人以自己的一片丹心,艰苦奋战的实际行动,在暴风雪中点亮了广大农村永远不灭的太阳灯!
  
  ▲琐事新思
  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小事、琐事也是经常写入作文的材料,但往往由于未能进行独到的思考,人云亦云,故而缺乏新意和特色。我们若能对这些琐屑小事进行一番认真的鉴别或适当地更换角度进行新的思考,便会翻出新意来,使文章增色生辉。
  
  【例文】
  你是一条路,一条只有两尺来宽的浑身灰溜溜的路。被人踩踏就是你的一生,谁也说不清你的存在,谁也道不出你的年龄。不知是哪个年代,哪群A造就了你的生命;只知道,你从几代人的殷切期盼中姗姗走来。
  也许是小小的乡村过于寂静,需要把欢笑带来调节气氛;也许是太多太多难以言喻的“屏障”把人们与外面七彩的世界隔绝;也许是数十年的久旱无雨使众人急于求索甘露……所以有了你。你未能像雨后的彩虹跃于天际,你只是匍匐于地面,弯弯曲曲地延伸向远方。当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时,村里的老伯就拉着那辆盛满乡里土产的牛车,从你身上,陵慢走过。你不曾向他询问,也不曾向他道喜,你只是让车轮在你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你毫无怨言,你只是在飞萤不善起舞的黄昏,期盼老伯带着丰硕的成果向你走来。多少年轻人踏着你单薄的身躯走出贫瘠的村庄,当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巨大的荣誉而凯旋时,却从未提起过你。正是你为他们接起了彩虹,为他们带来了喜悦和希望。但你从不为此抱怨,你只是在一丝淡淡的霞光中,用你的身躯为他们写下深深的祝福。
  你在天际荡漾,荡起小伙子有力的号子;你在树林中穿梭,留下少女悠悠的歌声。有古老的民歌在这里滑落吗?有金色的晨曦在这里照耀吗?有七彩的梦想在这里升起吗?……
  
  【点评】
  乍读作品,平淡如水。二条既狭窄又弯曲的乡村小路如琐屑小事不值得+提。再读作品,一种对生命的思考跃然纸上。鲁迅先生的《故乡》道出了路形成的哲理,而小作者却独辟蹊径,写出了路存在的生命意义。一切显得悠然平静,选材更是平常无奇,但作者于平常材料中赋予新的思考,顿使文章灵魂崛起,给人启迪,使人感悟。
委 屈

天阴阴的,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静静地站在雨中,任它湿透了头发,流到脸颊上,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
初三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妈妈让我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与我“相伴”多年的漫画一夜间不翼而飞;随身听也“身陷囹圄”。对此,我敢怒不敢言。
这天,妈妈加班,我一个人坐在写字台前发愣:何不给妈妈一个惊喜?今天是她的生日呀。
于是我翻箱倒柜找菜谱,现学现卖。从未下过厨的我,今天可要“大显身手”了。
“咣当”“咚”……厨房被我一折腾成了交响乐的殿堂。油、盐、酱、醋弄得我手忙脚乱。一个炒蛋就被我毁了5、6个鸡蛋; 削莴笋时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我只是吮吸着手指继续干。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一顿“可口”的饭菜做好了。还好有菜谱的指导,莴笋炒肉还不算糊,炒鸡蛋也不太咸,一股饭的喷香令我十分满意第一次下厨的成果。
“咔嚓”,门开了,妈妈看了看客厅里的饭,又看了看我,明白了。她并没有我所期待的会心一笑,而是晴转阴:“你呀你,都初三了,还有闲工夫干这?是不是长大想做保姆?马上就中考了,你还是漫不经心的,做这些没用的事,中考中有这吗?”我听着,眼泪涌了出来,第一次反驳了妈妈:“我已经写完作业了。”“什么?写完作业就没事了?你……”没等妈妈说完,我叫道:“今天是您的生日!”“小孩子操这闲心干什么?快学习去!”
我再也忍不住了,委屈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我打开门,跑了出去,任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洗刷。为什么妈妈不能理解我?我做错了什么?我不想在题海中挣扎,这种母爱只能让我淹死在里面。初三的学生不是木头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一片蓝天,可为什么连这小小的地方也要被无形的大手笼罩?我不懂。我只知道自己委屈……
雨还在下,湿透了我的头发、衣服,流到脸颊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苦涩苦涩的。

