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土瓦上灰:毕业生:百年清华的中国年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0:02


清华学校与将来中国之命运,实有莫大之关系。关心中国前途者,对于清华以往之历史,盖不可以忽焉者也。

                                                  ——《清华人》,1924年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对于自1901年以来就实行新政改革,兴办新学的晚清帝国来说,这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十年改革期间,帝国各地政府兴办新学五万余所,招收新生逾一百六十多万人。清华学堂区区二三十名教师、三四百名学生,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

但就是这么一所不起眼的新学堂,竟然和之后中国的命运紧紧勾连在一起,成为推动中国革新不可忽视的力量,不可不谓是一个传奇。

清华学堂诞生之初,就显现出不同于普通新学的气象:她的教师延揽自欧美,她的经费由返还庚款保障,她的学制全部仿照美国,更为特殊的是,她的学生全部输送至美国大学留学……可以说,清华自诞生起,不惟与维新的大环境相连,更是与维新追寻的那个外部世界紧密相连。

如果说,“求新”“向外”是清华显露于人的表象的话,那么清华真正的特殊内核则在于其与众不同的教育宗旨。早在1911年4月制定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规定,清华学堂的教育宗旨为“培植全材,增进国力”,其教育方针为“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在整个帝国教育目的还停留在培养“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之人”时,清华一诞生就超越了其时代束缚,早早抵达了教育的真谛。

正是在这样的宗旨引导之下,清华由学堂而成学校,由学校而成大学,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宗旨的指引之下,一批一批的毕业生自清华而出,担当起引领风潮,革新中国的重任。

1931年,清华早期毕业生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说中再次重申了清华的理念:“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清华的经济和环境,很可以实现这两种目的。”

而对于清华要造就怎样的人才,梅贻琦胸有成竹。那就是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而简单地说,就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人才。达臻这一目标的路径也很明确,那就是通识教育。让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广阔的知识世界,然后选择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专业。正如梅贻琦所说的,“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这鼓励学生们保持一颗自由而不封闭的心灵,同时,严谨的学风又保证了学生不至于松懈散漫。

接近世界水准,年轻的大学,造就了整整一代各个领域的大家。梅贻琦、赵元任、胡适、竺可桢、梁思成、闻一多、罗隆基……这样的毕业生阵容,可谓灿若星河,在中国的学校中几乎无出其右。在1949年之后,清华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仍是中国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集团之一。

1931年梅贻琦曾说:“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他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我所谓特殊地位,并不是说清华要享受什么特殊的权利,我的意思是要清华在学术的研究上,应该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清华在学术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

如今,清华百岁华诞,我们当藉陈寅恪为王国维所撰写的纪念铭文,表达此种心声:“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