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的投资风险:教育中的经济学 - 资讯选摘 -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20:12:10

教育中的经济学

  文/魏智渊

  1

  人生本质上需要谋划。

  虽然愈来愈强大的信念才是最根本的动力,但是没有了细致的谋划,信念就缺乏一个从容生长的空间,甚至,会演变为没有内容的兴奋或缺乏现实感的偏执。最终,信念不会转化为强大的推动现实的力量,只能成为没有依托的情绪的堆积物,就像生命中密布的阴云。

  我经常看到学员关于教室的咏叹。教室!这个充满冲突、挫折、失败和无意义感的地方!!这种情绪有时候会带来一种强迫症,就像一个溺水者,越是想拼命地抓住任何一根稻草,结果在漩涡里沉溺得越深,直至经受灭顶之灾而完全放弃努力。——甚至有时候,网师也不过充当了一根虚幻的稻草而已。

  这时候最需要的,首先不是行动,而是谋划。而所谓的谋划,就是重新规划自己的行动,分清楚主要的和次要的,必须捍卫的和可以放弃的。这甚至并非一切行动的前提,而就是内在于行动之中,是行动的本质组成部分。

  例如,对一间教室来讲,首要的是建立秩序。这个秩序,既非控制到牙齿的苛刻,也非浪漫到骨髓的自由,而是首先确保底线。即,确保班级正常运行,学生在学习上不受到秩序的困扰。最高明的老师能够达到不治而治(详见“积极管理”),但若缺乏那种能力,哪怕用训诫的方式,也要先努力地捍卫底线,然后再逐渐改进。

  一旦秩序建立起来,除用必要的精力维持(高明的老师,会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治)外,越来越多的精力,要投入到教学中去,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当前,所谓“顺利完成学业”,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指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一旦能够获得良好的考试成绩(例如在学校排名中处于中上水平),那么除了尽量保持成绩上的优势地位外,要抽出一部分精力(也意味着要学生抽出一部分精力)去做更多的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精神生活,允许或组织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增设一些有趣味的或者有挑战性的课程……

  很显然,这里涉及到一种教育上的经济学。老师的精力(或者说注意力)、智力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这笔财富如何不断改变比例重新分配于秩序、学业成绩以及更高发展之间,是一门很大的“理财学问”。

  你想象一户并不殷实的人家,一家人需要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如果院墙有了缺口,屋顶漏雨,这家人就必须把吃肉的钱节约出来修缮院墙和房屋,因为若不这样,轻则小偷会进来,家里将会损失更多东西,生计会更为艰难,重则墙倒屋塌,一家人无处栖身。(秩序的重要性即在于此)修缮之后,只要定期维修,就不再需要在建筑上花费更多的金钱,那么这家人如果聪明的话,会不断地积蓄一些财产。积蓄的财产有两种用途,一种是防备意外(万一忽然台风或地震了呢),一种是用来投资以挣更多的钱来改善生活。

  如果这家人,宁可忍饥挨饿,也要不断地加高加固院墙,以至于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还不停手,一定要把家里修得跟碉堡一样,你肯定会觉得主人心理有问题了。或者,这家人尽管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只要赚到钱,就都全部地用于无止境地改善生活,从不用于存储或进一步投资,你也会替这家人担忧。

  但在教育中,类似的场景却一再重演。

  2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会发现一些优秀班主任,孜孜不倦地抓纪律,抓班风。在基本纪律已经达成之后,他总能“敏锐”地发现新的问题,因为他的“敏锐”,新的问题自然也层出不穷地迎合他的需要,于是,他的精力就无边无际地消耗于其中甚至乐此不疲。

  你会发现一些优秀的学科教师,孜孜不倦地抓考试成绩,辛辛苦苦地练练练,考考考,在班级成绩已经稳居上游之际,他仍然很有危机感,稍有一次降到第二名就惊慌失措,而确实也没有完美的学生与完美的考试,于是他的精力,全部地、无边无际地消耗于题海之中。

