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阅读器 mac:转:《学琴儿童的命运》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54:57

 十一、学琴的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

   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儿童器乐学习考级以来,考级成为这些年来琴童家长趋之若鹜的音乐社会活动。这对那些没有参加考级的孩子似乎已经构成了一种压力,许多家长提出了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的问题,有些家长更认为教师不让孩子参加考级是怕显露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不断催促教师让孩子考级。那么学琴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参加考级呢?这是一个有很多因素制约的问题,我们要先从考级在器乐学习中的意义与地位谈起。 

    多数器乐学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对一的教学,最典型的是钢琴。小提琴、电子琴等乐器学习到一定程度以后也难以实行集体课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个别授课的教学方式下,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家长、教师与其他学琴、教琴者缺少交流。在199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有80%的家长认为学琴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没有一个交流的场所,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实际水平如何。从这一角度看,考级为学琴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家长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学琴进程与水平。所以,提供交流机会与检验学习情况是器乐考级最直接的社会意义。 

    另外,学琴活动的一个对学习动机不利的因素,是它缺少阶段感。普通学校的学习,每年有期中、期末考试,有两个假期,升一次级,这些安排使得学习有了明确的阶段性,孩子可以在一年中有准备考试的紧张,有放假的放松,有升级的快乐,这些周期性、阶段性的体验对促进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作用。但学琴就是一个没有车站与终点的旅行,一首乐曲学完接着另一首乐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休日、寒暑假更是要加时练琴。学琴缺少阶段性,也没有紧张与放松的周期,也没有通过升级体验自己进步的快乐。这些客观情况不利于学琴动机的保持。而考级的出现则可以有效地提供这种学习的阶段感。在考级的压力下孩子全力以赴、精神集中地紧张准备可以培养孩子设定目标追求成功的愿望;通过考级可以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清楚的进步阶段感。这是考级间接地促进学琴的社会意义。因此适当的情况下参加考级对学琴是有很大好处的。

    从以上来看,参加考级无疑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所不能提供的外来学琴动力,实践证明参加考级成为很多孩子学琴的一个转折点,考级通过后使他们获得了新的学琴动力,使他们自己设立了学琴的阶段性目标。家长为学琴设立的远大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模糊的,而通过某级就成为孩子具体可以把握的目标,考级使得学琴不再是一个没有终点、没有车站的旅行。 

    但考级毕竟是一种比较重大的检验情境。伴随着考级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虽然我们同意这样的看法: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但在学琴的问题上,需要仔细分析:在我们的器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孩子要求很严,有些家长与教师甚至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而学得好是应该的,不值得一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就导致了学琴课堂上很少表扬,而指责与批评却是家常便饭。孩子在学琴时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种体验已经大大地影响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但毕竟这种失败感仅仅是从家长与教师那里感到的,还不是一种特别“权威”的社会评价,而考级中的失败对孩子来说具有“终审判决”的性质,考级的结果对他们那本来就存在的退缩心理,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失败的承受力,不是在多次的失败中培养起来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孩子的自我形象、对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角度等等因素),因此不应冒险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参加考级。

    总的来说,考级通过的基本要求是:在自己当下学习乐曲的程度下,乐曲的演奏可以达到以下标准:

    比较正规的演奏方法,指法顺畅、技术上不太吃力,没有明显的精神与肌肉的紧张感;

    基本没有错音、错节奏,音乐完整,没有中断;

    音乐表现基本流畅、自然,有一定的强弱变化的对比、起伏,旋律有一定的歌唱性,乐句呼吸比较自然;

    速度适宜,节奏稳定;

    音准较好。

    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那么通不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看看孩子平时弹琴时是否可以不太吃力地做到这些要求。与国外(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考级)相比,我国目前的考级标准还是比较高的。目前尚无研究报告表明,在目前考级的标准下能够有多大百分比的孩子可以通过与自己学琴程度相当的级别,但经验告诉我们,有很多孩子在他们所学到的程度上从来没有达到过考级的要求。这其中有教学的问题,但更多地是由他们自身的音乐才能条件的限制所决定的。

