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洒洒咪猫粮怎么样:200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与评价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01:2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答案】B  【考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项:shí/zhì  mó/mú   bō/bō   B项:cháo/zhāo  dī/tí  lǜ/lù  C项:zhēn/jiān  rú/rú  guǎng/kuàng    D项:tuān/zhuì  huì/wěi  kān/kān  【简评】本题不要求拼写,也不给出注音,难度不大,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体现了因义辨音的指导思想。AB项加点的全是同形字,CD项加点的全是异形字,秋色平分,考查全面,富有创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答案】C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A项:色彩不当。“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于贬义。B项:自相矛盾。“安土重迁”意思是,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该成语与“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矛盾。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一词多义,该句使用符合前者的意思。D项:用错对象。“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把它用于“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是不合适的。  【简评】从成语的感情色彩、特定语境、复杂内涵、适用对象等几个角度进行考查,类型全面。涉及的四个成语,不偏不怪,难度适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答案】D  【考点】辨析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培养”后面缺少宾语,可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生活习惯(或生活观念)”。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简评】病句类型通常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只涉及相对比较简单的三种,总体难度不大,但考生面对D项,有可能会拘泥于语法规则,认为“形成优势互补”属于成分残缺现象,应该表述为“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其实,“形成优势互补”乃是媒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不具有典型性,不宜作为命题材料。   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战略环境评价:                                                      【答案】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主要”、“重要”是在提示考生,要把非主要的信息和非重要的词语压缩掉。  【简评】压缩语段这一考点,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命题人降低了压缩的难度,不要求考生用连贯的文字来表述,而只需找出关键词语就行了,况且还对词语作了量上的规定——三个。  5.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   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答案】赞成者说:由家长接送,既可节省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质疑者说:难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难道孩子们学得还不够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  【考点】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最关键的是,要写好赞成者的话;有了赞成者的话,质疑者的话就了针对性。赞成者的话,可从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方面考虑;质疑者的话,可与之一一对应,进行针对性的反驳。  【简评】变换句式,考查形式容易呆板。命题人这次作了有益的尝试,把话题内容和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考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和变换,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显得自然无痕,极具新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 诸 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答案】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A项:“听”是“准许”的意思,在李密《陈情表》(苏教版必修五)中学过,其句为“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可译为“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或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B项:“迫”是“逼近”的意思,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三)中学过,其句为“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可译为“当时元兵已逼近临安城外”。C项:“壁”是“营垒”的意思,在司马迁《项羽本纪》(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学过,其句为“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可译为“等到楚军攻打秦军,诸位将领都在自己的营垒上观看”。