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贵谷:会同三王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20:09
毛成舟:狮子洞下“三王庙”
2009-4-21
在连山乡大坪村狮子洞下岩寨脚旁有一口面积约半亩的水塘,因其形状如新月,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月光塘”。月光塘的南端有一座砖木结构、外粉石灰的古庙。该庙占地约200平方米。坐东朝西,系三间穿斗式托瓜建筑。四周松苍柏翠,绿竹成荫。庙顶成“人字形”,上覆小青瓦,屋甍两端由瓦匠师傅用巧手绘成湘西南地区特有的牛角状,翘向天空,门前书有“三王庙”三个大字。
庙内木柱上贴满了称颂“三王”功德的对联,梁上垂下数十根彩带,巴掌宽的彩带上竖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大小不一的字迹,梁上的雕刻图案在彩带间依稀可见。这些图案外,还有零星的杂花杂草,衬托出古庙的原始与不凡。正殿前放有三个木雕神像,均高约1米许,状态各异。像前的香炉里还升腾着袅袅的香烟。
据定居在此地数十年的71岁的邓秀文老人介绍,三尊神像分别是三头六臂的“天王”盘古、遍尝百草的“地王”神农氏炎帝和统一天下的“人王”黄帝。
循着邓秀文老人的指点,我们走出“三王庙”,站在月光塘前,环顾四周,只见“盘古庙”翼然居于离此半里远的宽阔田疃中,药王洞、狮子洞、老虎洞也围绕在三王庙的西北角。易经庵居东、连山居南。分布于连山境内的“八庙”也可圈可点。问及“三王庙”建于何时,邓秀文老人说不上具体的时代,只讲他的祖祖辈辈都这么叫“三王庙”,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必须前去点香焚纸,以表示对三王的尊敬。

稿源:红网综合]
[编辑:邓晓娟]
华夏同始祖 天下共连山
“华夏同始祖,天下共连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炎帝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公认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9年5月,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研究会及中共会同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在风光秀美、乡情浓郁、古朴清灵的会同召开,全国学术界权威专家学者莅临会同,汇聚连山。这是一次追维祖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展示“会同炎帝故里文化”学术成果的盛会,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追思炎帝神农,探寻文明起源。”由于炎帝生卒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上古时代,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载,口耳相传,厚重的文明积淀已被尘埃淹没,尽管有数千年的研究,其生卒地仍是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州说、山西高坪说、河南华阳说等多种说法,但争论了两千年至今尚无定论。2005年,怀化本土说者阳国胜先生,根据会同连山中学杨明君老师提供的“连山八庙”的线索,提出了令史学界震惊的“炎帝故里在会同新说”,新说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在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炎帝热。经专家考证,会同是“炎帝故里,易学源头,中国古文学源地”。
翔实可信的典籍记载
典籍文献,特别是早期的文字史料是研究史前文化的重要依据。与炎帝有关的记载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著作当中。
从春秋左丘明的《国语》到南北朝郦道元《水经注》一千余年中,专家们查阅到与炎帝故里有代表性的记载有十四节。专家引述典籍中关于炎帝出生地的记载大多仅取其一。例如春秋末年《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是陕西宝鸡说的主要证据(因为姜水在陕西宝鸡境内)。《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之以为稷"是湖北随州说的主要证据(因为烈山或历山在湖北随县境内,东汉学者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
而支持湘西会同说的有如下八节史料: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楚之南,有炎人国。”(炎帝是炎人国的国君,古之楚地包括湖北、湖南地区,“楚之南”指的是湖南);战国屈原《远游》:“指炎神(炎帝)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嶷;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网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嶷”指湖南的九嶷山,“祝融”南岳、“衡”山、“二女”传说都在湖南);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之月,日在毕。其日丙丁,其帝炎帝”。(《黄帝内经》:“春为木,夏为火”、“丙丁南方火”,指炎帝在南方);西汉《淮南子•时则篇》:“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即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因有“南方之极”和“祝融”等语);东汉固班《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特别提到“乘离”二字,“离”指凤鸟,传说中的凤鸟生习南方,而考古专家在湘西会同附近的高庙遗址发掘出中国最早的凤鸟图案);东汉《白虎通•五行》,“时为夏,夏之言大吉也,位为南方,其色赤,其音徵。