    另外,即便可以做到以上要求,也不见得一定要参加考级。有时教师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所安排,认为长期集中精力于考级曲目对孩子全面发展不利而不让孩子考级。有些教师缺少经验,一味地让孩子苦练参加考级,甚至除了考级曲目其它曲目一概不学;家长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期内通过某级以达到加分等目的,强行要求孩子参加考级。这对孩子学琴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把“个性教育”等同于“专长生”。某些学校以招“特长生”来显示本校“个性教育”的成果,为这一目的,有些教育管理机构同意给通过某级的琴童入学加分。这些社会上的错误引导,严重地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加重了器乐学习中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功利性思想。这些不良目的均使教师或家长忽略了孩子能否参加考级的最关键的因素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琴的积极性与自然而稳固的技术与乐感发展。

    我们坚持认为考级对孩子的学琴动机有重大影响,并强烈地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再参加考级。那些平时经常对学琴有失败感、感到学琴很痛苦的孩子不适于参加考级;如果您孩子的老师没有受过中等音乐师范教育或音乐附中教育,那么在决定孩子参加考级前应再找其他老师听一听意见;那些平时学琴时就很难完整、流畅演奏乐曲的孩子也不适于参加考级。考级也不一定非要每年参加;只有为数极少、音乐才能很高、有良好音乐教育条件的孩子才有可能每年升两级。家长更不能强行为孩子设立什么时候必须通过哪一级别,考级的时间、级别完全要由教师根据孩子发展的自然情况决定。 

    据保守的估计,在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中,每年参加考级的人数也不会超过实际学琴人数的十分之一。参加考级的孩子在学琴孩子中占的比例并不很大,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因为别的孩子已经参加考级了,就感到压力。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器乐学习是个体差异非常大的学习活动,一味攀比会欲速不达,影响学琴的正常进程。

 

十二、我的孩子能学琴吗?

    “我的孩子能学琴吗?”“这孩子手的条件能不能学琴?”“您给孩子鉴定鉴定,看它有没有学琴的天份。”很多家长在考虑孩子学琴的时候总是要问这些问题,言外之意是,学琴是需要“天才”、“条件”的。这种成见,与我们以前提到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很多年来,学琴属于两类人的“特权”,一类是富贵人家,一类是音乐天才。这两类人分别抱着两种学琴目的,前者是希望通过学琴使人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性情、丰富人生,是属于“衣食足”后才有的念头;后者则是职业方面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学琴是属于让一般百姓觉得望尘莫及、充满神秘性的事情,也就难免认为学琴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这种不能企及的原因是模糊的,过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而现在则集中于学琴应具备的先天条件方面了。实际上仅仅当你希望孩子成为职业演奏者时,条件的问题才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而对于学琴仅仅是为了业余爱好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够具有学琴的条件。这一条件并不比孩子学习手工、写字要求得更多。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手没有生理缺陷,智力发展正常的话都可以学琴。

    许多人认为学琴要求修长的手,其实这是一种流传特别广泛的成见。比如,弹钢琴更需要的是手掌的宽和厚,而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反而是笨拙的。但手的自然条件也仅仅是在非常高深、复杂的乐曲演奏中才能表现出必要的优势,而大多数一般业余学琴所能达到的程度距此甚远。其实对学琴制约最大的不是手的自然条件,而是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这一点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充分论述了。家长们需要具有的心理准备是:孩子在手的自然生理与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对孩子的制约不是在孩子能不能学琴方面,而是在学到什么程度方面。

    过于专业化的学琴要求的一个危害是大大地限制了学琴的普及,将一大批孩子拒绝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能受到的良好教育。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学习至少一件乐器,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人的一生不能享受听觉的美,那么将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缺憾,而学琴能够使人深入地了解与体验音乐艺术。在这一目的下,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一点乐器。但家长过多、太强的竞争态度,使得他们认为只有能够表现出竞争实力的东西才值得学习,这种生存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其实是限制了孩子的全面的发展与成长的完善。“没有好的条件就学不好琴,而学不好琴就不要学琴!”这是一个家长教育态度的误区。