  【评语】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用细腻的笔写出了事情的曲折过程,从想在妈妈生日的时候给她一个惊喜,到妈妈回来后得到的一通批评,结局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前后对比非常鲜明,故而效果也十分突出,让读了此文的读者都感觉到:真是太委屈她了!
  另外,文章选材得体,语言生动流畅,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情景交融,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明天会更好
  
我是一个爱听歌的人,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明天会更好》。
  一次,我病倒了。难缠的肺炎折磨得我死去活来。在弥漫着药味的医院里,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闻不到花儿的芬芳,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成天只能躺在病床上,不是打针就是吃药。这单调的日子在我焦急无奈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慢慢地,我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有一天晚上,不争气的我又发起了高烧。
  “40度!”医生捏着体温计摇了摇头。妈妈在一旁默默地拭着眼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好不容易撑开那好像已不属于自己的眼皮,从牙缝里挤出一声:“水……”
  一位漂亮的护士阿姨忙倒来一杯水,用纤细的手小心地将我扶起,然后用小勺舀出一些水,在嘴边轻轻吹了吹,慢慢地喂进我嘴里,润着我的心……
  针打上了,可是高烧仍然没有退,我只觉得脑子昏沉沉的,四肢无力,不一会儿就昏睡过去……
  隐隐约约一阵动人的歌声将我惊醒。“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听着听着,我的脑子渐渐清醒了,我慢慢张开自己的眼睛,原来是那位温和的白衣天使阿姨。
  她见我醒了,就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对我说:“来,阿姨为你唱支歌。”
  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踪……明天会更好……”她唱得那么婉转动听,那么情真意切,那么感人至深。在她美妙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一只勇猛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为了自己的理想,搏击着……是的,只要努力,明天会更好的。
  在白衣天使的精心照顾下,我很快康复了。当我要出院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请求那位护士阿姨再为我唱一遍《明天会更好》。那优美的歌声再次响在我耳畔,响在我心里,也响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我带着惦念,走出了医院,但我在心里已对这曾经讨厌的医院生出一种眷恋,因为这里有那位护士阿姨……
  风迎面吹着,吹得我的头发放肆地飘。“珍惜每一天吧!”我对自己说,“瞧,躲在云层里的太阳又出来了,前面有阳光,不是吗?今天很好,明天会更好!”
【简评】
  这是一篇以“音乐”为话题的课堂作文,小作者拟题较好,既表现了护士阿姨的关爱,又在结尾处表现了对生活的信心。全文的记叙和描写都富有生活气息,并涌动着小作者的深情,很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故事新编
把作文选材的思维发散到读过的故事和课文中,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得到许多新的发现,发挥联想和想像即可创造出佳作。
[例文]
西游后传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于公元679年去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师徒四人各奔东西。可是,这唐王李世民的儿予太白痴,竟把经书当成擦屁股纸给撕了‘o唐王大怒,责令将其推出玄武门斩首示众,以昭治国从严之理。而唐僧则慈心又发,三步并作两步急忙求见,希望唐王能开恩,放王子一马,容他再去西天取来。唐王拍拍胸脯,道:好,念三藏求情,暂且饶他不死。望你快快将经书取回,否则,提头来见。
唐僧这可忙得不可开交,赶紧给悟空、八戒、沙僧打电话,召集他们,准备即刻起程。人如今都成佛了,再也不用骑马步行了,所以路途虽然艰险遥远也并非难事。但临走时唐王还是放心不下,再三叮嘱道:三藏你等•都是有道之人,切记不可因私废公,贪恋钱财动了色心而误我大事。
3月12日,师徒四人来到了通天河。这河里的妖怪一个个都出来了,前呼后拥,沙僧一下昏了头,被几个小妖用二百万荚金给留住了,再也不想去取经了,做起了强盗。师徒只剩下三人了。然沙僧无悔。 ,
5月31日,师徒三人到达高老庄。猪八戒看见了当年一夜风流留下的儿子,又见高小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更是难舍难分,一念之下,竟也……然八戒亦无悔。
8月1.5日,师徒二人到达了女儿国,正赶上国王招婿的大好日子。唐僧被公主的绝世美貌打动了心,再也无法忍受单身之苦的煎熬,于是大声唱道:
“找一个无情的、绝情的、痴情的人来告别单身……”
12月25日,孙悟空经过艰难险阻,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取回真经。又一年3月12日,孙悟空回到大唐,将一切告之于唐王。唐王见此等可信之人竟也经不住金钱荚女诱惑,怒不可遏,4月25日,出兵围剿通天河,捉回沙僧;7月18日,踏平高老庄,生擒猪八戒;9月9日,血洗女儿国,将唐僧活捉;12月2日,唐僧、猪八戒、沙僧用他们的眼泪咽下“后悔药”,被送上了绞刑架。
后传,后传,并非奇谈,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见利忘义,毁了清廉;金钱荚女,断送高官。以德为本,以民为•天,舍生取义,后世流传。选择关键,切莫小看。谁能把握住自己,谁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点评】
这篇也是以“选择,”为话题的竞赛作文,小作者选择《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进行新编,发挥联想和想像,以古讽今,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假公济私,为金钱美女所诱惑而堕落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和批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新解

