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术:内政也是外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03:48

【作者】汪嘉波(资深评论人)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撰写本文不是因为新闻事件,不是名人言论,而是一些网民对中国外交问题真诚朴实的思考。本报日前刊发的《中国在国际上该怎样做人》一文,引起网友热烈跟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或者发现什么?
  一位上海网友在跟帖中说:要“把解决国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只有把国内的事做好了,基础扎实了,才有可能在国际上发挥一些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说得真好!内政是外交的底色和根基。3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成果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地位,给予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实力才有影响力,内政和外交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中国社会继续向健康、和谐、安宁的方向发展,中国外交才会开拓出新天地,呈现出新面貌。
  不错,经济实力给了我们更大的外交空间,但与此同时,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诸如扩大内需、民生、人权、历史等问题也对中国外交政策构成了某种制约,带来了不少烦恼。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大和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少国内问题随之不知不觉地成了外交困扰。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问题阻碍了外交战略的落实,捆住了外交政策的手脚。例如,扩大内需成了中美经济对话的重要内容,人权问题也总是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曾几何时,台湾问题简直成了一些国家向我们“索取援助”的有力武器,而历史问题则偶尔会触发我们与邻国的争吵。一句话,国内问题没办好,就会授人以柄或是被人抓住辫子不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内”是“攘外”的前提,或者说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内政也是外交,甚至更是外交。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舆论越来越热衷于“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的探讨。我们从这样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几乎都被划上了等号。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老外并不认为中国可以或者说是有资格、有能力“领导世界”。他们说,中国并不欠缺领袖气质,但中国太“大”了。国家大,矛盾复杂,一大堆问题。人口啊、失业啊、两极分化啊、发展不平衡啊、老龄化问题严重啊、未富先老啊,以及潜在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等等。
  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社会中“改善生活的预期和改善速度相对较慢的矛盾正在不断加大”,这些“内政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中国的国际形象肯定会大受影响。我们当然不能全盘接受西方舆论的上述说法,因为,它们无非是要认证中国不该强大,也不可能强大。它们主观上认定,中国既然强大了,其“生存方式必然是全球称霸”,中国强大了,“世界漂向激流”就必然是世界的未来景象。但是,西方舆论有关中国需要解决好国内矛盾、做好国内事情的说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一个不断发生“毒奶粉”“瘦肉精”“硫磺姜”“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国家怎样去“影响世界”呢?一个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盛行的国家怎样去获得世人的尊敬和认同呢?我们无心去“领导世界”,但不能不登高远望,不能不骑上民族复兴的骏马,更不能拒绝成为更有影响力、话语权和美誉度的强大国家。为此,我们必须改变。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尚需负重远行,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当西方质疑我们的政治模式时,我们可以一笑置之,但当西方指出我们生存环境中过多的贪污腐败、道德沦丧时,我们则需进行反思和检讨。只有让每位公民享有更大的经济能力,更多的权利保障,更强的幸福感,我们的国家和我们每个人,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更有尊严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