    过于专业化的学琴要求的另一个危害是,早早地把那些已经学琴的孩子推出了音乐的大门。我们知道,孩子的条件极大地制约着学琴的进度与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很贫困,所以能够学琴(特别是西洋乐器)的孩子,大多来自较好的文化背景,出自艺术之家的孩子在学琴孩子中占很大比例。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他们构成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对象队伍中的主要成份,而这些孩子音乐才能的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百姓孩子的水平。这样从教学经验的传统上,就存在着有一个从这些孩子身上得出来的关于学琴进程的平均水平的概念。而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以仅仅增加一种修养为目的的孩子开始学琴了,这些孩子中大多数来自没有很好艺术环境的普通家庭,因此他们在学琴方面的平均才能状况可能低于以往学琴孩子的平均水平。但受教学经验传统影响很深的教师对孩子进度的概念,是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现在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与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就可能高于实际学生可能达到的状态,这就导致了教师对孩子的教学要求与家长让孩子学琴目的之间存在着一个错位。这是我们所说的“器乐教学过于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教学的标准下,家长从教师那里不断地获得关于孩子“笨”的评价,因此觉得自己的孩子不适于学琴,要么是没有那个“天份”,要么是“手的条件太吃亏”。这些专业化、职业化学琴所需要的苛刻要求便过早地使家长对孩子学琴的效果失去了信心,因此早早地终止了学琴的活动,使一个“能学琴”的孩子变得“不能学琴”了。如果家长能了解前面我们分析的器乐教学的历史背景,那么就有助于正确对待来自教师的评价,从而坚定学琴的信心。

    对能不能学琴的问题上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家长总是认为学琴就是要不断地进步,程度与技巧不断地提高。其实这也是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由于音乐才能的制约,大多数人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很难再在程度与技巧上提高了。有的人早些,有的人晚些,早些的两、三年,晚些的七、八年。当达到了个人才能限制的程度后,再提高就变得格外吃力。在一点上学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就好像每个人通过练习都可以使长跑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一样。那么是不是我们如果不能提高成绩就不再长跑了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长跑的目的决定。如果长跑的目的是为了比赛,那么他就一定会改行;如果长跑的目的是为了健身那么谁还在乎成绩呢?大多数学琴的孩子在学琴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了学琴,其实如果我们不把学琴的目的当作出成绩的话,那么就应该在现有的程度上拓宽音乐曲目的涉猎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开始向广而不是向高发展,进入了这种阶段,学琴将变得更加快乐。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学琴”。有不少人在退休以后开始学琴,重要的是音乐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而不是要出什么成绩。那么孩子为什么不能以这种态度来学琴呢?关键是家长要放弃在学琴问题上的竞争心态,不要认为凡是不能提高孩子生存竞争实力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学琴,都能够终生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都能够以更深的层次,更广的文化视野享受人类创造的音乐艺术的伟大是我们的愿望,也是家长应该有的学琴态度。当这一态度明确后,“能不能学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十三、让学琴活动丰富起来

    在我自己学钢琴的时候,就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许自己随便弹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东西,否则会弹出毛病。至今许多家长心中仍然保持这个信条,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孩子自己弹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弹出毛病。

    总的来说,这种观念和我们一直反对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要求最正规的弹奏技术,最规范的专业化训练。这种观念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对学琴活动整体状态的影响非常大,它使得学琴活动始终笼照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当然,有些家长就是想让孩子通过学琴而对生活严肃起来)。

    学琴活动到底是一个严肃的学习活动,还是轻松的娱乐活动,是一个甚至关系到家长人生态度的大问题,在此不去讨论。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即便它要求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它能不能同时也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娱乐活动。这样一个基本的态度定位直接影响着孩子甚至家庭生活的氛围。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学琴是儿童童年时期接受的最复杂、最困难的技能训练,它的困难本身已经使很多孩子对学琴活动产生畏难心理,而这种严肃的氛围无疑使学琴活动更加上了“苦行”的色彩。 

