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前传大结局:日军种子孵化器——战前日本的军事教育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35:23
2008年04月14日 08:16:15  来源:


本刊此前推出了由俞天任主笔的系列文章,深度剖析了旧日本军队的一个特殊群体——参谋们,是他们推动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最终让日本走向覆灭。可是,这些参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群人?这与当时日本的军事教育体系是否关系紧密?带着众多读者不能释怀的追问,我们还是找到系铃人来解铃。于是,源于不断追问的研讨就纵深到了日本军队的军事教育体系,也正是它——孵化了导致日军失败的种子。
名词释疑
在阅读二战有关日军的文章时,经常能看到在介绍某人时在后面打上括号,里面是“陆士XX期”或者“海兵XX期”的注解,这在其他国家似乎是不多见的。其实这种注解,在某种程度上解说了旧日本陆海军的一种特性。
“陆士”的全名为“陆军士官学校”,“海兵”的全名为“海军兵学校”。这两个名字就有点费解,首先为什么叫“士官学校”呢?中文中“士官”的意思是“军士”,也就是英语里的Sergeant。而日语里的“士官”却是“士兵”的反义词,就是“军官”的意思。Sergeant在日本军制中叫“军曹”。
“兵学校”并不是“培养士兵的学校”,而是学“兵学”的学校。兵学指的是“用兵之学”,就是“军事学”的意思,所以“陆军士官学校”意译成中文就是“陆军军官学校”,而“海军兵学校”就是“海军军事学校”。
“陆军士官学校”(以下简称“陆士”)和“海军兵学校”(以下简称“海兵”),是日本陆海军培养各自军事主官的唯一学校。说是唯一,是因为几乎所有其他的日本军事学校都只是陆士和海兵的补充和延长,要当陆海军军事主官的唯一渠道就是从陆士或海兵毕业。
陆军士官学校
陆军士官学校的起源,是明治元年(1868年)在京都设立的“兵学校”,这个“兵学校”第二年迁到大阪改名为“大阪兵学寮”,1871年搬到东京。1874年明治政府正式制订了《陆军士官学校条例》,在市谷台以兵学寮为基础组建了陆军士官学校。这时候采用的是法国式教育制度,学生被称为“士官生”,来自军队。学制按兵科不同而大有区别,步兵和骑兵是2年,炮兵、工兵一开始为3年,第二年改为4年,到1881年居然改到了5年。因此,不少人晋升为少尉以后还在学校里,被人称为少尉学生。
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以后,日本人开始学习普鲁士,从1887年开始陆军士官学校正式采用普鲁士方式,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废除了士官生制度,而代之以“士官候补生”制度,这个制度从1889年开始,那年入学的学生重新从第一期开始计算,在这以前的毕业生就被称为“旧X期”。
“士官候补生”制度,是普通中学毕业生(日本的旧制中学相当于现在的高中)进校后,首先作为一等兵到基层部队当兵,半年后升为上等兵,而陆军幼年学校毕业生则在这个时候直接作为上等兵到部队,3个月后升为伍长,再过3个月晋升军曹后进入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按兵科不同学制略有不同,一般在一年半左右毕业。毕业后军衔升为曹长回原部队,一般半年后正式被任命为少尉军官。
海军兵学校
海军兵学校的由来,是从1870年明治政府模仿幕府的“长崎海军教习所”在东京的筑地开设的“海军操练所”开始,第二年操练所改名为“海军兵学寮”,到1876年改名为“海军兵学校”。1888年搬到了广岛县的江田岛,这也是中文一般称之为“江田岛海军学校”的原因,而在东京的海军兵学校原址上则办了海军大学校。
陆海军的“兵学寮”几乎同时设立,但海军改名字比陆军晚了2年,这么一来“士官”这个词已经被陆军用了去,只好凑合着用“兵学”这个学究气十足的词了。其实陆军有点怪,除了“陆军士官学校”这个校名之外,再也不用“士官”这个词,而用“将校”这个词。可是海军除了学校名用不了“士官”以外,在其他场合则是大量使用这个词,海军少尉是“士官”,海军大将也是“士官”。
和陆军一样,日本海军在一开始也是采用的法国式教育,但海军的转型比陆军更早,从海军操练所设立开始就从原来的法国式教育转到了英国式。1873年开始英国派出以后一直做到北美舰队上将司令官的道格拉斯少校为首的34名教官来日本,英国人在日本一呆就是17年,而道格拉斯本人在日本呆了2年。
