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悉尼地图:天有多热,谁说了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4:27
天有多热,谁说了算?
2010-08-20 08:45:23 来源: 南方周末 (广州) 跟贴 323 条 手机看新闻
预报温度为何总是低于实际感受?高温预警,这是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天气预报就是不上40℃”,这一传言有无根据?气象专家:高温预报是测量出来的,也是“商量”出来的。 今夏上海出现连续4天39℃以上的高温天气,外滩实测地表温度接近50℃。 (CFP/图) 烈日下的广州亚运工地。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预报温度为何总是低于实际感受?■高温预警,这是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天气预报就是不上40℃”,这一传言有无根据?■在酷热的上海,中国气象局下属中国天气网为什么记载6至8月连续三月无高温?气象专家:高温预报是测量出来的,也是“商量”出来的在网络上一份流传甚广的“职业声望排行榜”中,天气预报员入选不靠谱职业之列,与之对照,股评家也只获得了这项“大奖”的提名而已。今年入夏以前,你或许会因为股评家的“不靠谱”程度被严重低估而愤怒;7月份以后,天气预报员的入选该重新让你心服口服了。尤其是,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北京、上海、杭州等酷热城市。北京,7月5日,电视台记者将一枚鸡蛋打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后,熟了;杭州,8月13日,一支酒精温度计仅仅在路面上比划了一下,红色酒精柱即刻突破了极限值,它的上限是50℃。此前一天,两地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才分别为37℃与32℃;而当日两地实际最高气温测值为40.6℃与39.5℃。因天气炎热,近日北京、济南、无锡、合肥等地猝死者达2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高楼外墙清洁工。然而,据天气预报显示,当时这些城市的最高预测温度均没超过40℃。在上海,喷雾、冰块齐齐上阵降温,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下属中国天气网却记载,今年6至8月份连续三个月上海无高温日(35℃以上)。关于40℃气温预报的质疑在网络上迅速漫开——路面井盖上都可以煎鸡蛋了,怎么还不上40℃?司机开着车都能热晕过去,导致连环车祸,怎么还不上40℃?40℃,上还是不上,这到底是科学,还是政治?一个流传最广的猜测是,40℃是个槛,槛一旦迈过去,就会涉及缩短工时、高温补贴、停工等一系列劳动保障问题。难道天气预报“技术性”地降了温。这是一个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比我们感受到的气温要低?气温预测有被人为压低吗?天气预报对我们普通人还有意义吗?一只百叶箱的温度“感受”一个普通人要确定第二天的温度,可能需要搜集预报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指数,还得要一点天气预报员的专业计算知识。你是否觉得在高温天气下,预报温度往往低于实际感受?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一只木箱,一只装有温度测试仪的距地面1.5米的通风百叶箱。“天气预报是一道数学题+语文题。”广东省气象台前高级工程师李开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他的描述中,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和医生差不多。每天,当值预报员都要组织两三次会商,其间,数十张图表如病人的X光片般,挂在墙上或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经受预报员们的反复对比与激烈讨论。图上,显示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整个亚洲地区的天气系统演变,高压、低压在什么部位,吹的什么风,风的变化过程等。这些信息,来自于一个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全球所有城市的天气预报,都基于这一系统。开头提到的那只箱子,就与这个系统直接相关。中国各城市测算当地的实际温度,都以百叶箱里温度计的测量结果为准。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说,这套共享系统的前提是数据采集标准统一,百叶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设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 (1.25~2.00米,国内为1.5米),没有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的位置。“如果不按同一标准选址”,何夏江说,由于环境不同、地面质地不同,温度也会不同,各个国家的气象数据就会失去参照、共享的意义。比如,8月5日这天,百叶箱测到的广州实际最高气温为37.1℃,而同期地表温度则达到51.8℃。这也部分解释了气象部门提供的气温为什么比城区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为什么水泥地上的鸡蛋会熟,为什么水银温度计会爆。此外,随着城市楼房越建越高,河流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排量、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有个学术名,叫“热岛效应”,设置于热岛之外的百叶箱,测量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为什么不将这只箱子迁入城里?还是老问题,全球气象数据共享系统,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在世界气象史中,百叶箱因经济因素或箱子质地问题,发生过几次变更,但每一次,“都不可避免地基于科学”。并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只能决定当地实际的气温,在气温预报中,它只是预报员们参照的数据之一,那些像病人X光片般,悬挂于墙上或电子屏幕里的数据和线条,都是最终确定次日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具体数字的依据。“每天天气预报里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都不是运算的直接结果,而是值班预报员们讨论出来的。”李开乐说,尽管计算机会运算出一个参考数值,但谁也不会直接引用,还要综合参照自己的从业经验、历史同期气象情况、各种数据信息等。“否则,每天两三次的会商也就没有必要了”。而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说,人们所感知的温度被称为体感温度,由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预报温度只是体感温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杨贵名认为,这是普通人觉得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李开乐告诉本报记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一道纯粹的数学题”。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以此来看,我们要确定第二天的温度,不只需要搜集预报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指数,可能还需要一点天气预报员的专业知识,做一次计算和家庭会商,以决定明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出门。