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念念老公:姜莱:中国经济的致命短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36:48

姜莱:中国经济的致命短板

发布时间:2011-04-24 22:35 作者:姜莱

  昨天闲来无事,去我发博客的网站走访了一遍。在《选举与治理网》,看到我的《中国经济或许大势已去》博文后面跟了许多评论,大部分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有一位叫“Sundia”的网友,把我痛斥了一通,说我不了解国情,在中国走的地方太少,不知道长三角地区的高科技产业有多么发达,中国的汽车有多么密集,中国的海外商会是怎么回事儿,海外投资又有多少成果等等。我感谢这位网友的关注,但对他(她?以下暂且称“他”)的说法不以为然。不仅不以为然,而且觉得这位朋友武断得可以,逻辑古灵精怪。 

  比如,他说我不知道中国的城市很堵车,堵车的原因是中国生产了很多车,这些车不是抢来的。哈哈,这我都不知道?不仅我知道,小孩都知道。你抱着一位会说话的婴孩,推开临街的窗户,他就会惊呼:哇,汽车真多!他旁边的小姐姐,如果读小学一年级了,就会对他说道:老弟,告诉你吧,这些车都是我们中国生产的呢!我当然又比他们强一点,因为我还知道,这些车大部分用的是外国品牌。这些车即使100%国产化了,也只是表明它们的零部件全部在中国加工制造,而与它们是否由中国设计开发未必有鸟关系。这些车在中国生产并痛苦或快乐地跑着,但它们的很多核心技术在国外藏着。

   又比如,这位“sundia”网友说我孤闻寡陋,不清楚华人在海外设了很多商会,在海外投了不少资,中国的上海、杭州、西安等地有不少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绩不错。这些我当然知道啦。我有一些在海外生活的朋友,他们就是这类商会的活跃分子。我也知道中国这些年来的海外投资增长迅猛,势头风头都十分了得。在这件事上,我跟这位网友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我对中国的这类海外投资并不都看好,认为有相当部分的投资是非常失败的,而且我还断定,这些失败的海外投资,与国内风行的投资文化、理念、经验、管理模式等不无关系。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外投资和贸易是国内经济的外溢,你国内的那一套问题多多,拿到国外去怎么就会大显神通呢?中国在利比亚、沙特、部分黒非洲的投资,你能说不是失败的吗?你跑到非洲去,以为这些国家也没有真正的工会,没有罢工,以为这些国家的百姓也很好忽悠,工资能拖就拖,福利能免就免,用钱搞掂官员就能一路看到绿灯,或者假装人家也是如此,结果,你的钱砸进去之后,才发现吃了大亏。就算你挣到了钱,由于你习惯于走官场而漠视百姓的做派,在当地却埋下了对中国的恶劣印象甚至仇恨。据我所知,由于复制了国内那种只崇拜官场、藐视平民利益和感受的行为模式,这些年来,中国海外投资给某些当地居民留下的负面印象,有些方面超过了当年西方列强殖民时的水平。

   至于国内的那些高科技企业,我就想对这位“sundia”的朋友说了,你说得还不够呢,我还可以给你补充一大堆呢。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之外,中国各省市都有这类企业存在。中国这么多年来搞了多少高科技园、创意园、新兴产业基地等等?可能很难统计得完全,原因是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不仅各省会城市在搞,各地级市也在搞。老姜就参与过一批这类项目,给他们当所谓的顾问,做所谓的策划,也清楚里面的黑幕和水分。这类项目有成功的,如这位网友所列举的,但相当部分是忽悠。即使有那么些成功的案例又怎么样?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的不良态势吗?这正是我后面要讲的。

   “sundia”网友还说了件趣事儿,说他走了全国十五个省市,都不敢说摸透了中国的国情,你老姜怎敢乱说?说到这件事儿,我倒是想跟这位朋友交流一下:如果你只是走了十五个省市的话,对不起,我比你走得多,至少我所有省市都去过。我也不是走马观花。在西部,我参与过上市公司的筹组,在那里呆的时间不短。我给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官员上过课,跟那里的牧民一起生活过,去过新疆最南端的和田,知道中国西部有多大。我曾经驾车在青藏高原上奔驶,半小时之内见不到一辆车,一小时之内见不到一个人。我对中国西部感受最深的是,像宁夏的银川,青海的西宁,甚至贵州的贵阳这些首府和省会城市,你只要离开三五十公里,看到的就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荒凉、贫苦、落后令人触目惊心。可我在文章中为何不写出这些来?因为它跟我的主题无关。我前面那篇文章并非要说西部有多么落后,而只是想说明,西部的自然环境和人口数量都决定了,那里不可能复制东部基础投资的规模和密度。比如青海的格尔木,那里能形成一个都市群吗?显然不能,气候环境不允许,人口密度决定无此必要。没有这种可能,在青海境内大搞道路基础投资,在西宁与格尔木之间修一条高铁,就是在摆乌龙。西部不可能复制东部的基础投资规模和密度,东部的这种投资饱和后,政府的这方面的总投资就会下降。这种投资下降后,政府就至少失去了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种传统动力,这不是简单不过的逻辑吗?

