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柴阳犯了什么错误:童年是一粒种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5:17


  

  一个过了钢琴十级的大三学生药家鑫出了车祸后,证明了自己的手不仅能够熟练地弹琴竟也能熟练地杀人。他的师妹在网上留言:“我要是他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在畸形教育体制主导下,中国有着全世界数量增长最快的大学生,由于教育体制、理念、方式的严重缺陷,重文凭、轻能力,重分数、轻人格塑造了太多扭曲的精英后备军。他们聪明、勤勉又功利、狭隘,健全的体魄下隐藏着一颗冷酷的心……

  最近,我在一本杂志中看到一篇写“狼孩”的文章,这个“狼孩”并非民间故事中被狼群养大的人类的孩子,而是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在“慈爱”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反而是由于父母过分溺爱,到最后管制不了。他沉迷网络,吃喝玩乐,将家里的钱挥霍一空。结果,向一贫如洗的父母要钱时,因父母以沉默对抗,便要杀死父母,将其砍成重伤。父母为保命先将其杀死,然后双双自尽。

  我认为,一个人的品性跟童年时期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举一个简单例子,孩子在外面玩耍,抢了小朋友的玩具,这时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告诉他与小朋友相处的方法。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不是不可以,但要和小朋友商量经小朋友同意,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着玩。告诉孩子用商量和交换的方法与小朋友相处。这是培养孩子长大后的处世行为能力。

  可惜有些家长不是这样做。任被抢的小朋友在一边哭闹,也舍不得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甚至会对失去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呀?

  这样的父母从小在培养孩子什么呢?这等于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是可以抢夺的。

  有的孩子在外面玩,一不高兴动手打了小朋友。对于这类错误,父母虽然不必把孩子也打一顿,但至少应该有所批评,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向小朋友道歉。但是,有的父母在孩子打了小朋友之后非但不批评,私下里还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勇敢,很得意。他们也许表面上会对被打小朋友的家长轻描淡写地道两声歉,转过头来却在家里说,我们家的孩子把谁谁打了,他年龄比对方还小呢,但是力气大,打得过对方。

  这又是一种违反道德准则的教育。

  种种违反道德准则的纵容教育,小时候看着对孩子好像不是个事,但将其放大,孩子小时候可以抢夺小朋友的玩具,等他长大了,其行为就可能导致暴力抢劫。孩子发脾气打爸爸一拳或骂妈妈一句,父母没有警醒,反而加以纵容。孩子长大了就会动辄辱骂甚至殴打父母。像这个故事中的“狼孩”,为达到罪恶目的用刀子威胁父母而凶相毕露。这与孩子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是一模一样的。

  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好人还是问题人,是童年行为模式的再版,是童年行为模式的放大。

  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基本上是家庭教育,都在演示孩子长大以后的故事。过家家是很多小孩子常玩的游戏,有些女孩过家家时喜欢抱个洋娃娃、再带几个年纪更小的孩子组成小家庭,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做做饭唱唱歌。她一会儿安排这个小朋友干这个,一会儿安排那个小朋友做那个,一副有条有理的小母亲形象。这样的女孩长大了,很可能就是很贤惠很有责任感的女性。反之,一个孩子小时候到处摔摔打打,把洋娃娃往水里一扔或者用脚踩踏。父母看了哈哈一笑。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在生活中也是个难于相处人,以后成了家,会惯于摔摔打打,对于家庭没有正确的经营概念。

  儿童时代的全部行为,哪怕是游戏,都是对未来人生旋律的一种铸造。童年的行为模式,是成年后人生模式的预演。童年时期反复做一种游戏,重复一种生活的模式,长大后就会成为人格。

  从心理学角度讲,童年的影响特别深刻,各种印记一旦在大脑中刻下,非常难被抹去。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父母让他获得争抢小朋友玩具的快感,他长大后就有一种不可扼制的抢东西的冲动。孩子童年时打了小朋友,不仅未受到批评和惩罚,反而得到赞赏,这种快感会成为印记,使他成年后遇到问题时产生犯罪的冲动。

  如果父母从小教育孩子,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使他懂得这样的行为规范,孩子成年后就会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个原则会成为他处理问题时的本能反应,成为人格化的东西。他现在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朋友,全部源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

  童年是人一生的种子,以后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歪脖树,全看种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