对古今诗词进行新解诠释也不失为作文选材创新的一条途径。作家张晓风依据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演绎•了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不朽的失眠》,对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抨击,对不朽的诗作和诗人进行了缅怀和褒扬,《不朽的失眠》也因此而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例文】
希望一切都只因为是雪,
因为它会很快地融化,
但一切都只因为是雪吗?
——题记
千山鸟飞绝
崇山褪去了黛绿色的外套,皑皑白雪盖着峰峦。
夕阳已抹到山脚,却仍未唤醒丛林、唤醒草莽、唤醒凝滞的生命。老人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在白得刺眼的山野里,他惊讶地发现:山里竟找不到自由飞翔的鸟儿,即使是一只山雀或老鸦。是被压在雪堆下了吗?老人奋力地挖、铲,直到贫瘠的土地露出一隅,老人似乎知道了什么。他望着这片寂寞的土地,目光呆滞而深邃。忽而一丝微风拂面,空气重新流动:一只老鹰倨傲地展开苍色的翅膀,盘旋在空中。老人长长舒了口气,庆幸这山中还有生气o“砰”的一声,扑棱的翅膀,最后的哀鸣……老人感到自己的心与那只老鹰同时坠入万丈深渊……
万径人踪灭
也许最后的人气已经散尽,、雪地里只剩下一片荒凉。千山万壑中,一条条狭窄的小径仿佛成了一道道深深的泪痕,镌刻在大山嶙峋的脸颊上,刻骨铭心。许久以前,此处还是一片人声鼎沸,伐木声与枪声萦绕耳畔。然而,眼前却只有满目疮痍。山路旁的树木只剩下了桩子,寥寥数圈年轮诉说着它们年轻的历史。远的山峰、近的峡谷都不再有人烟,只有几丝微风轻轻吹拂,发出凄切的低吟,抚慰着大山的创伤。曲曲折折的小径上、平滑陡峭的山坡上,人的足迹都被埋在了积雪的下面。在人类眼中,这块土地宛如一双已使用过的一次性木筷——不再有“价值”。
孤舟蓑笠翁
宽阔的大江隔着遥远的彼岸,雄浑的江水缓缓东流。江面上再无野鸭凫水嬉戏——生命都拒绝光临这冰凉的江水,一片死寂笼罩着大江。近岸处,一叶扁舟,溯流而上,缓缓驶进。老人披蓑戴笠,边撑着篙,边唱•着渔歌。原本欢畅的歌声,此时却悲不自胜;原来与人共享的欢欣,此刻却只有下面的江水在倾听,只有两岸肃穆的大山在倾听,只有孤身只影的老人在倾听。老人的目光直直地看着前方,眼里充满了迷惘:往常在江面上来往穿梭的游船不再复返,往常以垂钓为乐的老伙计们也不见踪影——在这儿垂钓无异于姜太公钓鱼,只不过姜太公没有鱼钩,而此处是没有鱼。
独钓寒江雪
老人将船泊在了岸边,取出一枝他最钟爱的鱼竿,它陪伴了老人近二十年,可时间的流逝并未侵蚀鱼竿昔日的乌亮,而积久的灰尘却抹去了它从前的光泽,使鱼竿显得苍老而失神。老人轻轻擦拭着它,又反反复复抚摸了几遍,眼中流露出几分惆怅、几分眷恋。钓线被放入水中,鱼漂在江面上•随风飘动,钓钩在江中不断搜索着生命的迹象。疲乏的太阳渐渐落到了地平线的下边,正在隐灭的白昼泛着一片淡淡的红晕。大,山上、江面上、老人的身上都蒙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霞光。鱼漂始终一动未动,老人也一动未动。他的目光是希冀、是坚毅。老人静静地伫候着,江水汩汩地流淌着……