  或许这些老师,会在如此的紧张中奋斗到退休,他们生命的贡献以及乐趣,实在是很有限的。而在更多的情形下,他们不可能一直保持优势地安然退休,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更年轻的教师所“淘汰”。这当然不是丢掉工作,而是在班级管理以及学业成绩上被超越,被打败。

  这里涉及到教育教学上的一个奥秘。即,不要在任何相对低级的阶段逗留太久,在基本解决低级阶段的问题后,越朝向高级阶段,低级阶段的问题越不成为问题。

  总是聚焦于秩序问题,不但无法解决秩序问题,反而有可能令秩序问题加剧直至崩溃,这就是消极管理的弊端。相反,在秩序问题基本解决后,不要汲汲于一些小问题,而是带领班级挑战更有价值的目标(例如学业成绩),那么在挑战过程中,许多秩序上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是积极管理的奥秘。

  同样地,成绩明明相当好了,还总是聚焦于考试成绩的老师,是学校里的“暴发户”(往往是灭绝师太型的)。暴发户的特征,就是固着于低品质的生活,汲汲于分数之类的低级需要,他不知道学生还可以有更丰富和更高品质的发展。这类老师所教的年级越低,悲剧越明显,因为他不知道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智力背景,从而使学生在更高年级的学习越来越艰难,直至连考试成绩也无法保持。相反,如果他能在学生的成绩基本良好的情况下(有时候想要保持第一的心态是有害的),始终抽出一部分精力用于丰富学生,那么,学生不但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成绩,还将获得比成绩更多,甚至也更重要的另外的东西。

  这个奥秘,也适合于一切知识的学习。

  以小学低段为例,有的老师会无休止地将精力用于让学生学会生字并达到100%过关上。这种努力,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师生的灾难。100%的追求可以作为挑战,但是不宜成为全体学生的硬性要求。有些学生(中等生或差生),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90%,而老师为了10%而几乎侵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自己也有不菲的投资,结果可能使学生达到95%。这貌似进步,其实是投资上很大的失败。因为学生的那些课外时间若用于阅读或其他丰富经验的活动,会收益更丰。但老师总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不明白的关键是,假如允许学生有10%的不理解,那么等学生到了更高阶段的时候,这10%的问题将自然而然地消失。——学生读了更多的书,曾经不认识,不会写的生字,会自然而然地认识,或稍加练习即可掌握。当然,前提是,这10%不是关键知识,不构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如果是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则要聚焦之)

  有远见的人家能够在可忍受的范围内适当降低生活标准,是为了那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节约下来的金钱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益,并最终更高地提升生活标准。对教育者来说,你手握时间和智力这其实有限的财富,你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学生的精力分配,那么,你如何让自己以及学生的生命发挥最大的效益呢?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所以,你的班级,纵然有很多学困生,也不要一下子榨尽他们的财富,而要储备一些用于投资,丰富之,涵养之,这是为未来谋划。

  好的教育,就是分配于基本秩序和提升考试成绩的“财富”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财富”,用于师生的创造性的发展。最好的例子,当然是雷夫,他将越来越多的“财富”用于旅游课程,莎士比亚课程,而不是课堂练习。

  3

  这种谋划,不仅仅指在班级管理、学业成绩以及更高发展之间不断地谋求新的更高级的平衡,还包括了在教室里,在学生之间的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个别对待的问题。

  想一想,你有一笔积蓄,但是有一群能力不等的孩子,你将如何不断地将财富注入给他们?你要给最有能力让财富升值的孩子,还是给最贫穷以至于揭不开锅的孩子?