日本人办这个学校是很认真的,认真到了什么程度呢?为什么海军兵学校会搬到江田岛就能够说明问题了。随着经济的逐步繁荣,海军省认为学校办在繁华的东京会引起学生们思想堕落,所以才找了这个当时是鸟不生蛋的广袤荒岛,迁校之前还和当地豪绅签订了一个名为《江田岛取缔方始末书》的合同,里面规定在江田岛指定范围内不得有“猥艺丑行”,就是说不能开娼馆妓院,以保持教育环境。而一直到1945年日本败战为止的57年间,江田岛还确实是做到了这一点。
和陆士不同,海兵的学生没有先到部队的做法,而且进校就是海军一等军曹。学制一开始是3年,从1927年开始延长到4年,然而随着战争的扩大又逐渐减短,最后减到了2年零4个月。毕业后的身份是少尉候补生,分配到专门的练习舰队,经过半年左右的远洋航海和训练以后任命为少尉军官。
毕业名次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军事学院都是训练艰苦和管理严格的,但陆士和海兵则严格得有点出奇。军事院校喜欢给学生的在校成绩排上名次,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像麦克阿瑟就曾经是西点军校首席毕业生。日本的陆士和海兵也是这样,不同的是陆士和海兵的毕业成绩,基本上左右了毕业生一辈子的命运。
日本军事院校对毕业生毕业成绩这种近乎变态的重视,源于明治初期日本军队组建时的势力构成。当时有“长州的陆军,萨摩的海军”这一说法,就是出兵支援朝廷倒幕的两大主要力量长州藩(现在的山口县一带)和萨摩藩(现在的鹿儿岛县一带),在明治年间掌握了陆军和海军。参加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陆军军人全部出身于长州,而海军军人则全是鹿儿岛的。为了打破这种门阀制度,在陆士和海兵实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方针,目的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消灭地方出身的山头。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来被列为日本军事失败原因之一的——军队人事僵化,论资排辈,学历至上这个缺点。
陆士毕业生只有成绩在前面20%的,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也就是说位置在下面80%的毕业生,不管他们今后的表现如何,军衔一般只能停留在中佐上,极少数幸运儿能够升上大佐,而将军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战死以后的“特进”晋衔以外,而海军则更加变本加厉。
陆士的毕业名次是不公布的,只有陆军省人事局和参谋本部总务部才知道。当然毕业生基本上都知道自己大概在什么位置,但除了拿到天皇御赐怀表的前5名之外,其他人对自己到底是第几名并不确切知道,所以陆军可以利用这一点作弊,像挑起“9?18事变”的石原莞尔,就先后在陆士和陆大两次被学校人为拉下名次。但日本海军的这种名次排定更加严格,更加透明,一般在名次上作不了弊,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更加僵化了。
吊床号
海军首先从海兵的入学考试成绩开始发榜公布。海兵的每个学生都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的名次变动。日本海军有个叫做hammock number的东西,也就是吊床号。海兵学生是一个分队睡一个大房间,谁睡在什么位置全有规定,根据名次来。
这个毕业时的吊床号将跟人一辈子,要摆脱这个倒霉的吊床号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想办法在海军大学校弄个好成绩提高吊床号,还有就是平时在研究、训练上做点成绩出来立功受奖。但是这两种方法几乎都不可行,首先海大的录取顺序就是根据海兵毕业的吊床号来,只有吊床号在前的考砸了,才有吊床号在后面的入学机会,而后一个方法由于平时大家干得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卖力点也看不出来。所以到后来,整个日本海军就成了一个先以毕业的“先任”顺序来论资排辈,海兵的校歌也正好叫《同期之樱》,这个同期里面孰优孰劣就看这个跟你一辈子的吊床号了,特别邪门。
比如1930年,伦敦军备会议以后日本海军大裁军,炒了不少大佐级军官的鱿鱼。你要是吊床号在前面呢,先晋升你少将以后再炒鱿鱼,叫作“名誉晋升”,你要是吊床号靠后呢?对不起,你就只是个大佐。将级军官和佐级军官的退职金可相去甚远了,这也算公平合理,谁让你当年不用功来着?
