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斑吧:核裂变及原子能发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49:29

核裂变及原子能发电


日期:2011-04-1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原子能发电,利用来自核燃料的热能使水沸腾,采用蒸汽推动类似风车那样的涡轮机,最后驱动发电机发电。利用蒸汽进行发电的原理与火力发电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核燃料还是使用煤炭、天然气或者石油等其他能源生成蒸汽。
    
    普通原子能发电,利用了核燃料中高达3%的铀235原子发生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热能。1克铀235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吨煤炭或者2000升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所谓核裂变,指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原子核,由中子以及质子这两种粒子组成。当来自外部的中子撞击铀235后,变为小的原子核,并产生新的中子和热能。飞散出的中子与附近的铀235原子核再次撞击后,不断发生核裂变,从而产生出巨大热能。
    
    循环核裂变,不断产生热能的状态,被称为“临界”。进行核能发电时,必须保持这种状态。核燃料,呈细长的棒状,也就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的“燃料棒”。核裂变的状态,通过取出和放入利用容易吸收中子材料制成的控制棒来进行调整。
    
    反应堆,就是发生核裂变,并且使水沸腾的巨大装置。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核电站中采用的沸水型反应堆,利用管子将蒸汽送入附近的建筑物内,驱动涡轮机进行发电。发电后的蒸汽,在名为“冷凝器”的装置中用海水进行冷却,变为水后再次被送往反应堆,如此反复循环。
    
    用于发电的水,除了生成蒸汽之外,还在反应堆中起着降低中子的速度,有效推进反应的作用。因为如果来自核裂变的中子飞出速度持续过快,将无法实现下一次的核裂变。专家介绍说:“没有水,中子将无法减速,就不会发生连续核裂变反应。”也就是说,如果反应堆处于无水的空烧状态,就不会发生连续核裂变。
    
    来自核燃料的热能,并不仅仅产生于核裂变。当铀235发生核裂变后,会变为各种各样的原子核,生成将近100种被称为“核裂变生成物”的物质。这些物质,几乎全部都是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在这些物质进入稳定状态之前,会一边发射出β射线等放射线,一边循环“衰变”,持续散发热能。含有大量核裂变生成物的乏燃料,平时必须放入水池中,用水连续冷却数年时间。
    
    不同的核裂变生成物,其衰变速度各不相同。所谓“半衰期”,指数量减少为一半的时间,具体时间从不到1秒钟一直到一千万年以上不等。在核电站事故中,最典型的是碘131(半衰期8天)和铯137(半衰期30天)。专家解释说:“半衰期短,立即就会发生衰变。半衰期如果过长,就难以检测出了。碘131和铯137不仅数量多,而且具有容易检测出的半衰期。”资料显示,上述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在核电站中,必须严格密封放射性物质。包裹核燃料的管子、厚达16厘米的钢铁压力容器、厚达3厘米的钢铁收纳容器、约2米厚的混凝土墙壁等,组成了保护核电站的多重屏障。
    
    尽管有着如此严密的保护措施,在本次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由于冷却水泵受海啸影响无法启动,导致无法冷却反应堆以及放入乏燃料池内的核燃料,并引发了放射性物质泄漏等一系列严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