D项:“度”,一词多义,自然有“考虑”这一义项,但这里应该是名词“姿态”的意思,我们曾经在司马迁《刺客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学过,其句为“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可译为“许多臣子都愕然,事情突然发生而没有料到,都失去了他们的常态”。  【简评】四个词语,都是常见的,在教科书中都能找到使用依据,难度不大。“听”和“迫”在句中是动词,“壁”和“度”在句中是名词,考查了不同的词性,有代表性。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 诸 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答案】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③虽写士气,但只是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④写吴汉警告进兵者,与激励士气无关。⑤写吴汉的军事决定,与激励士气无关。  【简评】虽然通过③增加了一定的迷惑性,但总体来说,本题难度偏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答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C项概括的意思在时间上存在错误。从“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可知,“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之后,才与刘尚的队伍回合。  【简评】错误项所涉事件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跨度,容易识别,难度偏低。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答案】(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要以直译为主,特别是关键字要咬住,如第(1)句中的“及”、“见”、“亲信”,第(2)句中的“比”、“敕”、“何意”,第(3)句中的“就”、“并”和状语后置句“于江南”。  【简评】所选句子不长而短,但具体而微,有足够的采分点,既利于考生发挥,又便于批改。从句式来讲,第(1)句是被动句,第(2)句是疑问句,第(3)句是状语后置句,选句比较典型。句式的考查,通过翻译形式来体现,比较巧妙。  附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人。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封吴汉为广平侯。第二年春,吴汉把苏茂围困在广乐,周建招集十多万人去广乐援救苏茂。吴汉率领轻装的骑兵冲上去,与敌人作战,结果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从马上摔落下来,伤了膝盖,正撤回营帐。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主帅却因伤而卧,这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啊。”吴汉于是情绪振作起来,裹好伤口爬起来,叫人杀牛犒劳士兵,并下令军中说:“今天是封侯之时,大家好好努力啊!”于是士兵们激奋起来,气势倍增。第二天,大家一齐击鼓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当时鬲县有五个大的家族一起驱逐他们的地方长官,占据县城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取鬲县县城,吴汉不准许,说:“导致鬲县人造反的原因,都是那个地方长官有罪啊。胆敢轻率冒失进兵的人,斩首!”吴汉于是送上檄书上报郡里,让他们逮捕那个地方长官,并派人把这情况告诉鬲县城中的人们。那五个大的家族非常高兴,立即一起归顺投降。第二年,敌人带着五万多人夜里进攻吴汉的营垒,军中士兵受惊,一片混乱,而吴汉仍然卧着不动,不久士兵们就安定下来。就在当夜,吴汉派遣精干的士兵冲出营帐,突然攻击敌人,大败敌人的军队。建武十二年春,吴汉进军进攻广都,攻下了它。接着,吴汉派轻装的骑兵去烧成都市桥。皇帝告戒吴汉说:“你只坚守广都,等待敌人来进攻,不要与他们交兵作战。如果敌人不敢来犯,你就转移营地,逼近敌人,等待他们力气衰弱,才可以攻打他们啊。”吴汉趁着胜利,进逼成都,依凭江的北岸为营垒,派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的南岸。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责备吴汉说:“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呢!与刘尚的营帐隔开来,如有紧急情况,就不能再互相联系了。”诏书还没有到达,这时谢丰、袁吉带着十多万军队进攻吴汉,他们派别的将领带着一万多人攻刘尚,使他不能援救吴汉。吴汉与敌人大战一天,军队失败,逃入营垒。吴汉于是召集诸位将领激励他们说:“我想要把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成败的机会,就在此一举了。”于是树起许多旗帜,使烟火不熄,叫士兵在夜里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前进。他带着士兵与刘尚合并了兵力,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吴汉全部的士兵迎战敌人,于是大败敌人。吴汉随从皇帝征讨时,诸位将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他们的常态;吴汉神情自若,就将修理武器,激励官兵,使他们振作起来。吴汉曾经出征,他的妻子和儿女在后方购买田产。吴汉回家后,责备他们说:“军队在外,官兵供给不充足,你们为什么购买很多田宅呢!”到了吴汉死去,皇帝赐给他谥号“忠侯”。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 国忧 君忧民。【考点】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1)颔联具体写的是,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概括起来,是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具体写的是,西南三峰并列着,只能见到一半,而另一半似乎隐于青天之外;一条大江,看起来被白鹭洲分割成两道。概括起来,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颔联反映了六朝繁华不再;颈联反映江水永流,自然永恒。作者通过自然的永恒反衬历史繁华的短暂,抒发了人事沧桑之感。(2)以“浮云”比喻奸邪,以“日”比 喻 君王和贤人。作者以浮云蔽日为喻,写奸邪为非作歹、君王被奸邪所蒙蔽,写包括自己在内的贤者不得任用。