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杰西:李根源隐居山野间的独特“求解”(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3:06
穹窿山上未解之谜众多 李根源隐居山野间的独特“求解”(图)

时间:2011-5-10 9:40:00   来源:姑苏晚报   字体:[ ]

>>>>仅98元,香山国际大酒店自助餐+温泉
>>>>名城社区闪亮登场 2011新版给力上线

#winpop { width:250px; height:0px; position:absolute; right:140px; bottom:0; border:1px solid #999999; margin:0; padding:1px; overflow:hidden;display:none; background:#FFFFFF} #winpop .title { width:100%; height:20px; line-height:20px;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font-size:12px; background-color: #990000; } #winpop .con { width:250; height:240px; line-height:80px; font-weight:bold; font-size:12px; 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align:center} .close { position:absolute; right:4px; top:-1px; color:#FFFFFF; cursor:pointer}

  总 策 划:詹 刚 王显军执行策划:赵燕萍 袁小洪

  何建平 孙传红

  撰 稿:沈红娣

  穹窿山上到底藏着多少秘密?穹窿山以其山体庞大和山峰高峻,成为“吴郡之镇”。但自吴越春秋以来,山高林密的穹窿山,一直被神秘的面纱掩盖着。

  在这面纱背后,曾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又因传说之诡异、交通之阻隔、宗教和政治等因素,很少被人重视并予以整理。由于种种原因,穹窿山为世人冷落了一个多世纪,但也因此很少受到工业文明负面作用的侵蚀和世俗文化的影响。所以当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渐渐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社会需求时,野趣天成而又人文历史悠久的穹窿山,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

  上真观里藏着“反清义士”?

  历史上的穹窿山寺观庵庙里均藏有许多秘密。其中清初施亮生在三茅峰上重建的上真观,就颇有些来历。

  施亮生是个极有业绩与名声的道士,他与江南名士、王公贵族都有交往,说得上是“长袖善舞”。但以施亮生的一己之力,经营规模宏大的上真观,还真有点不可思议。《穹窿山志》在介绍施亮生重建上真观时,多次强调施亮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馈赠和帮助,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筹建工作。这固然是为了突出施法师的神奇,但是人们不禁疑惑,施亮生凭什么建造上真观?实际上,根据施亮生的经历,很容易让人想起明清鼎革时复杂的国事和人事。编著《苏州穹窿山》时柯继承、杨学良曾专门走访了当时已是92岁高龄的姚卧嵩老人,老人12岁就到上真观学道了。据他介绍,施亮生早年确实参加过李自成的义军,对李自成很是崇拜,但后来发觉义军内部互相倾轧,矛盾重重,愤而离开了义军,南归苏州。施亮生与清顺治帝皇叔裕亲王曾是故友。施亮生看破红尘,在上真观修道,据说后来裕亲王经常来访,并出资出力“敕建”了这一有着几千间规模的上真观。当时,江南一带的明代遗老遗少及反清义士,多有加入道教的,而皇叔裕亲王有没有希望借“访道”之便,利用这支力量,来篡夺顺治皇帝的意图呢?据姚卧嵩回忆,当年他就听说施亮生在几千间的上真观内,专门有一间秘密供奉了李自成的牌位,姚氏还特意寻找过,可惜未果。

  而给上真观更添一份神秘色彩的则是吴梅村。吴梅村是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其《圆圆曲》中形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恸哭六军齐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几乎成了经典诗句。但吴梅村以明代会元榜眼、宫詹学士、复社党魁的身份,在明朝灭亡后,却被迫出来仕清,致使一生刻无宁晷。晚年尤为抑郁,表示不愿安葬在自家的祖茔,要后人将他葬于苏州西郊蟠螭山麓。令人深思的是,蟠螭山是穹窿山的余脉,俗名南山,吴梅村葬蟠螭山,又身穿僧衣,显然有与他的朋友施亮生永远为邻的意思。他为苏州西郊诸多名胜写了不少诗文,但未见有吟咏穹窿山或上真观的。《吴梅村全集》中既不刊载《穹窿山志序》,又失载吴伟业为施亮生写的《募塑天妃宫玉皇殿三十二天象疏》,似乎像在回避什么,不能不让人联想。清初有一批怀着国破家亡之痛,耻于剃发易服的明遗民,纷纷出家当了道士,此中多抗清义士,吴梅村是熟知其中内情的。吴梅村接近道教,有没有此一层意思在内呢?

