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残局双炮:固原的历史——萧关道与原州政权建置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2:00

固原的历史——萧关道与原州政权建置的变迁

http://www.gyxww.net 时间:2011-04-02 20:02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烽燧遗址 ()魏晋时期 
  东汉以后,边疆各少数民族不断入居安定,安定郡治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交通与政权建置、城市的兴废,是一盘棋上的三颗子。随着交通受阻、安定郡治的内迁,原安定郡治高平城也显得不十分景气。及三国对峙时,高平城已很冷落。“高平,自移郡人户稍少,至曹魏废”。公元四世纪初,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史称“十六国”。这一时期不但行政区划变更频繁,而且地方割据势力开始在萧关古道沿线角逐,高平城再度成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要地和政治中心之一。
 
  前后赵时期(304-350),固原始置朔州,以高平为“朔州治所”。十六国的前赵国君刘曜曾以朔州牧之职镇守高平。前秦时期,鲜卑部帅没奕干投奔前秦,被封为将军,后晋升高平公而移驻高平,实质上是割据形式的一种。匈奴铁弗部夏赫连勃勃时期,高平仍是其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之一。东汉末至北魏之前,萧关古道中西文化交流基本处在停滞状态,但作为军事与相互攻伐的要道仍是畅通的。原安定郡的大片旷土曾是前秦苻坚、后秦姚苌和夏国赫连勃勃的军队先后争夺的要地。北魏始,原州设置后,萧关古道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化、经济交流。 

  公元五世纪三十年代,北魏开始统治北中国。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置原州,改高平为平高县,又增设瓦亭县。北魏原州的设置,是固原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北魏的统一虽然短暂,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时期,民族成大融合趋势,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原州所辖固原地区在各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再度奠定了政治,军事建置;稳固了政权的中心。就史书记载和近年出土文物看,中西文化融合与交流最为突出。及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六月“筑原州城” (这里指增筑),遂成为强化固原政治、经济中心的象征。之后在原州设置的总管府,开唐代萧关道总管府的先河。 
  ()隋唐时期
 
  隋代曾与漠北不断发生战争,但隋朝在固原的政治、军事控制地位继续得以确立,萧关古道成了战争往返运兵的通道。隋唐出兵反击突厥,多由原州(固原)出兵。为加强原州区域内的政权建置,隋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设置了他楼县,这是固原历史上空前的现象。他楼县成为原州的外围建置出现,与北朝以来萧关道的畅通不无关系。 

  历史经过了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分裂期、隋朝的短暂统一之后,为李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公元七世纪初,李唐王朝统一了全国,除在今宁夏固原继续设置原州建置外,还继续保留了他楼县建置。唐神龙三年(考在元年,公元705年)撤他楼县,别立萧关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载:他楼县改置后,因去原州较远,御使丞侯全德奏请于白草军置城,因取名萧关县。笔者以为,萧关县的改置,仍与萧关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畅达有密切关系。无论隋他楼县,或唐萧关县,就其设置看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这要与吐蕃陷原州及其以后的历史相比较来看。 
  隋他楼县、唐萧关县,地理方位都近距须弥山(石门关),这里是西域通往中原的要冲和门户,地理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成为唐代最著名、规模最大、地理最紧要的丝绸之路——长安——凉州北道必经之地,承担着长安——凉州北道线的繁忙运输。政治与经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由此可见唐代原州一度地当腹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是中西文化融汇的重要时期之一。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进程中,他楼县、萧关县的存在时间不长,大约废于原州陷于吐蕃,可谓昙花一现。但固原陷吐蕃,却是固原历史上丝绸之路阻塞、文化交融停滞,以致影响固原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性事件。
 
  早在唐玄宗年间,西北的河西、陇右两镇驻扎十余万精兵,以攻为守,专备吐蕃。天宝以后,朝政日下,及安史之乱爆发,河、陇两镇驻军东调,吐蕃乘机内侵,陇右十数州县相继陷没。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大举入侵,攻入长安,后赖郭子仪等回纥兵竭力抵抗,吐蕃放弃长安,退居屯军原州(固原)、靖远一带。此役是唐蕃战争中唐朝最大的一次失败。从此原州陷入吐蕃。据公元783年唐、蕃清水(甘肃清水县)之盟确定的边界看,当时原州绝大部分地域陷入吐蕃,而仅余弹筝峡以南的极小部分,吐蕃的控制线向东推到了六盘山、陇山一线。原州沦陷后,原州州治随之迁徙。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徙原州治所于平凉;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又徙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直到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唐朝收复原州,原州治所复移治平高(固原),前后陷入吐蕃86年之久。
 