“使人愁”,点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是愁产生的原因。  【简评】虽然有人说江苏省省会南京古称金陵,这道题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该诗影响面比较宽,曾在小学生古诗文读本上出现过,曾在初中教材上出现过,经常在高三迎考复习资料上碰到(如江苏教育出版社《高考零距离(精练本)》第296页就有该诗的命题),其中第2小题“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高考命题几乎一样),所以考的价值不大,容易给广大高三师生带来负面影响(如回到课本不断炒饭、猜题押题)。  附名家(袁行霈)赏析: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6)__________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____________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答案】(1)辩乎荣辱之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陟罚臧否(4)江州司马青衫湿(5)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6)合抱之木 千里之行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课内默写6分,高中4分,为一文(1分)一诗(1分)一赋(2分),作者分别是先秦、唐朝、北宋的作家庄子、白居易、苏轼;初中2分,为一文(1分)一诗(1分),作者分别是三国时期、唐朝的作家诸葛亮、杜甫。课外默写2分,考的是文,作者是先秦的老子。从时代来看,集中在先秦、三国、唐朝、北宋。其中,先秦考了两个人,是道家人物庄子、老子,分值为3分;唐朝考了两个人,是大诗人杜甫、白居易,分值为2分。从体裁来看,诗占2分,赋占2分,文占4分,都来自篇幅长的课文。其中涉及的两首诗,属古体诗(短小精悍的五言、七言近体诗未考到)。从教材来看,高中必修一(《逍遥游》《赤壁赋》)占3分,必修四(《琵琶行》)占1分。  【简评】课内外、高初中的默写比例,较为合理。朝代分布基本恰当,突出了历史上最具原创力的时代,但先秦全考道家人物,唐朝全考现实主义诗人,流派、风格覆盖面窄得很。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题干中“对全文情节展开”是审题的关键,意思是第二段与下文哪些情节有什么样的关联。从下文来看,作者写了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那么,这些情节跟第二段有什么关联呢?笼统地讲,这些情节是由第二段展开来的,换句话说,第二段为下文作了铺垫,或提供了具体构思的依据。具体来说,选女婿、打陪嫁首饰、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显然是由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展开来的,所以作用之一可以表述为:第二段写父女相依为命,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提供了依据(或作了铺垫)。而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等情节,显然是由第二段“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事事都做得精到”展开来的,所以作用之二可以表述为:第二段写侯菊精细能干,为下文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了依据(或作了铺垫)。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案】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第一个画线句,表现了侯银匠又甜又苦的心情,具体地说,侯银匠既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中年丧妻”,把女儿拉扯大很不容易),嫁了个好人家(“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总算还能为女儿提供一点金首饰(“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现在自己可以替女儿打首饰了而感到喜悦,又为女儿出嫁后自己将会很孤独(最后一段就反映了的孤独)和自己只能给女儿这点首饰(虽然女儿说“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但事实上还是有点寒碜)而感到难受。第二个画线句,写侯银匠的糊涂语,虽无理却很妙,因为如果不是对已出嫁的女儿思念如此之深,是不会有如此出人意外的行为的。“才一个人笑道”,既反映了他孤独的处境,又反映了他只好自我安慰的情态。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小说中的花轿,在改装前“骨架都还是好的”,在改装后“银铃碎响”、“很多人都来看”,在随侯菊陪嫁过去后,“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几处的叙写,都对刻画侯菊这一人物形象有很要的作用:跟父亲要花轿,说明她对此早有打算;改装花轿,说明她心灵手巧;出租花轿,在陆家独当一面,说明她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F级)  【解析】这道探究题有一定难度,光停留于一些文句和字词,是做不好的,必须要把握准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后者往往服从于前者,因为最能表现作品主旨的那个人物才是主人公)。那么,本文的主旨和主人公是什么呢?小说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都从侯银匠的角度来叙事的。第一段写“侯银匠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下文虽未直接回答是“什么道理”,但仔细玩味,应该是指他作为手艺人,勤劳且灵巧。有其父必有其女,正是因为侯银匠勤劳、精细、能干,才有中间大部分文字中女儿的勤劳、精细、能干。也许是作者考虑到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侯银匠,所以倒数第三段又回到了侯银匠的身上,写他无妻而女儿又不在身边,于是对女儿十分思念;最后一段写侯银匠喝酒,写他想起两句唐诗,进一步写他对女儿的深深思念。这把侯银匠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人性美。