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吉林白城钟点工:福建鹤拳技术特点的对比研究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7:09
【传统武术研究】
第2 卷第10 期
2005年10 月搏击·武术科学福建鹤拳技术特点的对比研究
朱月明1 唐照莲2 刑登江3
(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2.三元区少体校, 福建三明365000;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 北京100083)作者简介: 1.朱月明( 1972~) , 男, 讲师。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学。

        摘要: 鹤拳流传至今已演变为宗鹤、鸣鹤、飞鹤、食鹤、纵鹤等五种流派不同的拳种。文章为了继承和
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让更多不了解福建鹤拳的武术爱好者了解和学习福建鹤拳, 对福建鹤拳五种流
派技术特点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作初步探讨, 以便更好的学习、交流与继承。
        关键词: 鹤拳 技术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643( 2005) 10—0021—03

        我国南拳有鹤拳、福建少林拳、罗汉拳、五祖拳、梅花拳、龙拳等。这些拳种各有特点, 都有其独特的技击方法和健身效果。而福建鹤拳是我国南派拳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拳种, 它广泛流传于福建及东南亚一带, 鹤拳经过历代演变形成为: 宗鹤( 即宿鹤) 、鸣鹤、飞鹤、食鹤( 即朝鹤, 又名痹鹤) 、纵鹤等五种不同的拳种,它们特点是以鹤为形, 以形为拳, 弹抖劲力足, 变化多手, 轻盈灵巧, 形神兼备。它们风格各异、套路纷繁??这五种拳种同出一源, 但它们在技术特点方面有其同异之处又各有其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鹤拳。
1.2 研究方法: 文献法, 调查法, 咨询法。 2 讨论与分析2.1 鹤拳的渊源
        鹤拳作为我国的一种优秀拳术, 多流传于福建福州、永春、福清、长乐、莆田、连江、宁德一带, 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据传鹤拳为福建福宁( 今霞浦县) 方七娘于清代康熙年间所创。方祖籍浙江丽水, 方七娘自幼随父习武。成年后, 她将自己平时于溪旁细心观察白鹤的寻食、飞鸣、宿立、击翅、跳跃等动作, 融入其少林拳法中, 通过不断研习、创新, 遂独创“少林白鹤拳”, 后人称其为白鹤拳或鹤拳。方七娘和其弟子常于永春、福州、福清、长乐一带传授鹤拳, 在当时福建威震一方。其得意门徒有郑礼、姚虎等, 他们及其它一些拳师在鹤拳的基础上,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 代代相传。至清末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拳理技法各自成体系的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五种流派的鹤拳。
2.2 鹤拳的种类
2.2.1 纵鹤拳: 清朝同治年间, 福建福清县馆口茶山村八方世培( 字微石) , 世代书香, 幼即敏而好学, 尤爱技击, 力练鹤法, 受教名师, 均惊其为广异, 练功之余, 喜审飞禽走兽搏击之态, 对武艺更有所领悟精进。年甫弱冠, 典中武举, 以无意于仕途, 遂云游各地, 寻师访友,探研各派拳艺, 深觉鹤法原本猛杀, 复求轻柔震弹则尽善尽美矣。偶观寒鸦淋雨, 在树上颤抖雨、而树干竟为之动摇。彼雨随身飞散。复见灵犬落水起岸, 摇身一抖,水珠飞溅。於池畔审视鱼虾之生态, 鱼身之柔游, 虾臂伸缩之轻速悠闲。顿悟轻捷与弹性所产生之力道无穷。而后深居茶山天竺寺, 精究所领悟大自然鱼虾鸟兽防卫抗敌之术, 融鹤法之精髓, 创造了以轻柔、圆化、摔弹、抖震之技法, 潜修至诚, 乃得该寺镡宗长老之赏识,指导行拳运气, 导入任、督二脉, 使真气贯注于奇经八脉之中, 意气为体, 呼吸为用, 因明理而悟法, 力练数十寒暑, 终于开宗立派成“纵身鹤法”一门, 于行拳时内力源源而生, 用之不竭, 虽逾千招, 毫无疲惫之感, 且拳势变化已臻化境, 常制敌于机先, 发手时中者如中恶, 而身已飞跃丈余之外, 其纵劲之大, 极为罕见, 故独创纵法一脉流传于后, 已一百八十余年矣。套路有朝身三角战、二十四招承技对练、双蝴蝶、蝴蝶穿花、八角穿心等。
