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3高清下载:知识管理要点之态度、工具、习惯与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4:11
知识管理要点之态度、工具、习惯与方法 时间:2011-02-21 09:50:50 来源: KMCenter 作者:李艳萍          本文述及的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有时候会混淆,在我的归类里,是把时间管理归纳进个人知识管理,因为如果时间无限,其实知识管理并非很必要,在千年万年里,慢悠悠地学习就行了,可惜,人生不满百,且常怀千岁忧。  

知识管理渗透在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地,如果能够用知识管理的观念重新观照人生,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

本文述及的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有时候会混淆,在我的归类里,是把时间管理归纳进个人知识管理,因为如果时间无限,其实知识管理并非很必要,在千年万年里,慢悠悠地学习就行了,可惜,人生不满百,且常怀千岁忧。

简单总结几个要点:

态度

意在行先。如果没有意识,行动起来,也不会就知识管理化了。如果到较高的境界,有可能会达到身心合一,但是在最开始,还是需要意识指导行动。

为什么强调态度?有人很自负,但错认为是自信,且沾沾自喜。旅程无限指出的时间管理的常见误区:制订任务列表却忘记制订日程安排。 这个真是非常好,我之前都没有想到,一经指出,发现很多人真是如此。以为制订了任务列表就是掌握了时间管理,但其实不是一回事。排程是一门艺术,很多人不喜欢用工具尤其是复杂的工具,事实上,使用复杂的工具做过复杂的排程,比如说使用MS Project做过大项目计划,那么再做小计划真的易如反掌。对技术的畏难情绪,我也归结为态度,相比技术狂人对技术的狂热,一般人对技术趋向另一极端,因为畏,所以本来并不难的工具可能也会变得艰难。

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事务繁忙的人我建议使用智能手机,一机在手,掌控天下。酷爱用纸片进行事务管理的同学,如果非得愿意携带一堆纸片行走江湖,那也不必勉强,不过相比之下,智能手机的日程管理也足够了,如果再配合Google日历,非常方便(我郁闷的是,我自己还没配置好,所以我主要使用Google日历短信通知+日历备忘)。常用信息我都放在手机的笔记本里,需要时查找就可以了,我不可能也不喜欢在脑子里记太多信息。手机是目前最常用的便携终端,而且随着3G时代的到来,会发挥更大的功用,相信在未来,手机会具备投影仪功能,慢时,小型商务演示可由手机完全搞定。

工具是人脑+人手的延伸,可以使人变成三头六臂,再加上网络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变得非常强大,完成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

大至电脑、各类电器、中到手机,小到各类器具,其实都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我日常携带多功能便携工具卡,非常实用(现在还没开刃,谁能指点一个深圳专业开刃的地方?)以前是把东西都放进包里面,顶多就是手机放进包内手机袋,现在进步了,用收纳袋,杂物分别放入,换包的时候直接把收纳袋拎出来再放进去,不会遗忘东西了——常见到一些同事在换包的时候忘带工卡,用这样的办法应可解决。

习惯

据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据说,积习难返。

一个人,如果愿意固化下来,那很容易,即使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进;流动,反而是较难的事情,与时俱进,不是说来那么简单。

所以,对于同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我已经活到这个年龄,我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已定型,这书对我根本没用。有人说:这本书太好了,读了这本书后,对我有莫大的助益。

知识管理,需要养成一些习惯,比如,不要总是忙着下载,要在下载完以后,阅读、分类、如有感想写一下、如果认为好就分享给别人一下,等等。

要定期做些清理,对于已经过时的而且称不上经典的,及时删除掉,即使硬盘足够大;

要养成快速行动的习惯,不要给拖延找借口;

方法

我小时候非常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现在,我长大了,我把这个故事,当寓言看,因为要搁在真实里,我是没法理解,用一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堆针,我何必去用铁杵磨?

我小时候,不好意思说我懒,现在,我长大了,我理直气壮地声明想做一个懒人:那么勤奋干嘛啊?生活需要的是聪明、是智慧,而不仅仅是勤奋——当然,勤奋有时候会带来乐趣,用自动浇花机,是外出时的替代方案,自动浇花机不能给人带来手提喷壶洒水、看着枝苗在水雾下欣欣向荣的愉悦。勤奋与懒惰,关键还是在于分寸——该勤奋的时候勤奋,该懒惰的时候懒惰。

《点滴:工作方法模式培训创新- 人月神话》总结得非常好:

工作经验的积累唯有方法论和模式的积累最为重要。方法论是基础,重点是将知识和技能体系化,模式是关键,模式是在特定的场景下,针对特定的问题域,采用特定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只有模式才能够真正的指导新的实践,面对新产生的问题进行定位后套用模式,提出的假设立刻定位到关键要素而展开解决。有模式经验积累和没有人的差别更多则是体现在问题分支选择和定位上,方向如果一开始就选错往往越走越远。

模式,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如果没有积累起足够的模式,遇到问题可能还是会手足无措,而如果模式的积累,必须要一一亲历,比如手碰到烧红的火炉被烫到才懂得火炉不能碰,那生命太短,实践代价太高。方法,就是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甚至是他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

但方法又不能僵化,不能自恃老资格——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所以你该听我的——这个逻辑上讲不通。互联网时代,一个十七岁的小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可能超越三十七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