  原州陷吐蕃期间,萧关古道亦随丝绸之路受阻而隔断,仅剩弹筝峡成为唐汉界的边关和蕃汉之间的驿道。公元849年2月,陷入吐蕃86年之久的秦(天水)、原(固原)、安乐(甘肃环县)三州回归大唐。唐泾源节度使康季荣取原州及原州七关(石门、制胜、六盘、木峡、木靖、驿藏、石硖),原州陷吐蕃这段历史宣告结束。由于原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唐政府试图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进一步控制,不仅迁回原州州治,且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更升萧关县为武州。
 
  由原州陷吐蕃的前后经历,可见交通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制约作用及其关系。原州被吐蕃武力控制后,萧关古道受阻(长安——凉州北道中断),唐朝所设郡县皆废,政治机构被迫内迁。昔日商贾、官吏、使节、僧侣??熙攘往来的繁荣景象不复再现。勾通西域的通道由新的灵州——西域道取代。政治中心的转移,必然影响文化的转移。由于唐原州政治军事地理位置所致,原州一旦收复,即恢复其原有建置。其实,早在原州陷吐蕃十年之后的大历七年(公元773年),大臣元载即上书要求乘机夺踞原州:“原州居其中间,当陇山之口,其西皆监牧故地,草肥水美,平凉在其东,独耕一县,可给军食,故垒尚存,吐蕃弃而不居,每岁盛夏,吐蕃畜牧青海,去塞甚远,若乘间筑之,二旬可皆??”。“是谓断西戎之胫,朝廷可高枕矣”。所以,原州收复后,即更升原萧关县为武州。这又一次显示了隋、唐两朝对原州及其以北的重视和开发程度。
 
  ()宋、元时期
 
  历经五代,固原地为吐蕃、党项部族据有,政权建置消失,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萧关道已名存实亡。直到宋朝建立之后,固原所在的军事地理位置才再次得到显现。既是宋、夏接交地带,又是战争中双方必争的要地,尤其交通对军事来说更显得重要。据《宋史·郑文宝传》载:当时萧关(宋萧关城,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石硖口)“东控五原(盐州),北固峡口(青铜峡)”。古原州和它的清水河流域(萧关道)成了运送军队、护送粮草的要道,北通灵州。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北宋在古原州再设州郡级建置——镇戎军,并筑镇戎军城,政治中心得以确立。之后,大量迁徙人口,当时主户一千四百三十四,客户二千六百九十六。地处萧关道上的镇戎军,既是军事要地,又是区域网络的中心。宋太宗时依旧畅达,以镇戎军为枢纽。及真宗即位,萧关古道搁置,镇戎军弃而不守,政权建置亦不复存在。直到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再于原州筑城驻军。
 
  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镇戎军(固原)的部分地区陷于金胡,但镇戎军的政权建置并未因此而废弃。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升镇戎军为镇戎州,直到元代初年复改名为原州。 

  元代,蒙古帝国的疆域横跨欧亚大陆,交通随之辐射四方,畅行无阻。萧关古道自然成为蒙古军队南下的要道,并改置金的遗留政权镇戎州为原州。同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现象——蒙古几代皇帝都曾驻跸原州境内的六盘山。忽必烈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即元朝迁入大都之后,调整了原州的行政区划,改原州为开城路,放弃旧原州城,选城南三十多里的旧开远堡为开城路治所。正由于此,元代的开城成了当时政治、军事相兼的要地。这与皇帝驻跸六盘山不无关系。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冬,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山”。分治陕西四川及西域,忙哥剌于开城置王相府,“??两府并置,在长安者曰安西路,在六盘山者曰开成路”。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置开城府,“视上都,号上路”。也正由于此,翻越六盘山的道路得以拓宽,使萧关古道显得更繁忙和重要。 
  ()明、清时期
 
  明初,将元朝的开城路(州级)降为开城县。及正统以后,西北边境防御渐趋紧张,经常有蒙元军队南下,沿清水河(萧关道)袭攻固原等地。明政府为防御元朝势力南侵,先后在北方边境设置了九个重镇,号称“九边”。固原为“九边”之一。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重新修筑固原城。固原城的再次修筑,标志着政权建置的重新转移。重修固原城的第二年(公元1452年),即迁徙平凉卫右所于固原城,为固原守御千户所。从此,随着明西北边备防御的不断变化,固原的军政机构设置亦随之升格。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升固原守御千户所为固原卫;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置固原兵备道。明中叶以后,蒙元余部鞑靼、瓦剌等入侵加剧,明政府为进一步加强防御,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置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府于固原。“总陕西三边军务”。此任由部院大臣充任总督。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再设固原镇,次年升固原卫为固原州。至此,固原遂成为一个在西北边地防务中举足轻重的要镇。
 
