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宝1.3.318 ttl: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7:45:58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五)
中国城市化的规模效应



  一、中国城市人口的规模与分布

  自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的人口规模(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进行分类)、人口分布(按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分类)和人口比重,列在表4.1中。由此,可以比较出中国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的轨迹。

  二、中国城市发展规模分析
  1947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9座。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的城市有132座。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亦在加快。194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10.6%,至1998年城市化率按户籍统计已达30%以上。城市数量1998年达668座,比1949年增长4.06倍。小城镇发展到1998年的1.8万个,增长5.42倍。农村集镇已发展到近5万个,城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城市功能也在逐步完善。

  目前,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

  三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

  七大城市带:沿长江城市带、哈长沈大城市带、沿京广铁路城市带、济青烟威城市带、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长株潭城市带、海峡西岸城市带。

  以及二十多个大城市圈(中心城市):以省会城市和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级市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

  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它包括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

  一个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另一个是农村生产、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也就是说,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城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功能和设施的逐步完善,而且是城市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广泛渗透到农村的过程。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城市化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化将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持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三、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规模问题

  (一)城市趋同化较为严重

  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发展,表现在城市形态、产业结构、建设方式的趋同化较为突出,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浪费。城市个性和特色不突出。

  (二)农村城市化进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相对滞后

  建国50多年来,前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6%;后20年平均增长8%以上,而城市化率从1949年10.6%,增至1998年30%,50年平均每年增长不足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比,显然城市化滞后。

  (三)城市结构不合理

  50多年来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镇结构也很不合理。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上形成大中小相配套和衔接的城镇网络体系。而中部地区中小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较少;而在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多数处在省会,除此之外,大中城市发展很慢,如青海、甘肃、宁夏等省都是如此。

  基夫分布(ZIPF DISTRIBUTION)是一个国家城市体系(即大、中、小城市组合关系)的理想分布。理论指出,城市的规模和组成越接近基夫分布,城市的功能与效率就越好。而目前中国城市的分布状况距离基夫分布有较大的差距,充分表现出中国城市存在“大城市布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总体表现。

  (四)在城市发展中“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严重,缺乏区域协调和分工协作精神

  例如个别地区在不足500平方公里范围,各个城市都建设机场,导致效益低下,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这是在城市发展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引起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仅30%,而工业化水平达到了50%,二者相差20%。中国的就业矛盾和供给无市场,农民收入低,都可以从这二十个百分点的差距中找到解释。由此看来,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四、中国城市规模效应对GDP的贡献

  据分析估算,2001—2005年间,中国城市化率将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年新增城市人口大约1300万人。按人均投入整体建设费2.5万元计算,则每年在城市建设上总投资3500亿元。要使城市化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提高1倍左右,则目前的市政建设的年投资规模也至少需要提高1倍以上(其中包括城市生活质量的适度提升)。1998年全国市政建设投资大约1300亿元,2000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2000亿元。今后10年城市化率每增加 1%要比2000年增加1500亿元的投入。2000年,中国GDP大约为9.5万多亿元,GDP的1个百分点相当于900亿元。可以算出,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每年1.3~1.5%。

  城市化进程对GDP的贡献,不只是直接的推动增长,其间接贡献也相当显著。利用投资乘数理论计算,根据1998年中国GDP消费倾向为58.4%,可以算出.世纪之交中国新增投资的乘数大约2.49倍。按在2001—2005年间我国每年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1400亿元计,这些投资最终将带来年均3360亿元的GDP。扣除新增投资的直接贡献1400亿元,可以算出中国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间接贡献为2000亿元左右。由于2000亿元的贡献并不是投资当年就能够全部实现的,若按当年实现40%的比例计,则投资当年的间接贡献为800亿元,相当于对GDP的间接贡献率约每年0.8%。

  城市化率的提升,对于GDP的总贡献率(直接加间接)大约为2.0%。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六)
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一、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原则

  中国城市化的积极推进,应当考虑以下的战略设计原则:

  (一)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现出的有机充填;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系统。

