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厅吊灯图片大全: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试题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55:52

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试题分析

 

焦作一中  刘静  田亚军  撰写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章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1.(3分)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A项出现在原文第一段,文中在介绍天文学时说“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句中的“渊源”“痕迹”等是关键词。A项说“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其说法与“渊源”“痕迹”不符。“渊源”不等于“已经形成了”,前者只是雏形,后者则已经定型;“痕迹” 不等于“知识和观念”,前者是模糊的、零碎的,后者是清晰的、完整的。A项错在混淆词义。

2.(3分)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C项出现在原文第三段,原文说“唐代一行的大衍历”而不是“唐代大衍历”;另外“按内容分为七篇”是大衍历的结构特点,这种结构被后世历法仿效。C项却说 “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仿效”,其中的“也”字莫名其妙,前面没有和“也”相呼应的内容。C项错在偷换了概念,并且误用关联词。

3.(3分)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出现在原文最后一段,“中国的天文学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 是明代天文学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表明这就是明代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4.(3分)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中的“充”,意思应为“充任”“担任”。解释为“代理”没有根据,与文意不符。

5. (3分)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能力。首先要理解“雅有方略”的含义,根据文意不难推断出指宋庆礼很有方法策略。然后判断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是玄宗皇帝的主张;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表明宋庆礼为政清廉严明,勤于治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是宋庆礼为政的效果。这三项均不能说明宋庆礼有“方略”无关。所以正确选项为A。

6. (3分)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B项 “另址再建营州城”有误,文中说“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即在原址“柳城”恢复重建之意。所以B项为错误选项。

7. (10分)

【参考答案】

(1)然而(宋庆礼)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更,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译出大意给2分;“功役”、“嗤”、“切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多年。

(译出大意给3分;“苦节”、“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第一句难点在“切事”上,但根据文意也不难推断。第二句“苦节”“劳臣”都需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有一定难度,“所”表示大概的数目,可以理解为“左右”,相对较易。

参考译文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因为精通经书被举荐,授予卫县县尉的官职。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接受诏令在河北构筑要塞防守居庸、岳岭、五回等路,用来防备突厥,特意征召宋庆礼来共同谋划防守大事。庆礼向来有谋略,彦范很是礼待他。不久宋庆礼升任大理评事,仍然担任岭南采访使。当时崖州、振州等五州的首领,相互侵扰掠夺,偏远之地很不安宁,先前派遣的官员,害怕那里毒烈的瘴气,没有人到那些地方去。庆礼亲自到达偏远之境,询问地方风俗,向人们说明祸福的道理。于是百姓得以安居,庆礼就撤去镇守的士兵五千人。开元年间,庆礼担任河北支度营田使。当初,营州都督府安置在柳城,以控制奚、契丹。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地方违背(朝廷的)制度,(致使)奚、契丹两蕃反叛,攻陷了柳城,这之后(营州都督府)迁移到幽州东面二百里的渔阳城。开元五年,奚、契丹分别归附唐朝,玄宗打算在柳城重新恢复营州都督府。侍中宋璟坚持认为不能这样做,只有庆礼甚、极力陈述这样做的好处。于是玄宗下诏:庆礼及太子詹事姜师度、左骁卫将军邵宏等担当这个重任,重新在柳城修筑营州城,整个工程三十天就完成了。不久任命庆礼担任御史中丞,兼任检校营州都督。庆礼开屯田八十多处,并且招集经商的胡人,为他们开办店铺。几年的时间,营州仓廪充实,居民渐渐富裕起来。庆礼处理政务清廉严明,而且勤于治理,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不敢违法乱纪。但是他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更,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开元七年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评议说:“宋庆礼过于刚直,(这样)就容易被折断,过于明察,(这样)就没有朋友,在东北边境常惹出事端,所损失的财物数以万计。按照朝廷追加谥号的原则,他爱投机取巧,自以为是,谥号应是“专”,(我)请求追赠他“专”的谥号。礼部员外郎张九龄反驳说:“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多年。在家里是可以轻松快乐的,他却只是安于为国事奔走;屯田耕种是艰苦的,他又能使军队的仓廪充实。没有人不敬服他干着辛劳屈辱的事却从不使自己的身心懈怠,坚守忠贞的节操而极尽自己的力量,有这样一种品行在此,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我)请求用我的建议,把太常博士张星的意见撤换下来,这样他向来的品行有迹可查,更换名号的制度也不至于落空。” 于是(朝廷)追赠他的谥号为“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