  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遍寻与李根源有关的资料,均未见与上真观有关的文字,无论碑刻还是游记,均十分少见,这又是为什么呢?更奇怪的是,李根源的挚友章太炎只为小王山和宁邦寺留下诗文或墨迹,对上真观居然未留下只言片字。更耐人寻味的是,章太炎生前在宁邦寺放有3口装满古籍的玻璃书柜,历经沧桑,居然完好无损,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完璧还给章夫人汤国梨。这就给世人留下一个谜;章太炎生前何以将3口大书橱置于宁邦寺,要说藏书,为何不藏于三茅峰顶的上真观,而藏于山腰规模极小的宁邦寺呢?这些古籍与当年李根源之子李希泌隐居宁邦寺有关吗?解放后的历次运动,特别是文革中的破四旧对古籍冲击特别大,1970年起,宁邦寺不再留有僧人。这些书籍又是怎样逃过劫难的呢?或许也是一种求解的答案。

建文帝出亡之谜?

  苏州穹窿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农林村里住着百余户人家,而这里人家世代口口相传着一个“惊天秘密”:明朝“逃难皇帝”——建文帝就葬在村子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数百年来,明朱元璋之孙建文帝的下落已是一桩历史悬案。建文帝果真出亡穹窿山?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四年,燕王攻破京师,建文帝纵火焚宫,并失踪于兵火中。燕王入京师,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苏州人姚广孝14岁出家,早年在穹窿山上寺院里参禅,在“靖难”之役中,辅佐朱棣有功,此后他一直受到永乐皇帝的赞许与褒扬。根据民间传说,帮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广孝一直对建文帝心怀愧疚,当他得知建文帝在纵火焚宫时,打扮成和尚趁乱逃出南京来到苏州,他便也来到苏州穹窿山,把建文帝秘密监护在寺里,让建文帝得以安度时日,永乐二十一年,殁于穹窿山,享年45岁。而在《苏州府志》、《木渎小志》里均有“建文逊国曾税驾于此”、“积翠庵,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税驾于此,万历间始显”等记载。

  被村人称为“皇坟”的地方,其实就是个小山丘,约30米高。村人告诉记者,祖辈们都说皇坟就藏在山丘下,这个山丘时间长了就被大家用“皇坟”取代了原有名字。穹窿山坳口有条小径,人称“万人泾浜”,当地人说这是吴语“犯人泾浜”的谐音,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这是当年皇坟造成后,为避免泄露消息,造成后患,而将造墓的犯人全部杀死,埋于浜底。穹窿社区副书记朱明希介绍了与皇坟有关的奇异现象:早些年集体种树时,同样种的树,别的地方都能存活,惟独“皇坟”顶上的树要么枯死,要么始终长不大,而这也印证了下面可能有个坑洞的猜测。此外,从前村里人家造房子都会到这个山上来挖石条,多的时候挖出了几十块大石条,“一般的坟不会有这么多石条,至少说明这个坟墓来头不小。”

  在村口一条小河浜里,躺着两块青石板,村上一位60岁的老人说,这两块石碑原来是竖在拈花寺里的,后来大家搬下来当搓衣板用,现在大部分字样都被擦掉了,只在边角上依稀能辨出几行“师广孝居住此山”等字样。已过6旬的原村民柳火生还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线索:小时候他曾在皇坟边上亲眼看到过一块青石碑,石碑的背后还画着一幅“地图”,可能就是皇坟的结构图。后来造房时,他们把那个青石碑当墙砖砌在了房子里,再后来,他们举家迁下山来,旧房损毁后那个青石碑就不知去向了。尽管没有确凿的佐证,但当地老人都说皇坟绝不是空穴来风,更有人说皇坟的墓道通到拈花寺内。而穹窿山管委会也表示,他们将发动附近村民尽快寻找收集一些尚遗存的古石古碑等,尽可能保护这些遗迹不再受到损坏。

  而“皇坟”下是否埋着逃难皇帝? 关于建文帝出亡穹窿之事,章太炎和李根源似乎也相信。徐澂在“穹窿杂写”《春在山中宰相家》一文中,谈到穹窿寺时,曾提到当时穹窿寺壮哉楼楼上,挂着章太炎撰写的一副对联:

  燕飞来,竟啄皇孙,后嗣休随和尚误;

  龙角葬,当致天子,此中唯许法王居。

  在章太炎看来,山包中是葬着天子的,即建文帝。章太炎与李根源一定是笃信这座山下就藏着建文帝的,因而在徐澂“笔下”曾记载了这样一段同样出自章太炎的文字:“穹窿寺,明姚少师出家处也。近地为人侵夺,欲以营葬。余友李根源见之曰:‘地有王气,非所宜葬’,迫令归之寺僧,为筑以楼,故记其事如此”。顾雍墓葬在何处?

