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房产帮帮登陆:水果不同吃法 节日营养 烹调 鱼头烹饪 吃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44:58

水果:不同季节不同吃法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滕田一郎教授指出,过量地食用水果,会使体内积蓄大量维生素C,进而产生草酸。草酸与人体汗液混合排出,会损伤皮肤,使皮肤变得粗糙,严重者还会产生药物过敏性皮炎。

  对此,美国科学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还认为,吃水果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病症加以选择。

  如秋、冬季,天气干燥,应选择有利尿解热作用的雪梨或有润肠作用的香蕉、苹果吃;长期咳嗽的人,应多吃些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炎止咳功能的梨。肠胃消化不良、老年性心脏衰弱、冠心病和高血脂病患者,常吃山楂,大有裨益。

 

专家指点节日营养小常识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难觅主食的身影,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

  节日主食不容忽视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蔡东联教授提醒说,过年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简单化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烧卖、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 节日里餐桌上的菜肴丰盛,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量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 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丢弃,反复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为精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如何做到不伤害身体又能尽兴而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根盛建议,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

  巧用保鲜膜保营养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满满的一桌菜,每盘都只吃了一点点,剩下来的只好放到冰箱里下顿再吃,如何让这些剩菜的营养不流失?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厉曙光教授通过实验验证,建议人们可以巧用保鲜膜保营养。

  食品保鲜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用品,如今已走向千家万户,不仅能防止冰箱中各种菜肴的串味,如果使用合理还可以保住营养。厉教授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新鲜的西红柿、刀豆、冬瓜、辣椒、黄瓜、韭黄、莴苣等蔬菜,按照家庭中一般的加工过程炒熟,然后依据菜肴冷热不同程度,加盖或不加盖保鲜膜,放入冰箱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测定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加盖保鲜膜确实能起到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但热菜加盖保鲜膜不仅不能保护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维生素C的损失,必须要等到蔬菜完全冷却后,再盖保鲜膜,才能起到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实验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保鲜膜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也是因“菜”而异的,比较而言,韭黄、莴苣叶较容易保鲜,而刀豆、黄瓜、萝卜则不宜久留。

 

烹调小窍门

自己做菜是生活中一件乐事,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蔬菜的原有品质,不要在加工后变成高脂、高盐、高糖的食品,蔬菜一定要做得清淡而有特色,洗菜时不提倡用化学洗净剂,也不要用水泡几个小时。注意不要切碎再洗,而应在入锅前再切碎。可以生食的蔬菜最好生食,有的蔬菜如芹菜、豇豆开水烫后凉拌也可以。

  炒菜比煮菜好,即可保存营养,口味也好。有文献报道,煮熟的胡萝卜中胡萝卜素比生食时损失45%、维生素C损失82%、叶酸损失40%。菜花煮食较炒食的维生素C损失约50%。炒菜时应大火快炒。

  蔬菜要新鲜,吃菜更要新鲜,不要把做好的菜吃两三天,一些蔬菜中含硝酸盐受微生物作用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人的健康,有时甚至还会中毒。

 

鱼头烹饪要注意卫生

随着天气的转冷,鱼头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热门货。尤其是在饭店里,鱼头汤、鱼头沙锅、鱼头火锅更是成了点击率很高的菜肴。然而近来有种说法很流行,这种说法认为鱼头不能多吃,理由是因为鱼头是鱼体内毒素聚集最多的地方,多吃对人体无益,事实究竟怎么样呢?

  东方网消息,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鱼体内有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即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低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都非常有好处。DHA和EPA在鱼油中的含量要高于鱼肉,而鱼油又相对集中在鱼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吃鱼头对人的健康的确有益。

  专家同时指出,鳃不仅是鱼的呼吸器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这也是人们吃鱼都要摘除鱼鳃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鱼头内不会有毒素存在,吃鱼头是安全的。但由于近年来整体环境恶化导致水域和生态植物链污染,加之有的养殖者在饲料里添加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鱼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且难以排出,可能会蓄积到鱼头中去。为保证食用安全,消费者应尽量从正规的、有监管的集贸市场购买鲜鱼和其他水产品,另外,吃鱼头要到正规的饭店,尽量不要到路边小摊上点鱼头吃。

  在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多吃鱼头虽然对人体健康有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吃鱼头不吃鱼肉。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仅丰富,而且其中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也较多,营养同样十分丰富。

  另外,鱼头中存在着大量的寄生虫,所以吃鱼头一定要烧熟,千万不要贪生,尤其在吃火锅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

 

吃鱼对眼睛有益吗?

  传统常认为吃鱼对眼睛有益,看来是有几分道理。

  因为omega-3脂肪酸中有一种DHA(国人并不陌生,婴儿奶粉经常添加),能帮助胎儿视力健全发展。如果怀孕第三期(第7~9个月)到出生前后的胎儿如果缺乏DHA,会出现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油脂较多的鱼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维持眼睛表面结膜与角膜的健康;一旦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干眼症、夜盲症等。因此,台安医院营养师赵思姿指出,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更需留心维生素A的摄取,多吃鱼,就有益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