  这个问题的本质,涉及到效率与公平(管理一个班级与管理一个国家也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你就像一个司机,要根据路况不断地作出判断并动态调整,在这里,有原则(效益最大化),但是没有任何僵死的药方。

  爱心过度的父母,会倾向于将一切积蓄奉献给最穷的孩子,这当然令人感动,但另外的孩子,却因为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发展受到了限制。而这些其实有限的积蓄,在最穷的孩子这里,又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因为他往往是大消耗,小产出,结果,是大家一起穷。更要命的是,有的孩子简直穷得一塌糊涂,就是个无底洞,你的积蓄扔进去,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所以有计算头脑的父母,可能会将投资分为三份,最大的一笔投资,是用于所有孩子共同来完成的项目,以确保尽可能地共同富裕,这是根本。另外的投资,一部分要确保最贫穷的孩子的基本生活(但不必给他更多的零花钱),一部分要充满希望地交给最能让财富升值的孩子。父母知道,最能让财富升值的孩子将作出多重贡献,他不但会为自己快速增长财富,而且他会深刻地影响和推动其他孩子,更进一步的,他将有可能(简直是一定的)为另外的孩子提供支持。一旦最有能力的孩子和大部分孩子富裕了,父母的积蓄,就可能越来越多地帮助最穷的孩子,不但帮他脱贫,甚至可能帮他致富。

  教室里的事,不也如此么?

  作为老师,将主要精力用于班级的整体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将全部精力用于整体发展,因为倘若不顾及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整体发展将受到连累。——优秀生的高度发展,会对整体班级产生榜样力量,从而带动整体发展,而学困生的被遗忘,将使整个班级受到一定程度的连累。(至少,会在纪律方面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哪个真正优秀的集体中,会有某个个体被心安理得地忽略?)

  在现实教育中,最普遍的状况,是对学困生的忽略与排斥,包括以各种手段,不让学困生参加考试,这当然是极可憎的。

  但在网师这样的教师群体中,因为大家普遍的爱心以及敬业精神,却时常发生另一种情况,既对学困生以及其他问题学生的过度聚焦。在这里,爱、关注,永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教师在运用自己的时间及智力财富的时候,却不能不同时考虑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这意味着有时候要允许学困生或问题生的问题被延迟或延缓解决。对自己实在无能为力的学生(尤其是高度认知障碍学生即零分生,以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要适当地既关爱,又用括号括起来,并建议学校或家庭(主要是家庭)辅之以另外的方式解决。(有些问题学生,需要专家介入,不是老师能解决的)

  包括对学困生的补课,也要有分寸感,不能无休无止。永不放弃职责,不放弃努力,不为自己找借口,但也要知道自己不是神仙。

  4

  教育中的经济学,不但意指教师谋划自己的教室,更指教师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

  许多人都会说自己很忙碌,这大约是事实。或者,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感觉。但有多少人敢说:我忙得有效率?忙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中间的分界是,忙得有效率、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内心往往是一种紧张的宁静,充实而愉悦。反之,则充斥着焦虑、恐慌、怨怒、渺小以及无意义感。这是一种丧失自我的感觉,既不是我因控制了生活而忙碌,而是生活控制了我而“被忙碌”,或称“瞎忙”。

  你是忙碌,还是被忙碌?

  这时候,也需要对时间和智力这两笔财富进行恰当的分配,以便不仅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而且使时间和智力不断增值。

  这种分配,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尤其是阅读)之间的比例的分配。

  越有钱的人赚钱越容易,这是这个社会的残酷现实。因为越有钱的人,越有多余的财富用于投资(同时也越经得起投资失利),而穷人常常为现实所迫,将所有的钱用于解决温饱问题。

  那么,一个穷人如何翻身?如何摆脱越来越穷的循环?穷人的出路,不是抱怨自己太贫穷,恨不得来一场革命“均贫富”,而是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精打细算。例如,他可能要通过加班等方式赚更多的钱,并且克制不必要的奢侈消费,而将节余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不成熟的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想要在职业中有所成就,但又能偷懒尽量偷懒,这无论如何是不成的。所以,你得额外去“赚钱”,例如,节约掉看电视和打麻将的时间用来阅读,在周末,找半天安静的时间钻研。除此之外,我看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捷径。

  渐渐地,你花在专业发展上的时间将越来越长,而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当然,这只是比喻,很可能你花在教育教学上的时间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时会增多),但是这种没有减少的前提,是效率的成倍增长(例如你带领学生挑战课程)。