2.2.2 飞鹤拳: 清中叶, 永春白鹤拳师郑礼所传。该拳讲求仿鹤之飞、跃、展、拍、行、立的形象, 动作舒展, 象形逼真。上肢动作较多, 善变灵活, 遇刚则柔, 遇柔则刚。拳术套路有三站、四门( 与食鹤的“四门”不同) 、三鹤、全鹤、捆鹤等。
2.2.3 鸣鹤拳: 晚清年间, 为永春白鹤拳师林世咸及再传弟子谢崇祥在白鹤拳的基础上所传。后谢成为福州鸣鹤拳一代宗师, 并在福州南禅设馆授徒。该拳讲求出箭( 出掌) 有力, 横直顶的( 的为擒之意) , 吞吐浮沉, 搓摩撞击。套路有中框( 中栏) 、二十八宿等。 2.2.4 宗鹤拳( 又名宿鹤) : 据传于清末, 由福建连江县石门寺觉清和尚传授。后由福州城门人林传务如寺投师, 习练宿鹤拳5 载, 艺成后在福州三保油行等地设馆授徒。该拳讲求似睡非睡, 意在诱敌; 隐蔽快速, 手法密疾; 步法稳健, 鹤爪灵利; 听力、借力、招招紧逼。套路有七步莲花、鹤爪展威、对练二十四招等。
2.2.5 食鹤拳: 清末民初, 闽清嘉蒲师擅长此拳, 并传福州北岭下方水官, 方再授福州仓山叶绍陶, 叶终身苦练并传徒授业, 成了食鹤拳一代宗师。该拳讲求手型以抓、掌、指、勾和单珠拳为主; 步法善用三点五梅花、马( 步型) 实身动、腰动如轮, 套路有角战拳、大角拳、金型六斗手、小角拳等。
3 五种鹤拳的特点
3.1 纵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纵鹤拳是以“纵”为主要特点的。比喻鸟淋雨抖翅而颤动, 狗落水上岸时, 身上则发出一种弹抖之劲, 把身上水片刻之间弹掉抖净。这种动作人们称它“狗纵身。”福建福州方言称“纵劲”, 它有弹、抖、震、撞之含义。纵鹤拳在锻炼中即要求两臂弹抖之劲、震撞之功以及两腿屈伸之劲, 应做到两手如绳, 两脚如轮, 进而纵猛, 退而轻灵, 身法上则要求龟背鹤身, 虾臂狗纵身。纵鹤拳的技击特点: 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 见力克力, 见力弃力, 注意更注气, 注气求灵活之力, 用于技击上就是劲。手法讲求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 善用震、劈、接、抖、断、挪、克、冲、摔、顾、缩等手。步法注重进退、横斜、鼠疾转动。讲稳打稳进, 稳打稳退, 闪躲带打功能。
3.2 飞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飞鹤拳是以“飞”为主要技术特点的。“通之为飞”, 所谓通就是舒展之意。飞鹤拳其特点比其它鹤拳更为形象、舒展、大方。飞鹤拳多模仿鹤的飞翔、跳跃、展翅拍击等动作, 吸气上提似飞, 常以声助力, 动作形象优美。飞鹤拳在训练中步法上要求两脚尖内扣。步法以梅花桩为主, 技击时进退变化似三角马。身法上也讲吞、吐、沉, 两臂的动作较多, 有如鹤翅拍击水浪之势。飞鹤拳的技击特点: 两臂象征着鹤鸟的双翅, 出手时双手肌肉高度紧张, 两手不断地发出一阵阵地颤抖之劲, 有时还发出长鸣之声, 以发声助发劲。多用鼻吸气, 以口呼气。吸气时气沉丹田, 应保持有上提之感, 从而发出一种“颤抖”之劲。手法上有击、勾、摔、点、贴、盖、压、剪、弹等, 做到步步逼近对方, 手到劲即到, 处处步步控制对方重心, 时时处处受制于我。
3.3 鸣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鸣鹤拳是以“鸣”为主要技术特点的。善用掌, 以发声助力。以意为神, 以气催力, 拳势激烈, 上肢动作较多。身法要求沉肩垂肘, 含胸拔背。步法要求稳固, 落地生跟起, 气沉丹田, 腰、腿、臂贯穿一气, 力求顺达, 讲求蓄劲。在发劲后, 劲力到达各关节时, 有明显的“颤吹之劲”。福建人称这种劲叫做“痹”。每次发出“颤吹之劲”时, 两手有显著的弹劲, 不断地颤抖, 待劲催达顶端时突然出击, 使之有“寸劲”。鸣鹤要求在训练之时应注意头要顶、项要稳, 要含胸拔背, 要沉肩垂肘, 注意力集中, 使目光敏锐有神, 动作矫健机灵, 神态安详, 以头、身、手、足四种力势为三战步法的根基。鸣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 在技击上也讲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在刚与柔之间要求做到刚而不僵, 柔而不软, 劲力透达。在技击时就能“触即变, 发如箭”, 当你一接触到攻击手时, 就善于观察其攻势, 即时变化自己的手法而击败对方。在引进对方时应注意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 见力弃力, 做到知人力, 而我力不被人所知。退手、退身、退步; 进手、进身、进步。做到攻击时发劲准确有力, 力透达。
