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绿护眼配色方案:防务短评:中国没必要研制“垂直起降战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9:21:42

防务短评:中国没必要研制“垂直起降战机”

2011年04月18日 14:38
来源:凤凰军事

字号:T|T
197人参与11条评论打印转发

外界曾声称中国试图引入雅克-141技术开发自己的垂直起降战机,但后者无隐身能力,超视距空战能力也不强,实战能力还不及普通三代机。(资料图)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4月18日

近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一则轰动性的消息,声称中国第一架垂直起降战机“歼-18”已研制成功,并在内蒙古某秘密军事基地顺利试飞。报道声称,中国由于缺乏航母舰载机起飞的弹射技术,致使航母设计陷入停顿,为此中方放弃原来的水平起飞设计,转而开发垂直起降战机“歼-18”。日本媒体还声称此举使中国一举两得:战斗机升级和航母即将问世。

这篇报道再次引发有关中国航母的一个新话题,但中国研制“歼-18”的报道却显得非常虚假。这个报道在逻辑上就非常混乱,中国研制弹射器出现困难,居然用难度更大的垂直起降战机作替代?这好比用大窟窿去“适当弥补”小窟窿。

其实,中国在文革时期就进行过垂直起降战机、可变翼战机的研制,但均以放弃告终。即使是现在,垂直起降战机设计,对中国来说也缺乏足够的研制必要。

第一,对中国来说,垂直起降战机的技术跨度太大。中国虽然进行过一些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制,但技术储备仍远远不足,尤其是发动机。中国的常规战机发动机尚不够成熟,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试验。而垂直起降所用的发动机,设计难度更高,所需要的试验时间也更长,这绝不是一两百亿元人民币和几年时间就能够拿下的技术。所谓“外国有,中国就该研制”,纯属“大跃进”的思路。

第二,对中国来说,垂直起降战机的市场很小。以日本媒体的说法,所谓“歼-18”似乎专用于中国航母,如此而言最多将不过40-50架的数量需要。相对于研制的难度、高昂经费和耗费时间,如此少的需求是得不偿失的。即使为提高生产数量,把所谓“歼-18”配备到陆地机场,那只能进一步降低陆基战斗机部队的战力,下面将继续说到这点。此外,新一代战机普遍具备短距起降能力,垂直起降战机在陆地上已不存在原本的战术价值。

f-35B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新型“垂直起降战斗机”,但项目已面临被中断或严重拖延的命运。(资料图)

第三,垂直起降战机将降低战斗机部队的战斗力,而不是提高。日本媒体声称,研制“歼-18”可大幅提高中国战斗机性能,纯属歪曲常识。

垂直起降战机尽管技术难度高,但作为战斗机,空战性能和攻击性能比同时代的常规战机要差很多。主要原因就是机体重量受到限制,同时大量机体空间被特种发动机占用。以美国第四代战机F-35为例,垂直起降型的F-35B,最大起飞重量仅有27吨,航程仅有1670千米(以省油的STOVL方式起降),海军型的F-35C相应指标则分别为31.8吨和2520千米。相差4吨之多的机体重量,使F-35B携带的武器要少得多,作战能力大大降低。

美军虽然也装备和研制AV-8B和F-35B垂直起降战机,但主要配备海军陆战队,而不是作为航母舰载机,仅仅作为庞大作战体系中的一个辅助力量。英国作为航母舰载机的“鹞”式战机,更是已全部退役。美国F-35B的研制现在也面临中断,以把资源集中投给F-35A和F-35C。

垂直起降战机不仅很难与四代战机或三代改进型号进行空中对抗,而且后者已普遍具备短距起降能力,更令前者失去大半价值。垂直起降战机目前普遍采用STOVL起降方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具备短距起降的新型战机相对于此,多出来的仅仅是几条降落时所需的拦阻索。例如中国国产L-15“猎鹰”高教机,起飞距离仅仅需要200多米,凭借滑跃甲板就能在航母上起飞,并不比垂直起降战机差多少(AV-8B满载起飞距离达450米)。

综上所述,中国航空工业当前更需要集中力量,开发真正的四代战机,改进现有三代战机,尤其必须继续开发和完善战机发动机。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新一代战机,例如歼-10、L-15等,能够比垂直起降战机发挥更大的作用。(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陶慕剑)

1 2 3 ... 9 10

相关新闻:

·防务短评:文革四种失败战斗机均有致命缺陷·防务短评:16颗汽油弹击溃3万日军?历史变笑话?·防务短评:“过时”的轰-6仍是中国不可缺的武器·防务短评:当代中国军队缺少的三种“过时飞机”·防务短评:中国第一艘航母未必是“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