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国际用语:从宗教心理学角度解读摩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7:22

一、圣经故事之大迁徙

大迁徙章节故事梗概:大迁徙的发生反映了希伯来人受到迫害的情况,这一时期的事情主要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

希伯来人受到迫害。希伯来人在这一时期人丁兴旺,日渐强盛起来。公元前12981232年,昂赛执政时期,埃及人意识到希伯来人将对他们构成威胁,于是开始迫害希伯来人。

摩西拯救了希伯来人。上帝看到摩西既年轻,又有良好的修养,就把拯救希伯来人的使命交给他,并让他成了上帝的代言人。上帝把希伯来人引到西奈,他在这里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所以,摩西才能够拯救希伯来人,使他们从埃及逃了出来。

希伯来人在沙漠上依靠上帝的巨大帮助和自身的团结,取得了胜利。在西奈,希伯来人成为与上帝结盟的民族。

    希伯来人过了四十年的游荡生活,向着上帝给予的土地进军。最终,摩西完成了他的使命。

二、摩西形象研究

摩西作为率领以色列民众逃离埃及人的奴役、建立自己国家的民族首领和先知,既是以色列民族精神的代表,又体现了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摩西对待自己历史使命的态度变化过程、摩西与上帝以及摩西与以色列民众的关系三个角度,对摩西在以色列民众间的孤独者和悲剧形象做简单分析。

2.1摩西性格的发展过程

摩西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主要是由摩西身份的变化所导致的:从一个普通的受欺压的以色列人,到被选为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夺取自己领土的民族首领。在这漫长的几十年中,摩西也开始从一个只关注自己的安危、寻求稳定生活的普通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严厉而又处处关怀自己同胞的合格首领。

摩西在圣经故事中刚出现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他虽然住在自己的岳父家中,但实际上和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没有自己的国土,寄人篱下、任人欺负。虽然书中对于他此时的命运观并没有交待,但是可以从出埃及的过程中,那些频频抱怨的以色列人身上找到当时普遍的一个观点:如果能有自己的领土,不受他人的欺压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为了这一点要付出太大的代价,那么还不如继续留在埃及做奴隶。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猜测摩西也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当耶和华让他率领以色列人到遥远的迦南地时,他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诘难,甚至最后干脆说“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这不仅仅是一种畏惧巨大责任的表现,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广大以色列人对本民族悲剧命运的默认和对神能力的不信任态度。摩西这种不愿承担责任的态度甚至曾经让耶和华萌生了杀死摩西的念头。但是,随着法老的一次次阻挠,摩西推卸责任的态度逐渐消失,从对法老提出击杀长子的警告后,摩西“气忿忿地离开”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摩西这时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他属于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境遇实在是难以忍受了。

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艰苦跋涉到目的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性格的一个上升过程:坚忍不拔和自己对以色列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在离开埃及的以色列人中,仅仅男人就有六十万,而且这次艰苦的长征历时几十年,其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可想而知,同时这还是一个“悖逆的、硬着颈项的民族”,仅凭摩西一个人统领和管理,需要极大的忍耐和坚毅。这时,我们再回头看看书中刚开始阶段的摩西,在性格上仿佛是判若两人。如果坚毅和忍耐本来就是摩西的性格,那么正是这场漫长而又痛苦的跋涉真正使这种性格得到充分地展现,我们很难从一个平庸的牧羊人摩西身上发现这种闪光的性格,至少是无法达到这种程度的。而且,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体会到摩西对耶和华的信仰已经无以复加,这时的他已经从半信半疑的的信徒转变成为耶和华的忠实仆人。

2.2父亲与儿子——摩西与上帝的关系

荣格认为上帝是人在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原型,因此人有信仰宗教的心理需求。上帝意象对个体的指引作用,在某些时候与父亲对孩子的引导作用有相似之处。那么,当父亲与上帝合二为一的时候,父亲与儿子——摩西与上帝的关系将是怎样的呢?

