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伍德蕾:经济参考报宣传黄石的一篇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9:18:28
  经济参考报宣传黄石的一篇文章 2011年03月30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万栋              一、新中国首个工矿特区
    
    1949年5月15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石黄镇和平解放。是夜,大冶县城解放,由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并设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6月12日,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将大冶县的石黄镇及铁麓、申五、上乐、下章等四个乡划出,成立“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     1949年9月29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

    对此,第一任工矿特区区长刘金声曾这样说道:“成立大冶工矿特区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展工业商业,支援全国的解放。”“这个区域因为是工业区,上级特别重视,将来生产物资可以支援其他地方。”

    毋庸置疑,第一个工矿特区的成立,证明了新中国对黄石地区矿冶的重视和关注,也为黄石建市埋下了伏笔。

    这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年底,来自湖南长沙的穷娃子周保权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进入中原大学(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前身)政治学院学习。几个月后,他接到了前往大冶工矿特区工作的调令。

1950年7月,16岁的周保权乘船在上窑码头上岸,走进石黄古镇,由此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轮船在上窑江边靠岸,周保权看到一座滨江邻湖而建的小镇。小镇的一头是石灰窑,另一头是黄石港,中间是烟波浩渺的磁湖水。一条宽约4米的简易路沿着长江边将两处地方连接起来,使小镇成了一个整体。但街道旁林立的烟囱和大量的工人还是让周保权看到了小镇的特别之处。后来,他知道:这里有着三千多年的矿冶文明历史,而且还是近代中国的工业摇篮,不禁肃然起敬。

    那时,特区政府设在上窑附近的一所学校里,与特区党委一起联合办公。唯一的办公场所是一栋破旧的双层砖瓦房,楼上说话,楼下便能清晰地听到。二楼一间办公室内,挤满了不少年轻的面孔。与周保权一样,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说着不同的方言,浑身透着激情。

    周保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冶特区湖业管理处工作,上班地点在今天的黄石理工学院一带,从上窑出发,先坐华新水泥厂的交通车到八卦嘴,然后步行走到单位,来回得一天时间。

    出发前,除了一些文件资料外,周保权还领到了一杆步枪和几发子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溃逃时留下大批残余力量,他们与本地土匪恶霸势力相勾结,经常暗中袭击特区政府基层组织。为此,扛着步枪上班也成了特殊年代的一景。

    解放初期,大冶工矿特区共有4万余人口。其中,来自各大厂矿企业的职工便达5000余人。

    1950年8月,周保权被调到特区政府收发室担任通讯员。上班后的一个午后,政府秘书边振兴吩咐他前往邮局领取一个从湖北省人民政府寄出的包裹,无意间成了这一段重要历史的直接见证者。

    周保权永远记得边振兴接过包裹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仔细查验“黄石市人民政府之印”的情景。“印章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坏,也没有被盗用,边振兴这才放心。后来我才知道那只小木箱的份量是如此之重。”

    几天后的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电告中南军政委员会,将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合并为省辖市,并定名为黄石市,成立黄石市人民政府,由湖北省直辖,黄石于是成为湖北省第二座直辖城市。

    黄石市,这一名称从此载入史册。            二、一座城市的灵魂探究

       1958年的一天,年仅岁10的吴著书刚放学回家,就得到一个噩耗:父亲被困井下!

    等吴著书赶到当时下陆煤矿塌方的井口时,那里已经跪着很多的母亲和孩子,为井下的丈夫和父亲哭着、祈祷着。

    在长达4个多小时跪着的等待后,几个黑乎乎的人影从井下升了上来,其中的一个向吴著书母子俩走来。还没等已经哭成泪人的母亲反应过来,这个全身黑得难以辨认的人说:“你们回家吧,我得洗个澡,明天还要上早班。”

    这个人,就是吴著书的父亲……

    当已经60多岁的黄石理工学院矿冶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吴著书说起这件事时,我惊叹于他对细节的记忆,更惊叹黄石这个城市的灵魂。

    天地一烘炉,千年矿火传。绵延数千年的矿冶文明,孕育了黄石这座既古老又年轻、既平实又传奇的城市。

    3000年来,黄石先民们发明了多种现在看来没有科学依据而又切实可行的采冶技术,当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史密斯惊呼“多聪明的人民”时,他一定没有看到,黄石的先民们是用血与肉走出一条条采冶之路,这也为黄石这座城市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灵魂。

