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的做法:过紧的货币政策危害更大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5:55
2011年04月19日 06:11 AM

过紧的货币政策危害更大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海影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  

4月刚过一半,中国央行已连续出击,先是在清明节加息,随后在4月17日再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

大多数分析人士对此持赞同态度,并预言央行紧缩周期尚未结束。然而,笔者认为,过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源于央行对通胀成因的误读,由此造成的金融市场扭曲对民营经济伤害甚大,可能危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大计。

表面上看,央行紧缩政策理由充分。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高达5%左右,而存款利率长期低于3%,负利率已经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上,石油、黄金价格在猛烈上扬,印度、巴西、越南等国的通货膨胀上扬到危险水平。通胀大潮有席卷全球之势。在欧洲,即使面对葡萄牙等国的困境,欧洲央行仍然选择加息。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它未能准确把脉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也未能准确衡量紧货币政策的收益与成本对比。

弗里德曼所谓的“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适合于政府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发行无担保货币来融资的传统经济;而对建立了现代央行制度的现代经济,则并不成立。

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下,央行的货币发行本质上是流动性置换。在中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斩断了财政部透支央行账户的通道;从1999年至2009年,央行基础货币量从3.5万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增长了17.5万亿元左右,其中的92%来源于外汇占款增长,对政府及金融机构债权增长占8%。而每一元基础货币的增长都以同等价值的美元、其他外汇或政府债权为清偿依据,而非无偿提供给财政部使用,因此并未摊薄每一元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在存在财政透支情况的1983年至1995年,通货膨胀率平均为10.5%,而1996年至2010年则降低为2%。而在1996年至2010年同期,M2代表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仍高达18%。从这个角度讲,货币供应量增长并未导致通货膨胀。

国际上,可以看到类似现象。英美、欧洲以及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都建立了财政部不能透支中央银行账户的纪律,其通货膨胀率一路走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位数水平降低到2%左右。以拉美为代表的高通货膨胀区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建立现代央行纪律,其后也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大幅降低。

我们的量化模型研究表明,1995年之后,中国通货膨胀成为典型的经济周期现象,并不是由货币供应量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投资建设阶段与产能释放阶段。通胀压力在投资建设阶段积累。而随着各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投资建设阶段逐渐转换为产能释放阶段。这个阶段,随着产能的释放,各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在侵蚀企业利润的同时,阻碍企业提价行为的出现与传染。相应地,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减轻。这一模式很好地解释了1995年之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五轮周期性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建设阶段向产能释放阶段过度的转折点上。我们的模型显示,目前的经济周期十分类似于2004年4月的情况,工业结构、公司利润、货币供应量、新增信贷等指标呈现出与当时类似的形态与见顶顺序。当年,随着经济周期转为产能释放,轻、重工业增速之差在2003年11月见顶,企业利润增速在2004年7月见顶,相应地,通货膨胀在2004年8月见顶,并在2005年回落到了1%以下。近期的情况则是,轻、重工业增速之差在2010年6月见顶,企业利润增速在2010年11月见顶,预示通货膨胀的见顶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央行仍在继续执行其过紧的货币政策,而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塞了民营企业、小型企业获得金融贷款的通道,对实体经济运行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

总之,通货膨胀并非源于宽松货币政策,并且CPI逐步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央行过分紧缩的货币政策并非控制通胀所必需,反而使民间经济付出巨大代价。为中国经济转型大政方针计,希望央行放弃进一步紧缩举措。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为国际对冲基金经理,联系邮箱highingliu@hotmail.com,微博http://t.sina.com.cn/15665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