徵,止也,阳度极也。其炎帝者,太阳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炎帝“以大承木,住南方……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 (住在南方,死在“长沙”,地道湖南人);晋代《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神农生于黔中”(《会同县志》记载,会同古属“黔中”之地)。大量的典籍说明炎帝出生、生活在南方特别是湖南。但是,为何会同在历史典籍文献甚至本县的地方史志中,没有任何直接的记载呢?汉立同志提出了一个文化塌陷的观点。炎帝被黄帝打败后,或溃散,或融和到黄帝部落,会同及其周边地区沦为蛮荒之地。会同这块土地上曾经辉煌的文明便陷落。一个地方辉煌的历史是靠了解它的人来记述的,炎帝时期还没有成熟的文字,当时没有文字能够记载真实的历史,而这个地方自文字形成以后直到如今,会同没有出过能够为炎帝故里著书立说且能使之载入史册的大文人,至少五千年来一直处于文化塌陷期,所以会同炎帝故里一直淹没在历史的灰尘之中。
独一无二的“物种天堂”
从气候上看,会同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样的气候条件自然适合动植物的生长。会同县境内的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植物216科860属179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3种;有脊椎动物8纲30目75科22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有昆虫16目159科730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昆虫9种,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昆虫12科91种;有大型真菌4纲36科55属186种,其中能食用的菌类55种。特别是成片的“树种活化石”红豆杉,为全球少见。所以,这里有“物种的天堂”和“南方物种基因库”之称,也有“广木之乡”、“楠竹之乡”、“山羊之乡”之美誉。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更加丰富,会同这块土地的动植物种类也比现在要多得多。而且这里不特别热,也不特别冷,是远古人类生活居住地的极佳选择。
从地理上看,会同为中国地势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到三级阶梯的江南丘陵之过渡地带,西枕云贵高原之依托,东临雪峰山之屏障,山不特别高也不特别低,溪河、水泽众多,县境内有大水河流725条,渠水、巫水两河由南向北腹穿会同县全境,汇入沅江,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
如此环境,更适宜于原始人的生存及其部落的发展,一是因为当时的人类以渔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正可以保证人类的食物;二是因为远古进可以到更广阔的盆地和平原捕鱼、种植谷物,退可以回到洞穴。
连山盆地不大,在古人一日行动的范围之内。但也不过于狭小,以免没有迂回的空间。连山盆地,有众多的石灰岩溶洞,适合远古居住;有渠水穿过,渠水的支流密布其间,还有大量的天然池塘,适合捕鱼。
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炎帝神农部落才较其他部落更快地壮大,并扩大了部落疆域,炎帝文化就是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传播出去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炎帝神农部落才发明了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文明,也发明了茶、酒、中药等诸多文化。
可以说是会同这片沃土蕴育了神农炎帝,蕴育了伟大的神农文化。会同优越的物候地理条件是神农文化的“孵化器”。
丰富神奇的考古发现
当然,前面两点只能论证炎帝生活范围在南方,要论证炎帝故里在会同,其要害在于要有相应的考古资料来支持。从各地公开发表的文字和实地考察得知,目前陕西、河南、湖北都拿不出有力的考古证据。宝鸡、华阳“炎帝故里”,基本上没有相应考古发现;湖北随州推出“神农洞”和“神农庙”石碑,仔细一考究却是现代人的杰作,连导游小姐都承认对原有文物进行了“改造加工”。而会同炎帝故里的考古、文物证据却相当充分,有如下考古证据:
有大量古遗址证明会同连山一带从旧石器至炎帝时代一直有人居住。据《会同县志》载,1988—1989年省文物工作队在会同境内发现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0外之多,其中主要的有:①沙田遗址,该遗址位于会同黄茅团村东北,巫水右岸第三级阶地上,属旧石器时代遗址,离连山20公里。遗址面积700平方米,采集到砍砸器、削刮器等,原料为青灰色及黄红色砂岩砾石、石莫岩砾石。②坛子墙遗址,地点就在连山乡建设村,离连山洞穴群1500米、在渠水右岸第二级台地上,属旧石器延续至新石器的遗址。裸露遗址面积800平方米,发现有砍砸器、削刮器和磨制石棒和陶片。③渡头江遗址,位于林城镇大桥村西北、渠水左岸第一级阶地上,属新石器至商代遗址距连山3公里。面积约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3米,采集有斧、矛等石器,及夹砂红陶、夹砂黑陶残。伴随出土的还有动物骨骼、螺蚌壳和鹿角。④对江口遗址,位于岩头乡溪口村西南,与连山隔江相望。属新石器至西周遗址。面积宽达1万多平方米,暴露物丰富,有灰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尚未对古遗址作进一步发掘。从已把握的资料看,会同连山一带五到十万年前就有先人繁衍,至五六千年前炎帝时代这里已经是遍地炊烟。
