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三十而立”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0:52
古圣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三十而立”。提出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也为后人提供了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自我、崇尚自我并且敢于超越自我的依据和典范。然而,在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的观念教导下,前人们走上了通向“天堂”之门的康庄大道,慢慢悠悠,随心所欲;神与灵,心与物完美结合。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孔子的人生教条成为关乎他人人生价值和社会观的永恒的“教条”后,后来人不再彷徨、徘徊而是有针对有的放矢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但是,在孔子走了2000多年以后的公元2000年的现代,我不由自主的发现,时代的变革像沧桑一瞬,孔子只不过在他生活的年代给了后人一个仅仅适合于参考的标本,或者一个做人的借鉴标签。孔子在深思熟虑的间隙把人生做了一个透彻分明的分析,就像一面放大镜;究竟他的言论怎样地影响并关切人生观,孰重孰轻,在渐行渐远的将来怎样演变,在历经2000年之久的时代叱咤风云和颠簸、顺应乃至异化孽磐后的今天,认祖归宗还是叛逆不羁;返璞归真还是一意孤行,确实值得我们“三思而后行”!
于是,在孔子所谓的人生第一阶段——“三十而立”,便形成了不同的说法。有的固执地认为这是人生教条,不可违背,不可改变,也不需要有置疑。其实在我们的父辈阶段,在知青上山下山的时候,在他们大举“红色社会主义”旗帜,十七八岁正待风华正茂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不自觉地实践着他们的“理想”。虽然有些“生涩”,虽然有些“酸楚”,虽然有些“彷徨”,但他们的那种执着,那种“叱咤风云”的干劲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地证明:他们已经在孔子所谓的“三十而立”的说法上大大的超越并往前推进了。
古往今来,圣贤大都意气风发,或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殊途同归的是:他们对“立”的理解都大同小异:祈求盼望在20到30的这个人生的黄金期,在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期”做到事业上的通达,感情上的成熟以及人格修养的日臻完善。诗仙李白放纵轻狂,潇洒倜傥,读他的人,如同读他的诗,豪放而放荡不羁。然而,纵使他才气横溢,英姿逼人,在他31岁的那年,前途如同囊中取物、功到自然成,被朝廷供奉翰林,深得唐玄宗赏识。可怜“天意弄人”,世事的沧桑巨变还当不了他酒后随意唱吟的一首《静夜思》,嬗变的宫廷斗争装不下满腹经纶但又不可一世的李太白。这位心中装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大诗人在风花雪月的流放途中终于因凄惨而病逝。可谓“少年得志,老来赴黄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一生热衷科举,却郁郁不得志,毕一生经历著《聊斋志异》,可谓“惨淡经营”“大器晚成”的典型!
何为“立”?!李白的风华正茂当然算立,蒲松龄的大器晚成就不算了吗?三十是个槛,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得人人都能随口即可抛出答案的问题!或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商榷和探讨。从“立”的横向来说,我们经常谈论“模范、英雄、骨干、精英”。狭隘意义上就是处于而立之年的他们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作出的事情,因此他们继承并超越了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如火如荼。然而,不难发现并举一反三,广泛意义的社会精英表现在个人,乃至有劳动能力的每个人身上,就是能够自觉地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的,从我们熟知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螺丝钉雷锋到时代先锋李洪刚、李素丽、杨利伟再到我们的偶像刘翔、姚明、周杰伦、韩寒、郭敬明;我们的时代在峰回路转,偶像意识在颠覆传统,“立”的概念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同时被悄悄偷换!像后面举到的几个例子,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新生代的做人坐标。拿跨栏明星刘翔来说,现在24岁的他可谓处于人生的颠峰状态,而在刚刚不久,他就蝉联了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可谓人中之凤,占尽鳌头;姚明,则以年收入过亿的身份,使拜金主义者刮目相看;说到周董周杰伦,更有无数的粉丝为之欢呼雀跃;而据说周杰伦在成名以前是那样的为歌疯狂和执着,以一个“无名小卒”的角色从而创作出“风格古怪奇峻”的歌词。草根偶像韩寒和郭敬明同样以其“早熟、另类、叛逆”赢得了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这些现象不胜枚举。也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立”的概念正在向多元深化,“立”的本质在于使自己站在一个本不高的起点,仰望另一个可以征服的至高点;然后从这个至高点俯览你的起跑线。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且“立”不以岁数为刻度,要想早日出人头地又害怕拔苗助长无异于刻舟求剑般地愚蠢;反之,本来可以大器晚成却时刻惶恐不安,不能随遇而安的心态只能让“立”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十,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像生老病死一样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转折点,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飞黄腾达有人落泊潦倒。乐观者有之,悲观者有之。乐观之人,只是把三十当作发奋努力的最好的阶梯,哪怕后无退路,前无接应,仍然一如既往地监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哪怕他们到了三十还处于心理的懵懂期,事业还渺茫,婚姻还青涩,他们宣言“我的未来不是梦”!——三十如何,四十又如何?燕雀焉知鸿晧之志?!岂不知,冥顽不灵,不堪造就的何止扶不起的阿斗,反之又何止年少轻狂大言不惭“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
七十后已经缄默不言自己的创业路,市场的饱和竞争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痛,并快乐着”是他们而立之年的生活教条;八十后果敢而冷静,对于现在和将来,他们可谓三十而立最庞大的最重要的人群;因此他们颇具挑战性。八十后的崛起叫人不寒而栗!他们在与前辈的叫板和呐喊中实现着自我价值;也有人指出他们是“颓废、迷茫、消极”的一代,就像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似乎与这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荒诞不经!而新崛起的九十后,有人说他们是“啃老族”,“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依靠父母便可逍遥一辈子;其实不然,九十后正在慢慢走向成熟、理性,不甘寂寞,正在刮起一场惊天动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梁启超早就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即便它现在成为一则公益广告,也颇叫人感动并给人启迪!
所以,三十以前,我们可能想得太多,有太多迷惑;如果把三十分为昨天、今天、明天;那么三十岁只有短短的三天——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或许会让你对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说:“三十以前,我们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三十以后,让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