【点评】
者对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进行了重新诠释,赋予它新的含义。在物质文明渐趋繁荣的今天,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的太多太多,生态环境也因此被破坏得愈来愈面目全非。古诗新解,本意和新意两相照应,对比鲜明,形象深刻,产生了较好的警示效果。
作文选材创新是多方面的,无论哪方面都需要作者在选材时有审慎的眼光,精当的思考,合适的剪裁,恰当的阐发,并以联想和想像为粘合剂,巧妙地移花接木,自然天成。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中学生作文无“好米”下锅的问题了。

【例文二】
读诗解千愁
广东考生

近来,生活的不如意,突如其来的挫折,学习的烦恼,使我总觉得黑云盖顶,连月不开。于是,我忧愁地进入梦乡,寻找智慧老人的帮助。
双眼透出深遂目光,脸上带着祥和笑容,留着长髯的智慧老人把我领到了他的房间,给我看了三个片段,说:“你自己去解愁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桃林中,有一间简陋的茅舍,这里住着一个人,他就是陶潜。他一身农民装扮,来到那块“草盛豆苗稀”’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流浃背,不时抬起头,望着那“蔚然而深秀”的南山,露出惬意的神情,千古诗篇脱口而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吟咏得那样怡然自得,那样超凡脱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尽显眼前……
哦,生活中的烦恼可以学习陶老夫子的悠闲自若,坦然面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在敬亭山中放声吟诵的“放荡”诗人是谁?没错,他就是大诗人李白。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他厌恶了官场的利欲熏心,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行, “仰天大笑出门去”,来到“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旁,“举杯邀明月”,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
哦,原来面对生活和理想的挫折,我还是可以保持自信,坚信自我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吕蒙本是一介武夫,打仗勇猛,在战场上多次立功,受到孙策、孙权的重用。一次,孙权劝吕蒙要多读书, 吕蒙回答说整日忙于军务,哪有时间读书?孙权说,你们再忙难道比我忙吗?我让你们读书不是让你们都成为博士,只是希望你们增长历史知识,开阔视野。从此以后, 吕蒙开始努力学习。咦,那位在挑灯夜战、刻苦学习的人是谁?哦,原来就是吕蒙。他接受了孙权的劝诫,认真学习,对知识极度渴望,使鲁肃也发出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感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哦,我的学习之路还很长,我还可以像吕蒙一样,从现在开始来过。
我醒了,明白了,明白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我要感谢智慧老人,感谢那一句句美丽的诗行。
[佳作点评]
本文是一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考场佳作。考生披梦入境,在浪漫主义的辉光下求索人生真谛。文章通过虚构梦境,自己在智慧老人引领下,重温三个历史片段——陶潜的悠然自得、李白的自信傲骨、吕蒙的中道学习,使自己受到深刻启发,明白了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生活不如意、突如其来的挫折以及学习的烦恼问题,虚实相生,以虚见实,扣题非常严谨。文章标题“读诗解千愁”凝练醒目,富有意蕴。三个小标题分别用三句古诗,既是内容的概括,也强化了生活与诗句的联系,层次分明,结构匀称。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在每一片段结尾都有点题,强化立意,中心非常突出。

