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x服务第二季:易经?系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1:32

《易经•系辞》通讲(上)
老莲农  2010-10-15 07:52:24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朋友,当年我们一起学佛学了十几年,他最喜欢《金刚经》。十几年来,一抱着《金刚经》就如痴如醉,也不看其它的东西。问他为什么?他说《金刚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核心,学这个全部佛法就都有了。但是最近,他烦恼重重,因为金融危机来了,他的股票套牢损失严重,投资了几套房子也成了负担,心里很着急,一下就觉得回不过神来。怎么回事呢?自己以前天天学《金刚经》,天天修观心法门,修得不亦乐乎,怎么现在想观心都观不起来了呢?这个烦恼一来怎么这么厉害呢?于是他对我说,不行,看来以前专学《金刚经》还是有问题,我要回到释迦牟尼的原典上去,去学小乘的《阿含经》原典,要从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中从头学起。我就跟他说,你说对了,学佛就是要从基础学起,由学四圣谛而发起出离心、解脱心才行。所以,整个佛教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建立在对现实悲观的基础之上。这个世界确实是虚幻的,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执著在这些东西上。你必须要认这个账,才有资格说学佛教。如果对比一下的话,中华文化体现的就是易道一阴一阳的阳性一面,具有积极入世、不断生发的一面;佛教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则是易道阴性的一面,具有一种收藏、收敛、出离遁世的一面。对于易道来说,阴阳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同时俱备才共同构成大道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因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点、着眼点。为啥子汉传佛教能够把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树立起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同样经历了那么多年佛教的发展,为什么还是小乘佛教的那一套呢?就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文化的启发之下,佛教中积极入世的一面,大愿菩萨普度众生的一面被发扬出来,形成了汉传佛教的主流。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入世精神,只能在中国才找得到,在其它像东南亚一带传承的原始佛教国家里,就很难看到了。当然,如果你要学习四禅八定,南传佛教里面的方法就可能比汉传佛教中系统一些。但是,就算你入了四禅八定,能住山洞打坐,一定几十天又能怎么样呢?还得回到滚滚红尘中才能普度众生。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佛教之所以容易给大众造成消极避世、四大皆空、看破红尘的感觉,确实跟佛教的理论基础有关系。一般人不可能深入经藏,只能看到这些基本现象,所以产生误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前面讲了“生生之谓易”,因为这是易道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所以我们前面说得比较开,多发挥了一些,也是希望大家把对中华文化的信心真正树立起来。下面一句“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万物之所以成象,是由于乾卦的本性,即生生不息的纯阳之性。这个乾阳之性显现在人道上,体现来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下这个“天行健”的感觉,像天一样健全、健康、永远运转不息,永远不出毛病。乾道就是因为这种特性,才能够成就万物之象。所以乾卦的一阳之性,是成就天地万象、人间万象的基本动力。乾卦的《彖辞》里面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说,我们看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包括我们在座各位的不同的个性命运,都是来自于乾道变化。所以乾道变化,就是万物之所以成其为万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效法之谓坤”又怎么讲呢?坤卦在《易经》里面体现的是纯阴之性。阴性是有特点呢?坤卦《彖辞》说“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是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万物。坤卦的特性、这种纯阴之性不是自己做主,而是顺承于乾天之阳性。效法,就是顺承、仿效。顺承于乾天,就是坤卦的使命,落实到社会人生上面,也是如此。我们学习乾卦,就是要学习天行之健,学习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学习坤卦,就是要学习万物资生、顺承于天的这种德行。关于乾坤二卦的特性和作用,我们在第一章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时讲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下一句“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极数,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说,极数就是穷尽、穷究、追根到底地研究易之象数。