会同连山上游40公里的靖州发掘出新厂斗篷坡遗址。该遗址学术界认为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古建筑遗址之一,内有洞房基54座,灰坑、灶坑25个,窑址七座,出土玉、石、陶、木生产和生活用具3000多件,还出土了大量碳化了的水稻、瓜子、板栗等种子;最有意义的是生活用具中有一件竹饭篓竟和西南地区农家至今还在使用的饭篓一模一样。
洪江高庙新石器遗址是佐证会同炎帝故里的重要证据。历史上与会同属于同一行政区的洪江(原黔阳)在会同流水下游,高庙遗址距连山约50公里。2005年度全国重大考古发现评比,高庙遗址位居“六项重大考古发现”第二位,并正式命名为高庙文化。该遗址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7米多,其上层文化距今5300—6300年,下层文化距今6500—7800年。据主持这一发掘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贺刚教授在《中国文物网》撰文证实,高庙考古主要取得几大成果:①遗址揭示了一处距今7000年的大型祭祀场所,“祭祀场附设的司仪、牲祭、人祭、窖藏与议事会客场一应俱全,在我国南方同时期遗址中是极为罕见。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居民宗教礼仪的真实状况,也表明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央。”②发掘出距今7000—7800年的大量精美陶片,有红陶、黑陶、白陶。白陶是中国史前制陶工艺中的杰出代表,高庙发现的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所处年代估计不晚于距今7800年,是我国白陶的最初发源地。”③在距今7100—7800年文化层发掘的陶片上,“有丰富的以凤鸟、獠牙兽和太阳纹、八角星纹为题材的图像,这些图像均用简朴的戳印篦点连缀而成,且其中的部分图像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这些图像中的獠牙兽长有双羽,凤鸟载着太阳或八角星象,它们显系超自然的物像。参照该遗址中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属于祭器的性质”。④揭示了高庙上层文化的夫妻合葬墓和四人男女合葬墓。夫妻合葬墓、四人合葬殉葬墓及大型祭祀场,特别是其中有“人祭”现象,这些是人类进入父系制社会和阶级社会的征据。过去发现的这类考古在距今4000—5000年左右,而高庙遗址出现6000—7000年前,充分证明五溪流域的炎帝部落在中国最早进入父系制阶级社会。这就为炎帝集团建立军主制,入主中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条件。炎帝神农氏族以太阳和象征火的凤凰为图腾,高庙遗址的陶器上出现大量太阳和凤凰的图案,也与炎帝文化特征相吻合,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凤鸟、太阳组合图案,著名学者林河先生认定为“神农氏族图腾”。高庙遗址的“八角星象图”和此前同发现于高庙遗址的“乾坤卦象图”,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易图雏形,这和炎帝在会同创连山八卦得到了很好的佐证。史料有炎帝发明陶的记载,高庙又有明显领先同期中原地区的白陶、黔陶等陶文化出土。会同连山与洪江高庙遗址只相距很近,一水相连,交通直达(高庙遗址出土了同期的双帆船陶画,证明水运已比较发达),推测当时很可能同属于一个宗教部落。
惊人吻合的地理物象
研究中国居住文明历史进程,炎帝时代总体还处于穴居时期。假如炎帝故里在会同连山那么连山就应该遗存有同时期的人居地窖遗址,或者有优于、相称于人居地窖的天然岩洞,二者必有其一。
《 汉唐地理书钞》载,“县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山县,《礼》所谓烈山也。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荆州图》云,‘东有石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神农生此’”。史学界曾把这两则史料作为“湖北随州说”的证据,为此,阳国胜先生到随州厉山实地考察,发现那里属于海洋沉积性絮色砂砾岩地质,从科学角度不可能形成“高三十丈长二百丈”的天然岩洞,随州“炎帝故里”也找不到这样的洞穴。只有连山这样的喀什特地貌区才可能形成如此洞穴,而会同连山大平村正好有适合古人居住的天然洞群。大平村现遗存适合人居的有四个洞穴,据专家确认,称一号洞为“狮子洞”(洞门处有崩塌巨石形似狮子),在“狮子洞”山顶上的北缘,有由数块巨石天然搭构成的一个内空约六、七平方米的石屋,上可避雨,前面有门,后有通道;前“门”由两块大石构成“人”字形,“门”两边的石壁上各一字,左边是“炎”字,右边是“王”字,合并构成“炎王”,两个字不象天然形成,似有人工痕迹,左边的“炎”字为标准隶书体,右边字体难以判定。根据字体和其笔画风化程度初步推测,“炎王”二字的存在至少在两千年以上。如果“炎王”二字能最终认定是人工刻划,那它无疑是炎帝故里在会同的主要证据之一。二号洞为“先人洞”或“仙人洞”(洞门处刻有“仙人洞”字样,“先”与“仙”同音),三号洞为“老虎洞”(所处之山形如卧虎),“老虎洞”形貌、大小与史料吻合。四号洞为“斜洞”,而“连山洞”是连山洞群的总称。当地的老人介绍,“仙人洞”(先人洞)古老的叫法是“药王洞”,传说是“药王仙人”诞生和成仙的地方。此洞内空宽约150平方米,高约3米,洞内有明显为人工改造的石器和人类居住过的遗痕。认证炎帝出生于连山洞群,“药王洞”的传说很有说服力。“药王洞”门内一米处有一碾槽似石头加工的器皿,半埋土中,当地传说是药王爷捣药的器具。神农“偿百草”在中国民间尽人皆知,影响深远。过去医药铺里常年挂着浓眉大眼、龙颜大咀、一手持神鞭一手拿草药的炎帝神农象便是很好证明。老虎洞最大,有个洞门,洞穴从山脚直通山顶,高约30米、洞穴总长度在200米以上,洞内也有人工改造的痕迹。从四个洞穴周边山体破坏情况分析,原有洞穴肯定多于四个,是一个洞穴群,在十个以上。紧挨洞穴有多处优质水井和两个天然水泽(当地群众认为永久不干的“神塘”),其中“莲花塘”宽约60亩,“斜塘”宽约20亩。天然水泽有丰富的野生古莲,证明此处为莲类植物起源地之一(“连山”古地名与莲花的“莲”字有关)。