【参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这道题既是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也是为下一题评价诗歌内容做出铺垫。这首诗的一个特点就是画境与现实真景自然而合理转换与融合,即由赏画中美景自己陶醉其中转到现实。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写画中美景,第二、三句写作者陶醉画中不能自已,诗的第四句作者经朋友提醒回归现实。这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学生能理解住最后一句的含义,就基本可以把握诗中哪句是写画景,哪句写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

9.(6分)

【参考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作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这是是一首题画诗,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作者对画的赞誉之词巧妙地融合在对景色的描绘中。正是由于画的高度逼真才使作者产生一种幻觉陶醉其中。诗的最后一句一语点破作者的“梦境、幻境”,更让读者深深体会到画家技艺的高超。在艺术鉴赏中,感悟、联想的能力至关重要,本题的这一问着重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对诗歌的鉴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考生作答是恰当,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参考答案】

(1)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2)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3) 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分别出自 屈原《离骚》、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赤壁赋》,均为考纲要求背诵篇目,其中初中两篇,高中一篇。

乙  选考题

第三大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怪 人》选自乌拉圭著名作家比亚纳的作品。

11.

(1)(5分)

【参考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A项是对小说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由原文“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小牛神色愤怒,眼冒火光,无法忍受的原因应是被囚禁,而非因知道将被拖出去烙印。所以,A项的概括与分析是错误的。C项兼有对马乌罗外貌、经历的介绍和性格所作的分析。关于他的经历,原文说他从何而来没人知道,说他曾是强盗是由他平时的言行而进行的一种猜测,而非真实情况。原文更没体现人们对他的歧视,歧视的说法是无中生有。所以,C项的分析也是错误的。E项是对小说细节描写和主题的分析。作者通过写马乌罗在危难之时为拯救男童而殉难这一情节与前面写他表现出的冷漠与人们对马乌罗一种误解形成对比,突出他“外冷内热”的性格特点,说主题是为了讴歌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有些夸大其辞。所以,选E项只能计1分。B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从原文“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这段文字可以看出B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D项是对小说主题思想的分析。通过阅读这篇文字不难看出这项的概括分析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D。

(2)(6分)

【参考答案】①形象上,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面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嗓音嘶哑;②性情上,他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③品行上,危急关头,别人四处奔逃,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外貌和言行举止上。把握住这点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概括归纳出这三点。首先,他外形上原文有较详细的介绍与众不同处在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面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嗓音嘶哑。其次从他平时的言行可以归纳出他性情上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最后他救人的行为可以归纳出他品行优良,危急关头,别人四处奔逃,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特点。在小说中,作家往往运用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刻画艺术形象;人物的言语谈吐、行为举止往往与人物的性格表里相映:行为、语言是把握人物性格的钥匙,性格是人物行为、语言的依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认识和评价这类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 (6分)

【参考答案】①前文已对如何“烙牛"作了详尽细致的描写,此处不必重复;②塑造马乌罗形象的重心是后文“救童”一段,其“烙牛"仅是铺垫,应该略写;③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前后文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致。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这道题是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安排的分析能力。小说开篇已经对 “烙牛"过程做了详尽、细致的描写,如果此处再写画就蛇添足变成赘笔了。   小说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服务的。这篇小说塑造马乌罗这个形象主要是为了写“救童”一段,突出其品行特点,而“烙牛"仅是一个引子和铺垫,应该略写。如果直接写马乌罗“救童”一段,虽也能表现其舍己救人的一面,但不能全面的表现这个人物形象,所以作者此处腾出笔墨追述介绍了平日的马乌罗,与后面形成对比,这样人物形象更全面,其艺术表达效果也更突出。

