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第一盛婚漫画733:夏季肉鸭的饲养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3:58

 夏季肉鸭的饲养管理

  夏秋时节,气候炎热高温,在一些舍饲养鸭地区的养殖场、户当中,经常发生鸭只中暑和热应激而导致鸭昏厥的现象。这是由于气温过高,鸭子没有汗腺,加上丰厚羽毛的覆盖,鸭体的散热受到很大限制;气温超过等温区时,在防暑降温条件差的情况下造成鸭体温居高不下所致;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不易于鸭粪分解,造成鸭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严重危害鸭的健康和生长。同时高温还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诱发多种疾病。因此,为使炎热的夏秋时节饲养的肉鸭正常健康生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鸭营养需要

  由于鸭的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应配制夏秋季高温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鸭日粮,以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

  提高矿物质与维生素的添加量。由于鸭采食量下降,要保证肉鸭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成分摄入量不变,应适当提高其日粮中的含量。夏季鸭体排泄 NaK增加,由于喘息血浆中CO2浓度下降,有可能出现呼吸性中毒,因此,在日粮中或饮水中补加额外的NaK及在饮水中补加碳酸盐均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夏季高温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易被氧化,且高温等应激因素造成鸭的生理紧张,不仅降低鸭机体VC合成能力,同时鸭对VC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提高,所以高温时节每千克饲料中应另加50mg200mgVC,这有利于减轻因应激因素对鸭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保持饲料新鲜。在高温、高湿期间,自配饲料或购入的饲料放置过久或饲喂时在料槽中放置时间过长均会引起饲料发酵变质,甚至出现霉变。因而每次配料或购买饲料时,以一周左右用光为宜,保证饲料新鲜。在饲喂时应少量多次,采用湿拌粉料更应少喂勤添。

  采用抗应激药物添加剂。针对鸭体高温下所表现的生理变化,使用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鸭的体温,使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药制剂可增加免疫、祛湿助消化达到抗应激效果。延胡索酸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同时具有镇静作用,能使肌肉活动减少。可作为抗应激添加剂使用。

  二、搞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

  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通风。增加鸭舍打扫次数,缩短鸭粪在舍内的时间,防止高温下粪便带来的危害。饮水槽尽量放置在鸭舍四周,不要让鸭饮水时将水洒向四周,更不要让鸭在水槽中嬉水。

  减少饲养密度。适量减少舍饲数量和增加鸭舍中水、食槽的数量,可使鸭舍内因鸭数的减少而降低总热量,同时避免因食槽或水槽的不足造成争食、拥挤而导致个体产热量的上升。

  搞好鸭舍通风换气,加快鸭体散热。保证鸭舍四周敞开,使鸭舍内有空气对流作用,加大通风量。可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动。夜间也应加强通风,使鸭在夜间能恢复体能,缓解白天酷暑抗应激的影响。避免干扰鸭群,使鸭的活动量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减少鸭体热的增加。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鸭舍内定期消毒,防止鸭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袭而造成抵抗力的下降,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免受虫害干扰,增强鸭群的抗应激能力。

         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

         商品肉鸭在中雏期经过比较粗放的饲养,体质得到了锻炼,骨架已经长成,应减少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使鸭群迅速提高体重,达到缩短育成期和及早上市的目的。商品肉鸭食量大,排粪多,舍内容易潮湿,在冬季造成湿冷,在夏季引起"沤毛",故应勤换垫料,保持舍内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气温较高时,可让鸭群在舍外过夜。舍外凉爽空气新鲜,鸭群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对其生长发育有利。若在舍外露宿时.除应注意防风外,还应有灯光照明,防止野兽侵害鸭群,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5只为宜。

肉鸭的科学饲料配方

   雏鸭期(125日龄):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中鸭期(2645日龄):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6%、麸皮12%、鱼粉4.5%、骨粉1%、贝壳粉1%、食盐0.5%。育肥期(出售前715天):玉米35%、米糠30%、粗面粉26.5%、黄豆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去掉黄豆,减5%米糠,增加10%玉米。

 

 

旱养肉鸭饲料参考配方

     雏鸭(第1-25天)

 

饲料配方(%):粗蛋白20%,粗纤维3.9%,钙1.1%,磷0.5%。参考配方(%):玉米50%,菜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肉粉1%,贝壳粉1%,食盐0.5%。

中鸭(第26-45天)

饲料配方(%):粗蛋白17.5%,粗纤维4.1%,钙磷0.5%。参考配方(%):玉米50%,麸皮12%,碎米10%,食盐0.5%,菜饼5%,大(小)麦17%,鱼粉4.5%,贝壳粉1%。

育肥期

配方1

前期用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豆类(炒)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后期用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配方2

玉米35%,面粉26.5%,米糠25%,高粱10%,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