▲引诗添彩

【例文】
如诗的周末
广东考生

初三的生活节奏快,考试的紧迫使我们喘不过气来。然而在这个周末,我选择了阅读《诗词全集》,与诗人同行,漫步在那如诗如画的世界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咦?那不是我们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吗?您才华横溢,诗、书、画样样俱佳, 当您踏上科举之路时,好不踌躇满志。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同行的徐经作弊,使您也身受牵连,遭受牢狱之苦。您甘心吗?哦,不!您曾经说过: “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予我如云烟。”虽然天妒英才,命运对您是如此的不公,可是您并没有半句怨言,还感叹一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您舍弃了功名利禄,选择了游山玩水,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下忘却了自己的失意。世人对你的误解,您并没有口诛笔伐,而是笑对人生。面对如此重重的困难挫折,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去承载啊!
您选择了桃花坞,选择了归隐田居,您甘心吗?唐伯虎笑了笑,道:“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不,绝不!我拉起唐伯虎的手,说:“您不应该继续放浪形骸,您应该要去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您忘了当初对父亲的承诺了吗?”我夺过唐伯虎手中的酒杯,继续质问道: “您就了却您父亲的心愿吧!我们世人会永久怀念您的。”唐伯虎挥了挥手,转身望着桃花,那一朵朵桃花娇艳欲滴,似乎也在规劝着它的主人。然而唐伯虎只是仰天大笑,道:“但使生前无愧责,不须去后有人思。”
我终于彻底明白了,您自号六如居士,便是四大皆空抛却尘世中一切的杂念。刹那间,您不见了,只有我还在原地思索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眼前的桃花依旧灿烂,似乎要我不要踏它主人的后尘。
“铃……”我被铃声叫醒了,这个梦虽然过去了,却留给我无尽的遐思。
[佳作点评]
写入的文章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这篇作文以熟悉的人物史料和准确丰富的诗文引用成为考场佳作,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才华横溢而又仕途多舛、清高孤傲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形象。考生不仅对唐伯虎的人生遭遇十分清楚,连他写的诗文也能十分准确的识记、恰当地引用,确实是一个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在构思中,考生选择了直接和唐伯虎对话,人物的语言、心理把握得十分准确传神。在评点古人古事的同时,考生还兼顾现实,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整篇文章不惟古,亦为今,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意义。


文章评论
• 1. 评:2008年中考备考资料(教研室), 2008-04-04 10:06, 杜阮初中陈晓桥
魏主任:您好!辛苦了.在备考资料中,您已做了详尽的分析,不过我们目前最想要的是"名著练习",可我们由于水平不高,再加上时间不够,没法去整理这方面的知识,此时,您雪中送炭,谢了.不过,仍没满足我们"贪得无厌"的胃口,况且有的名著练习没有答案,像《西游记》,麻烦您把答案也放上去,好吗?同时,多几篇名著练习。谢了!
2009年中考语文备考工作计划