惟一的问题是:对于习惯了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不是稍微难了一点?按照国际惯例,气温数据就采自这种装有温度计的百叶箱 (东方IC/图)40℃,上还是不上?有些地方鼓励把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预报严重些,以给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留有余地;有些地方则会倾向考虑预防的成本与扰民的风险,鼓励保守预报。所有受访气象专家都否认存在所谓40℃这个槛,而是只要温度上了35℃,一律称之为高温天气。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展告诉本报记者,天气预报上了35℃,需由首席预报员签发。并且,在温度预报上,姚强调,完全由首席预报员说了算,不存在“政治预报”。不过,在高温预警信号界定中,40℃仍是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高温预警信号——高温中的最高级别——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以今年8月18日发布的黄色预警举例说明,在发布预警的同时都必须附有防御指南,包括提醒有关部门防范电力设备因负载过大引发火灾,建议高温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等等。因此,预报40℃以上高温,与其他极端危害天气的预报一样,仍然是需要与工作人员责任、考核相挂钩的。比如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大暴雨,10级以上大风,姚志展说,分别需要更高级别的技术官员签发,涉及到全市性动员的警报,譬如台风紧急警报须经市防汛总指挥签发。这使预报员及所有责任承担者需要考虑的,除了技术型问题,还不可避免地包括气象系统的责任制与考核机制。对于40℃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并不是一律倾向于保守与压低。入夏以来,北京和重庆均有超过40℃的实测温度纪录,但北京没有预报40℃,重庆有预报;湖南省气象台今年也预报了局部地区温度将超40℃,其首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则是在2006年。对于民众普遍感受酷暑的上海,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展认为,并不是刻意不报40℃,而是出现几率本身太小,一百多年来上海地区的气象记录中出现得也不多。今年出现连续4天39℃以上,既打破记录也属于小概率事件。“不过也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高,海边的部分会低一些,城中心的会高一些。预报温度只是总体上的温度。”“预报员对极端天气预报的拿捏,基本是以考核标准为基准的。”广东省气象台前高工李开乐说,有些地方鼓励把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预报严重些,以给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留有余地,有些地方则会倾向考虑预防的成本与扰民的风险,鼓励保守预报,这些都会呈现在气象系统的考核机制中。比如,广东省台一位专家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广州冰灾期间,其间几天预测结果是晴天,但在举行大会商反复讨论后,最后决定保守预报,否则,如果滞留旅客又开始大规模返乡,万一再度出现冰雨天气,灾情更不可控。接受本报记者访问的广东、湖南、四川等五家市级气象台工作人员都承认,考核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对极端危害天气预报是否做了成功预测,以及预报的精准度。每年年底,各省系统内都会进行排名。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展说,即使没有考核,也养成了紧张的惯性。比如一次预测次日有降雨,晚上睡觉时一听见外面滴答水声,立即跑出去看,结果是空调在滴水……无处安放的观测站?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除了考核的压力,气象系统还时常陷入弱势境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一致标准,百叶箱所在的气象站的空旷度须精确到其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高度的8~10倍。比如,如果气象站周围有栋5米高的楼房,那气象站与它之间要留够40~50米的间隔。但是,随着城市迅速扩张与土地开发商用,许多地方的气象站被迫频频搬迁。作为全国气象观测站平均迁站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一个气象站最多迁了6次以上;广东省目前有86个气象站,因探测环境受破坏而被迫迁移的多达54个;1980~2007年间,福建有14个气象台站受到不同程度破坏,22个基本测站被迫搬迁;海南省约三成气象观测场环境受影响或破坏;河北全省142个气象观测台站中有57个遭破坏或被迫搬迁,比例达到四成……而观测站尤其是各地代表站的数据采集对于最终的天气预报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明显的例子即是今年入夏以来上海气温的统计。根据中国天气网记载,今年6~8月份连续三个月上海无高温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其原因就在于中央气象台只统计上海代表站的资料,而这个代表站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据外媒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负面影响已然显现。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太原娄烦县曾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霜冻,而当地气象观测站测出的温度却是3℃以上。并且,太原一些县级气象站连续十几年没有观测出大风。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频频搬站造成探测数据的不连贯,令气候资料的可比性大大降低,这才是最致命的伤害。中央级气象系统内一名知情人透露,某知名城市甚至为了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将气象站迁至更郊区的空旷草场上,以给整座城市“技术性降温”。不过,本报记者致电该市气象台核实情况时,宣传处工作人员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们是正常迁移。”他说。普通人能否享受精确预报?是否可对不同工作岗位和更小范围空间的劳动者提供更细致的天气服务?所有受访者都称:将来会的。8月初,高温持续,户外作业民工猝死人数超过十人。8月9日,全国总工会发布紧急通知,督促各企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生产作业中的职工轮休,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全国总工会以电邮方式回复本报记者说,目前中国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惟一一部全国性规范性文件是1960年颁布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今50年未曾修改过,其中大部分规定已经不再适合。且该条例对高温的界定、高温休假、高温补助等具体细则均未明确,局限性较大。2007年,几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随后,全国各地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高温停工的规定,例如去年7月,杭州市总工会、市经委、市建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气温达到35℃以上时,11时至15时期间应暂停在阳光直射下作业;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原则上要停工。