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全集 mp3:合同部分履行 能否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26:14
国际规则之下 中国建筑师向何处去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1-01-18

改革开放30余年,越来越多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渐渐为国人所熟知。当我们为其构思之精、外形之美发出赞叹的时候,却发现国内的建筑师们在无数次孜孜不倦地挑灯绘图之后,鲜有作品走出国门成为经典。
有业内人士感叹,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建筑师正逐渐沦为开发商的绘图技工,对建筑的整体把握与国际大师的差距也愈发明显。渐渐地,国内外对建筑师的定义,乃至教育培训体系的差异正越发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国际建筑师协会(以下简称UIA)职业实践委员会(以下简称PPC)中方联席主席庄惟敏。他向记者揭示了我国建筑师与国际接轨的短板所在。
放眼国际我国建筑师培训弊端渐现
早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便对我国建筑师的定义、资格取得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在资格互认方面,中国大陆已同香港、澳门、台湾建筑师学会签订了建筑师资格互认协议,至今双方已举办过多次资格互认培训及测试。目前,我国正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寻求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建筑职业实践互认关系。
但是,若将我国的建筑师标准同国际通行规则相比照,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对建筑师的管理体制,还是其职业实践、教育培训,二者均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给我国建筑师在争取国际建筑话语权的过程中,带来了天然的规则不适。
庄惟敏向记者表示,在外国建筑师手持UIA职业实践国际标准蜂拥而入的时候,我们的建筑师却显得愈发的茫然。他们不知如何与国外建筑师在业务合作中平等对话,特别是对UIA规定的建筑师核心职业范围内关于在设计前期与建筑策划、项目管理、分包发包流程、使用后评价等业务内容缺乏了解与实际操作经验,尤其对其中法律关键点知之甚少。所以,当建筑市场开放以后,地方文化的延续,外来文化侵入,民族产业的持续发展,本土建筑师的创作权、执业中法律权益等等问题就都一下子摆到了面前。
在建筑师的教育培训层面,实践的缺乏正影响着建筑设计人员向建筑师的蜕变。庄惟敏发问,我们现在有多少所大学在本科生的专业教育中开设建筑师职业实践课程呢?更有哪些院系专门给学生们讲授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方式呢?即便是有执业方式技能的传授也多是掐头去尾,使得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既不会做前期,又不会处理工地的施工问题,职业建筑师全程业务对刚毕业的学生简直就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们对建筑师职业教育的断层,让不少建筑学毕业的学生,变成了设计院所的绘图工。作为西方定义中的职业建筑师,四大自由职业者之一,在我国却是在画图,沦为业主的鼠标。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师在国际同行的眼中,只能是一名建筑图纸设计人员。这也是为何我国和美国、欧盟的建筑师互认至今未能实现的原因之一。”
庄惟敏对记者说游离在外仍然坚守国际话语权
这种不能互认的情况,正进一步导致在中国的建筑师正逐渐失去话语权。“国际上没有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建筑师无法在其他国家准入,自然无法在操作层面和外国人谋求平等的话语权。”庄惟敏说。
我国的建筑市场资源全球瞩目,但强势国家又在国际通行框架内制订了一套国际建筑师的游戏规则,而我国又由于种种原因游离在外。这种局面发展下去,“丧失国际定价权”将在建筑领域再次上演。
据记者了解,PPC的工作在UIA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在制定全球职业建筑师的游戏规则。在其规定中,对于什么是建筑师,教育背景是什么,怎么去第三国(东道国)执业,怎么签订合同,收费标准如何制定等等均有细则。
但是,在这些细则的编写过程中,却听不到我国建筑师的声音。“PPC每年都会开一次大会,对国际通行的十几项建筑师职业规则进行修订。与会各方都会站在各自国家的角度提出意见。每年的争论都很激烈,但我国除了我自己,没人参加、没人提意见、没人编写……”庄惟敏说,“这些会议最终都会形成具体的成果,比如全球建筑师的指导合同最终就是由德国人编写的。所有的东西各国都在争着编,如果我们不走这条国际化的道路,将来肯定会吃亏!”
在UIA下设的PPC中,虽然庄惟敏作为中方联席主席,拥有主持及否决权,但每次一开会他都会显得十分孤单。“给你看的这些开会照片,都是我找老外帮我照的,也就是说连个国内同行都找不到。每到规则讨论时,我能做的仅仅是坚持保留对我国有利的条款,比如坚持必须和东道国建筑师合作等,不然一旦实现‘国民待遇’,在强烈的文化冲击下,难道让国内建筑师喝西北风去?”说到这里,庄惟敏很是无奈。
改变窘境政府协会还需理清头绪
庄惟敏向记者表示,如果我国引入UIA的规则,那么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实践环节,甚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要发生变化。这需要一个甚至多个政府部门、行业机构联合推动。
就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负责建筑师相关事务的机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和中国建筑学会。依据国际惯例,与UIA相关的工作主要由中国建筑学会负责。但同别国协会相比,我国的学会仅能负责学术上的工作,同时,其他相关的行业协会、分会等均多少负责相关工作,很难形成合力。“欧美都是由其建筑师协会‘一竿子插到底’,所有的注册委员会都和其相关。政府的职能相对弱化、行业的职能相对加强,这就是一个行业上的规则。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牵头和负责机构,理清头绪、同心协力。”
所幸,庄惟敏的忧虑已经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重视,有关司局已经着手就我国建筑师职业实践的问题进行调研。同时,一本名为《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政策推荐导则》的出版,也在业界引起了职业实践的大讨论。
但是,这条与国际接轨之路还要走多久,仍然是个未知数。“严格来说,原建设部曾做过多次的调研,当初郑一军副部长多次组织研讨;从1996年第一次注册建筑师考试开始,当时的叶如棠副部长就要求要国际互认,后来历任司长又进行了多次研讨,但都是问题多,结论少。就是因为这里牵扯的头绪太多,推广起来不那么简单。”庄惟敏说。
七项建议阐述系统接轨理想之路
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建筑师与UIA的系统接轨,庄惟敏认为应从建立并调整我国建筑师的职业实践制度体系入手,他提出了7条理想方式:
第一,我们必须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行业的管理和约束下,在全国范围内对注册建筑师进行《UIA建筑实践的职业主义推荐国际标准认同书》(以下简称《认同书》)及政策推荐导则的普及教育与宣传推广,并结合UIA认同书的政策推荐导则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现行法规和条款。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认同书》及政策推荐导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在相关国际政策的制定方面发出我们的声音,尽量避免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建筑职业实践发展的条款。
第三,自上而下地调整高校建筑学教学大纲,补充和加强高校建筑学教育中职业实践部份特别是执业方式、职业道德和项目全程管理的法律方面知识的授课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学生职业实践实习内容。
第四,提高职业建筑师的外语水平,加强专业外语的训练。
第五,尽快学习并熟悉UIA关于职业实践网站的检索,建筑情报信息机构应定期将相关重要信息译成中文,发布公告。
第六,尽快补充UIA职业实践网站中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中国建筑学会及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有关信息数据,建立一个维护更新平台,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平等沟通和资源共享。
第七,住房城乡建设部、注册中心、建筑学会等相关部门应共同研究,向UIA提供中国建筑师职业实践的相关法律文件和合同文本,研究UIA PPC推荐国际标准中是否有与中国相关法律文件相矛盾之处,并探讨如何解决。
最后,庄惟敏向记者表示,国际化的趋势已经将中国建筑师推上了国际大舞台,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国际规则我们都必须给出回应。这是我国当代建筑师必须经历的,是中国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创作建筑精品的保障,当然这也更是我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起点。
本报记者 张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