2009年中考即将来临,为了取得我校九年级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及《陕西省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学科部分)》(以下简称“中考说明”)中规定的目标和要求为准绳,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地让学生通过复习能对初中所学语文知识有一个系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最终在中考中语文学科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重点难点
重点包括初中阶段所学6本教材及“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难点是“阅读”和“写作”两大块。只所以这样确定重点和难点,是因为初中阶段所学6本教材及“课标”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都属于中考命题的范围,而“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对又是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最弱小的和最不容易在短期内得到提高的。
三、时间安排
我校中考语文备考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1日-4月4月20日):时间安排为20天。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初中三年来6本教材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现在我们已按计划复习到了“八年级(下)”,如果没有其它事情的影响,第一阶段的复习任务可以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第二阶段(4月21日-6月9日):时间安排为50天。这一阶段我们将主要参照“中考说明”将初中所学知识分解成为“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与理解”及“写作”四个大块共计20个考点,以考点为序对学生进行分类专项复习。这一阶段我们给学生推荐的主教辅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2009年陕西师大中考内参》,辅以教育局为学生推荐的《2009陕西中考A级无忧》。各考点在以上两本教辅特别是在《2009年陕西师大中考内参》中有详细的罗列。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复习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因为这一阶段的复习针对性最强,属于与“中考考点”的“点对点”的复习。如果能将这一阶段的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就基本上能保证中考语文获得理想的成绩。
第三阶段(6月10-6月19):时间安排为10天。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中考模拟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中考考前的心理疏导。我们计划在最后的这10天当中,命制和精选5套左右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训练中主要要发现学生在复习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通过反复强调强化练习等方式在中考前将这些问题很好解决。考前心理疏导将穿插在模拟训练当中进行。
四、有关措施
中考备考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完成这一系统工程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温故”的策略,目的是让中考复习工作有规可循,让庞大的工程建设变得容易操作,并最终增强“知新”的效果,打一个中考语文备考战役的漂亮仗。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应考策略

一、重在把握中考复习的计划性
  
  总的原则是:紧扣考纲,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统筹兼顾,具体可行。具体要把握好三点:一要紧紧围绕考纲,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制定复习计划;二要统筹复习时间,复习时间的调配要合理,不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三要科学安排复习周期,可按文言文阅读、现代文 代文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综合运用五个专题进行。
  
  二、重在把握复习重点、难点
  
  (一)文言文———课内外并举
  
  文言散文的阅读以整篇或相对独立的语段为主。重点要把握:文意的整体把握,通假字的本字及读音与意义,关键的文言实词意义、实词活用现象,古今词义辨析,重点文句翻译,文章观点探讨。具体要过好以下几关:
  
  (1)过好背诵默写关。文言文注重积累,讲究基本功,要特别重视背诵默写,尤其是那些富有生命力的句子和重点句、中心句、表现力强的词语(包括成语)等。
  
  (2)过好文言实词关。阅读文言文要准确掌握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掌握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并在复习时将其归类。
  
  (3)过好重点语句关。抓意义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如中心句;抓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抓翻译方面有代表性的难点句。
  
  (4)过好课外迁移关。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比较浅显,程度基本与课内相当。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能力迁移。可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既巩固了课内所学,又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现代文阅读———放眼课外、立足迁移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将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并逐步体现出理解探究、迁移拓展的考查特色,以体现新课改方向。
  
  1.把握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一是重课外。考查阅读能力往往以文章(整体文)阅读的方式为主,用作阅读材料的语段和文章以选自课外的为主,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完全实现课外选材。二是重人文。考查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选择阅读材料注重其熏陶感染功能,突出思想文化价值(人文性)。三是重个性化体验。考查阅读能力以文章(整体文)阅读方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在全面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形象,评价作品的感情倾向,表达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和体验,重视考查学生的初步阅读鉴赏能力和知识迁移拓展、理解探究和运用能力。四是重题型多样化。阅读考查的题型在力求多样化的同时,明显表现出主观题、表达题为主的倾向,一般有整体感悟、特定语言环境关键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感情倾向和形象、运用探究精神对文章的观点或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看法等,体现了开放性特点。
  
  2.把握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掌握语言载体工具,提高获取与传递信息的能力,这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敏感力越来越高的要求。日常要注重文本信息分辨与整合能力的训练,可采用:
  
  (1)注意锁定信息搜索范围。 根据问点,应迅速确定与问题相关的语段范围。有时还应把文章题目、注释、出处等也纳入信息搜索范围,千万不可疏忽。
  
  (2)注意筛选关键语句。大多问题都可从文本中找到关键词句所提示的信息点来回答,甚至可从文本中找出原句作答。
  
  (3)树立整体意识和要点意识。先浏览文本并能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在解答各小题时,要联系全篇大意来考虑或对照。概述表达时要点必须全面完整,一个不能少。
  