但总工会在邮件中强调,这些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没有法律效力。据济南当地媒体报道,几名工人高温作业猝死。不知这些不幸的工人生前有没有机会收到当日天气预报。但即使是收到高温预警,也不足以让他们对完全暴露在太阳下的工作环境持以警惕,更不足以使工地老板做出停工,至少缩短工时的决定。实际上,部分人群已享受到了气温实时滚动报道的精准服务,不过目前还是以关乎国家形象的场合为主。迄今最精致的服务要属上海世博园区的气象信号塔了。这座由原上海南市发电厂165米高的烟囱改建而成的巨型气温计,不但可对世博园区的天气状况进行60分钟更新一次的报告,塔上灯光还可与地面投影灯光交替进行,展示主题灯光小品。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展介绍,世博会开幕式上,气象局对场地的风况还提供了更为精细的服务,比如离地面几米高的地方,水面上的风况达到了多少级的风,风向怎样,表演项目怎么应变,焰火项目会不会取消等。而在今年11月份广州举办亚运会期间,据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说,省气象局也将对不同场馆提供精确天气报告。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同时解释,诸如针对世博和亚运的气象服务属于特别时刻的预报,并非机械化预报。“要靠好多人的经验和特殊资料,耗费了大量人力,集中了很多精英,没法日常化。”那么,是否可对不同工作岗位和更小范围空间的劳动者提供更细致的天气服务?所有受访者都称:将来会的。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日常预报方面,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无法达到完全精准。杨贵名介绍说,目前我国的预报,在平原地区的准确率比较高,西部地区误差就比较大;季节上夏季与冬季冷空气来袭时准确率较高;但在季节转换的时候,误差就较大。即使以首都北京为例,准确率大概也只达到80%。由于大气科技的发展水平限制,目前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非常精确,更多的需要依靠预报员以丰富的经验进行判断和修正。“非常有经验的人少,这对预报员的素质的确提出了很高要求。”杨贵名说。公允地说,天气预报“不靠谱”,终究是个国际问题。最近,媒体报道,在英国——被公认为代表气象预测国际水准的国家——一名47岁的会计师因再也无法忍受英国气象局离谱的天气预报,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自购的气象测量仪器,还建了一个24小时发布气象信息的网站,每3秒钟自动更新一次。尽管英国气象局认为会计师先生的预报很业余,但他的网站还是获得了小镇邻居的追捧,邻居们还声称,以后再也不看官方预报了。最后的问题是,中国气象预报在人为可控的范围内,是否做到了对于普通民众的足够靠谱?奶奶的高温费作者:姚孝平前天温度40℃,76岁的奶奶早上5点多就去村上一承包大户家打黄豆。每打出1斤黄豆就有1毛8的收入,承包户家的大厅里没有电扇没有风,一整天都得汗流浃背。为了多打豆子,奶奶不愿意午休,吃过午饭就继续干活。晚上7点多回到家时,衬衫已全部湿透。晚上停电,一家人点一根小蜡烛喝着稀饭,奶奶摸出老板给的25块钱,笑眯眯地说:“今天打了110斤豆子,老板给了20块,后来他又拿出5块钱,说算是高温费。我推手不要,他说:‘城里打工的有老板发,你流的汗不比他们少,赚的钱没他们多,这么热的天也没有人关心你,这点小意思就算我给你发的高温补贴。’”我听完,心里酸酸的。(作者为浙江桐乡职员)为什么最近天气那么热?作者:南方人物周刊实习记者 袁诚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温热浪还不是历史最严重的6月份以来,我国南北方均遭高温热浪袭击,华北、黄淮、江南南部、华南地区温度持续走高,给市民健康与出行带来 “烤”验。尤其是户外高温工作人员,中暑风险增加。全球范围内,北半球多个国家高温炙烤。据报道,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在今年入夏以来先后遭遇高温来袭;俄罗斯中部高温引发森林大火,且有数百人因消暑游泳溺死;印度西北部已热死300人;一些海湾国家温度高达50℃。今年的高热天气是否异常?原因何在?该如何应对和预防?本刊就此采访中国气象局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专家、高级工程师杨义文。1 多个国家高温不断,甚至出现热死人的现象,这种极端天气是否异常?杨义文:气候上,6、7、8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是平均温度最高的季节。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出现高温热浪是正常现象,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尤其是印度,热死人的事几乎年年都有,热死1000至2000人的年份也不罕见;2005年6月19日,印度北部气温超过56℃,破50年纪录,一天热死370人。如以持续时间、高温程度和影响范围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温热浪也不是历史最严重的;如果说个例,2006年8月16日,重庆綦江高温达44.5℃,百年不遇。如果说异常,倒是有异常的,即,今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异常,哈尔滨6月份35度以上高温日数破60年纪录,漠河北极村气温达到了38.9度,创造漠河高温历史之最。2 这是全球变暖的反映吗?杨义文:无法肯定地说这是当前全球变暖的反映;但是,既然全球在变暖,我们也无法排除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剧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3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高温天气呈现怎样的特点?杨义文: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高温过程与降水过程交替出现。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温热浪还不是历史最严重的。4 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杨义文: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比如说6月份中国黑龙江省和华北地区的高温,主要是大陆高压影响的结果;当前江南、华南地区的高温,则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5 相比城市,乡村的气温状况怎样?城乡气温差异大吗?杨义文:有一种说法,城市有 “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相对地比周围农村的高一些。“热岛效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高度集中、高楼林立、人均绿地少,缺森林、缺沼泽、缺湖泊、能源消耗多、工业废气多、汽车尾气多等。一般来说,“热岛效应”造成城市比周边农村气温高1~2度。6 持续高温天气会不会引发干旱、暴雨等次生灾害?杨义文:持续高温肯定会引起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干旱愈重。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造成的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对经济的影响往往比洪涝还厉害。“久旱必雨”,持续高温后要警惕暴雨天气的发生。7 有人担心“热极生风”,广东发生台风的可能性大吗?杨义文:这是气候规律,随着季节推进,慢慢就进入台风季节了,台风就多起来了。可以说,从7月下半月开始到8、9月份,是东南沿海台风非常活跃的季节。8 这样的高热天气会持续多长时间?杨义文:各地不同;6月出现过,到7月份又出现了,8月份还会有。9 接下来,我们要特别关注哪些天气状况?