  一个理想的状态,或许是将不再区分专业发展与教学准备,只是师生共同进行不断的充满刺激的挑战,而为这些挑战所进行的大大小小或远或近的准备,就是专业发展本身。

  在这里,可能产生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误会,是以为我要强调传统的“奉献”。只想着“奉献”,是奉献不了什么东西的,因为一切奉献的前提是“拥有”,“拥有”越多,“奉献”越多。并且,这种“拥有”是全方位的,包括必要的健康的生活享受。这意味着,你不必也不应该拒绝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旅游、美食、电影、交游……包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孤独的时间等等。

  而所有这些被统统称为闲暇的东西,都并不逸出经济学的逻辑之外,“学会休息”,仍然是一种生活的经济学。而在生活与工作之间保持平衡(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妨碍),更是一门经济学。因为教育最终是用生命引导生命,而生命岂只有所谓的工作?

  例如,努力地工作,在攻克一个任务之后,给予自己与任务难度相称的奖赏(从一部电影,到一次旅游)。

  同时,追求休闲的“经济效益”,例如,尽量地远离麻将,不过多地沉迷于低级电影而是去欣赏真正的经典大片等等。

  5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投资。

  我们来到世间,学习,工作,在不断地尝试中确立自己的投资方向,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反复权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投资本身也极有启发。

  有的人,将全部的财富投资于低级需要,努力地将院墙变成碉堡,将一日三餐变成皇帝的晚宴。有的人,还要通过持续的投资获得他人的爱、承认和尊重,直至功成名就。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些人,尽可能地缩减用于基本需要的投资,甚至不屑于世俗的认可,而是汲汲于创造,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极限,让生命如其所然地充分绽放,将每一分投资都发挥到极限。

  或许我们还无法那样伟大,我们手头的财富似乎永远捉襟见肘十分有限,而教育,又似乎确实是一个无底洞。许多时候,我们看着孩子因我们的不成熟而无法充分发展,会感受到一种良心上的折磨。但这或许是宿命,是我们走向成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重要的是,不放弃。

  同时,不让空洞的软弱的爱心来替代理智的判断,甚至成为掩盖自己教育失败的借口,而是以理智的判断和审慎的投资来丰盈爱心,使教育之爱成为一眼活的泉水。

  生命的意义与乐趣,不就在于此么?

  摘录自 教育在线
教育中的经济学 - 资讯选摘 -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做个简简单单的校长 - 资讯选摘 -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论坛 - Powered by D... 山雨依然 -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 Powered By PHPWind.Net - 【班主任论坛】 - K12教育论坛 - Powered by Dis... 学校校长要静心 - 中小学校长交流专区 -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论坛 - Powered b... 南师讲解楞严经中的一段话 - 般若道场 - 准提共修论坛 - Powered by Dis... 《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 powere... 中美金融战中方略胜一筹 - 和平中国 - 中国网和平论坛 - Powered by Dis... 春节老北京庙会的记忆 - 经典老照片 - 美国中文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水煮活鱼的做法详细介绍 - 厨艺切磋 - 美国中文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从东方汽轮机厂看毛泽东的辉煌工业 - 湘潭 - 红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毛泽东共产党给西藏人民带来的福祉 - 湘潭 - 红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听三粒尻子讲故事】天杀的红疤子 - 邵阳 - 红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40年前的那个年代······· - 永州 - 红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抓好学校常规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 powere...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 powere... 家有千金 - 【深圳车友论坛】 - 【爱卡深分临时论坛】 - Powered by Dis... 2010娱乐圈“门”事件盘点 - 暴风热点 - 暴风论坛 - Powered by Dis... 冬季房事别太“狠”这样更健康 - 保健 - 扬子活力论坛 - Powered by Dis... 腊八节 腊八食品教你做 - 美食DIY - 扬子活力论坛 - Powered by Dis... 冬季火锅控 这些食物要少吃 - 好吃店 - 扬子活力论坛 - Powered by Dis... 袁剑访谈录 中国房地产大转折 - 期货一版 - 炒客论坛 - Powered by Dis... 麦兜名字的由来 - 课间休息 - 口语陪练论坛 英语陪练 - Powered by 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