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中国风照片:暗潮涌动,中国央银对抗通膨有绝招吗? - 奋进·中国热评 - 互动中国 - Powere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3:52

暗潮涌动,中国央银对抗通膨有绝招吗? [复制链接]

梁石川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梁石川 当前在线
名誉
56 点 
在线时间
53 小时 
金币
179 个 
贡献
0 点 
珠宝
0 颗 
最后登录
2011-5-2 
注册时间
2009-12-2 
主题
29 
精华
积分
146 
阅读权限
50 
帖子
30 

初中生

初中生, 积分 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 积分
金币
179 个 
名誉
56 点 
积分
146 
精华
帖子
30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pcb{margin-right:0} 梁石川

窗外的一枝柳完全绿了,早上的运动在沐浴过那一缕阳光过后,整个街筒子都热闹了。四个土豆7元9角,价格贵的吓人。晨练过后,笔者习惯去看小商小贩之间的讨价还价。大的金融研究不了,也不懂与“国际接轨”后出现的新名词的新含义,倒是从每日菜市场的菜价的行情中,体察出一些世界经济的走势,这是一种快感。它不来自股市的大盘,而是写在普通市民的脸上,与形形色色的商户与购买者的谈吐中,省长的“米袋子”,市长的“菜篮子”,从小处看大处,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国际上,受到全球货币宽松、美元走软、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等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报章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其中英国涨幅达4.4%,意大利达2.4%,美国和德国均为2.1%;3月份欧盟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较2月份继续扩大0.2至2.6%,为2008年10月最高;另巴西CPI达6.3%,俄罗斯CPI达9.5%,似呈通货膨胀全球化之势。
8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6.28 KB)
为对抗通货膨胀压力,欧洲央行于4月7日调升指标利率25个基点至1.25%,这也是欧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同时也是40年来首次抢先美联储加息。预测欧洲央行将在年底以前上调利率2次以上,至1.75%的水准。印度基准利率一年来已第8次提高,至6.75%的水准,俄罗斯、越南也加入加息行列。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9.7%,3月份物价则继续攀升,较上年同期增长5.4%,增速快于2月份的4.9%,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按照国际标准,通货膨胀率超过5%即为严重通货膨胀,显示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准,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输入性通胀还在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短期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鉴于各种不确定和不可控制因素,使得通胀压力急剧增加,中国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2010年11月达到5.1%,当时推出了16条稳定物价的措施。今年以来,中国更是一再动用货币与行政措施企图稳定物价。在货币政策方面,2010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累计加息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大中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提升至20.5%的历史高位,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达到3.25%和6.31%的水准。在行政措施部分,先后推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从3月上旬开始,国务院“发改委”更是不断召集酒类、日化产品、电煤等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约谈,实施直接价格管制,目的在平抑价格。

当然,就目前局势而言,世界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关注物价的变动。中国是这波对抗通膨最积极的代表,半年内七次调升存款准备率,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德国也因为抗通膨的考虑,而对欧洲债务危机的纾困方案始终抱持非常严格的态度,在美国同样有一派人士认为不能对物价膨胀问题掉以轻心。

据《美国世界日报》分析,在学理上,各国央行被赋予稳定物价的重责大任,因此,央行抗通膨可以说是天经地义。只是这项公共政策的必然性,甚至把物价稳定目标列为货币数量控制的机械性操作,也只在1990年代于纽西兰、加拿大、瑞典和英国获得验证。

近代以来,全球性物价明显上涨,而被认定为全球性现象的当属1970年代,两次由石油危机所带来的大通膨时期。然而,对该现象原因的探讨当中,很少把它归诸于货币数量,反而是一致地认为是“自外于”经济体系,典型的说法是来自能源价格人为的抬升所造成,与货币数量并无相关。

事实上,1973年的物价暴涨有一部分确是对主要工业国家在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初期货币政策的反应。关于货币政策与通膨间的关系,有部分学者主张,应扣除能源和粮食的“核心物价”才是政府所应特别重视的,因为能源和粮食这两种价格,经常受到天候和人为因素而造成剧烈波动,如果一并纳入通膨或物价问题,央行就有可能不知所措。

例如,最近的油价飙涨很容易和中东茉莉花事件相连接,那么这种短期的能源价格波动,又如何能将之课予主管物价的中央银行责任来承担呢?也就是这样的物价短期激烈变动,只能以非体系之扰乱视之。然而,最近以来全球主要国家之央行为什么又对抗通膨有如此高的警觉呢?因为,他们知道为了对抗金融海啸所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危机,以及全球的不景气,各国央行不约而同采取高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这自然会对物价形成压力。

因此,通膨与货币数量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也有一定的因果。那就是如果没有货币数量的扩张来支持的话,类似单纯的油价或因天候而带来粮价的上涨,只能是一次性的冲击,缺乏物价连续性上涨的力道。换言之,没有货币这项燃料,即便承受雷击,也不会蔓延成火灾。最近各国政府之所以高度关注能否抗得了通膨的问题,其道理就是金融海啸期间,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就是倾倒大量货币进入经济体系,在还来不及全面退市的情况下,各国基本上还是处于过量货币数量的条件下,这也是各国政府会非常在意通膨的道理。

所以,此时在对抗通膨时应该更为专注,不要被其他说词给模糊,也才不会有所分神。既然通膨的必要条件是要有过量的货币,那么各国央行只要放手严控货币数量不就可以做到严防通膨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麻烦的是经济景气也一直处在脆弱不稳定的状态,各项指标时有上下,更增添政策选择的难度。也正因为这样,许多国家的央行一直处于紧张备战状态,深怕稍一不慎就让通膨蔓延。

对此,美国世界日报指出,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在今年里将会采取观望而稳健的总体经济政策。一方面既要防止经济不景气的发生,另方面又要对通膨怀有高度的戒心。美日和欧洲是属于应多关心景气回稳的地区,中国和新兴经济则应对通膨较多关心的国家。这也是今年全球经济多样化发展的一种可能。

而笔者更多则是期待,中国经济在这波通膨中找到核心支点,用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巧妙撬动整个地球,而独树一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