杨义文:我们国家从南到北都进入了盛夏天气,盛夏是我们国家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季节。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台风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 次生灾害多。大家要及时收看天气预报。10 近年来,频发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自身活动关联大吗?杨义文:从约束人类自身角度来说,我同意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但如硬要说某个台风或某个地方的高温或洪涝,是由于什么人为原因,则有些勉强。高温、洪涝等自然天气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只不过有的年份重一点,有的年份轻一点。风可以调,雨可以顺 史上最大规模影响天气工程揭秘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何海宁发自北京中国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规模已是世界上最大。2007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省区近2000个县都开展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人工增雨面积超过国土三分之一。■“一些省份连云水资源的数据都没有,他们不去准备,就是要钱,租赁飞机,搞几个预报员就开始作业,再收集雨量。”■“人工降雨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实践经验,你怎么能作为‘任务’呢?应该作为‘科学实验’。”■“各地人影办不能只是一个行政单位,应该要有高级专业科技人员,现在人影事业需要改革了。”“世界最大规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4楼,郭学良的办公室内凌乱无序,即便桌边那面“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奖牌提醒,还有一架躲在纸箱后边的苏式飞机模型暗示,陌生人还是难以想到,这里是中国掌管风雨的最高执行机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下称人影)中心的主任办公室。它是一个“管理”天气的机构,古人以牛羊祭天,祈求风调雨顺的变天幻想,如今依靠飞机、大炮,已部分成为现实,如果科技继续发展,即便消除一场强大的台风、飓风,也可能不再是纸上谈兵,俨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北京奥运会之后,这群整天与雨雪、冰雹打交道的神秘人才渐为人知。尽管在此之前,几乎无人知晓的是,中国早已形成“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的庞大系统,几乎每个市县都有人影机构。在广东北部的韶关市,这里的人影办只有两个编制,下辖39个作业点,每当作业时,经过培训的气象局人员组成临时小组,开着车载火箭炮前往作业点,指天轰鸣。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人影工作多为科研机构、私人企业承担不同,人影在中国更多地被视为行政职责,某些重要时刻,它的成败甚至攸关国家脸面和尊严,而如此庞大的人影行政系统则是世界罕见的。“我们的业务规模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郭学良说。可能我们身边每一次降雨,都有人工影响的痕迹。2007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省区近2000个县都开展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人工增雨面积超过国土三分之一。“作为抗旱、防雹、森林救火、高位蓄水发电的手段,人工增雨已经常态化。”韶关人影办主任邓文升也说。但与外界“呼风唤雨”、“气象战争”的夸张表述不同,人影工作人员显得低调。“我们只能局部微调天气。”广东省人影办主任冯永基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11月8日晚,韶关市人影办主任邓文升通宵值班,盯着电脑屏幕。眼前粤北大旱,广东省布置了11个市县协同作业的大规模增雨行动。指挥中心实际上是他的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这与北京市人影办指挥平台满墙的屏幕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条件比较简陋。”邓文升说。人工降雨的作业目标是“有条件的云”,最常见的是在零度以下,水滴仍未结冰的过冷云。厚度越大,降雨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过冷云中形成足够多的冰核,冰核吸附水滴,就能形成降雨。在中国,人影作业已纳入行政管理体系之中。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其中规定:人影工作由县级以上政府领导和协调,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在11月8日之前,邓文升已向空管部门做了火箭作业申请,启动了人工增雨预案,召集作业人员进行了简短培训。这些都是人影作业的常规流程。今年韶关已进行了79次人工作业,与邓文升2006年刚到人影办的11次相比,数量已大大增加。“作业规模最大的是内蒙古。”中国人影中心副主任王广河介绍。西北干旱地区最早开展相关工作,发展至今,内蒙古已租赁至少7架飞机用于日常作业。而2003年之前,韶关用于作业的设备连新型火箭架都没有,主要靠的是武装部的民兵和高炮。9日上午,韶关下辖翁源县气象局长曾运东打电话向空管部门再次确认作业申请之后,发射了4枚火箭。火箭很快消失在约8000米的高空。每枚火箭携带有10至15克碘化银。如果顺利,火箭会播撒出这种结构似冰的晶体。在-15至-20℃的温度下,1克碘化银能形成10的14至15次方数量的冰晶。庞大数目的冰晶在空中吸附水滴,从而形成降雨。仅仅这次作业,广东省共发射了424枚火箭。“以前是应急作业,现在是从上到下统筹,根据政府需求、天气变化进行。”曾运东说。数据显示,1999至2006年间,全国各地组织人工降雨、防雹投入3.7万人次、约7000门高炮和5000个火箭发射架。人影投入以地方财政为主,经费也累年持续增加,2001年至2007年累计花费近32亿元。而对于公众而言,所熟知的人影作业更多发生在国家举办的重大活动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首次进行人工消雨,也是我国人影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作业。所谓人工消雨,只是让雨提前降落,以免影响保护区域鸟巢。那次共发射了1104枚火箭,被认为“效果不错”。此外,今年的60周年国庆大典、济南全运会也有气象人员的忙碌身影,明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也计划进行人影保障作业。人影溯源中国人影发端于政治挂帅的计划经济年代。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上,讨论通过“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为响应老一辈气象专家的鼓呼,毛泽东定调说:“人工造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气象工作者多努力。”86岁的易仕明原是中国气象局副总工程师。他记得中国首次人工降雨作业是1958年吉林大旱,由一名副省长挂帅,苏联专家帮忙生产出干冰,完成了飞机播撒作业。这时距离世界上第一次人工降雨试验已过去12年。此后,国家派遣科研人员前往苏联学习,而人影作业也开始与政治任务挂钩。196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大批气象人员被派往山西,为大寨农业保驾护航。国家人影中心研究员张纪淮在大寨呆了两年,在大寨周边布置3道防雹防线。有一次夜里有“天气系统”经过,一名当地老预报员凭经验认为不可能下雹,不料却下了。这原属技术差错最后竟被当成政治问题对待,当事人被认为“政治觉悟有问题”。