  小王山南麓朝阳,踩着山坡上碎石大约前行数十米左右,穿过一片公墓前的树林,就能看到一处茂密的杂草丛中,隐隐约约有一大两小三块墓碑,中间一块墓碑上刻有“汉驰义侯顾氏迁吴始祖贵、吴丞相封醴陵侯顾雍、梁建安令赠侯爵顾烜之墓”等字样,落款是“嘉庆丙子岁”,即1816年。右侧墓碑碑文与中碑一致,落款显示书写人为顾毓秀;左侧墓碑是顾彦成、顾禧父子之墓,也是顾毓秀所写。

  这便是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顾氏三贤墓”。二十多年来,顾雍后人和有关学者到处奔走,希望顾雍墓能够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以得到妥善的保护。谁也无法想象,在千年之后,一代名相顾雍墓居然也和曹丞相墓一样陷入了真假迷局。

  根据苏州史志记载,顾雍墓的发现,最早得归功于李根源。1927年10月,李根源到穹窿山买山葬母,查询历史典故时,发现了“汉吴侯顾贵、吴丞相雍、梁建安令烜,三墓并在白马岭小王山”这段史料,想将母亲葬在顾雍墓附近,便萌生了找寻顾雍墓的念头。于是他先后在村里顾姓人家处询问,但大多不知道在哪,多处寻访未果。李根源始终不死心,第二次再到山里来时,碰到善人桥一位村民来访,提到在附近村庄一位顾氏后人家里有顾氏旧谱抄本。李根源便立即找来看,确认顾雍葬在小王山,但那位顾氏后人还是不知道墓在何方。李根源便携顾氏后人到山中去寻找,在小王山南麓草丛中得碑一方,字已经被风雨剥蚀,清洗后细细查看,“见到上面有三行字,'汉驰义侯顾氏迁吴始祖贵、吴丞相封醴陵侯顾雍、梁建安令赠侯爵顾烜之墓',落款为嘉庆丙子岁,碑后还有三座墓冢,巍然平列。”

  老教师金云良曾是李根源的学生,其父与李根源是挚友。金云良回忆称,1928年,顾氏三贤墓得到了吴县保墓会的保护和修缮,当年李根源作为保墓会会长,亲自登记、寻访并拍照,记录下顾氏三贤墓的详尽方位,还亲手种植松树护墓。在李根源著《松海》中明确写道,“此墓距吾母兆域才五十丈,逾岭即是,且有墓碣可认。”金云良说,是年李根源重修顾墓,并在墓前亲书摩崖石刻,以“刻石纪之,已告来者”,偕顾氏后裔、当地乡亲跪拜古贤。

  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著名教育家、江泽民恩师顾毓秀就是顾氏后人之一,曾于1947年和1986年两次来苏祭拜顾雍之墓。然而中间隔了一个特殊的年代后,当年的顾雍墓早已物是人非了。2010年7月初,随着《三国》的热播,顾氏后人再次为顾雍墓提出要一个“文保”单位的名分,本报第一时间报道后,吴中区文管办组织了苏州市文物局、苏州博物馆、苏州市考古所、苏州碑刻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顾氏后人以及特邀的知情人代表,于穹窿山举办了“小王山顾墓座谈、论证会”。

  但是在会上,1987年参与修墓的原藏书乡兴奋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华却大胆坦白:“顾氏三贤墓”其实是个典型的“假古董”。朱玉华称,上世纪80年代初,由吴县政协、统战部牵头,在藏书乡兴奋村小王山修建李根源纪念馆。当时的兴奋村是吴县市的18个贫困村之一,村里没有企业,经济负担相当繁重,为了解决纪念馆日常开支,谢孝思等有识之士提出借助李根源、顾雍的“名人效应”,建一个文化界、民主人士的墓区。大家认为,小王山有山有地,是块风水宝地,同时又有李根源、顾雍等历史名人的文化号召力,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为了振兴当地经济,1986年7月8日,他召集村上80岁以上老人召开座谈会,试图从老人的回忆里寻找顾氏墓园的蛛丝马迹。

  从朱玉华提供的当年会议记录上可以看到,与会八位老人印象中的顾墓曾经有墓道、有两脚牌楼等。朱玉华回忆说,老人所指的“遗址”上早就布满了新的墓地。无奈,他们只能在原墓地往东40米的地方,在一片空地上堆了一个土堆,然后请人仿照资料记载刻了一块嘉庆墓碑。

  顾雍墓身处何方,依旧成了一个谜,好在有李根源早先的记载,人们还不致于失望,历史真相终有一天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