《水经注》又载,“水南有重山,即烈山……神农所生处……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路史·后纪三》载,“《荆州记》云‘神农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旧言吸一井则八井动’”。两则史料具体说明神农穴旁边有九口井,九口井曾连在一起,“吸一井而众井动”。同样的道理,湖北厉山的地质也不可能形成九井地下相通的奇观,只有连山的地质才可能有九井相通的地貌出现。而连山的“斜塘”处恰好有九井坍塌形成积水地貌,村民们称这个九口井为九龙井。他们在地下是相互串通,水源来自于地下石灰岩孔道,并有暗道相通,明显是因为石灰岩地质水溶地表塌陷所形成的地貌;而且根据地表岩溶痕迹,塌陷年代也推断在五六千年以前。在“九龙井”一侧,有一奇岩怪石环绕的神奇宅园。当地人称“皇帝屋场”。据专家研究,上古神农氏族久居之地,常留下一些人工生殖崇拜遗迹,而此“皇帝屋场”大门两边正好有“男根石”和“女阴石”,由此可知,这“皇帝屋场”应该就是神农皇帝的屋场了。
易学界众所周知,炎帝正宗名号“连山氏”,炎帝改进“伏羲八卦”发明“连山八卦”,首创《连山易》,人名、书名、地名都叫“连山”。据地方志可知,会同县现有连山乡,清代有“连山保”,明洪武年间就有“连山铺”(当地最早的地方志是明代的《会同县志》)。据当地世代流传的《连山古歌》,会同“连山”地名的来由是境内有一个特有的自然实体标志——连山石:“连山地名何故取,‘山’字连在山尖上”(一块酷似甲骨文“山”字的石头立于山尖之上,取上下两山相连之意)。南北朝的《荆州记》记载炎帝出生的地方有一个重要的标志物叫做重山,也就是连山的意思。这个连山石就像甲骨文的山字,连着下面的山,所以就叫作连山。
而会同连山盆地八个方位分布着八个古庙或古庙遗址,它们正好与易学八卦有着惊人的吻合。连山盆地中与易学中的“艮”、“乾”、“兑”、“坎”、 “坤”、 “震”、“巽”、“离”、八卦对应的八庙有山神庙、天星庙、莲花庙、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同时发现,“连山八卦”与连山有些自然风物相吻合(如“连山八卦”西北方是“兑”卦,代表“泽”(不流动的水),连山中心点的西北方正好有天然水泽“莲花塘”易学八卦与连山的一些自然地貌也相吻合。
“太极图”,是由一白一黑两个阴阳鱼相互咬尾环抱而成的圆图,所以又名“阴阳太极图”或“阴阳鱼图”;“太极图”是易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图;在其外围标明“乾”、“坤”、“离”、“坎”等方位就是八卦图。而连山建设村和高团村境内有一方山水地貌,竟然形似“太极图”:由靖州南来的渠水进入连山建设村把建设村一分为三,左右两股水呈圆形环抱,中间一股水蜿蜒穿越土丘,于是形成天然“太极图”。更为奇妙的是在其上下游还有两个巨大的半岛,河水呈“S”形弯曲,又恰好构成一个更大、更逼真的天然“太极图”;且两个半岛的地名与炎帝特征吻合,炎帝称“太阳神”又称“火神”,而两个半岛分别叫“太阳坪”和“火神坡”。
远古人类认识世界、总结自然规律,靠的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目的在于:“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远古人类发明易经八卦也是如此。伏羲和炎帝发明、发展易学时,也是长期认真观察连山这一块土地的结果,只有相当熟悉了连山的地理状况,才可能发明“连山八卦”。
会同连山“形”“貌”吻合的地理物象也充分确证会同炎帝故里新说
众多神秘的地方古名
民族、民俗史料还告诉我们,姓氏与地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地名得人名,即先有“连山”地名,炎帝因出生连山得名“连山氏”;另一种情况是因人名得地名,即炎帝连山氏在连山活动过一段时间而留下了“连山”地名。对此,在7000年前会同“连山”地名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先有“连山”地名后才有炎帝连山氏的。
会同境内尚有38处古地名具有炎帝文化特征。有这么多古地名与之相印证,不可能是一种巧合。
《列子汤问》说“楚之南,有炎人国”会同又正好在“楚之南”,很明显,炎帝就是“炎人国”之“帝”。会同的连山有两个亘古就有、百里有名的古地名,一个是北面的“火神坡”,一个是南面的“太阳坪”。《淮南子》、《白虎通》等书记载,炎帝连山氏有“火神”和“太阳神”之称,二者完全吻合。
再来分析一下“炎”字,它由上下两个“火”字组成,而“火神坡”中有一个“火”字,“太阳坪”的太阳象征着火,也是一个“火”字,恰好构成炎帝的“炎”字。太阳象征光明、象征伟大,南方神农氏族把它作为氏族图徽(林河的观点)、也常把它比作氏族首领、帝王。所以中国南方许多以“火”、“太阳”命名的地方往往是帝王、原始部落首领居住过地方。如距会同50公里的洪江市安江镇有个“太阳岛”,考古发现那里正好是7000年前重要部落首领的居住地(即高庙遗址)。
中国“会同”地名仅会同县一处。“会同”一词始见于《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伦语•先进篇》有“宗庙之事,如会同”、“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这里的“会同”作动词,是指帝王会见诸侯,《周礼》有“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个别会见)见曰会,殷(集体会见)见曰同。”“宗庙”作国家、社稷解释,也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宋史•地理志》载:会同于宋代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置县,是全国唯一被朝廷命名为“会同”的县。一个远离中原的南方小县,假如这里不是炎帝故里,宋朝廷怎命如此大名?