那是“人定胜天”的革命激情年代,人影作用被夸大了。“最早一些文章报告里,有些领导总说人工控制天气,后来改成人工控制局部天气,现在才比较切合实际,说人工影响天气。”张纪淮回忆。人影作业也随之遍地开花,1964年,除西藏之外,全国都进行了人工降雨防雹,次数达到了3606次,“急于抗旱而忽视了科学性,试验次数很多,取得科学数据少,存在着盲目性。”第4次全国人工降水工作会议总结。与激进的尝试形成对照的是,科技力量培育却滞后得多,直至1972年,全国人影专业人员才约100人,没有专业飞机。相伴而来的是事故频发,70年代,人影作业事故造成了410人受伤,169人死亡。中央气象局曾两度发出安全通报,但伤亡事故仍未能杜绝。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人影发展陷入了低谷。1980年,中央气象局在全国停止人影作业,许多地方的雷达站、人影办公室被撤消。转机出现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我们在那里作业了一个多月,对灭火起了关键性作用,《人民日报》做了报道。之后,各省的人影才有了发展空间。”人影中心副主任王广河回忆。“国家—省—地市—县”4级行政体系才最终确立。1993年人影协调会议制度建立,13个部委成为会员单位。2007年,国家人影中心成立。“人影事业需要改革”在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仍有一些老科学家对效果提出质疑,要求提供准确的效果数据。这是一个恒久的科学争论,从人影技术诞生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息过,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分成两派,一方力挺有效论,另一方发出质疑声。但双方都无法提供确凿的依据。“这是一个国际难题。”郭学良说。“很多人认为,怎么把人工影响的程度跟自然界自己降雨的部分分辨出来?这是非常难的。原因就是现在的预报不能达到100%准确。假如能够预报准确了,我说北京今天降水10毫米,结果降了20毫米,当然人工降雨就是10毫米。”郭学良解释,“但是,天气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系统,人类还没有达到完全掌控天气的程度,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人工降雨不好检验。”75岁的黄美元原是中国科学院云物理研究室主任,有一次他和国家气象局主要领导吃饭时就在争论,领导说“要搞好北京人工降雨这个任务”,他不同意:“作为一个任务不合适。因为人工降雨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实践经验,你怎么能作为‘任务’呢?应该作为‘科学实验’。”世界上包括中国,一代代科学家致力于探求人影效果的科学证据。以色列曾进行了长达15年的统计试验,得出增雨(即比自然降雨多出的人工降雨量)率为13%-15%,这个数据得到国际上部分科学家的认可。中国在1975-1986年间,在福建古田水库也进行了长期试验,结果平均增雨24%。这在国内也被部分认为是权威的。但这并不能消除争论。黄美元认为除了效果值得商榷之外,中国人影事业目前亟待解决的还有两大问题。其一是盲目性。“首先是要科学地选云。现在还没有按照科学的标准来选云。还有作业方法上面也有盲目性。”“有降水条件的云不是说乌黑或者是云厚就行,必须要有可以参考的科学定量。比如说云层应大于两公里,或者说含水量大于0.2克/立方米,等等。”黄美元解释,“作业的方法就是,究竟在什么高度上播撒,撒多少量?撒多少时间?”他认为目前人影作业缺乏科学标准,而这被归咎于科学储备不足。“一些省份连云水资源的数据都没有,他们不去准备,就是要钱,租赁飞机,搞几个预报员就开始作业,再收集雨量。每次作业回来了,问这个下雨是你下的吗?他不回答这个问题。”黄美元感慨,“各地人影办不能只是一个行政单位,应该要有高级专业科技人员,但是有的省份是没有的。”“现在人影事业需要改革了。”他总结。济南三天热死多名工人 高温“烤”验劳动保护多家媒体报道,在山东,高温天气悲剧频发。仅仅是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据医院介绍,死者多数为建筑工人或环卫工。《中新网》报道,7月30日,济南市闷热,最高气温达到了36摄氏度。高温天气让户外行人感到窒息,不一会儿就汗流浃 背。这天上午,一位至今还不知姓名的工友被发现倒在路边,随即被送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临床检查发现,病发前他曾在高温下工作。7月30日,中暑晕倒的济南环卫工人吴师傅和魏师傅被送往济南市中心医院抢救,8月1日凌晨,吴师傅离世。8月 2日,济南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区司大夫向记者证实,魏师傅仍在重症监护病房观察。7月31日上午,正在清扫卫生的环卫工人闫师傅中暑晕倒,被 送往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8月2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邵明举告诉记者,“无名氏”的死亡只是其中一例。在随后的时间里,医院又收治了多名中暑的劳动者,其中5人死亡,他们病发前都曾在高温下工作。张某,45岁,7月31日16时30分被送到医院,17时9分死亡;王某,35岁,7月31日19时5分被送到医院,8月1日7时15分,经抢救无效死亡……在医院登记的“死亡原因”一栏,他们的名字下都写着“中暑”二字。邵明举告诉记者,中暑死亡的患者大都是因为脑损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他们是谁?在他们的病历上,“所在单位”一栏均写着“无”,最多只是在职业一栏中写上了“工人”或是“农民工”字样。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7月初曾下发过应对高温酷暑天气的紧急通知,规定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施工工地须限时停工。但这个通知缺乏强制性。“施工单位如果问,‘如果我耽搁了工期,谁来负责?’我们无法回答。”济南市城建委办公室副主任关学军说:没有监管部门,我们只是这么要求,它没有法律法规啊,他要是不执行,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目前我国惟一一部劳动者高温作业下可参照的法规是1960年7月1日颁布的已经沿用50年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其中只规定了防暑降温工作的基本原则、技术措施、保 健措施和组织措施,针对的也只是冶金等特殊高温作业的行业。有专家表示,这个“暂行”近50年的“条例”已明显过时,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可依。中央气象台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分析称,8月上旬,浙江、江西、湖南三省都有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杭州、南昌、长沙等地将成为高温主力,可能创造今年气温新高。专家认为,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高温保护的新监管法规及时出台将是燃眉之急。  7月以来,中国多个地区持续罕见高温天气,在室外随便一个路面井盖都能“煎鸡蛋”的情况下,天气预报却几乎从未预报气温上40℃。事实上,按照中国目前的气温观测方法和观测站分布,测得气温低于人们实际体感温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天气预报员需要做的,只是对着数十张气温图表反复讨论——高温天气预报是测量出来的,也是“商量”出来的。它确实是主观产物,但未必每一个地方的高温天气的预报都倾向于保守与压低。为何预报温度总是低于实际感受?  
7月以来,许多高温地区的地表几乎达到了60℃,但各地天气预报的最高预测温度却几乎没有超过40℃。人们感知的“体感温度”大大超过了“预报温度”,于是纷纷大呼天气预报是“大忽悠”。事实上目前的天气预报并不负责对真正影响人们感受的“体感温度”作出预报。 这也是为什么天气预报节目每每在预报各地气温之后,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一项“人体舒适度”。
 