    其实,家长希望孩子严肃对待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学好琴,但忽略了学琴活动本身所可能带来的快乐则使学琴活动失去了最大的动力。其实学琴所包含的音乐美的体验与熟练驾驭操作乐器的快乐是大家看得很清楚的,但“不能随便弹”(小提琴等是“不能随便拉”)的教条成了阻碍学琴活动丰富性的障碍。家长们觉得,孩子的学琴阶段主要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不要想什么快乐的问题,自娱自乐是将来的事。这样家长们就下意识地把学琴活动中同时包括的严肃、艰苦与轻松、快乐的因素摆成了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先苦后甜的生命态度在学琴活动上的反映。而我们在此则要强调让孩子在当下的学琴活动过程本身获得快乐。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建议家长和教师要让孩子“随便弹”、“随便拉”。

    第一、担心“随便弹”会导致出毛病的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学琴中的技术动作的毛病是长期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如果孩子有一个能够指导他正规技术要领的老师,那么那么孩子的演奏就经常地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指导会自然地体现在所有的演奏活动中。家长们可能要说,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孩子尚且不能按教师的要求练习,更何况自己随便弹奏的东西。其实孩子在随便弹奏时出现的技术问题,并不比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更多,因为技术动作的稳定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并非短期就能达到,只要在孩子始终有正确的技术指导那么就不会由于孩子弹奏作业之外的乐曲而出现毛病。这是有实践证明的。出现技术毛病的孩子更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技术指导,而不是由于弹奏什么样的乐曲。

    当然,我们这里要再一次指出,对于相当数量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条件得到正规的技术指导,另外一些孩子由于操作控制能力的限制而难以完全达到正规化的技术标准。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一定要永远陷入技术训练的苦海中呢?其实只有以专业化为目标时,技术的正确才需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对于业余学琴来说,技术训练是否规范仅仅影响他所能够达到的技术程度,而他能够达到的演奏程度更多地受整体音乐能力(见以前的文章)的影响,而不是肌肉运动的能力。所以对于业余学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技术的正确,而是活动的丰富,进而是对身心发展的良好影响。演奏技术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对于业余学琴来说,要考虑“代价回报比”的问题。孩子教育不是不计成本与代价的,而家长们在学琴的问题上经常忘了这一点。 

    第二、“随便弹”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这里用“随便弹”来泛指孩子自己演奏一切非教师布置的音乐,比如孩子自己找的乐曲,自己听到的旋律,在学校中为同学唱歌伴奏,家人、朋友之间的钢琴卡拉OK等等。

    它的必要性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现有乐器教材方面的问题。应该说目前没有一套教材适合于所有孩子,而很少有教师会广泛地采用与参照很多教材去安排一个学生的学习曲目,这就导致了教材曲目的局限,甚至枯燥。

    其次,教师往往并不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征求学生意见布置乐曲的教师并不多,更由于训练内容的要求,有时学生也必须练习自己不喜欢的作业,因此孩子自己找些作品来演奏或练习是对练琴活动的很好调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在琴上找出自己听到的所喜欢的旋律,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弹弹伴奏,为家人伴奏唱唱钢琴的卡拉OK等等,这些纯粹娱乐性的活动,使得孩子觉得学琴活动真正地进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丰富了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的是增色添彩的角色。学琴活动的这一角色才是真正发自孩子自身的学习需要,因此它会比任何家长为孩子设立的远大目标更能激发孩子的学琴动机。研究也表明,孩子是否自己演奏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音乐是孩子学琴动机水平特别突出的表现。严肃对待学琴是为了学好琴,结果会使孩子对学琴产生畏难心理;而以轻松、娱乐的态度对待学琴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学琴动力,结果会把琴学得更好。如果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是为使孩子多份爱好、多份调节生活的技能,为了孩子生活的幸福,那么就请家长从现在起就让琴给孩子带来快乐。学琴的快乐就在当下的过程中,而不在未来的结果中。让学琴活动丰富起来,让学琴使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

    1 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 音乐心理学博士生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课题“儿童钢琴才能测量”、“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主持人音乐心理实验室主持人有10年以上儿童钢琴授课经验本章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节作者

  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本章第一、二节作者

    2 笔者的部分文章曾在《父母必读》杂志上发表过,这此增删了一些数据,并作了若干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