如果能够穷究易卦的六爻之数,能够完全彻底地了解易卦、了解易道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你当然就能预知未来之事,这就称之为易占。这种讲法为历代注易者所公认。那么在方山易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本光法师说的极数,是特指一卦中的最上一爻。如果是阳爻极数就是上九,阴爻极数就是上六,即特指上九阳极之数和上六阴极之数。“极数知来之谓占”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极则变,一个卦由初爻一直发展到了上九、上六,就到顶了,就不得不变化了。极数知来,就是你从一卦的极数上面,就可以推断出下一个卦象来,这就叫做易占。我们以乾卦为例。乾卦上九是阳极之数。乾卦从初爻“潜龙勿用”,到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到三爻、四爻阳气继续发展后,到了九五“飞龙在天”,达到了辉煌极致之处。上九是“亢龙有悔”,到顶就必然会产生变化。怎样变呢?按照一阴一阳的规律,阳变为阴,上九就要变成上六,这就变成了泽天夬卦。我们看夬卦的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这是什么意思呢?夬卦是由乾卦上九变上六而来的。整个乾卦是以王者成就大业之事来作比喻的。乾卦九五爻是“飞龙在天”,从人事上来说,是一种最高状态。但是到了乾卦上九“亢龙有悔”一变,就变成了夬卦。夬卦“扬于王庭”,前面省略了主语,是谁如此飞扬跋扈,在王宫朝廷里趾高气扬的?是小人啊!是奸佞小人“扬于王庭”。孚,就是诚信的意思,“孚号”就是诚实的人、真诚的人开始叫冤了;“有厉”就是感觉处境不妙,有点危险了;“告自邑”,正直之士把危险的信息传达给自己的同乡、同事、同流,大家互相告诫,要小心自处;“不利即戎”,事情虽然不妙,但是不能够随便动粗,戎就是打仗、对峙的意思;“利有攸往”,就是最好远离昏君佞臣,前往他方,要离这个地方越远越好。我们看由乾卦阳极之数变夬卦的这个过程,其所蕴含的社会人事变化是非常清晰的。历史上的这种事例非常多。如果一个君王高高在上,到了“亢龙有悔”的地步,成天很骄傲自大,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将来就一定会后悔。因为这时候乾卦上九一变成了夬卦,就会有奸佞小人“扬于王庭”,直谏忠言你听不进去,小人的谄媚之言你却听得很舒服。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忠信正直的良臣就会“利有攸往”,大家只好都远离你,躲到一边去了。对于这一句“极数知来之谓占”,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来,每一卦我们都可以从极数上去推究其变化。比如地山谦卦,上卦是三根阴爻,下卦九三是阳爻,下面又是两根阴爻。谦卦极数上六一变,就成了艮卦。我们爱说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里面最好的一卦,因为“谦受益,满招损”,只要处在谦的位置上,就总是会受益。谦卦的极数一变而为艮卦,艮者止也,艮卦的基本精神就在于“止”。谦卦谦到极处是个什么状态呢?从“极数知来”的道理就可以看到,谦到极处就是止,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要“止于至善”,要保持在至谦至恭的状态上。我们要好好体会下这个变化。又比如坤卦上六极数一变,就成了山地剥卦。坤卦上六的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就是众阴剥阳之辞嘛,就正好体现了剥卦的基本内涵。所以,一个卦通过它的极数,就可以看到它未来的变化。这就是方山易中对“极数知来之谓占”的实际运用。我们这里把方山易中的一些关键要领讲出来,把所有包袱都抖开了说,就是希望大家学易时找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的感觉。平时玩易,要从极数的变化,从每一爻的变化上来研究,这样就玩得很高明,也会玩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体会来。上课前有个同学摆龙门阵,说她无聊时就到网上下载游戏来玩,哎,你玩那个干什么呢?你有那么多时间,玩《易经》这个最经典的游戏多好啊!“通变之谓事”是紧接着“极数知来之谓占”而言的。《易经》讲究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能够通达天地人事的变化,能够极数知来,能够在易卦的六爻之数上,把错综复杂的规律研究透彻,就能够成就大事。一个真正能够成就天下大事业的人,如果没有一定预知预判的能力,怎么可能有大的成就呢?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时势造英雄,正好赶上了充满机会和变革的时代,赶上了大势所趋,被时代的洪流挟裹着、稀里糊涂就推到了时代的前面,成就了一番事业。凡是在社会变动的时候,都有这么一大批人出现。我们看历代的帝王将相,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是挤身于时势造英雄的行列。当然他们确实也有过人的本事,但还不能超凡入圣。用佛教的话来说,是福报到了,运气到了,天命就降临到身上,按四川民间的说法是“狗屎运气碰端了”。还有一种人是“英雄造时势,”这种人就非常了不起,历史上也不多见,只有能入圣贤位的人,才可以说是“通变”之人。比如藏传佛教里面的宗喀巴大师,他出生在藏区宗教政治一片混乱的时期,人们都相信佛陀所预言的“末法时代”已经来临。宗大师通过佛法修证后发愿,要再转正法五百年。果然经过宗喀巴大师的改革整顿,整个藏区的宗教政治,确实焕然一新。宗大师所创的格鲁派教法,五百多年来不仅一直是藏传佛教的主流,而且也得到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大批皇室的信奉。宗喀巴大师就称得上是英雄造时势。