如果题目换成“侯银匠的女儿”,恐怕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的叙事角度是要变一变的,但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作家汪曾祺师承他的老师沈从文,对人物所处的更为本质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是非常重视的,而女儿侯菊这枝叶正是侯银匠这棵大树生长出来的,她的勤劳、精细、能干正是源于她父亲同样的品质。  【简评】今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命题有两大突破:一是体裁上的突破,一是题材上的突破。具体地说,所选体裁是短篇小说,这在以往的江苏卷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即使把它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体裁的选用也实属罕见。由此我们想到,散文经常拿来命题,短篇小说亦已一试,那么短小的剧本乃至较长的现代诗歌盍试为之?所选题材是传统的,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蕴涵着深沉的民族心理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歌颂了淳朴的民风和代代传承的民族美德。这种不求时髦、重在厚度的命题风格值得我们称道。另外,从难度系数来看,前面三道题正常,只是最后一道探究题过难,因为答案都与主旨关联,而本文的主旨又是不大容易把握的。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纯朴的嗜血者  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  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  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16.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活得洒脱奔放、坦荡率真、无牵无挂,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全无心机。  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  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  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  【答案】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B项虽然前面的话不错,但“崇尚暴力”却是嗜血行为,与“纯朴”无关。C项反映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与“纯朴”完全无关。D项反映李逵连自己的生命也不怜惜,也与“纯朴”完全无关。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答案】C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密切联系实际”说法错,事实上文章没有联系实际。B项“递进到对梁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说法错,原文中有“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D项“最终提出的观点”说法错,其实这只是推理链条中的一点,最终的观点应该是珍惜他人乃至自己的生命,反对滥用暴力。  18.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①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②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③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水浒》作者对李逵的态度,容易看出来,因为原文中有“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之句。本文作者对李逵的态度,也不能看出,由开头一段话“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那么,作者的理性选择是什么?由“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等句子可以看出是否定李逵。引用鲁迅的话,完全符合论述类文本的一般作用: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据。但这里有一个特殊之处,下文写《水浒》作者对“排头砍去”行为的欣赏态度,所以引用鲁迅的话,还取得了对比效果。  19.“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答案】①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反对滥用暴力。③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理解这个句子,关键要回答为什么说是“最可怕的”,为什么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前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后者要能从活在“书中”好,联想到活在“现实生活”中不好。  【简评】这次论述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一篇情理并茂的杂文,既有理性的批判力量,又有情感上的感染效果,容易激活考生的思维和打动考生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使考生克服了对论述类文本可能具有的恐惧心理。笔者顺便想到,平时大多数考生不敢选择论述类文本,如果在高考中真的是如是,一道几乎没有人选做的题目还有什么考查的必要呢!所以建议以后在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时,材料本身要能够打消考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强他们的选择信心。另外,论述对象李逵也是广大考生所熟悉的,把他说成是“纯朴的嗜血者”,并借助这个文学形象谴责暴力、歌颂生命,可以纠正一部分考生对暴力和生命的错误认识,这对年轻人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和人文熏陶。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6.