 --------------------------------------------------------------------------------
 
 
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体对气温的感受,并不能完全依赖对天气预报中气温的判断。
  
 半月热死23人 预报气温从未到40℃?7月5日,北京某电视台记者将一枚鸡蛋打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后,熟了;杭州,8月13日,一支酒精温度计仅仅在路面上比划了一下,红色酒精柱即刻突破了极限值,它的上限是50℃。此前一天,两地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才分别为37℃与32℃;而当日两地实际最高气温测值为40.6℃与39.5℃。另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8月13日上海的最高温度可达摄氏39度-40度。这是1949年以来,上海第一次在24-72小时的短期预报中提到40度高温。而实际上,8月13日-8月15日,上海连续4天,均最高温度都超过了39℃,外滩实测地表温度接近50℃。 8月以来,北京、济南、无锡、合肥等地猝死者达2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高楼外墙清洁工。然而,据天气预报显示,当时这些城市的最高预测温度均没超过40℃。天气预报预报的不是“体感温度”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感温度,是指人们所感知的温度,它受到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包括风、湿度、日照、衣服颜色。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预报温度,是体感温度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由此可见,人体对气温的感受,并不能完全依赖对天气预报中气温的判断。目前的天气预报,大部分都仅限于告知“预报温度”,还很难做到对“体感温度”的预报。这也是为什么天气预报节目每每在预报各地气温之后,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一项“人体舒适度”。
 
 
 
  
  不靠谱的预测条件:气象站越搬越远  
为使各国的气象数据具有参照和共享意义,目前的气温都是根据国际通用的天气测量标准,在置于严格规定的郊外环境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这一数据是天气预报的参考指标之一。气象站的选址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热岛效应”作用,城市中的实际温度通常都会高于科学观测测得的温度。
 
 
 
 
国际上对气象站环境和与障碍物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热岛效应”作用明显,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大。
   
 遵守世界气象组织标准,测温百叶箱只能置于郊外 对于温度数据的获取环境条件和方式方法等,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全世界统一的标准。因为如果失去标准,由于环境不同、地面质地不同,温度也会不同,各个国家的气象数据就会失去参照、共享的意义。中国的气象观测站和观测设备也是需要依照此标准来建立的。 按照现行通用标准,气温必须是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 (1.25~2.00米),无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环境下测得的。标准还规定,百叶箱所在的气象站的空旷度须精确到其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高度的8~10倍。比如,如果气象站周围有栋5米高的楼房,那气象站与它之间要留够40~50米的间隔。在中国,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符合这样要求的装有温度测试仪的通风百叶箱。 丹随着城市楼房越建越高,河流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排量、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明显。由此产生的“热岛效应”使设置于热岛之外的百叶箱测量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上一截。 气象站越搬越远,部分为“技术性降温”以招商引资 正如上文提到的,气象站对所在地的环境,与障碍物间距离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中国,随着城市迅速扩张与土地开发商用,许多地方的气象站被迫频频搬迁:作为全国气象观测站平均迁站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一个气象站最多迁了6次以上;广东省目前有86个气象站,因探测环境受破坏而被迫迁移的多达54个;1980~2007年间,福建有14个气象台站受到不同程度破坏,22个基本测站被迫搬迁;海南省约三成气象观测场环境受影响或破坏;河北全省142个气象观测台站中有57个遭破坏或被迫搬迁,比例达到四成……中央级气象系统内一名知情人透露,某知名城市甚至为了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将气象站迁至更郊区的空旷草场上,以给整座城市“技术性降温”。 据外媒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太原娄烦县曾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霜冻,而当地气象观测站测出的温度却是3℃以上。并且,太原一些县级气象站连续十几年没有观测出大风。
根据中国天气网记载,今年6~8月份连续三个月上海无高温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其原因就在于中央气象台只统计上海代表站的资料,而这个代表站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温度比较低”。
 
