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元 清华大学:《科学救国之梦》外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41:27

《科学救国之梦》外篇

2004-9-16 16:56:54 来源:易文网 作者:卞毓麟

今年8月19日傍晚,首批《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送抵“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会址时,它们还在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此书80万字,由樊洪业、张久春选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
    捧读《科学救国之梦》,使我想起1995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科学》创刊80周年暨复刊10周年纪念会”。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以及谈家桢、汪猷、谢希德、叶叔华、杨雄里、曾溢滔等10余位院士亲莅会场。会上除领导讲话外,还安排了两个主题发言:一是老友樊洪业谈《科学》杂志的历史地位,二是由我谈该刊的现实作用。我用了两段话作为开场白:
    “八十年前,1915年元月,任鸿隽、杨杏佛、胡明复、赵元任等前辈学人于内战连年、外辱交加之秋,毅然节省留学生活费而创办《科学》,树起了‘传播科学,提倡实业’的旗帜。
    “八十年后,1995年元月,江泽民总书记对《科学》办刊宗旨题词:‘传播科学提高国力’。1995年9月,周光召主编在《科学》第47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传播科学,任重道远’的特稿,再次强调了上述办刊宗旨。
    “八十年来,《科学》有着很坎坷的经历,‘提倡实业’一说已因时势变迁而有所变异,‘传播科学’却为任何时代之所必需。《科学》杂志的八十年,正是为传播科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八十年。”
    今重温此语,犹自心潮起伏,愈感吾人之任重而道远。洪业先生除发言外,更有一大收获,即在会间认识了多位中国科学社先辈的后裔。其中任锡畴先生乃任鸿隽之侄,后来洪业曾登府拜访,遂得借阅任鸿隽之《五十自述》和《前尘琐记》以及任夫人陈衡哲之《任叔永先生不朽》诸手稿。上述文稿今均已收入《科学救国之梦》,令人喜出望外。
    任鸿隽生于1886年12月20日,1904年成为赶上“末班车”的晚清秀才,1908年赴日留学,曾就教于章太炎,参加了同盟会。1912年12月赴美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1915年1月,《科学》杂志在沪创刊发行,任鸿隽为主要发起人。同年10月,我国第一个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成立。它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社长是任鸿隽,书记为赵元任。1918年10月,任鸿隽自美国归抵上海。此后,他任凭职务如何变动,生活如何动荡,皆一如陈衡哲在《任叔永先生不朽》中所言,“对于科学的建设与推进,实是任君一生精神生命的中心点”,直至1961年11月9日因心力衰竭与世长辞。11月13日,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公祭,周恩来、陈毅、吴玉章等皆送了花圈。
    《科学救国之梦》收入了樊洪业的佳作《任鸿隽: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一文,现仅就“我们三个朋友”一节略做介绍。胡适多次使用“我们三个朋友”一语,皆特指任鸿隽、陈衡哲及其本人。陈衡哲生于1890年,是清华学堂招考的第一届留美女生,于1915年入瓦萨女子大学攻读历史,因投稿而与《留美学生季刊》主编任鸿隽结缘,1916年暑假曾到康奈尔大学与任面晤。1917年4月,任鸿隽约胡适同往瓦萨女大访陈,是为“三个朋友”的首次聚会。1920年8月22日,任陈在南京订婚,当晚请胡适至鸡鸣寺豁蒙楼用餐,胡即席赋诗《我们三个朋友》以致贺。三人中,任陈是互敬互爱的终生伴侣,任胡是大半生亲密合作的至交,而有“一代才女”之称的陈衡哲也在新文学运动中与胡适成为密友。然而,好事者们却偏偏津津乐道于胡陈之间的“绯闻”,对此我实在深不以为然。我十分欣赏樊洪业的卓见:“依笔者所见文献而论,胡、陈之间的友情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任鸿隽对待胡、陈关系的态度也是开放而坦然的。至于人生中男女朋友之间的心底波澜,怎晓得究竟又何必晓得究竟呢?治史者以史料为据,逾此为妄。因有关于此的花边文字甚多,故于任先生传中叙此一笔。”
    胡适素因品德和才学而深得时人尊敬与信任。近年我曾两访年逾八旬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沈善炯先生,先生两次皆忆及半个多世纪前谒见胡适的故事。1947年,沈先生任教于北京大学时,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当时国民党政府正惶惶然准备南迁,司留学事宜者已迹近无人。有一位学长力劝沈善炯去找校长胡适,并盛赞胡适乐于助人。翌日,沈先生径往校长办公室,但见室内陈设简朴,校长以礼相待,于是拘谨之感顿消。胡适了解情况后,便答应由北大出面申办出国手续。不久,沈再访胡适于寓所。胡先生说明现已不可能向政府申请外汇,特以私款90美元交沈作赴美旅费,并嘱日后归还,再用于帮助其他学生。谈话间忽闻电话铃响,沈欲回避而为胡所阻。只听胡对着话筒说:“你不要来了,我现在有事,稍后我会去看您的。”电话挂断后,胡告诉沈:“那是李宗仁来的电话”,此事令沈终生难忘,也使我晚辈后生深感惊奇。

任鸿隽先生在世时,《科学》杂志曾于1951年停刊,1957年复刊而于1960年再度停刊,先生之心情当可想知。任去世后20余年,吴智仁和潘友星两位先生筹备《科学》杂志再次复刊,曾专程赴京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亦曾到我家晤谈良久。1985年,《科学》杂志终于再生。
    物换星移,任鸿隽先生等人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已成历史,然而他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却永世长存。再过三年,便逢《科学》九秩大寿,吾人复当何以庆之,何以贺之? 


http://www.ewen.cc

  • ·任鸿隽和中国科学社对公共领域的拓展——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2006-12-18)
  • ·科学与“平民主义”——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2005-12-02)
  • ·传播科学90年 (2005-11-29)
  • ·传播科学文化的先驱者--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2004-11-09)
  • ·重寻旧梦意如何?--读《任鸿隽文存》 (2004-11-09)
  •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梦 (2003-12-03)
  • ·到底有人想起了他——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2003-07-23)

  •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