    “千年矿冶”、“百年冶钢”、“亚洲第一天坑”,无不向你展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你置身大冶钢厂工业旅游区,立即会被眼前壮丽的场面所感染。熊熊的炉火,奔涌的铁水,四溅的钢花,使你身临其境。青铜铸造的大钟,庞大坚固的铁炉,张之洞塑像,汉冶萍旧址,勾起你对百年往事的回忆。

    当你来到铜录山古矿冶遗址,立即会被先民勤劳智慧所折服。“千年炉火生生不息”。鄂楚王曾在此炼铜,宋岳飞曾在此铸剑。举世闻名的随州编钟,是用这里的铜铸成。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矿遗址。

    “细阅中国矿冶开发史和冶金史,可以说,中国没有哪座城市哪个地区的矿冶史能与黄石比。”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慧芬认为,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积淀、丰富的矿冶遗存、广泛的矿冶开发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树一帜。黄石矿冶文化具有深邃的人文品质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黄石市市长杨晓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黄石人民就提出了“铜斧熔炉”四个字作为矿冶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铜斧”代表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熔炉”代表着吸收各方精神,融会各方智慧来锤炼精品,到现在依然是黄石矿冶文化精神的主流。

    在名为《五彩黄石》的书中,我读到黄石人对自己性格的评价:黄石人的性格像城市名字一样独特,有矿山一样的伟岸,有石头一样的质朴,有金属一样的坚硬。

    矿冶,是黄石的根,是数千年城市之魂。     三、“服装新城”载着使命诞生                在黄石对外宣传中,总少不了“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这四张城市名片,前三者一看就知道与矿冶有直接关系,没想到,黄石“服装新城”的诞生,也与矿冶有关。

    建市之初,黄石几乎没有轻工业,这一时期,国家投资及工业总值的比例也是惊人:重工业99%,轻工业1%。

    工业结构的严重失调,直接带来了人口性别的不平衡和社会生活的不协调,引发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青年男工,要留住他们安心工作,必须想办法帮他们安个家。”黄石理工学院矿冶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吴著书说。

    1953年4月,黄石召开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华钢、源华等大型工矿企业的代表在提案中强烈要求在黄石兴办纺织等以女工为主的轻工企业,“主要就是为了平衡男女用工比例。”1957年,省轻工业厅对黄石进行实地考察后,在向省人委写出关于黄石兴办纺织企业请求的报告中,第一条就是“十分需要”。

    1958年,黄石首个大型纺织行业企业———黄棉破土动工开始建设,1966年,全面投产。随后,黄棉又兴建了染色、化纤、印花等车间,通过托管兼并,最终形成了具备纺织印染生产能力的大型联合企业。黄棉职工人数也突破一万人,其中女工占到60%以上,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黄石周边县市。“黄棉带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而建,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原黄棉集团党委书记刘桂玉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棉所在的延安路上每天都挤满了来自各大工矿企业的小伙子,黄棉企业内部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有近70%的女工选择了在黄石安家落户”。

    黄棉的建立确实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的问题。“黄棉对黄石的影响并不只限于此,还长远而持久地影响着黄石整个经济的发展。”黄石市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柯尊礼表示。         四、地名,嵌在东楚大地的“活化石”

       “没有哪一个地方像黄石一样,有着如此密集而又与矿冶密切相着的地名。”曾在黄石市民政局地名办工作数十年的彭汉云老人感慨道。

    上至一个市、一个区,下至一条路、一个公交站,一个个富有矿冶特色的地名,如同一块块永远无法风干的“活化石”,闪亮地镶嵌在东楚大地的每个角落。

    记录矿冶文化的“活化石”

    地名,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不仅是注解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

    岁月的风蚀,不断造就历史断层。而古老的地名就像一个忠实的仆人,客观真实地记录着一个地方演变的点点滴滴。穿行一座城市,地名既是城市的标签,更是城市历史的映射,许多历史信息就是通过地名这个镜像绵亘存留至今的。

    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不妨由这座城市的地名着手。

    翻开黄石的地名志,无论是留存至今的,还是已消逝许久的,我们都会被其中所蕴含的浓郁矿冶气息所感动:大冶、铁山区、铜绿山、石灰窑区、二门、上窑、冶矿路……当我们报这些地名串联起来时,一个个地名就如同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最终汇成一部宏大的历史剧。

    这部历史剧的主角就是———矿冶。

    大冶,取意“大兴炉冶”

    清代著名长篇小说《镜花缘》第八十回中,众才女在一起猜谜。左融春道出了一个谜面:“天地一洪炉,打一古县名。”章兰英立即答道:“可是‘大冶’?”融春道:“正是。”可见,在古代,因“大兴炉冶”而得名、并被形容为“天地一洪炉”的大冶县,早已是名震九洲了。