原来的出发点是为了公平竞争的吊床号制度,到后来就活生生把日本海军给弄成了个极其死板僵硬的组织。
留学生
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不仅在日本,在中国和韩国也很有过影响,良弼、蒋百里、蔡锷、张绍曾、吴禄贞、蓝天蔚、李烈钧、李根源、唐继尧、阎锡山、徐树铮、杨宇霆、贾德耀、何应钦、孙传芳、陈仪等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史留下名字的人全是陆士留学生。甚至蒋介石都是陆士21期的,只是按士官候补生的规定:在第19联队服役期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所以没有在当时位于东京市谷台的陆士校园里上过课。
战后的韩国国军总共36任总参谋长中,前16任均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或“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或者在日本军队中服过役。韩国陆军首任和第二任总参谋长李应俊和蔡秉德,在日本殖民地时期的名字是香山武俊和大岛秉德,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战败时的军衔分别是日本陆军大佐和中佐。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72年卢载铉就任第20任总参谋长开始,才切断了总参谋长职位和旧日军陆军的血统联系。
1963年到1979年,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就是陆士57期的第三名,当时叫高木正雄。
和陆士不一样的是海兵没有什么国外留学生,这是因为建立海军耗资巨大,自中国甲午战败后,除日本外亚洲就几乎没有海军了。
大学校
陆士和海兵,是日本陆海军最骨干的军事主官培养学校。再往上就是陆军大学校和海军大学校了。陆军大学校,是1883年在德国教官支援下开办的,原来目标为培养专职参谋人才的学校,学制2-3年,学生来源是陆士毕业,年龄三十岁以下,在基层部队工作两年以上,由联队长推荐的大尉或中尉军官。但实际上在陆大60年历史中的3000名毕业生中却有过2名,也仅仅是2名的例外,首期的东条英教(后来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之父)和第二期的谷田文卫,不是陆士毕业生。从第三期以后,就全部是陆士毕业了。后来,还形成了一个陆士毕业成绩不在前20%之内的人没有报考资格的规矩。
海军大学校,则是在1888年海兵从东京搬到广岛以后在原海兵的校址上办的。也是招收海兵毕业生,不过军衔得是大尉或少佐,比陆大高一级。海大从一开始的培养目标就是海军高级将领,不像陆大那么定位在一个怪怪的“参谋”上。这是因为参谋在日本海军没有像陆军那么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海军的指挥权在舰队司令长官手里,参谋只是出谋划策,没有什么非要海军大学校学历的规定,当然其实到最后担任各舰队参谋的也都是海大毕业生。
本来的培养目标是参谋人才的陆军大学校毕业生,到后来却垄断了所有陆军核心位置,无将不是陆大出。海军还能找出几个不是海大毕业的将军,比如海兵四十期,吊床号20,最后担任军令部次长,发明了“神风特攻”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就2次(也有说3次的)报考海大失败,但因为接触航空较早,在霞浦航空队担任教官时受到队长山本五十六青睐,也混出来了。再有就是日本海军的名参谋,协助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全歼沙俄海军的秋山真之。秋山真之的情况有点不同,海军大学校校长坂本俊笃出访美国时,遇到正在美国留学的秋山真之少佐,劝他回国参加海大的考试,秋山真之的回答是:“谁来当我的教官?”——秋山真之当时的导师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马汉。所以秋山回国以后,不是当学生而是直接担任海大教官。
和陆士海兵主要进行的军官素质教育不同,陆大海大应该进行的将帅教育有很大问题。陆大从一开始就只重视战术战略,而海大则过分重视兵器的技术问题,两者都没有进行战争学的研究和教育,这种重大缺陷在1931年以后的事态发展中逐步表现出来,在给亚洲和环太平洋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造成了旧日本的覆灭。
幼年学校
陆军在陆士之前还有个“陆军幼年学校”,也很有历史。在大阪兵学寮时代,就有一个叫做“幼年学舍”的附属机构,兵学寮改称陆军士官学校以后,幼年兵舍也改称“陆军幼年学校”,除了东京的陆军中央幼年学校以外,在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这6个原镇台所在地,还有陆军地方幼年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在地方幼年学校学习3年后,集中到中央幼年学校再学习2年以后,免试直升陆军士官学校。
1928年以后,中央陆军幼年学校改名为陆军士官学校预科,而陆军士官学校也改名为陆军士官学校本科。陆军幼年学校,是一个在研究日本军国主义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对象,被送上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陆军甲级战犯们,几乎全是从幼年学校出来的。“陆幼—陆士—陆大”就构成了日本陆军出人头地的一条标准通道,而经过这条通道出来的所谓精英将领们,则除了军事知识以外对社会一无所知,除了蠢动之外不会做其他动作。