上帝曾说“以色列人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在弗莱看来,这种长子的命运具有双重性:“(上帝)给了以色列一个十分含混的荣誉,因为它给了以色列这样的可能性,或是被选去作祭献的牺牲,或是得不到承认遭到放逐,甚或两者具备。”摩西作为“以色列的解救者”——上帝长子的代表,与上帝的关系必然也具有长子对父亲的那种早期的疏远以及后来的和解和敬爱,而父亲的权威地位决定了长子的命运。在出埃及和跋涉到迦南地的过程中,耶和华始终是和摩西在一起的,而二者的关系也正是经历了父子之间分离——结合——分离的过程。

在与上帝的关系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摩西从最开始的“怀疑上帝者”慢慢转变到后来的“坚信上帝者”。最开始二者的互不信任是由摩西挑起的,耶和华召唤摩西,并给了他光荣的使命: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人的奴役,并到耶和华曾应许的“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这也意味着摩西将在耶和华面前蒙恩,但是摩西丝毫不领情,接连提出了几个问题,作为推辞的理由:“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当我见到以色列的子孙时,我会对他们说:‘你们的祖先之神派我来救你们。’如果他们问我:‘神的名字叫什么?’我该怎么回答呢?”摩西的提问。几个问题表面上看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同时也暗示了摩西对上帝的不信任感,如果摩西真正相信上帝是万能的神,那么他提出的问题完全是不成为问题的。而且即使摩西真正不想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也不会在全能的神面前这样百般推辞,因为真正敬神而又聪明的人一定会知道,这样的推辞和公然拒绝必然会导致自己的毁灭。

但是,随着出埃及的进程,摩西和耶和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当米利暗和亚伦诽谤摩西时,耶和华公开为摩西辩护:“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我耶和华必在异象中向他显现,在梦中与他说话。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不用谜语,并且他必见我的形象。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而到了《利未记》、《民数记》,甚至摩西自述的《申命记》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摩西对上帝的敬畏以及顺从。这种信仰的变化是情有可原的。

在摩西出生的年代,上帝更多是作为一种传说而存在的,因为上帝与普通人的接触在那时已经非常少了,再加上以色列人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他们必然会对本族的保护神缺乏信任感。而在后来与上帝的接触以及上帝对以色列人的保护等亲身经历中,摩西对上帝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这种情况也时常出现在儿子对“父亲”这一身份置疑中,即对命运中注定的父子关系以及对父亲应负的责任和应持有的尊敬态度的置疑;而随着父子接触的增多,双方了解的加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亲密感,这在摩西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出埃及和跋涉到目的地的过程中不论遭到民众的误解还是忍受上帝的不悦,他始终怀有对上帝的敬爱之情。

同时,在摩西身上也体现了他抗争的性格特点。在说服法老无效的情况下,摩西向上帝诉苦道:“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打发我去呢?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这种直接的指责在以色列的会众中还是很少见的;并且,当耶和华因为以色列人在大声哭号缺肉吃而大发雷霆时,摩西“就不喜悦”。

摩西的这种抗争行为一方面是以色列民族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他为以色列人争取利益的领袖身份决定的。而上帝通常会默认摩西抗争的合理性,对摩西提出的异议加以考虑,并时常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这种和睦的关系并未能维持到最后,摩西在四十年的艰苦跋涉和领导后,未被允许进入迦南地的悲剧命运导致了二人的最终分离,从而表现了上帝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放逐,对儿子命运的判决。摩西遭到这种命运是因为他未能在民众非难上帝时及时维护上帝的名誉,因而被判决以死亡的方式不得进入最终目的地。至此,父亲与儿子的关系走到了尽头,摩西的结局显示了儿子命运在父亲荣誉面前的微不足道,二者的关系最终是冲突的关系。

2.3先知与庸众——摩西与以色列民众的关系

在与以色列民众在一起时,摩西主要是一个“孤独者”形象。尽管摩西是最受上帝重视的仆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密切,但是,在实际的执行命令和传达法令的过程中,摩西更多发现的,可能恰恰是与以色列民众的整体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