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力资源网站首页:80后、90后未喝过真正牛奶 陆乳品标准全球最差 & 乳企利用新国标卖注水奶 挤奶时苍蝇乱飞也达标 & 若按国外乳业标准检测体细胞八成牛奶不合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0:11
近日,乳业专家表示,中国乳业最近制定的新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的标准。大陆90后未喝过真正牛奶。

乳品新国标是全球最差的标准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日前召开的鲜奶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乳业最近制定的新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的标准。

首先,蛋白质的含量从原标准的100克奶含2.95克下降到100克含蛋白质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克以上。

其次,中国每毫升牛奶允许的菌落总数标准从原来的50万上升到200万,比美欧国家高出20倍。

王丁棉在会上指出,中国这个标准是世界上最差最低的标准,很多大品牌乳制品出口都被退回来,只好出口转内销。

80后、90后未喝过真正牛奶

中国时刻网24日发表《专家称90后没有喝过真正牛奶 新国标拿人健康开玩笑》的文章说,中国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并多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会议的魏荣禄6月23日对官方媒体表示,中国乳品早在25年前都是每毫升50万个菌落数的标准,而此后则定为200万个,完全违反牛奶应有安全底线。这意味着1990年后出生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喝过真正的牛奶。也可以说,中国20年来没有生产过真正的牛奶 。

魏荣禄说:“现在的纯牛奶又加香精,又加添加剂,怎么能叫纯牛奶?”“200万个什么概念?200万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面,苍蝇乱飞”。

报导说,这个新标准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很明显有被企业绑架的嫌疑。魏荣禄认为,该标准必须修订,不能拿国民的健康来做买卖。  

乳企利用新国标卖注水奶 挤奶时苍蝇乱飞也达标

来源:东方网 2011年06月25日09:34我来说两句 (802) 复制链接打印  导读]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高于奶业国标;加工时再加水稀释奶源谋取暴利。

  据新华社电 细菌总数放宽了4倍,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近期,中国奶业标准“世界最低”引发公众质疑。据悉,这一生乳“新国标”是有关部门2010年出台的。

  为何在食品安全之弦越绷越紧的今天,乳品质量标准却不升反降?这样的标准究竟维护了谁的利益?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菌落数200万

  相当于挤奶时苍蝇乱飞

  “新国标”菌落总数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

  围绕有关部门新修订的生乳“新国标”,部分公众质疑“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2.95克。新修订的标准变为: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对此,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新国标”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则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这一标准堪称“世界最低”。

  一些消费者担心,这一“世界最低”的奶业标准,是否会对人身健康有影响?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研究乳品加工学已长达50年。他说,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的菌落总数标准,到现在定为200万个,确实令人匪夷所思。“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魏荣禄说,原奶细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霉菌以及致病菌,如此低的标准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而过宽的奶业标准也必然给部分加工企业留下“问题”空间。

  一些养殖户透露,“新国标”过低的蛋白质标准,给“注水奶”提供了空间。一些乳品企业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标准达到3以上,但加工时却加水稀释奶源,按2.8的“新国标”执行,从中谋取暴利。

  按乳业发达国家标准

  70%散养殖户将杀牛?

  “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对于降低乳业标准,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是“国情决定论”。

  有关部门曾在去年7月称,“新国标”设置主要考虑我国奶牛养殖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中,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一标准也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

  近期,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更明确表示,如果中国现在按乳业发达国家标准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殖户中,绝大部分要倒奶、卖牛或杀牛。

  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不少养殖户、奶业专家,甚至包括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合肥市一家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宣称降低质量标准是为保护小型奶农利益,这是一个借口,实质问题是“对奶源的管理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牛奶挤下时微生物含量很少,只是后面收集、保管、运输中才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采取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等方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不想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一些养殖户表示,他们曾向加工企业提出建集中挤奶站,但企业不愿意干,一是不愿增加奶站投资成本,二是怕管理出了问题承担责任。

  “企业不愿做、养殖户做不了、政府推动又不够,这是一个尴尬局面。”魏荣禄说,最终只能迁就降低质量标准。

  实事求是地说,降低标准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应建牛奶分级制度

  不同标准实行不同价格

  “现在有些企业把奶粉还原为液态奶,还称为纯牛奶,糊弄消费者。”

  业内人士担心,“低标准”会助长奶源争夺战,带来行业竞争混乱局面。据介绍,奶源收购半径正常应是250公里范围内,但现在很多企业为抢奶源,收购半径达到四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导致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要翻好几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低标准”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品质的信心下降,转而青睐洋奶粉,从而导致国产奶市场萎缩。

  另据记者调查,除了牛奶质量标准低,我国奶业标准还存在其他问题。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奶业产品定名不科学也是突出问题。“现在有些企业把奶粉还原为液态奶,还称为纯牛奶,这是糊弄消费者。”魏荣禄说,无论是还原奶,还是高温杀菌液态奶,都必须加香精、稳定剂,否则牛奶口味会大大改变,这怎么能称为纯牛奶呢?