而日本海军没有这种贻害无穷的幼年学校。
军事一元化
像陆士海兵这种直接培养军官的学校,在日本军制中被称为“补充学校”,因为是直接对军官人员补充。这种主要的补充学校,陆军除陆士以外还有培养军需后勤军官的“陆军经理学校”和培养宪兵的“陆军宪兵学校”以及培养军医和兽医的“陆军军医学校”和“陆军兽医学校”等,海军则有“海军经理学校”和培养轮机部门军官的“海军机关学校”以及“海军军医学校”等等。
请注意,除了陆士和海兵之外这些补充学校中没有作战学校,而海军的轮机部门在日本海军也是不算作战部门的,这是日本军队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军事一元化,除了陆士和海兵以外都不培养作战军官。作战军官,全部由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兵学校集中统一培养,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军种内部能够统一处理上下级关系,不同兵种之间较容易沟通,因为有一层同学关系在。
但是学制有限,光靠陆士和海兵怎么可能培养如此多兵种的军官呢?特别20世纪前半,几乎是军事史上变化最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骑兵逐渐淡出战场,而装甲兵、航空兵、防化兵和潜艇兵等,则从初露头角到领衔主演,令人眼花缭乱。
日本军队解决这个问题是采用一个对作战军官实施再教育的方法,于是除了“补充学校”之外,日本还存在一类被称作“实施学校”的机构,名称的来由是学校的机能,是对现役军官实施技能再教育。各技术兵种的军官学校,像陆军的骑兵学校、步兵学校、战车学校、野炮兵学校、重炮兵学校、高射学校、工兵学校、通信学校、自动车学校、辎重兵学校、飞行学校、海军的气象学校、潜水学校、机雷学校、对潜学校、通信学校、电测学校、炮术学校、航海学校,这些在苏联式军事教育体系中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补充学校”的专业技术兵种学校,居然全部是“实施学校”。学员全部是陆士或者海兵毕业后,再经选拔入学深造的。
这样的做法当然有好有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保证各技术兵种主官的一般军事素养,能够保证专业兵种主官的高质量和自负,便于各兵种间的互相沟通和配合,减少摩擦。然而坏处也显而易见:专业兵种主官耗费太多时间,造成能胜任专业兵种主官的人才极度缺乏,在准备进入或已经进入了太平洋战争那种超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完全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可以作为旁证的结果就是,在从中国大陆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中日军的表现,扣去战略的失误和国力上的差异,日军各军种兵种在一开始的进攻作战中以及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中小规模作战(联队单位以下)中均表现不错,但在相持阶段以后,师团以上单位的作战中无论军种、兵种均有严重失误。这种失误的原因,除了陆军大学校和海军大学校的将帅教育的问题之外,用兵上的蛮干造成本来就来之不易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少佐级以下军官的大量损失,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航空兵
甚至连航空兵,这个专门中的专门兵种,日本陆海军也还是抱着那种军事主官教育一元化的做法不放。
进入20世纪以后,军事学上的一个革命性变化就是,空军作为一支崭新的军事力量的出现,1910年法国组建了第一支航空部队,1911年英国也编制了航空师。日本则是1919年陆军组建了陆军航空部,1925年改称陆军航空本部,海军则是从1927年才组建海军航空本部。
陆军一直没有独立的航空士官学校,一直到1937年底才在陆军士官学校内设置专门的陆军航空士官学校分校,再过了一年,1938年12月才正式搬出去,独立为陆军航空士官学校。不过招生计划还是统一在陆士一起,而且毕业生仍然计算为陆军士官学校学历,这是因为日本民族的保守性,不这么计算学历的话就无法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来报考。而海军根本就没有专门的海军航空士官学校,只有培养飞行员的各种飞行队。早年间,在中国内部放映的一部日本电影《啊,海军》,就描写了海军的这种奇怪现象,一边是已经知道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另一边又只是选拔一些优秀毕业生去航空队学习飞行。因此日本海军航空部队飞行员中大尉军衔极少,而一般少佐以上就不执行飞行任务了。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丧失西太平洋的制空权,除了在航空母舰以及作战飞机生产上美日两国工业能力的巨大差异之外,日本缺乏一个大量快速培养一定水平的飞行员和飞行指挥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失败的体系
一个国家的一般教育体系,也决定了军队的教育体系。到麦克阿瑟进驻日本开始教育改革为止,战前日本的一般教育体系是一个封闭,少数精英式的贵族化教育体系。采用这种军事教育体系,能够保证培养出有质量的优秀中下级军职主官,但不能对长期的大规模战争所带来的大量中下级军官损失进行及时补充。日本的失败,其实在军事教育这个层次就已经失败了。(编辑: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