史料载炎帝生于“常羊山”,陕西宝鸡有“常羊山”的说法但于史无据。成书于春秋末年的《山海经》明确记载“常羊山”在“洞庭山首”的南方,并说“常羊山”、“有金山”、“大巫山”三座山是并存的。调查发现会同连山正好有座山叫作“常羊山”,与会同相距不远的城步县境内有座“大巫山”、隆回县境内有座“有金山”,此三山的坐落方位与史料一致。
会同境内的古庙遗址也很多,在连山周围与古庙有关的地名就有三十多处,如“老庙背”、“庙场坪”等。林城镇步云村西南观音阁内有一块“石碑岩”,高四米,宽二米,厚约半米,重数十吨,字大如杯,碑文记述的是明万历年间县主陈原道破除当地大规模敬祀神灵的事情。这样一个僻静山区那时候香火如此盛行,无疑受到当地世代相传的炎帝易文化影响。
连山东北面有座著名的金龙山,千百年来演绎着“真龙天子和真龙太子”的故事。金龙山顶有座“金(真)龙太子塔”,通体用青条石砌成,八角盔顶,高十二米,宽四米,门额为“德配乾符”,两侧对联是“起国灵威昭胜地,封王帝泽扭山名”。太子塔始建于宋末元初,清乾隆五十四年重修,现为会同八景之一。离金龙山不远,还有一个古地名,名之为“若水’,就是现在会同的若水镇。若水开发很早,史料记载,现在洪江市繁华的洪江区就是宋代从若水搬迁过去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生二子,其一,日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取蜀山氏女,生高阳(即颛项制”。司马迁的这段话是可信的,而且这个“若水’就是会同的若水(有人以为有 “取蜀山氏之女”就认为是四川的若水是不对的,会同古时候也曾属蜀地)。屈原在《离骚》中说,他是“帝高阳之苗裔”,屈原是楚国人,祖籍今之常德,也证明昌意降居的是会同若水。《五帝本纪》还说到高阳帝“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说明他管理的范围达到会同、靖州以南的广西地区。黄帝打败炎帝集团后,派他的儿子来炎帝家乡作都诸侯,治理南方,是当时政治的需要。会同众多古地方佐证了炎帝故居在会同。
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通过一方人类生活而遗存下来的。在会同,可谓遍地炎帝神农文化,而其中在民俗方面的就更多,如山区至今存在的裸体祭神农的风俗。也就是在每年秋收后,为感谢神农保佑得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来年的好收成的一种祭祀活动。选择一个有大月亮的夜晚,地点在村外的“宾绥阁”。村里16岁以上的男人必须参加祭祀活动。祭品是“三牲——鸡、鱼、猪腿”和新收获的稻谷、玉米等粮食以及香纸等。待晚上家里女人都上床睡觉后,男人们便一个个脱得一丝不挂,拿着祭品等食物裸体从家里鱼跃而出奔向目的地。仪式开始后,所有到场的人便按辈份、长幼先后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轮流祭拜神农。祭拜时所有人都得严肃、礼貌,不得发笑。整个仪式一般得延续几个小时,直至东方发亮。因为这方人家自称是炎帝神农氏后代,这方的老者也说,这种习俗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据考证会同连山有着许多多神农炎帝祭祀古迹。仅《连山古歌》所反映的就有火神庙、神农庙、药王洞、三王庙(即三皇庙)、灶王宫、地神庙、茶亭庵(神农炎帝乃茶之始祖)、古经庵(易经庵)、神农井(即九龙泉)、盘古庙、妖后宫、伏羲庙、南岳庙等。会同连山因有“火神坡”的存在,至今当地老百姓仍有前往敬祀火神习俗。其中有一句民谣是“灶神本姓姜,一杯茶水三根香”。灶神姓姜,不就是炎帝的姓么?这里还有敲锣打鼓敬“太阳菩萨”的习俗。“太阳菩萨”就是炎帝神农氏,因为炎帝有“火神”、“太阳神”之称。而当年到过沅水一带的屈原,在他的《九歌·东君》中描写了这种场面:人们弹起琴瑟,敲起钟鼓,吹起箫竽,翩翩起舞。
据调查,会同地区祭祀神农炎帝和其他宗教信仰一样在1949年社会大变革以后已经淡化,许多庙、宫、庵、殿等古建筑随之消声匿迹;此前、至少在明清时期会同一带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神农炎帝的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民间情况从“户户土地庙”和“裸体敬神农”可见一斑;“户户土地庙”,说明了祭祀的普及性;“裸体敬神农”说明礼仪的崇高性,按会同古民俗祭祀祖先时才行“裸体”之礼。