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答案】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把这一内容改写为“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B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详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把这一内容改写为“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C项这一项对考生有一定迷惑性,因为对应区域不在一处。对应区域之一是第二段“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把这一内容改写为“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意思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对应区域之二是,第二段中的“《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第三段中的“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合并在一起,这是命题人所作的一次巧妙的剪辑、组合。那么,命题人把它们剪辑、组合、改写为“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呢?显然没有,“等学术领域”的表述与“等方面”的表述,都是具有弹性空间的,而已不需要我们计较“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和“版本、目录”两处列举数量上的差别了。D项对应区域是第二段“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了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由此可知收集珍本古籍时原来并没有什么书名《留真谱》,只是在影印摹刻后才取了这一书名。故“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说法完全错误。  17.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答案】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该项由此改写而成,意思没有变化。B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里是说考据学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而命题人故意把“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当作基础,我们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种错误。C项对应区域是第三段“……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该项由此改写而成,意思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D项对应区域是第四段“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该项由这两者组合而成,意思没有变化。  18.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答案】(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题干中“哪几件事”和“重要影响”是关键点。本文所写之事很多很碎,最好列举哪“几件”事呢?那些出现在特定事件前后的点明意义的升华性句子最值得考生关注,如第一段中的“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第二段中的“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第三段中的“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19.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盲从。(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注意题干中使用的是“概括”一词,而不是“归纳”、“总结”,说明命题人不仅要求考生归纳、总结出第一段中“聪明好学,刻苦用功”、第二段“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第三段中“专注学问”“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第四段中“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等词语和句子,而且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作更意义上的概括:好学精神,治学方法得当,广泛交游、视野开阔。  【简评】这次实用类文本选的是治学题材,系人物传记。但传记的考查有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传主的经历复杂,时代跨度大,涉及面很广,容量比较大,如果把它压缩成千字文,似乎就变成了材料或信息的堆砌,这便会导致命题内容主要停留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上,而不能像论述类文本那样覆盖很多的考点。事实上,本阅读题就未能避免这样的缺陷。这离《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所做的考点规定(如其他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主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差甚远。另外,第18题命题人所给的参考答案要点之一“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说法不够准确,因为严格来说,这是“重要影响”而不是“事”,最好的表述“听谭大勋讲学”。     附阅读题总评  试卷上站着大写的“人”  ——也评200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阅读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南校区   李仁甫(224005)  如果把200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比喻为一面巨型蛋糕,那么无疑各类阅读题切得了其中比较大的一块:它在全卷160分中正好占40%,在非作文部分的90分中更是占了71%还多一点。这里,我实际上有意把非阅读、作文部分忽略了,因为上海卷已证明这部分确实也可以被省略掉,而依然在考查这部分内容的其他各地卷事实上也把它们最大可能地压缩成了一块“鸡肋”。