  (二)在城市系统的结构因子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资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三)在城市系统的功能因子中,通过城市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城市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四)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外部的索取被该城市对外部的回馈相平衡时,城市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五)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化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十五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0%,可集中高素质人才的75%,可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85%,可创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可带动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量的95%,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七)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克服“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弊病,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六项基本措施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必须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32个,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敢于克服“大城市不大”的现状。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小城镇不优”的现状。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设计

  (一)中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应以大城市群发展为主

  大城市群一般具有下列共同点:(1)处于门户位置;(2)具有枢纽功能;(3)密集的网络结构;(4)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胶东半岛、辽宁中部五大城市群的雏形。但是,还很不完善,城市粗放分散,产业结构趋同等,严重阻碍了城市群功能的发挥。如在珠江三角洲,新崛起的一座座几万、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星罗棋布,但在这城乡一体化的繁荣景象后面,城市粗放化的弊病也很明显:城市与城市间呈一种分散、均衡、无重点的状况,从功能布局到功能设置看不出任何有机联系;城市内部构架杂乱无章,不少城市的企业、机关、酒店、学校乃至稻田,全都混在一块,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现象。以人口和经济集中为前提的,代表城市主导功能的高层次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贸易、教育、保险、房地产等,在许多城市发育不全。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有惊人的趋同性,各市县之间、各企业之间争能源、争材料、争资金、争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再比如小城镇建设最高成效的苏锡常地区,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平均已达到1.53平方公里,但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常住人口仅为6384人,建制镇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4169人,还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从城市规模理论看,一般在20万人至25万人以上,城市才能发挥较好的规模效益。因此,东部地区不宜再走以分散的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而应走以大城市为主导的集约型城市化道路。要使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之间相互分工、紧密关联,群体内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整个城市群体发展的组成部分。即使是处在这些城市群体内部的小城镇,也是作为城市单元参加城市群体内部的职能分工的,它们往往作为大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或一个部分而存在,由发达的交通及通讯设施联系起来。

  今后要将重点放在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网络和区域快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小城镇集约发展并发展为中等城市,从而形成众多规模不同、相互联系紧密的、功能互补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从未来趋势看,我国将逐步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三大城市群,即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主的沪宁杭大城市群和以北京为主的天津、大连、青岛三角连结的环渤海大城市群。西太平洋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国家经济环境对我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都将为三大城市群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它们的兴起和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达、高度城市化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中部地区的城市化应走以中间突破为主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

  中部地区正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转向成长阶段,城镇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空间分布也较为合理,但大多数省区的城镇体系还不够完善,或首位度偏高,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经济中心城市,或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突出。

  这一地区的城市化要走以中间突破为主的大中小城市发展并举道路。

  重点发展县城城镇和标准镇。尤其是县城的扩展,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层次,一方面可以接纳来自大中城市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业扩散,并有效地迎接各方面的辐射。另一方面也可以延伸到农村广大腹地。县城是农村城市化最有发展潜力的区位。从历史上看,我国县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数具有相当长的建制史,中部地区许多县城的人口规模已超过国外的小城市,其基础设施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

  一是可以突破城市建设所需的资金。县城市政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少花钱。另外在投资渠道方面,可以变现行的国家、企业和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投资渠道为国家、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民四位一体的投资渠道。二是可以突破安排就业所需要的资金限制。让一部分工业和服务业的乡村企业和个私大户集中到县城。 三是可以突破所需交通和通讯条件限制。交通和通讯是城市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县城作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50多年的发展,许多已有较好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四是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进城的适应性问题。近期宜多发展县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求较低,而乡镇企业的农民工有一段工作经验,这种迁移适应性问题较易解决。

  要加快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增加城市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城市功能。重点改造和发展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昌、合肥等现有大区级中心城市和省级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再次,发展省辖地区中心城市,加强省内二级中心城市的发展,使之同省级中心城市相互补充,发挥城市群体的区域核心作用。围绕能源基地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建或扩建一批城市,重点发展铁路干线沿线和长江中上游沿岸及其他大江、大河沿岸地区的一批地方中心城市。(三)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应走重点抓好区域中心城市的道路

  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还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的首位度普遍偏高,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基地化”作用突出而综合经济中心职能较弱,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较低。

  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应走重点突破的道路,采取集中开发、集中投资的方法,重点建设若干基础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区域中心城市,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