神农氏族特别崇敬火神,所以象征火的太阳和凤鸟就成了其氏族的图腾。而在高庙遗址中的祭祀用陶器上发现许多代表神农氏族图腾的太阳和凤鸟图案。沉水流域的这种图腾文化延续至今。会同、靖州、绥宁、洪江及广大周边地区,在一些窗花剪纸、古建筑屏风和老式家具上都可见到“鸾凤呈祥”,“双凤朝阳”等雕刻图案;古墓的墓碑上这类图案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人家建房子时的大门上方必定有八卦图案。五溪地区流传许多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黔阳有个“药王谷”,说的就是神农试吃“断肠草”死后成仙的故事。而“神农尝百草”中365种中草药在会同可以找到,一些中草药郎中每月初一十五还要敬祭药王神农。
会同还保留着扮牛“打架”的风俗。“牛打架”又称为“放地牯牛”或“车地牯牛”。它模拟“牛打架”的动作,采取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主持者用帕子将两个男青年的眼睛蒙住,让他们双膝跪地,上身前倾匍,掌心着地,扮演地牯牛进行激烈交战。这说明会同有着对牛的崇拜,而指向则是炎帝神农氏是“人身牛首。”
许多会同话语与会同现在仍然保存的习俗紧密关联。如“赶连山”,“赶连山”是会同人代代相传的古老俗语。会同连山当时作为炎帝部落的“首府”所在地,大量祭祀活动在此举行,祭祀产生交易,交易产生市场。因此,连山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肯定是人们向往且急切赶往的圣地。所以,会同人至今把急切做什么叫做“赶连山”,比如有人吃饭吃得快,别人就会说:“你赶连山呵嘿!”如“赶集”,会同人说“赶场”,“赶场”的“场”字本义就是对祭祀场所的称呼《说文》:“场,祭神道也”(佛家至今仍存在“道场”一说)。
会同独特方言至今仍保持着神农古语。语言、民族学家石宗仁先生指出,“在构成民族的四大要素中,以语言最具稳定性,而在语言要素中,又以民族母语最最稳定”。研究发现,会同方言与周边县市截然不同。北面的洪江、芷江,西面的天柱、锦屏,南面的靖州、城步、通道,大众方言都是“西南官话”,非常好懂;东面绥宁、洞口、武岗,说的基本上是“湘语”,交流起来也不困难;唯独会同方言“门的古”吐音沉闷、古奥难懂,让人莫明其妙。会同方言中保留中古汉语读音的字特别多。如“中”读成“通”、“是”读成“舌”、“昌”读成“汤”、“也”读成“哑”、“夹”读成“嘎”、“舍”读成“洒”、“姐”读成“家”、“大”读成“态”、“话”读成“挖”、“头”读成“条”……数不胜数。估计,所占比例在一半以上。仅从古读音这一点看,会同方言还保持在汉唐水平。会同方言母语与苗族古语自称同出一辙。会同方言中最具特色的是“带古”(这个)、“咯估”(那个),“门的古”或“猛的古”(这样子、那样子),而这些正是最常用的最难改变的母语。南方苗族自称在伏羲时代为“句芒”,神农时代为“句甿”,九黎时代为“根牟”,三苗时代为“荆(古读为根)蛮”,荆蛮以后为“仡蒙”、“仡模”、“仡芒”、“仡猫”、“苗”。两相对照,我不难发现,会同方言母中的“门”、“猛”和苗族自称中的“蒙”、“模”、“甿”、“芒”、“牟”、“蛮”、“猫”、“苗”同出一辙;会同方言母语中的“咯”、“估”、“古”和苗族自称中的“仡”、“句”、“根”同出一辙,只一声之转或发音口形略有变化。
可见,会同方言的确是炎帝时代神农氏族一脉相传下来的原始语言。这反过来更好地证明了炎帝故里在会同。
连山“九宫八卦”庙宇的调查情况[/ALIGN][/B]
在介绍连山由古庙宇构成的“九宫八卦”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八卦的一些常识。所谓八卦,就是用阳爻“ ”和阴爻“ ”两种基本符号重叠起来的八组符号,分别是“ ”(表示“乾卦”) 、“ ”(表示“坤卦”)、“ ”(表示“兑卦”)、“ ”(表示“离卦”)、“ ”(表示“震卦”)、“ ”(表示“巽xùn卦”)、“ ”(表示“坎卦”)、“ ”(表示“艮gèn卦”)。这八组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泽、火、雷、风、水、山八类自然物象。所谓八卦图,就是八组符号按四面八方有规律组合的环形图;所谓“九宫”即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加中宫。