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医王:社科院《中国房地产蓝皮书》预测 中国或出台更严厉房控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49:02
在满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上,中国商品房市场其实已经度过了供不应求的时代,但是人们买房来投资投机的需求依然旺盛。针对当前的现状,中国社科院预测,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今年将被迫出台,而且调控政策可能向存量市场延伸。
换言之,未来的调控重点可能放在住房持有环节,持有多套住房群体的利益将首当其冲。社科院专家建议,在2011年至2015年间的中国第十二个五年经济社会规划期间,可以全面开征房地产税。
社科院昨天推出《中国房地产蓝皮书》,该书作者在发布会上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国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必要,反驳所谓“刚性需求”推动房价之说。作者也指出,由于“刚性需求”下降,城镇住房市场对泡沫风险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脆弱化。
根据蓝皮书副主编、社科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恩平的报告,从增量角度考虑,自2008年开始城镇新增住房套数就超过了新增家庭户数;如果从存量考察,2010年中国城镇户均住房就达到或者超过了每户拥有一套房子;再考虑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房拥有率数据和商品房占市场的比例,又发现30%的城镇常住人口拥有50%以上的商品住宅。
李恩平认为,中国的住房供应已经从本世纪初的偏紧态势,转向了2009年以后的宽松态势。
然而,在实际的交易中,中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依然明显,原因就是商品房市场投资投机现象非常突出,相当部分家庭持有多套住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现状是:家庭消费性购房的需求疲软,投资投机性需求依然旺盛。
以2009年为例,中国城镇家庭的平均房价收入比是9.6,大大高于国际水平的5至6,而城镇家庭的平均房价储蓄比是33.7%,即城镇家庭平均需要33年储蓄的总和才能完全购买一套商品房;其中将近60%的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更需要40年的储蓄才能完全购买一套商品房。考虑到家庭在生命中能够形成储蓄的时段最多30年,可以说60%以上的家庭无力购买房子。
反之,目前依然有巨额社会闲置资本存在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强烈冲动。此外,国内银行的实际负利率,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以及外资套利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都在增添投资投机的动力
因利益集团阻挠
调控政策或反复
蓝皮书副主编、副研究员尚教蔚则表示,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投机性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抑制,这就意味着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还将于年内出台。
但蓝皮书同时警告,房地产体制的纵深改革面临既得利益的多方阻挠,调控政策实施可能出现反复。蓝皮书指出,目前推出的土地供给、交易税费、金融约束等政策工具往往只针对新增市场,较少触及既得利益,未来当调控政策指向住房持有环节时,将严重影响多套住房持有人群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必将以“保增长、保稳定”等理由对调控政策施加压力。
该书形容说,2011年,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将面临“攻坚战”。
在房地产供应走势方面,蓝皮书预计,今年中高档大户型住房供给预期将呈紧缩态势,而各类保障性住房陆续入市将加大低档住房供给力度。
但蓝皮书的内容又显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下滑。该书预测,北京去年两次政策调控收紧的部分需求将在今年得到释放,因而今年住宅成交量、成交价都将保持平稳,新房价格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有太大波动,但房租会保持继续上涨态势。
中国房价租金比长期偏高,屋子出租房子的所得几乎不够按揭还款,在未来当多套住房拥有者准备长期持有物业时,就要在租金市场取得相应的收益。
《蓝皮书》称,近期北京、上海等城市房租上涨,并不会是短期现象。

金奇(James Kynge)等人曾把中国经济形容为骑在自行车上的大象——只要还在前进就没有问题,但一旦减速后果就不堪设想。现在,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和不断上涨的工资意味着,中国的通胀将会上升,增长将会放缓。
正如一名官方经济学家周四所说的,对中国来说,“大拐点即将到来”。
路透社(Reuters)周四报道称:
“目前的数据,确认了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同时,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即将关闭,”巴曙松在《经济参考报》撰文表示。
“2004年以来的民工荒并非一时之事,而是大拐点即将到来的标志,是趋势性的改变,”巴曙松写道。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其它地方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
“劳动者工资上涨将推动价格中枢的上升,劳动力供给充分条件下的低通胀态势将不可持续,”他写道。“二是,越过拐点后经济增长中枢将出现系统性下降。”
就短期而言,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表示,通胀将在下一个月左右见顶(上月通胀达到5.4%),今年剩余时间价格将重返适宜区间。政府正采取措施确保这成为现实——官方已出面阻止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被转嫁给消费者,还有传言暗示,人民币可能升值。但永久遏制价格上涨是很难的,尽管北京方面坐拥巨额现金。
如果近几年是由低廉劳动力成本推动的“低通胀”时期,那么“正常”通胀率会是什么样的呢?近期历史提供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先例。
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例,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常超过10%。事实上,1994年末期中国通胀在接近30%的高位见顶。
正如乔治 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在周三的英国《金融时报》上所写的,中国不久可能将面临“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资产价值崩溃时刻——译者注)。
若为了遏制中国的通胀和信贷而采取果断、持续的措施,包括大幅提高利率,那将打击周期性增长。但这些措施将使增长变得更可持续,因为它们将抑制投资,让其它措施有充分时间发挥作用,以提振家庭收入和消费。
另一种情景也是很可信的。在这种情景中,2012年的领导层交接、一种不愿影响增长或引起工人不满的心态、以及不断上涨的楼价所涉及的政治利益,可能导致政府过早宣称遏制通胀取得胜利。这可能在短期提振资产价格和增长,但加大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新领导层将不得不去应对信贷推动的“明斯基时刻”。
中国若遭遇“明斯基时刻”,将打击全球增长和资源市场,冲击有关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共识。它还将影响中国再平衡本国经济、提高消费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目标,并加大政治不安定的风险。
多年来,发达国家(以及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获益于廉价的中国制成品,这些廉价产品帮助为世界带来了10年的低通胀。还有其它任何国家能够填补中国留出的空缺吗?
面对人口结构拐点的中国,很可能打赢2011年的抗击通胀之战。但这场“战争”将进行下去,如果说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便是它将进入难度大得多的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