我一直觉得最能体现一份试卷特色的,无非是阅读(江苏卷分值为64分)和作文(江苏卷分值为70分)。作文自有很多人在热议,而阅读同样值得我们来关注。下面,我将对江苏卷阅读题的特色作一点总结。  根据江苏省2008年《考试说明》的分类标准,阅读部分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中古代诗文阅读又包含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只不过能力要求定位在鉴赏上)。从涉及的种类来看,阅读部分有以上五种,我称之为五大类阅读题。就今年江苏卷来说,这“五大类”:文言文《吴汉传》(选自《后汉书》),诗歌《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的七律),文学类文本《侯银匠》(选自《汪曾祺全集》),论述类文本《纯朴的嗜血者》,实用类文本《晚清学人杨守敬》。稍加观察,不难发现,这“五大类”有一个共同点:除了诗歌外,其他文本都直接以人物为题,而即使是诗歌,也隐含着“登”的人物即李白。也就是说,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江苏卷各类阅读题都突出一个“人”字 ,或为吴汉、杨守敬作传,或抒发李白“长安不见”之愁,或叙侯银匠的传奇故事,或议“纯朴的嗜血者”李逵。  从人物身份看,所选人物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吴汉是朴实厚道、善于激励士气的将军, 李白是忧 君忧国忧民的失意文人,杨守敬是近代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成就突出的学人,侯银匠是小镇上的手艺人,李逵是乱世中的造反派;吴汉是朝廷大员,李白、杨守敬都是文人,侯银匠、李逵都是社会的底层人;吴汉、李白、杨守敬都是真实人物,侯银匠、李逵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五个人物中,李逵有争议性,文本意在否定他的暴力倾向,而其他人都是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  五大类阅读题,显然都是经过命题人认真推敲的,体现着命题人心中的价值追求。文言文《吴汉传》,避开了通常所写的道德标兵、廉洁模范、封建孝子、愚忠臣子、除恶英雄,而选了深得帝王“亲信”却因在重大问题上犯严重错误而被责备、善于作战却又以和平手段使“据城而反”的五姓心悦诚服地归降、关心士兵却又对士兵严厉地说“敢轻冒进兵者斩”的人,这样的形象有血有肉,非常真实。诗歌《登金陵凤凰台》属于怀古类,它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满腹忧思的李白,正登临高台,面对“凤去台空江自流”的景象,发出一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深沉感喟。文学类文本《侯银匠》是一曲传统美德的颂歌,它通过侯银匠的女儿侯菊的立身行事,告诉我们侯银匠身上勤劳、朴实、精明的优秀品德是永远不会失传的,从而进一步告诉人们传统文化的基因会永远影响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论述类文本《纯朴的嗜血者》,是暴力的咒语和生命的礼赞,它不啻使我们感受到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是一个纯朴却又嗜血的李逵,仍然是 柏杨 先生笔下的“丑陋的中国人”,更使我们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而值得努力珍惜的。实用类文本《晚清学人杨守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绝好榜样,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重大的挫折面前敢于面对现实,善抓机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之,江苏卷的阅读题,有的弘扬传统美德,有的肯定爱国情怀,有的讴歌生命价值,有的赞扬治学精神,都蕴涵着浓厚的人文价值和人本观念。吴汉、李白、杨守敬、侯银匠、李逵——如此多的“人”,我过去从来没有在哪一份试卷中发现过,恐怕考生一下子也会感到非常意外的吧?——以前的试卷,诗歌往往考查写景的,文学类文本往往考查写景状物的散文,论述类文本往往考查大谈玄理的社科文,实用类文本往往考查反映最新成果的科技文。  江苏的命题人真正把“人”放到了首位,通过试题让考生去密切关注“人”,认真思考人,用心“向往其为人”(司马迁语),被故事感动,被心灵感动,被生命感动。如果我们每个命题人心中都有“人”,那么我们的每一份试卷上就会有“人”;而高考在国人的心目中向来具有“指挥棒”功能,如果每一份试卷上都有“人”,那么我们的考生眼前就会有“人”,我们的广大学生眼前就会有“人”,我们的老师眼前就会有“人”,我们的整个教育就会有“人”。有“人”的教育,特别是弘扬传统文化、捍卫生命尊严、彰显自由本质、倡导民主精神的教育,正应该是当今语文学科最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其“工具性”所无法覆盖、无法取代的——但愿我们每一个命题人都能果断、有力地作出这样的回答。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看法是偏颇的,觉得五大类阅读未必要有“人”,未必不能选择写景写物的篇什。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于命题人在形式上的机械模仿,而在于命题人头脑里要有强烈的人本、人文的价值观念,因为文学是“人”学,语文是“人”文。须知,写景写物的文本,可装载旧的意识,亦可反映新的理念,所以命题人可选一些直接关涉“人”的明白之文,亦可取一些关涉“人”的先进理念(如生命与博爱、自由与民主)投射在景与物上的含蓄之作。  展放在桌面上,试卷便是平坦的大地,而让考生看到大地上站着大写的“人”,这正是我们每一个命题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七、作文(70分)  20.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  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另有专评)      语文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先 黄 老 而 后 六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答案】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则……而……”的相似句式,是断句的重要依据。中间的几句,断了开来,前面“是非颇谬于圣人”虽然单独成句。再看后面,根据判断句的标志,“此其弊也”和“此正是迁之微意”应该单独成句。这样,剩下的“予按”就不得不独立成句了。  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答案】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黄老”和“六经”在教科书(包括文科历史学科的教科书)中经常出现,不难判定它们所指的学派。  