八卦是“易”的核心内容。古人发明“八卦”是用来作什么的呢?据山人研究最原始的功用就是确定一年的四时八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传说历史上曾有过四种八卦,最早的是“伏羲八卦”,伏羲之后有“三易”即炎帝的《连山易》、黄帝的《归藏易》、和周文王的《周易》,相对应有“连山八卦”、“归藏八卦”和“文王八卦”。现在我们在一般易书中所能见到的只有“图2-1-1”所示的“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一般认为“连山八卦”和“归藏八卦”随《连山易》和《归藏易》一道在两晋时期已经失传。
杨明君老师在材料中是这样描述“八庙一庵”遗迹情况的:
连山乡现有的庙宇众人皆知的有《盘古庙》、《火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地母庙》、《莲花塘庙》,此八庙位于连山乡的四面八方,与伏羲的八卦方位图是一致的……《山神庙》处连山的西南,往西南去四十余里,有一个艮山口乡,与“艮卦”同名,艮乃山也,艮山口有座高山,山上有大石洞,洞有山神庙。《镇江庙》居南。《风神庙》居东南,因为东南风一吹,万物始生长。《雷神庙》居东,春雷一震,春江水暖,四季始起。《地神庙》居东北。火神庙居北,地处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火神坡”,应当是火的起源地。当地百姓每年七夕都要烧冥钱与火神。《莲花塘庙》乃一大泽,与八卦中的“兑卦”一致……《盘古庙》居西,人仙逝后皆上西天……以上八庙在文革中唯有盘古庙保存下来了,其余七庙宇被拆除,现有四个已修复。除八庙之外……中间还有一座著名的庵堂《古经庵》
2004年10月下旬笔者到会同连山调查。得知连山是渠水中游一个面积一百多方平公里的河谷盆地。杨明君老师所说八庙一庵分布方位见“图2-1-2”。但山人后来研究发现,杨老师所说八个古庙一座古庵与九宫八卦对应,存在三个疑点:
一是与“艮卦”对应的“山神庙”在靖州县,与连山相距21公里;而其他庙都在连山境内,相邻两庙之间不过500-1000米。此山神庙可能与连山境内“八庙八卦”无关。
二是杨明君老师所说的“莲花塘庙”并不一定的对应“兑卦”,因为此庙有两个名称,其一是因为建在莲花塘(一口巨大的天然水塘)附近而被群众称为“莲花塘庙”,其二是有口碑证实此庙是专门祭敬“三王(皇)”的,所以又叫“三王(皇)庙”——当地人说的“大王”是指盘古,“二王”是指伏羲,“三王”是指神农。所以确切地说此庙应为“神农庙”。既然是“神农庙”,就不能对应“兑卦”。
三是杨明君老师将盘古庙以“古人仙逝后皆上西天”为由与八卦的“乾卦”对应显得太勉强,且盘古庙所处位置太靠近古经庵和莲花庙,与其他庙的间距比不对称。
为此,山人后来和杨明君老师等一道,又对连山的古庙宇情况进行过多次调查。在“莲花塘”和“镇江庙”之间发现一个“天星庙”;在“天星庙”和“镇江庙”之间,发现一个“会山庙”,但有一部分群众认为“会山庙”就是“飞山庙”(认为“飞”与“会”谐音所致),如此庙确是“飞山庙”则与八卦无关,因为飞山庙是祭敬唐末“飞山太公”杨再思的。据毛成舟老师 调查,“会山庙”附近历史上还建过“水府庙”,但无遗址可考。山人在莲花塘东面不远有个叫“连山石”的地方还发现一个“山神庙”,此庙也有疑点,因为有部分群众说它个土地庙,而土地庙在连山到处都有。
把杨明君老师和我们后来所调查到情况综合起来,在连山境内发现可能与八卦有关的就有十一个古庙,其中“会山庙”、“山神庙”和“水府庙”三庙还存在分歧或者证据不是很充分。连山这十一庙一庵分布方位见“图2-1-3”。在此图中,我们在“会山庙”、“山神庙”、“水府庙”的标示处加上一个“?”,以示存疑。为后人研究提供参考,现将十一庙一庵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火神庙,位居连山河谷的正北方的火神坡上,有清代古碑、古庙遗址证明它经曾存在。以火神坡上的杨再思父母合葬墓碑为证,“火神坡”地名至少可追溯到唐代。
地神庙,位居连山的东北方高涌村境内,有古遗址和八十年代重修的地神庙为证。
雷神庙,位居连山的正东方。有古遗址和乾隆三十二年的古碑为证:古碑中有“历号雷神庙宇”等字样,证明此雷神庙由来己久。雷神庙所处地名为“雷公山”,附近还有“雷公田”地名。