  (三)基础知识———重在积累,重在运用
  
  1.重视语言积累。
  
  (1)重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 (2)重视词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对名句的积累学习,要理解其意思,并准确得体地符合语境的运用。要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
  
  (3)注意诗配画的新形式。
  
  2.重视语言运用。语法和修辞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不列入考试范围,但从运用的角度考查也是可以的。
  
  要重视:(1)病句的修改;(2)比喻句的仿写;(3)排比句的填写;(4)对偶句的改写或对句;(5)根据情境进行对话;(6)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广告语;(7)评点生活现象;(8)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四)写作———不断创新、张扬个性
  
  所谓作文创新,就是一篇好作文不仅语言优美、选材新颖、主题深刻,还要注重形式的创新。所谓张扬个性,就是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情感真挚,力求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力求思想、创意、文采并重,做到“真、美、新”。

语言创新技巧


这里介绍几种语言创新的具体方法,供同学们作文锤炼语言时使用。

1.化旧为新。如“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蝉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

2.褒词贬用。如“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

3.巧用俗语。如“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4.跨域使用。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1厘米、1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5.借用古诗词。如“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排比整式句。如“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就是语文”。

7.比喻式整句。如“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河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岸花明。”

8.假设式整句。如“试想,
若爱迪生在失败了几次后便轻言放弃,电灯的发明将被向后推移很长时间,人类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飞速发展?在工作学习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蒲松龄七次赶考均榜上无名,而他并没有给自己惟一的答案,放下功名,铺开笔墨,这样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中考语文:记叙文常见结构

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因此上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关键。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时序贯穿式
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如2005年陕西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现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考试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
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二、空间转移式
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如2005年湖北宜昌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
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式”的结构:小作者通过不断地“转移”观察“空间”,分别写了“山上”、“屋前”及“远处”的优美景色,大大拓展了“我梦中的小屋”的内涵,而观察思路由上(山上)而下(山下)、由近(屋前)而远(远处),又确实使文章脉络异常分明起来。
三、时空交互式
“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如2005年江苏无锡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精彩的乡村夜》中有这样的几段:
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这时,……
渐渐地,夜越来越深。这时,……
……
夜更深了,……
限于篇幅原因,上面的几段文字,略去了“傍晚”、“夜深”、“夜更深”等三个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小家”的孩子等)物(田野的各种昆虫等)表现情况,但我们从中仍不难“估摸”到“乡村夜”的种种“精彩”之处。四、逐层深入式
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如2005年河南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苍蝇》中有这么几段,从节选的每一段仅有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们在内容前后上的“意思”的“递进”:
大赛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昌昌小姐,……
莹莹小姐姗姗来到台上,……
最后出场的是美美小姐,……美美小姐获得了全蝇界的选美冠军。之后,评委们和观众边争吵边吃糕点去了。
五、并列组合式
并列组合式的结构就是将有关“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列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充分揭示主旨目的的一种文章结构。如2005年江苏南通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感受四季•感悟芳香》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模式,该文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感悟”并列在一起,还用“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及“冬之盼”等四个小标题对其作了高度的概括,而小标题的形式也使全文在结构上显得极为新颖别致。
【专项训练】
同学们,下面有四道作文题目,请你先认真读题,然后再仔细斟酌一番,看看它们各可以采用怎样模式的结构来写作。
1.命题作文:
独一无二的我
2.半命题作文:
改变(了)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入表示某个具体人、物等内容的词语。②不少于600字。
3.材料作文: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你能从上面这句话联想到哪些人物或事件呢?想一想,然后将你联想到的内容整理出来,写成一篇记叙文。
4.话题作文:
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校园,肯定有许多曾给我们留下过深刻印象的师生形象。那么,现在就请你以“师生形象”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写他们中的一位或几位吧。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