3.4 宗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宗鹤拳是以“宗”为主要技术特点的。“宗”方言, 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 只能说个大概。我们知道, 狗从水里爬上岸时, 身上总是发出一种弹抖之劲, 把身上的水在片刻之间弹掉、抖净。狗的这个动作叫“狗宗身”, 这种弹抖之劲就叫“宗劲”。所以我们说,“宗”有“弹、抖、撞”的含义。宗鹤拳在训练中就是要求每个两臂弹抖之功, 以及两腿缩绷之劲, 要求做到“两手如竹绳, 两脚如车轮, 进如猛虎出林, 腿如老猫伺鼠。”身法上则要求做到;“龟背鹤身, 虾臂狗纵身。”训练时多以套路形式出现, 就更加突出吞、吐、浮、沉, 刚柔相济的特点。宗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 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见力得力, 见力弃力, 注意不注气, 注气注不力。手上讲求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 善用“断手”、“挪手”、“冲手”、“摔手”。腿上常用“返腿”、“踩腿”、“扫腿”, 讲渐打渐进, 渐打渐退, 讲闪躲带打。
3.5 食鹤拳的技术与技击特点
        食鹤拳是以“晾之为食”为主要技术特点的。食鹤拳多用指, 有如鹤啄食状, 动作轻巧、快速, 手上也讲五行变化。要求以静为主, 静以养神, 一静百静, 一动百动。它的静是以意守气, 养其浩气。动时快速勇猛, 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拳势有时较为激烈, 上肢动作较多。步法稳固, 练时以两足为根, 力由根起, 劲在腰头, 气沉丹田。脚上讲落地生根, 吞身逐臂, 井井向上, 动作整齐清晰, 身正步稳, 稳静内在, 内外合一。运动起来给人以沉着、稳静, 灵活多变, 勇猛而剽悍的感觉。手法则要求四平八正。马步常用三角马。食鹤拳在训练中要求吸气和吐气经常发声。食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 讲突然出击的, 拳谚说:“食鹤变, 五行变”。技击时脚上是“无搭不伸腿”的( 即手上如没有缠住对方身上某个部位时是不起腿的) 。步法有落地生根与不生根两种, 进实退虚, 弃力借势, 跟进如拔河, 虾退狗宗身, 出手如刀眼, 交手似羽毛。手法上分天、地、人、和四个字, 天手如潮( 上挑之势) , 地手如刷( 下踩之劲) , 人手为撞, 和手为弹。 4 五种鹤拳技术特点同异处
4.1 相同点
        鹤拳的共同特点是头顶项稳, 拔背松腰, 松肩松胯, 提裆吊肚, 步法稳固, 上下各关节连贯一致, 讲求“落地生根, 五点金落地”( 即指及五趾用力抓地) ; 手法要求“天对地”( 即手足相对) , 强调两臂能发出强烈的弹抖劲, 摇身骏胛。拳诀云“鹤法全靠摇宗手”,“摇”为柔, 主化劲;“宗”则刚, 主弹劲。要求刚柔相济, 见力生力, 见力化力,“收手软如棉, 出手弓送矢”。鹤拳讲求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也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练时凝精铸神, 同时尤重运气, 以意行气, 气沉催力, 劲发于腰。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它们初学时除站桩立马外, 都讲三战( 即头正、身正、马正) 与三变( 即手变、身变、步变) 为基本;都讲气沉丹田, 练丹田功, 以气补劲。由此它们的呼吸特点都是由胸式呼吸引向腹式呼吸, 呼吸要求深长、均匀、有节奏, 故身法上也都要求其稍含胸( 含胸更有利于使呼吸深长细柔) 。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 有明、暗劲之别, 来源于明见于外形, 暗潜于内在, 借助明暗二劲。都是手上的动作较多, 手法都要求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 讲求相生相克。在训练时都自始自终得保持着吞、吐、浮、沉的变化。它们都是讲求短打。腿法一般都要求“无搭不出腿”, 也就是说不缠住对方的某个部位不起腿。