    “大冶遍地都是炉渣,留下的矿冶遗址达55处,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先秦时期。”黄石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冶这个地名的来历要上溯到1000多年前。公元967年,李煜为南唐国主时,新设一县。因其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按《庄子》中“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一语,取“大兴炉冶”之间定名为大冶。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唐代诗人李白这首《秋浦歌》下是大冶炉冶的生动写照。

    另外,关于大冶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五座宝山的有趣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位神仙生了五个孩子,在他们玩耍时,不小心将五个宝球踢出天庭,坠地后成了五座宝山。

    这个传说,对应着黄石地区的五座矿山:金山、银山、铜山、铁山和锡野山。这些闪亮的地名,折射出了大冶这片土地的美丽富饶,吸引人们纷至沓来,造就了一片人声鼎沸、尘土飞扬、大兴炉冶的恢宏场面。

    因铁矿闻名的“铁山”

    铁山,是黄石与矿冶最有直接关系的地名之一。

    史料记载,铁山从三国、晋、隋唐至今,历代都在此采矿支炉,冶炼金铁。因铁矿石含量1.5亿万吨,尤其是含铁量高达50%以上,故此得名“铁山”。

    而铁山地区,到目前总人口也只有6万余人,国土面积仅29.4平方公里的“巴掌之地”,却在1979年奇迹般的成为了全国罕见的县级行政区。

    原因何在?毫无疑问,是丰富的铁矿资源成就了这一奇迹。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铁山区境内的大冶铁矿,汽车在铁山境内穿梭,连绵不绝的矿山、堆积如山的采矿废石、随处可见的运矿卡车、冶矿路、张之洞路……浓郁的矿冶气息充满整个城区。

    站在国家矿山公园巨大的露天采坑前,望着对面三座连绵起伏的狮子山、尖山和象鼻山,山间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氤氲,显得肃穆神秘。手扶凭栏,一座巨大的矿坑映入眼帘,一道道螺旋状的采矿面如同年轮般深深刻在山体上,“愚公移山”的故事被活生生搬到现实中,让人惊叹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铁山是一个典型因矿冶形成的区域,没有大冶铁矿,就没有铁山区。”75岁的大冶铁矿老职工马景源这样描述。         五、“光灰城市”的记忆     三千年不灭的矿冶炉火,既铸造了矿冶文化,又留下了百孔沧桑。

    延绵百里的黄荆山,是上苍赐予黄石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然而在靠山吃山的传统理念支配下,黄石先民在山上开山采石烧石灰而数代相传承。致使黄荆山留下20多个开山塘口而千疮百孔,水土流失严重,祸害后代。

    不仅如此,黄石又是重工业基地,先有厂后有城,城市布局先天不足,功能分区犬牙交错,基础设施欠账多,资源环境约束大,一度被人戏谑为“光灰城市”。

    烟囱曾是黄石人的骄傲,也是黄石人的心痛。

    烟囱曾是生产繁忙、经济繁荣的标志。鼎盛时期,城区共大大小小的烟囱2300多座,它们是黄石经济的支柱“烟囱经济”是黄石经济的代名词。

    烟囱又是黄石人的心病。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衬衣穿一天就变成黑衬衣……

    在70年代,市区的几个大烟囱天天吞云吐雾,黄荆山脚下炮声隆隆,尘土飞扬。“那时候,烟囱冒烟是生产兴旺的标志,从华新窑飘来的水泥灰,在周边平房屋顶结成几厘米厚的水泥垢,还能防雨。”老黄石人如是说。

    为了摘掉“光灰”的帽子,黄石开始了艰难地转型。2000之后的五年间,黄石所有的石灰窑全部拆除,从此,石灰窑在黄石市区成为了历史。

    拥有百年历史的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一、二、三号窑,曾代表了国内水泥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国家命名为“华新型”窑,向全国推广并出口国外,成为新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赢得了“中国水泥摇篮”的美誉。但该窑因能耗高、生产率低且污染严重而被新型干法窑所取代。华新毅然关停了这三座窑,每月可减少粉尘270吨,附近居民拍手称快。

    年近七旬的唐老汉家住紧邻水泥生产线的张万有村,“以前村子里家家关门,天天闭户,就这样屋里的水泥灰还是白花花一片,有的人不得不到别处租房,”他说,“现在,终于可以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了。”

    2008年一月底,传出了令人鼓舞的消息:2007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2天,连续4年在300天以上。这标志着,近半个世纪的“光灰城市”已成为黄石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