 
 
  
  “商量”出来的高温预报 
目前,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能够得到各种天气数据和图表,天气预报员需要做的,就是对这十几张图表反复的讨论,主观的“商量”出高温天气预报。由于40℃在历史上确实较少出现,因此天气预报更少涉及到这一“小概率事件”。  7月以来,中国多个地区持续罕见高温天气,在室外随便一个路面井盖都能“煎鸡蛋”的情况下,天气预报却几乎从未预报气温上40℃。事实上,按照中国目前的气温观测方法和观测站分布,测得气温低于人们实际体感温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天气预报员需要做的,只是对着数十张气温图表反复讨论——高温天气预报是测量出来的,也是“商量”出来的。它确实是主观产物,但未必每一个地方的高温天气的预报都倾向于保守与压低。为何预报温度总是低于实际感受?  
7月以来,许多高温地区的地表几乎达到了60℃,但各地天气预报的最高预测温度却几乎没有超过40℃。人们感知的“体感温度”大大超过了“预报温度”,于是纷纷大呼天气预报是“大忽悠”。事实上目前的天气预报并不负责对真正影响人们感受的“体感温度”作出预报。 这也是为什么天气预报节目每每在预报各地气温之后,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一项“人体舒适度”。
半月热死23人 预报气温从未到40℃?7月5日,北京某电视台记者将一枚鸡蛋打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后,熟了;杭州,8月13日,一支酒精温度计仅仅在路面上比划了一下,红色酒精柱即刻突破了极限值,它的上限是50℃。此前一天,两地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才分别为37℃与32℃;而当日两地实际最高气温测值为40.6℃与39.5℃。另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8月13日上海的最高温度可达摄氏39度-40度。这是1949年以来,上海第一次在24-72小时的短期预报中提到40度高温。而实际上,8月13日-8月15日,上海连续4天,均最高温度都超过了39℃,外滩实测地表温度接近50℃。 8月以来,北京、济南、无锡、合肥等地猝死者达2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高楼外墙清洁工。然而,据天气预报显示,当时这些城市的最高预测温度均没超过40℃。天气预报预报的不是“体感温度”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感温度,是指人们所感知的温度,它受到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包括风、湿度、日照、衣服颜色。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预报温度,是体感温度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由此可见,人体对气温的感受,并不能完全依赖对天气预报中气温的判断。目前的天气预报,大部分都仅限于告知“预报温度”,还很难做到对“体感温度”的预报。这也是为什么天气预报节目每每在预报各地气温之后,还煞有介事地加上一项“人体舒适度”。不靠谱的预测条件:气象站越搬越远  
为使各国的气象数据具有参照和共享意义,目前的气温都是根据国际通用的天气测量标准,在置于严格规定的郊外环境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这一数据是天气预报的参考指标之一。气象站的选址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热岛效应”作用,城市中的实际温度通常都会高于科学观测测得的温度。遵守世界气象组织标准,测温百叶箱只能置于郊外 对于温度数据的获取环境条件和方式方法等,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全世界统一的标准。因为如果失去标准,由于环境不同、地面质地不同,温度也会不同,各个国家的气象数据就会失去参照、共享的意义。中国的气象观测站和观测设备也是需要依照此标准来建立的。 按照现行通用标准,气温必须是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 (1.25~2.00米),无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环境下测得的。标准还规定,百叶箱所在的气象站的空旷度须精确到其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高度的8~10倍。比如,如果气象站周围有栋5米高的楼房,那气象站与它之间要留够40~50米的间隔。在中国,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符合这样要求的装有温度测试仪的通风百叶箱。 丹随着城市楼房越建越高,河流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排量、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明显。由此产生的“热岛效应”使设置于热岛之外的百叶箱测量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上一截。 气象站越搬越远,部分为“技术性降温”以招商引资 正如上文提到的,气象站对所在地的环境,与障碍物间距离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中国,随着城市迅速扩张与土地开发商用,许多地方的气象站被迫频频搬迁:作为全国气象观测站平均迁站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一个气象站最多迁了6次以上;广东省目前有86个气象站,因探测环境受破坏而被迫迁移的多达54个;1980~2007年间,福建有14个气象台站受到不同程度破坏,22个基本测站被迫搬迁;海南省约三成气象观测场环境受影响或破坏;河北全省142个气象观测台站中有57个遭破坏或被迫搬迁,比例达到四成……中央级气象系统内一名知情人透露,某知名城市甚至为了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将气象站迁至更郊区的空旷草场上,以给整座城市“技术性降温”。 据外媒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太原娄烦县曾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霜冻,而当地气象观测站测出的温度却是3℃以上。并且,太原一些县级气象站连续十几年没有观测出大风。
根据中国天气网记载,今年6~8月份连续三个月上海无高温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其原因就在于中央气象台只统计上海代表站的资料,而这个代表站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温度比较低”。 “商量”出来的高温预报 
目前,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能够得到各种天气数据和图表,天气预报员需要做的,就是对这十几张图表反复的讨论,主观的“商量”出高温天气预报。由于40℃在历史上确实较少出现,因此天气预报更少涉及到这一“小概率事件”。
 
 --------------------------------------------------------------------------------
 
 
天气预报的温度,从一定程度上属于主观产物,但未必每一个地方的高温天气的预报都倾向于保守与压低。
  
 
目前中国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惟一一部全国性规范性文件是1960年颁布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今50年未曾修改过。该条例对高温的界定、高温休假、高温补助等具体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 
   