风神庙,位居连山的东南方,所处地名为“风神寨”。现存古遗址和1982年重修的风神庙为证。
镇江庙,位居连山的正南方。有老百姓口碑和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此庙的石碑为证,而且此处地名就叫“镇江庙”。
会山庙或“飞山庙”,其名称说法不一,是存疑之庙;它位居连山的东南方,有古庙遗址。
水府庙,位置在“会山庙”附近的低洼处;仅有口碑而无遗址可找,亦算存疑之庙。
天星庙,位居古经庵的正西方,此处地势较高,地名“星子界”。有群众口碑和古庙遗址为证。
莲花塘庙或神农庙,位居连山的西北方,有庙址和清代重修古碑为证。
盘古庙,位居连山的西北方,此庙保存较完好,有古碑和屋梁上的字迹为证,为清乾隆三十四年重修。
山神庙或土地庙,说法不一,它位居连山的西北方,古遗址处现有土地庙,附近有“庙田”。
古经庵,当地群众又称之为“易经庵”(这里的“庵”不同于佛教的庵堂,古之“庵”字是指“圆顶的草屋”),它位于连山八庙的中心点,此庵亦在文革中被烧毁。当地人记得,古庵前有一块石碑,碑有一人多高,碑体已风化、残缺,上世纪六十年代石碑随古庵一起被拆除用于修筑了清水溪水库。清光绪版《会同县志•卷十三》载:连山有古庵“门旁有碑,上刻太极图,其图左象太阳,色黯淡,右象太阴,体质漆黑,奕奕有光,人面之,如对月镜。俗传此图面东而立,夜月来时恰与迎合,因得精华,标为神彩,理或然也”。旧志中描述的碑上太极图,是易经原始阴阳合一太极图。此图证实了古经庵即易经庵。现古经庵遗址犹存,地表可检到厚实的瓦片和红、白、黑陶片,经怀化文物处专家鉴定,其中有宋代之物。但据当地传说,诸葛亮南征路过此地曾经下马谒祭过古经庵。以此推测,古经庵至少在东汉末期已经存在。
让山人料想不及的是,我们查遍了会同县及怀化市所能见到的地方史料,找不到连山“九宫八卦”庙宇的记载,会同旧志仅仅提到的古经庵,也是从“奇文趣事”的角度展示出来的;就连那么大的一个盘古庙也只字不提,山人倒是在台湾的资料中找到会同连山盘古庙记载。而会同县同期的地方史籍,对清代的并不重要的其他宙宇、如南岳庙、文庙、武庙及观音庵等却记载甚详。这更说明连山“九宫八卦”庙宇的久远性。所以,我们只能在民间找到一些印迹。据调查,现在连山的居民大多是宋末、元初从江西等地迁入的。
有了以上十一庙,就有了构筑九宫八卦的要件,因为与八卦所要求的“天”、“地”、“火”、“雷”、“风”、“山”、“水”、“泽”等八类自然物象所对应的古庙都已齐备。对于“山神”、“会山”、“水府”三个存疑之庙,山人是这样认定的:
“山神庙”是对应“艮卦”之庙,依据是此庙附近有“庙田”。按连山民俗,土地庙是很小的庙,不可能设置庙田,只有规格、香火盛旺的庙才可能置庙田。此庙之所以又有人称“土地庙”,山人认为可能是后人在原有山神庙遗址之上又建了一个土地庙,这样就出现了两种说法。
“会山庙”即“飞山庙”之误,理由是“会”与“飞”谐音,同时会同、靖州一带的“飞山庙”常见。既是“飞山庙”就与八卦无关。
“水府庙”在历史上是客观存在的。此处现在虽无遗迹可寻,仅有口碑。但调查发现,此处为冲积性沙泥土低洼地,四周遍地鹅卵石。根据这些以及镇江庙处急拐的河湾地形特征综合判断,若干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很大的积水地貌。对照卫星地图,还可以依稀辩别出当年为水乡泽国的地貌遗痕,见“图2-1-4”。水泽古称为“兑”,所以水府庙应该对应“兑卦”。这也可以证明“莲花塘庙”,是因为神农庙建在莲花塘处而得名,不是“兑卦”所对应的庙。
本书最后确定下来与八卦对应的八庙是: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水府庙、天星庙和山神庙,由这八庙构成的八卦图如“图2-1-5”所示。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山人过去写的一些文章,在“兑卦” 和“艮卦”之间出现反复变动的情况,就是因为对这两个庙的定位的考虑不成熟。本文不惜篇幅将连山与八卦可能有关的古庙情况作详细介绍,就是想说明这一点;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事实负责,为后人研究提供原始资料,因为山人不敢担保本次认定就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节自阳国胜《华夏共连山》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