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汀比伯吐槽大会1:打造“名城名湖” 保护特色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06:32
打造“名城名湖” 保护特色名片 http://csgh.hbsjst.gov.cn  2011-3-31 0:00:00

                     ——江苏省扬州市规划管理侧记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规划局会同市古城办、蜀冈 瘦西湖景区管委会等单位,致力于实施“名城名湖”保护战略,坚持以创新的理念科学编制保护规划,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措施推动规划实施,充分展现名城风采。

“名城名湖”全新一体化保护模式

早在1996年,扬州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便明确了“跳出古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2002年,“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形象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成为了扬州市城市规划的新思路。2010年,新修编的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名城战略,将明清古城、宋城、唐城以及外围风貌协调区纳入扬州历史城区范围进行整体研究和保护,并将扬州大运河和扬州城遗址纳入其中,扩展了名城的内涵和外延。

在全新的一体化保护模式框架下,为了让城市规划不失水准,刘太格、阮仪三、吴良镛、王景慧等规划专家,都成为了扬州市的座上宾,为扬州古城、风景区保护提供创新的规划理念。

不仅如此,扬州市还与德国技术公司就古城区保护理念、民居修复方案等开展合作,汲取世界上最新的保护理念和经验,提高古城区保护水平;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格特教授选择东关历史街区作为“民居改善试点地段”,制订社区行动计划,增强居民的保护意识,提高参与程度,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老城保护和社区建设中来。

为审慎对待老城区的整治,市规划局联合东南大学编制了《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该规划指导下,东关街获得了2010年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扬州古城保护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手段革新带来决策质效双提升

先进的规划管理理念,需要与之配套的管理手段,才能落到实处。过去,扬州市规划部门对重点保护区域采用放气球或者搭建模型等传统方式控制周边建筑高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点高度控制方式已经很难从城市形态、城市景观角度进行整体把握和控制。

为此,扬州市规划局自2008年便开始谋划技术创新,开展历史资源数据库建设课题研究。2009年,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规划管理中综合运用,古城资源保护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决策平台建立。这不仅为城乡规划、建设及文物保护等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服务支撑,还实现了全方位的城市形态和景观控制。

创优机制确保规划稳步实施

为了给古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扬州市制定了《老城区民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扬州老城区民居整修与保护技术导则》、《扬州市古城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规范了老城区房屋修缮和改造行为,避免无序的零星建设破坏老城区肌理。这些政策还为有关人员提供了修缮依据,从而延续了老城区的整体风貌和地方建筑特色。

扬州市规划局还与文物局、古城办建立项目联审机制。对老城区以及涉及到大遗址保护的项目,在方案审批前,书面征求古城办及文物局意见,大多数项目还共同现场踏勘。对于景区内或周边涉及景区保护的项目,与景区管委会、文物局形成联动机制,景区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不仅如此,扬州市在各项规划的编制、规划方案的审批过程中,把公众参与、征询社会意见作为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老城区和景区项目更是注重广泛征询意见,就古城保护与建设的政策、理念与公众进行充分沟通,审慎决策,扩大了社会参与度,促进形成名城名湖保护的良好氛围。

扬州古城保持传统风貌,瘦西湖被有关领导和专家誉为“国内惟一没有视觉污染的风景名胜区”,“名城名湖”保护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中国建设报记者 张际达 通讯员 董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