  据悉,我国奶业中的不规范问题正引起国家相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目前我国乳品加工方面,部分企业重市场开拓轻奶源基地建设,争抢奶源、压级压价现象交替发生,影响了生鲜乳正常收购秩序。在监管方面,奶业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基层监管单位人员不足、经费短缺、手段缺乏,与监管任务的要求不适应。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相关人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提高奶业标准的同时,应建立牛奶分级制度。不同标准实行不同价格,强制牛奶产品标示达到几级标准。这样不仅对消费者有利,对奶农有利,也有利于加工企业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东方早报)

若按国外乳业标准检测体细胞八成牛奶不合格

2011年06月23日03:03第一财经日报胡军华

对于炙热的乳业标准争论,国内一家奶业企业董事长也按捺不住发出一份建言书,直言国家标准牛奶卫生指标过低,建议增加牛奶体细胞检测。

业内人士预计,如执行每毫升60万的体细胞检测标准,预计国内80%的牛奶不合格。

而此前,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

针对此现状,有业内人士提议,可对牛奶进行分级,通过市场选择渐进地提高乳业标准。

国内奶牛健康状况不佳

据了解,牛奶中的体细胞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等组成,体细胞的数量反映奶牛的健康状况,有乳房炎、乳腺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体细胞数量较多,健康奶牛所产的体细胞数量较少。上述董事长在建言书中表示:“国家标准对牛奶中的体细胞一定要检,它体现奶牛健康状况,有乳房炎、乳腺炎的牛奶是不能喝的。”

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透露,中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美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3%~5%,中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不低于30%,如果按照每毫升牛奶体细胞数量不超过60万的标准来检查,国内估计有80%的牛奶无法达标,只能倒掉。

在微生物指标方面,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菌落总数提升到每毫升200万个,这一标准被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批评为全球最差的标准。

有发改委官员曾经指出,这样的标准出台后引起社会较大争议。上述董事长表示:“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从挤奶到加工前这一段后期感染造成的,微生物指标主要体现企业对原奶过程控制的手段和管理水平。”

在封闭的环境中,奶牛通过挤奶设备挤出后迅速进入鲜牛奶冷藏罐中,然后通过冷链运输系统进入加工车间,只要尽量减少接触空气以及外部环境,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牛奶中微生物的数量。建议书称,澳大利亚要求微生物每毫升超过50万就不能食用,按照这个标准,国内只有30%~40%的牛奶能够达标。

提标准或致奶源稀缺

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告诉记者,温氏集团自己养殖奶牛,微生物指标每毫升只有10万左右的菌落数,牛奶中微生物的控制水平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但是黄松德坦承,按照上述标准养殖奶牛和生产牛奶,投入极大,仅仅进口高质量的奶牛,一头需要2.3万元左右,引进1万头需要2.3亿元,加上其他方面的投入,资金耗用较多。

温氏集团在牛奶养殖领域已经摸索了1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每年原奶的产量还只有2万多吨,其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出口到中国香港市场。

现代牧业肥东牧场的奶牛设计存栏量是2万头,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国家微生物和体细胞的标准,总投入达到7亿~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可达到19%,利润可观。但是即便2万头奶牛全部按每年8吨的水平产奶,一年供应的原奶也只有16万吨,与2010年全国3575万吨的总量相比,仅占0.4%。如果按照现代牧业肥东牧场的标准要求国内奶业,牛奶能否足量供应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

上述发改委官员此前曾介绍,在中国奶牛养殖领域,60%左右还是农户散养,养奶牛、卖原奶仍是很多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严格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微生物和体细胞检测标准,预计将有数量不少的奶农失业。

在各方利益纠结、现有国家标准难以修改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根据微生物指标、体细胞指标对牛奶进行分级,并标示在牛奶包装上,让消费者各取所需,由市场进行选择。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牛奶等级标准明示在包装上,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去选择。低等级的牛奶有可能被最后选择,或不被选择,这才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提高品质才会真的变成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需选择。有些宣传总讲概念,消费者越来越听不懂,如果能在包装上看到量化的指标,这种沟通就会更直接有效,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就越来越清晰,而不是越来越糊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阅读:

·中国牛奶标准被指全球最差 奶协倡导巴氏鲜奶 2011.06.17

·奶企拒收散奶 长春奶农无奈倒掉上万斤牛奶 201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