 (4) (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加乌乔“烙牛”的片段更精彩。

①展示了加乌乔们的生活风情,凸显了其强悍、乐天的性格,强化了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②构成了理解主人公马乌罗的性情和英雄壮举的氛围和基础;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烘托手法等,逼真呈现了烙牛过程,感染力极强。

观点二:马乌罗“救童"的片段更精彩。

①展示了马乌罗勇于牺牲的英雄壮举,完成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②作为小说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品讴歌人性之美的主题;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一步步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点三:两个片段同样精彩。

都是小说的华彩段落,前者是铺垫,后者是高潮,共同完成了主人公的塑造;②二者相辅相成,通过“烙牛”的加乌乔们和“救童”的马乌罗形象的相互衬托,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和烘托等多种手法,精细传神,画面感极强,一头一尾,交相辉映。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试题分析】  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注意审题,明确这类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方向。首先,答题步骤要完整,必须要先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之后逐条分析,说出自己的理由。其次,要注意答题的方向。小说的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服务的。无论考生回答哪一个片段更精彩,在陈述理由时必须要向这个方向靠——内容方面的优点。情节的精彩还在于它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上——形式方面。掌握住这两点要求,这类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四大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摘编自王元的《华罗庚》。

12.

(1)(5分)

【参考答案】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其中A、B、C、D、E五个选项都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B、C、D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传记四个具体事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E项则是针对全篇的理解和分析。A项最符合原文意思,是第一正确选项,给3分;B项写“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与原文“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理解略有偏差,原文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强调要善于把握退却的时机,而非进退时机。给2分。C项写“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不当的地方,原文是说“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即大会上王元和潘承洞不仅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有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所以C项给1分。D项写“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明显有误。这里“国外数学界’鲁班’”将原文范围缩小,所以不给分。E项“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本文重点体现的是华罗庚的一些治学方略,所以不给分。

(2)(6分)

【参考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浸”,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答案范围在第二段,第二、三点相对直接、明确,不难整理,第一点“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 需要归纳整理,该点容易遗漏。

(3)(6分)

【参考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道薄”的读书方法。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并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不难看出答案范围在第三段,三条答案也很容易概括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答案要分条整理,使答案清晰、明确。

(4)(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和指教,提高自己;

“观棋不语真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

“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问题,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

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就该,“落子无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答题步骤要完整,必须要先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之后逐条分析,说出自己的理由。观点明确给2分。观点论述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理由充分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

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本题所给的四个句子,只有B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成语“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感情色彩为褒,在A项中语境使用,显然不正确。其他三个句子中的成语“相形见绌”“跌宕起伏”和“白云苍狗”的使用都没有问题。考生只要能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就比较容易判断这三个句子是正确的。

14.(3分)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选项是D项,这一句没有结构性语病,而A句、B句和C句都存在结构性错误,只不过其中的病句小类有所不同。A成分残缺,“无论……还是”缺固定搭配“还是” ,“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改为“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上岗”; B “可以” 与“得以”重复,将“得以”改为 “得到”;C 搭配不当,“刻画”与“特征”不搭配,将“刻画”改为 “描述”, “很好地”修饰“发现”也不是很妥。

15.(3分)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正确选项是C项,这一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突破口进行排除。首先,读完这几句明显可以判断出③和⑤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应③⑤连在一起,它们组合起来应是“促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排除A、D两项。其次,我们在筛选B、C项时发现,按B项那语序组合起来,在连④句时会发现,这一句缺少主语,前后不连贯,从而把B项也排除了,只能选择C项。

16.(5分)

【参考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这是长句变短句。本题只要抓住长句“阐释的对象,阐释的依据,阐释的内容(既有,也有 还有)”这样一个基本内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7.(6分)

【参考答案】略。(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和修辞”的能力。修辞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辨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文采。本题所给的示例分别以“人生”为话题,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句式方面,每一句除了“……如……,应该多一些……的……,少一些……的……”的形式之外,还应注意所选的喻体应与后面的修辞词相搭配,那样内容跟贴切。此外,还要注意“多一些”后所用的内容与“少一些”后填的内容应相反,形成对比。

18.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