 预报员“商量”气温数字:40℃属小概率事件所以不报郊外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量的是当时当地的气温,在气温预报中,它只是参照的数据之一。除此之外,气象学者做天气预报主要依据还有天气图、数值天气预报、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等。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机会运算出一个参考数值,但是气象学者并不会直接引用。预报员们面对悬挂于墙上或电子屏幕里的数据和线条,讨论一番,最终确定次日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具体数字。广东省气象台前高级工程师李开乐透露,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据徐家汇站100多年的资料记载显示,上海仅出现过2次实况超40℃的强高温,一次是1934年的7月12日,徐家汇地区达40.2℃,为最高;另一次就是去年的7月20日,达40℃。所以上海出现40℃以上气温属于“极小概率”事件,所以即便气象部门的检测数据达到40℃,也不会在对外预测时预测这个数字。另外,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天气预报是一道数学题+语文题”。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高温预报并不是一律倾向于保守与压低但对于40℃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并不是一律倾向于保守与压低。有些地方则会倾向考虑预防的成本与扰民的风险,鼓励保守预报,但也有些地方鼓励把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预报严重些,以给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留有余地,这些都会呈现在气象系统的考核机制中。这使得预报员在预报天气是不但要“科学正确”,还需要“政治正确”。入夏以来,北京和重庆均有超过40℃的实测温度纪录,但北京没有预报40℃,重庆有预报;湖南省气象台今年也预报了局部地区温度将超40℃,湖南首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则是在2006年。 中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40℃以上“高温假”在高温预警信号界定中,40℃仍是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高温预警信号——高温中的最高级别——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关于天气预报气温为何从不超过40℃,网上流传最广的猜测是,40℃是个槛,槛一旦迈过去,就会涉及缩短工时、高温补贴、停工等一系列劳动保障问题,于是天气预报“技术性”地降了温。 但事实上,目前中国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惟一一部全国性规范性文件是1960年颁布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今50年未曾修改过。该条例对高温的界定、高温休假、高温补助等具体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而200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但这些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没有法律效力。因此,关于气温达到40℃以上很多地区或者行业就会放“高温假”的传言,其实并不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放不放“高温假”,也只是企业各自的选择。对于被热死的户外作业建筑工人,即使天气预报报了40℃,红色高温预警信号,也许也不足以让他们对完全暴露在太阳下的工作环境持以警惕,更不足以使他们的老板做出停工或者是缩短工时的决定。难以达到的“精确预报”  
精确天气预报以目前通用的科技手段难以做到,但依然是有可能做到的,例如,奥运、世博这些特别时刻的预报。但精确的预报要靠好多人的经验和特殊资料,耗费大量人力,集中很多精英才有可能实现,目前阶段还没法日常化。
 
 --------------------------------------------------------------------------------
 
 
英国会计师西蒙·坎希克自办家庭气象站,天气预报准确率却胜过了英国官方的天气预报。
  
 根据气象主持人宋英杰提供的数据:今年中国33个省会级城市的逐日最高气温,截止到7月31日。高温预报的总体情况是:全国33个城市今年共已出现328个(最高气温35度以上)高温日,以最高气温预报误差2.5度以内为“允许误差”的话,24小时预报,(预报了最高气温35度以上,次日果真出现高温天气且误差在允许误差以内)的平均可信率大约在83.8%。预报误差1℃以内的预报占49.1%。 天气预报准确率是个国际问题。对于暴雨的预报,中国平均只有17%~18%的准确率,而美国也仅为23%。英国会计师西蒙·坎希克因为对官方发布的当地天气预报感到失望,干脆自办家庭气象站,并设立网站发布气象信息。虽然有专家指出他的天气预报方法并不科学,但坎希克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却胜过了英国官方的天气预报,大受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好评。 其实,个人也并非一定需要误差小于1℃的精确天气预报。人们需要的是第二天出门时应该要穿多少衣服,是否需要带雨伞,或是高温天气会对身体达到怎样的伤害程度。在网络上一份流传甚广的“职业声望排行榜”中,天气预报员入选不靠谱职业之列。你可以选择完全不信任他们,并且自己搜集预报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指数(这可能需要一点天气预报员的专业知识),再做一次计算和家庭会商,以决定明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出门。或者强如西蒙·坎希克自己建一个私人气象站。但实际上,气温预报的本质决定了它只属于给市民的所谓“参考依据”。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预报员主观预测的基础上再主观预测一遍。
 
 
 
 
 
 
 
 
 
 气象局副局长:今年中国气候极端异常
2010-08-23 02:06:27 来源: 重庆晚报(重庆) 跟贴 315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今年气候与1998年类似,谨防秋汛及冬季低温重庆晚报8月23日报道  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今年的天气异常更是让多数北半球人始料不及———一贯凉爽的俄罗斯连续两月酷热难耐,一贯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中国更是罕见地经历“水与火”的双重考验: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记者专访。今年气候是极端异常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天气变化规律被打乱记者:今年极端气候是什么原因造成?矫梅燕: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例如,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引发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再如,俄罗斯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引发了大范围的严重森林大火。至于这些气象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共性,每一次极端气象灾害是否都可以归咎到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尚不能下结论。今年气候类似1998年记者:今年下半年可预料的气候形势如何?矫梅燕: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天气预报可精细到乡镇记者: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矫梅燕: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然而,我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地点、某个时刻降多少雨的预报还是很难做到的。
气候预测仍是世界难题记者:气象部门气候预测能力如何?矫梅燕:气候预测的难度远远大于天气预报的难度,目前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即便是几个月的预测也只能是趋势预测。我国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短期气候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影响气候的原因错综复杂,太阳活动、海洋情况、火山活动、地表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人们对其认识十分有限,更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