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考级大会主持词:感谢信——杜建军教授为我82岁老父亲成功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4:04

感  谢  信

        ——杜建军教授为我82岁老父亲成功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

 尊敬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你们好!

在这里我要向你们讲述一个发生在你们身边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也许,在你们当中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但是,对一个八十岁的高龄老人来说是一辈子才经历过一次的事,对一个家族来说也是几辈子当中才发生过的事。

我老父亲是1929年5月8日生日,已82岁高龄。有顽固性便秘病史2年多,期间服用过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中西药物,导致食欲越来越差,进食渐少,消瘦明显。于2011年4月6日前往西京消化病医院求治,经过腹部CT、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贲门癌晚期。带着检查资料,我们咨询了多个外科副主医师及以上的专家,得出的结论均为:“年龄太大、不能手术”!他们都认为虽然手术切除是现在最好的治疗办法。但是,高龄患者手术没有把握、不敢做,只能姑息疗法维持。我们感到很绝望!

老父亲一辈子从事教师职业,也是一位辛勤园丁。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文革期间也曾受过挫折,加之生活困难吃尽了苦头,到晚年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虽然八十多的高龄,可他其它脏器都还算好,以往也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如无此疾,则有望延年益寿。所以,我们做儿女的放弃治疗不甘心,则到处咨询、寻医问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业内人士推荐了杜建军教授,他仔细翻阅检查资料、询问病情、查看病人后,没有拒绝手术!看着我们焦急求助的神态,他凝重而镇定。随即带我们兄妹去病房看了几位已经做完手术的高龄同病患者,其中有一位男性患者74岁,他昨天刚做完手术,见到教授就翘起大拇指说:“您给我解决大问题了!”看起来精神不错,不像是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还有一位81岁女性患者也是胃癌晚期,开始家属并不愿意做手术,最近不能进食了又到医院要求手术,也是刚做完胃全切手术…看到眼前一个个现实的例子,我们似乎看到了延长我爸生命的希望。要求教授给我父亲想办法治疗,他说:“你们好好想一想不要急于做出决定,想好了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毕竟老人年龄大了,手术存在风险”。但我们早已考虑过了:绝不放过哪怕是一线的希望,千万不能错失良机!

在我们的要求下教授即开了住院证并协调入院。于4月8日(星期五)住西京消化病医院三科七床。入院后的第二天就是双休日,但在教授的指导下,一切都在加紧进行,术前检查周密有序。经过三天的住院观察,教授和他的团队对病情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决定于4月13日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食管小肠吻合、肠肠吻合手术!

2011年4月13日下午手术持续了5个多小时。有过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滋味。何况手术室里是一位82岁高龄老人,而且是近似于“病入膏肓”的虚弱老父亲。紧张和恐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甚至我们都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我们在手术室门口第一眼看到杜教授时,他再次用镇定的微笑向恐慌的亲友团挥手示意手术过程安全。大家都清楚的看到了他额头上的汗水,忐忑不安的心在这一刻得到宁静,手术成功了!

从手术室出来老父亲神志清醒,术后前三天也没有感觉到有多疼。他看上去比较轻松,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动。手术刀口只有4个洞和一个4厘米长的皮肤切口,最大的刀口也比他两个月前在某市级医院做疝气修补手术的刀口小!很难想象,胃及病灶全部切除、食道小肠吻合、肠肠吻合,这么大的手术怎么通过打几个眼就完成了呢?!

一切都按杜教授事先预计的目标如期实现。诊疗实施过程有条不紊、非常顺利,术后第8天就出院了!从入院到出院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今天是术后第十六天,随诊复查,肝肾功能及免疫生化等三大类46项检验指标几乎全部正常!老父亲除本身体质还比较虚弱以外无明显不适,精神渐好,一切生命体征正常,正在恢复当中。

令我们感动、感恩、感谢的是杜建军教授和他的团队:

敢于担当,医术精湛。杜建军教授有着非凡的胆识,敢于替患者及家属担当风险,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当然,这种胆识源于他对病人生命的爱护以及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经验和娴熟技术的强大支撑,是有坚实根基的。事实胜于雄辩:在见到教授之前,我曾拿着同一份病历资料咨询和求助过许多专家,他们都很用心的分析过资料,但得出的结论都一样:“不能手术了”!其中有一位专家给我讲出不能手术的七大理由。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更多的是责任问题,因为年龄大不敢冒此风险。我想,这恐怕就是医生之间的细微区别吧?恰恰就是这一点点区别足以终止本可以再延续的生命!沟通中,教授还讲述了国内目前最高的手术病人年龄与国外最高的手术病人年龄之间的差距,反映出他正潜心研究和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目标之高远令人起敬。

医德高尚、细心入微。因为老父亲属于高龄患者,加之前面专家对病情的诠释,使得我们对是否手术这个决策也举棋不定、心存顾虑。再者,把这么大的风险转嫁于杜教授我们也于心不忍,手术前曾想对医生表达一点心意,私下打听已经做完手术的病友和医院的朋友,结果他们意见出奇的一致:这是在部队医院,而且教授带领的团队纪律非常严明,他们会严声厉色谢绝你,绝不会收病人家属一分钱礼物,如果你要“轻举妄动”只能是对专家的不尊重。就这样,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机会表达诚挚的谢意!这是教授和他的团队长期以来得到病人以及同仁的高度评价,更是他们高尚医德的光辉写照。

住院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教授对病人体贴入微、呵护有加。例如,手术当天,护士一大早就把双根胃管插上,结果因为手术台紧张,要等到下午四点才能手术,教授看到病人因为插了双管不适,立刻与护士商议能否换上细点的单管以减轻痛苦;术后的日子里,本来值班护士和分管的小杜医生就格外负责,但教授每天还是要亲自查看病人,星期天休息也要电话询问病情;还有,他非常风趣幽默,记得有一次我从外面刚来就听到陪护人员说“这会儿病人精神非常迷糊,恐不正常!”一着急我就跑去找教授,他稍一停顿、随即开了一个不经意的玩笑使我立刻缓恐为笑,但他马上转身安排护士长去查看病人,结果病人只是睡着了!原来,教授对病情早已心中有数、胸有陈竹唉!像这样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

在三科,我们发现属于高龄的患者不少,有的是在其它医院手术失败又来找教授补救的,也有慕名从异地赶来求治的,络绎不绝。有资料报道,我国消化道恶性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刚刚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我国已亮起了“未富先老”的红灯:总人口13.4亿, 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人们在对人口老龄化担忧的同时,自然更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在一个老龄化的人口大国中,像我父亲这样患病需要救治的老人也可能数以万计、千万计。医院容纳数量有限,资深的医学专家与需要救治的患病人群之间形成巨大的不匹配性。能够胜任高龄病人手术的医生更是寥寥无几,从这个意义上讲,杜建军教授已属于名医国粹级专家。他,不仅仅是千千万万患者的救星,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人才资源。

愿普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感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常年为患者付出的辛勤努力!

感谢西京消化病医院三科的医护人员给予我父亲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感谢杜建军教授,希望他不要太劳累,衷心祝福他:幸福安康、吉祥快乐!           


                   原西京消化病医院三科七床病人(住院号898463)的儿女

                                                                                         二○一一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