4.2 不同点
        它们作为相同的技术拳种, 但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 纵鹤注重“纵劲”, 注气求灵活之力; 宗鹤注重用“宗劲”, 刚柔相济; 鸣鹤以声催力, 激烈勇猛; 飞鹤舒展大方, 动作形象; 食鹤轻巧快捷, 灵活多变。在技击方面, 纵鹤拳以飞、鸣、宿、食之精髓融入颤抖之震动, 即两臂弹抖之劲、震撞之功以及两腿屈伸之劲, 制敌于机先。宗鹤拳擅长全身发劲, 讲究五撞, 即在进攻时用头撞、肩撞、肘撞、胯撞和膝撞, 又善听劲,顺势撞抖, 击败对方。飞鹤拳两臂动作多, 犹如鹤翅击拍水浪, 形象生动。鸣鹤拳多用掌, 动作如梳理羽毛, 机警灵活, 另有发声,如鹤鸣叫,鼻吸口呼, 腹式呼吸。食鹤拳用指似啄食状, 动作轻巧快速, 亦兼用脚, 手脚并用。在劲力方面, 纵鹤拳讲求发出一种震劲, 这种劲又称之为“催劲”, 就是指收缩力加强, 加上气沉丹田, 以气催劲, 以声助力发出; 宗鹤拳讲求发出一种弹力, 就是指只要手触到对方身体任何部位, 都会使对方感到触电似的“麻痹”; 鸣鹤拳讲求发出“颤吹”之劲, 由柔而刚, 由刚而坚, 就是刚而不僵, 柔而不软, 劲力透达; 飞鹤拳讲求发出一种“颤抖”之劲, 这种劲并非全是刚劲,它是刚中带柔, 柔中带刚, 总的来说是偏刚; 食鹤拳讲求使气助劲, 武术家称之为内功或气功, 就是稳静在内, 内外合一, 似柔似刚。
5 结语
        综上, 对福建鹤拳的渊源以及五种流派鹤拳的技术特点同异处进行了分析, 说明福建鹤拳历史悠久, 拳理精辟, 技法丰富, 博大精深, 五种流派的鹤拳风格各异, 套路纷繁, 又各有其独特的特点与相同之处。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让更多武术爱好者了解和学习福建鹤拳, 引起学者研习的兴趣, 继续求进、不断锻炼。对鹤拳有更进一步的概念认识与体会,对于鹤拳的探索还需要广大群众推广与支持, 使广大群众对鹤拳产生浓厚兴趣, 继而弘扬中华武术精髓。
参考文献:
[1]胡金焕. 鹤拳[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2]张俊敏. 南拳[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3]编写组. 中国武术史话[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4]编写组. 武术高级教程[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ane Kung Fu Zhu Yue-ming1 Tang Zhao-lian2 Xing Deng-jiang3
(1. P.E. School of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2.Juvenile Sports School of Sanyuan District, Sanming Fujian 365000
3.P.E.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Abstract: So far there are five different style braches of the Crane Kong Fu. The paper studies the same and differen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yle Crane Kong Fu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spread of the precious culture heritage, provide the chance for the Kong Fu fan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Crane Kong Fu.
Key words: Crane Kong Fu technical Compar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