在我们隋唐时期,有个大隐士叫做王通,这个人非常了得,历史上很少记载,唐朝编《隋史》时因为一些禁忌,正史中就没有评价他,只有一本传说为王通本人所著的《中说》里,有一些详细的记录。这人厉害在哪里呢?我们看唐初的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魏徵、房玄龄、李靖、杜如诲、温彦博等等,这些奠定了唐朝基业的一大群角色,全都是王通的弟子啊!王通号称文中子,河东龙门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他在隋代的时候当过小官,后来辞官回乡,聚众讲学,声名远扬,当时人称“王孔子”。他家乡那条因他讲学而出名的白牛溪,也被人称为“王孔子溪”。后来唐朝的这一批开国元勋中,最厉害的人物基本都是王通的学生,当然中间也有他的朋友,受过他的点化。王通的后人也很了得,他的弟弟王绩,是初唐著名的大诗人,他的儿子王福畴后来也是朝廷的太常博士,学问很大;他的孙子就更出名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王勃的诗真是好啊,你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气魄好宏大,胸襟好开阔!对后来的唐诗影响也非常巨大。可以这么说,大唐文化三百年的光辉,就在王通辞官回乡教书的时候,就已经垫定了基础,形成的雏形。王通其人真是了不起的圣贤之人啊!还有宋初的陈抟,我们以前讲课时也说过他,被后人称为“集两宋文章道德于一身”,也是非常厉害的!我们看两宋文化的高度繁荣,尤其是中华文化走上三教融通的道路,陈抟老祖是功不可没的。不管是先天易学,还是宋明理学,其根子都在陈抟那里。这些人就是英雄造时势,非常了不起,能够推动一个时代进步,但是他们又往往不为人知,都是一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当然,从品德来说,他们是具有隐士之德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没有坐拥天下的福报。陈抟当时还是起了打猫儿心肠,带了一支游击队要夺天下。等看到赵匡胤,发现这个人福报比他大,天下应该是他的,自己也就把部队解散了,安心去搞文化建设了。王通更是如此,一直终老于乡里,甚至不见于正史。在历史上,真正既能够造就一个时代,同时又能够抛头露面,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的人物,真正是太少太少了。用佛教的说法,只有转轮圣王才能有这种智慧和福德。放在中国历史上来说,也只有孔夫子所崇拜的那几个先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称得上是转轮圣王,其它的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也不过尔尔。第五章的最后一句“阴阳不测之谓神”,这和第四章的最后一句“神无方而易无体”,完全可以互相参考体会的。“神无方”就是这里说的“阴阳不测”。我们反复在说,系辞中凡是出现“神”这个字,都不要往外去找一个神,是要向内看我们自己的精神。当然,并不是说只是你有神,外面都没有神,不是这样。精神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有,见者有份。只不过呢,我们要体会这个精神,别人的精神你摸不着嘛!所以,我们必须要落实在自己的精神上,落实在自己的心性中,要自主,不能够跟着别人的精神跑。学佛的人往往喜欢到处去跑庙子,也喜欢去拜见活佛、大喇嘛,去高僧大德面前凑热闹,不停地去找去追,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群独特的佛教追星族。当然,刚开始学佛是有这个过程,按照佛教用语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加持。但是,你老是图这个加持,却没有从自己身上去找根源,时间长了,这种所谓的“加持力”可能就有点来不起劲了。所以,学佛求道乃大丈夫事业,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加持、自己的神,才算真正入门了。这个上师来传个法,那个活佛来灌个顶,都是外在的加持,自己内部的“神”必须起作用,外在的加持才能入心起作用。我们在体会这一句“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时候,必须要回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在我们的精神中去找感觉。我们说,人的精神世界和天地间的大千世界是一一对应的,我们精神当中有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念头,外界就会有千奇百怪的各种现象。我们的精神当中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这些东西,天地之间也有风霜雨雪、四季变化这些现象,都是可以一一对应的。当然,这种对应并不是一个钉子一个眼,并不是汉儒们机械的“天人合一”观念,说“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天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是这么机械地对应。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外部的变化,是因为我们内部有这个能力感受。我们这个“阴阳不测”之神,是能够让我们与外部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呼应的。比如这几天,天气阴沉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有点沉闷;而一旦天气晴朗,我们就想舒舒服服晒下太阳。这就是我们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所建立的呼应关系。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这个“阴阳不测”之神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