   最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写一篇涉指宏观走势的文章,有没有个体的体验,是不是经历过某些事儿,并不重要。现在是信息社会,材料数据摆在那里,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健全的脑袋,能对这些材料数据进行鉴别,知道哪些东西比较靠谱,哪些不合常理和逻辑。我倒是觉得,对经济的宏观形势进行评论,最好是能把个人的实践和感受去掉,因为这很容易造成坐井观天。正如一位女人,如果她找了一位好丈夫,就容易认为天下男人都是绅士;倘若她碰上了一位吃喝嫖赌的老公,很可能就会把天下男人视为恶棍。老姜也如此。我曾经在石化系统呆过,薪水较高,那时我便以为中国人的收入都不错,后来才知道这是幻觉。

   有了这点常识,问题就能简化了。回到我与那位网友的分歧,我说中国的经济正走向垄断化、权贵化、非民营化、难以集约化,他说中国有很好的高科技企业,现在只需回答的是,究竟是我说的那些事实,还是他列举的例子正在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如果再具体点,还可以继续追问道,你说的那些高科技产业,在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中究竟占多少比重?它的发展前景真的很乐观吗?真的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决定性力量吗?它的核心技术在我们手上吗?最主要的是,决定这些核心技术未来走势的科学潜能,真的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吗?

   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中国经济的致命短板——创新能力前景堪忧。这是一件最不能忽悠的事儿,忽悠了对谁都没好处。而只要我们不在这件事儿上忽悠,就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的创新能力是比较弱的,而且暂时看不到改善这种处境的迹象。

   不错,中国这十几年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据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接近30%,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据说也已接近半壁江山。可这些数据要用来证明中国的创新能力,是有很多水分的。我说它有水分,不是指数据造了假,而是基于这两点主要理由:第一,中国的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到核心技术环节,很多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IT产业如此,所谓的清洁产业如风能发电、电动汽车如此,甚至传统的家电产业的相当部分也如此。第二,高新产业也是以企业为单位统计的。一个企业的的产品,从创新开发到成品制造,可能有N个环节,这些环节有些与创新直接相关,有些技术含量高些,有些低一些,有些则纯粹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如电子产品的组装。而人们对高科技经济进行统计时,是不可能进行这种严密的划分的。一些企业的产出,只要产品是高科技的,哪怕它的最后产出都来自农民工的手工组装,也被装进高科技经济这个框子里了。这不是故意忽悠,但也是一种忽悠。这种忽悠照样能掩盖真相。

   如果不被这些统计数据迷惑,那么中国的创新能力究竟如何,我们就可以直达问题的根部了。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何因为存在这一根本问题,就能断定中国的创新能力好不到哪里去?文章写到这里,我正好去客厅休息了一会,看到了凤凰卫视正在重播的《世纪大讲堂》,梁小民教授正在电视上演讲。他讲的课题正好与这个问题有关,我就省点心事儿,把他的见解简述一下——梁小民教授谈的是日本的问题。日本为何坐稳GDP老二的位置后,不久它的经济就陷入了停滞状态?梁教授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日本缺乏创新能力。由于没有形成这种能力,所以在地产、普通制造业的增长因金融泡沫而失去后劲之后,日本也就失去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日本的经济之所以没有大的创新能力,是因为它奉行的乃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它的新技术开发创新,很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梁小民教授说得非常之到位,这也是我想说的。不过,我想说的是中国。比起日本来,中国民用产品的创新能力可能更弱一些。与中方合作、在中国生产的许多电子、家电、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捏在日本的手心,就是一个明证。我尤其想要说的是,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更不完善,政府插手经济更加厉害。而且我们的行政干预是全方位的,不仅干预经济,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行政干预尤为来劲儿。这一点特别让我悲观。因为教育和科研的行政化,对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打击才是根本性的。60多年了,我们竟连一个诺贝尔科学奬也没拿过,就很能说明问题。

   诺贝尔奖与经济生活中的创新有关系吗?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发展、延伸、走向、领先地位的可持续性等,背后的王牌就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不行,很难形成真正的有国际优势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也很难保持其领先地位。诺贝尔科学奖虽然看起来是少数顶级科学家的事儿,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这个民族的科学素质的高低。正如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的背后,反映的是这些获奖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竞技体育的总体水平。老姜发现,排除小型国家之后,这个地球上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还没有任何国家在完成现代化之前,连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也拿不到的!

   政府对教育、科研、经济生活的过度行政干预,为何会扼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创新能力?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我只想通过梁小民教授所例举的一个例子,说明其中的原因之一。梁教授举的是半导体的例子,他在《世纪大讲堂》中提到,当初,美国和日本都致力于发展半导体技术时,他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日本采用的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美国则放任企业自己去琢磨这件事儿。竞争的结果是,美国的半导体技术远远走在了日本的前面,也最终控制了这块市场的技术终端。在这种技术的创新上,政府为何斗不过企业?我猜想其中的一个理由是:半导体技术如何取得突破,可能有N种选择,但只有一种选择是正确的。相对单个企业来说,政府由于拥有资金、信息、人才的优势,能作出多种选择,但也无法覆盖N种可能。对每一个单独的企业而言,与政府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穷尽自己企业可能搜罗的资金、人才、信息,顶多也就能作出一个或数量可怜的几种选择。问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数量庞大,对半导体技术有兴趣的企业也不少,他们各自的发展思路集合起来,就足以覆盖甚至超过N种可能了。半导体技术的突破,也就顺理成章地在自主开发的美国企业内发生了。对每个社会而言,政府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也不要无知自大,以为自己能包打天下。尤其像创新这种事情,政府更不可能比民间性组织和个人高明。否则,抛开思想自由不谈,大学要独立办学干什么?企业为何又要摆脱政府的束缚?

 

  2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