  固原城的扩筑就是在明代定型的。自明景泰二年增筑固原城始,成化五年,兵备佥事杨勉再行增筑,并设楼橹。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三边总制秦    又增筑外关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总制石茂华始将固原外城用砖石包砌,并增设角楼、炮台和东道。已成为一座既坚固又具有很好防御功能的巨大城池。固原城在明代之所以能数次增筑。一是由于固原当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政权建置所致;二是由于明政府的统一策略;第三,也是由于当时文化和时尚的一种表现和反映。如当时的山西太原城,也是总制驻节地,同时也得到大力扩修,城墙的高、厚及其型制与固原城基本相同,两城同为砖包,都有角楼、炮台等。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明代的道路交通也基本在军事控制之下。三边总督驻节地固原与延绥、宁夏、甘州成犄角之势,与三镇之间交通畅达。固原连接宁夏府的南北纵轴线——萧关古道仍通达。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固原州的政权建制,特别是集军政于一体的三边总制驻节固原,并成为西北政治、军事中心所致。
 
  清初,固原的军政建制仍承袭明代。由于清初西北用兵,固原的军事位置继如明代,陕甘总督仍驻节固原,节制陕甘两省,旋即兼辖四川,改川陕总督。西北战事稍定,四川与陕甘分离,仍节制陕甘两省,直到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移总督府于汉中。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西北用兵,运兵转饷都以陕西、甘肃两省为枢纽,而为调兵迅速起见,绿营重兵设在陕甘。而固原地处陕甘相结之要道,且有陕甘总督驻节于此,方才更显示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来。这时的道路交通,就不仅仅是南北纵贯的萧关古道了。因为政权机构、特别是军事指挥机构层次越高,道路交通网络的辐射面就越大。
 
  由于固原特殊的地理位置,陕甘总督徙置之后,驻节西安的陕西提督移驻固原,改称陕西固原提督。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移驻兰州,西安军务空虚,固原提督移驻西安,同时设固原镇,将河州镇总兵官移驻固原。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西安提督又移驻固原,仍改称陕西固原提督,直至清末。
 
  在政权建制上,先置固原道,后置固原州。自公元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二百多年间,北方战争状态已成为历史,延续千余年的长城防线也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固原地区基本处于和平环境之中。固原的军政权力机构设置格局一直较高,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历史意义 

  以上,仅是交通与历代政权机构演化的一个大致轮廓。但由此可见,交通与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政权机构设置、演化和兴衰的直接原因;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先决条件。历史上的萧关古道是连接关中、西域间广大地区交通的重要纽带,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改造自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特别是为古代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产生过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东段的萧关古道,并不是每个历史时期都畅通无阻。它或由于战争,或由于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主,或由于历代王朝的策略,伴随着萧关道的兴衰,古原州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唐广德年间,萧关道受阻原州陷吐蕃,萧关县废弃,已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历代政权建置的兴盛,萧关古道(丝绸之路)的畅通,又与经济、文化的繁荣与交融关系十分密切。首先为经济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如汉代安定郡的设置,萧关道的畅通,汉政府数次迁徙大量人力开垦、屯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行先进的管理制度,使安定郡得到了综合性开发。其次,促进了中原与边地的商业贸易,疏通和加速了中原与边地的商业经济和流通。马的畜牧、交易与茶马贸易,是固原历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门类;由西域传入的经济作物如葡萄、苜蓿等也多在原州一带种植。第三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汉唐是我国历史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两个高潮,应包括魏晋南北朝。萧关道连同它的重镇固原,是古代中原文化与中亚文化的交汇带,就史书记载与近年出土文物看,早已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而又自成特色的文化带。固原北魏漆棺画及其出土的萨珊银币,北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李贤妇夫墓出土的鎏金银壶、金戒指、玻璃碗,唐代给事郎兰池正监史道德墓及出土的金币、花饰,还有北魏万俊丑奴截留的波斯国为北魏洛阳所限狮子。追溯历史发展脉络,萧关古道沿线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圈和经济带。这一切都将是古代原州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象征,它们都是历代政权兴盛、萧关道畅通的伴生物。(王育民 固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