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分)【答案】游侠列传  货殖列传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一般考生都要选修《〈史记〉选读》,而文科考生还要选读《史记》中其他的篇目。  附译文:      班固评论司马迁写的《史记》:“它的是非标准大大背离了圣人的是非标准。论述重要学说,先讲黄帝、老子,后讲六经;叙述〈游侠列传〉,贬低隐士,突出奸雄;撰写〈货殖列传〉,推崇势利,鄙视贫贱。这就是《史记》的弊端(见事不明的地方)啊。”据我考证,这正是司马迁精妙的用心。(该段见《梦溪笔谈》之补笔谈卷一《辨证》)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架》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答案】AC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A、前后错位。可以把“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或把“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和“我国女娲炼石补天”互换一下。C、张冠李戴。荀彧、郭嘉都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但这里应为“郭嘉”。这里考得很细,说明平时看书要非常认真。  25.简答题(10分)(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 【答案】《药》《风波》《故乡》《明天》《白光》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得最多,而文科考生除此之外,还要了解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其他没有学过的小说。这里的五个人物,都来自《呐喊》,其中夏瑜、闰土在教科书中出现过,考生更应该熟悉。  (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5分)【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    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两个名词直接出现在《红楼梦》中,它们有特定的含义,不能混淆。其实只是浏览过《红楼梦》前面的一些回目,就可以做好本题。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7题。    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古镇延续着的城乡商品交流,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环。古镇往往是中国文化主要的传承所在,也是文人荟萃之地。古代著名书院和藏书楼大都位于宁静又不失文化氛围的集镇,许多著名学者文人也都生长在古镇的小巷中,名人故里成了世人瞻仰的胜地。中国民俗文化保留最多、展示最集中之地,也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集镇。古镇上逢年过节的祭祀,庙会和迎神赛灯的游行,婚丧喜事的筵宴,都反映了民俗传统的绵延赓续。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古镇在改造中填河扩路,建设现代化住宅小区;有的为了大造商业街,扩建名人故居,而把居民搬迁一空;有的过度开发旅游,甚至建起了大型游乐场。这就造成一些古镇特有的情韵不复存在。   26.从材料看,古镇一般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答案】有历史建筑(“独特的建筑风貌”、独特的建筑格局),城乡商品交流之地(城乡经济交流场所、城乡商品交流中心),文人遗迹(出过许多文人学者、有文化遗存、有“书院和藏书楼”),保留了民俗(有祭祀、庙会等民俗)。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这个语段可分为两个层次,“随着人口增长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之前是一个层次,从“随着人口增长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往后又是一个层次,前者正面说明古镇的特点,后者指出古镇的存在危机。两道试题就围绕这两个层次进行巧妙的设问。古镇的特点,在第一个层次中完全可以找出来,可以从建筑独特、商品繁盛、文人众多、民俗集中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27.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保护古镇。(9分)【答案】要珍惜文化遗产,保留古镇原有的建筑风貌(不能改变建筑格局);保留古镇的居住功能(另建新镇,安置新增人口);修复名人故居宜修旧如旧;有序地适度发展旅游(防止过度商业化)。  【考点】能力层级为级  【解析】保护古镇的措施,是针对古镇的存在危机而言的。就第二个层次来看,有这样一些危机危机:“一些古镇……”指出古镇被随意“改造”,“有的为了……”指出名人故居被随意扩建、居民被赶走,“有的过度……”则指出古镇被过度开发。针对这样的危机,保护措施就有相应的四点:保留原有建筑风貌,适度修复名人故居,保留古镇的居住功能,有序适度开发旅游、游乐项目。  【简评】总体来看,语文附加题命制得还不错。首先,文言文阅读虽仅80多字,却涉及班固、司马迁、沈括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涉及《史记》《梦溪笔谈》两部杰作,涉及先秦时期的两大学派,涉及《史记》中的两个篇名,如此密集的信息显然远远超过必做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吴汉传》,很适合做文科考生的加试题,确实能够考查出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水平。其次,名著阅读题的五个选项,涉及五部作品《女神》《家》《三国演义》《哈姆莱特》《欧也妮·葛朗台》,有中国有外国,有小说有诗和戏剧,有一定代表性。再次,简答题涉及中国的两位重要作家,考得细,但点分得开(要求考生知道《呐喊》中的五个篇名和简单了解《红楼梦》中的“金”“玉”“木”“石”几个关键人物),考生记忆准确和模糊的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从而可以考查出考生的知识层次。最后的材料概括分析题,语段的信息量大,但层次感明显,设置的两个角度与此相适应,便于考生发挥。总之,语文附加题包含的文化信息密集,知识覆盖面很广,与对文科考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