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八极拳霍:引用 引用 引用 雷慕尼的《陈式太极拳松与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38:18

陈式太极拳松与掤

                                  作者: 雷慕尼

 

 

    我幼年体弱多病,现已年近八十。不能不归功于陈式太极拳的锻练。

    自1959年以来,响应党和政府关怀全国人民体质健康,提倡推广太极拳运动,因而添列在教练太极拳的行列中。初期教练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八十八式等套路,后来重点逐渐转移到陈式 太极拳上。二十余年来,在“教学相长”这一哲理下,进行了模索探讨,现提出对陈式太极拳的“松与掤”的看法,供陈式太极拳爱好者参考。唯笔者认识肤浅,本 “研究”之义,敬希读者不吝赐教。

    近几年来,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日益增多,且已扩及到日美等不少国家,国内亦有不少拳师放弃原来所擅长之武术改(增)习陈式太极拳,其中也有不少原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

    近曾有人提出“练陈式太极拳没有练杨式太极拳感觉舒服”。这一问题不由引起我深思。

    自杨露禅师事陈长兴,艺成后离开河南温县陈家沟北来京师,经人介绍入旗营授艺,为适应当时环境需要,虽有意识将陈式太极拳原有锻练方法舍难就易,而只采用其轻柔缓慢的一面,略加变化以教授徒众,逐渐发展成今日社会上流传较广的杨式太极拳。

    露禅先生乃陈长兴的得意弟子,功夫精深,已臻上乘,当时即有“杨无敌”之美誉。

    杨式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整 个套路自始至终以缓慢、轻柔、均匀为主,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容易达到“舒服感”,而陈式太极拳则仍然沿用陈氏世代所传习的一贯锻练方法,因此具有快速缓慢、刚猛、舒和、轻灵、沉着、先慢后快,快而复慢,先刚后柔,柔而复刚,有发力、有震脚、以及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等全面的锻练方法。

    由于陈式太极拳运动时有快 速、刚劲和发力、震脚等,特别是第二路并有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更显其刚猛有力,最易引起学习者锐意追求,误以为刚猛发力就是陈式太极拳的特点,于是把套路中特别是第一路增加许多发力,以为这样才可以增强“技击”作用,无行中也就影响自身原有的拙力久久不能去掉。虽说没有用力,但实际上却很难完全放松,不知不觉忽视了真正的特点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螺旋缠绕,节节贯穿,周而复始,循环无已等等。

    太极拳的八个劲别:掤、 捋、挤、按、采、挒、肘、靠,其中要以“掤”为纲。当将要打拳时,躯干直立,洗心涤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拨背,松肩垂肘,两膝微曲,脚指扣地,周身放松,神恬气静,此时则全身感到有一种膨胀感,这无非就是“掤”,这掤劲不是以力来支撑,而是以意念领起,这力与意的区分,简言之,也就是松与僵的不同表现,以意掤则易松,以力掤则必僵,在一整趟架子中,无论两手运行与步法转换,都必须始终保持掤劲而不丢,或有继续,而要以一张一弛的变化来圆活运行,这掤劲的保持则必须在放松的条件下才能达到运转灵活,气血流畅,果能如此,则周身自然感到舒畅。

    放松极为重要,但不能因为强调放松而失去虚领顶劲的要求,以至影响周身掤圆。可以说,掤,不仅指对方用按我以掤应之,实则周身时刻不离掤圆的设想,使全身无处不弹簧,这就是掤的重要表现。否则,就成为软绵绵地一柔到底。

    我以为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内在感觉,必须能获有练杨式太极拳同样的“舒服感”方为有得。否则,必致影响进步。

    拳谱有言“太极拳之精神以虚灵为极致”。任何锻炼方式,其最终应是达到“虚灵”境地。牌位大王陈长兴能立身于千百人流之中,巍然不功,安如磐石,并不见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想见其“浑然一气”之太极真功,真登峰造极矣。

    陈、杨二式太极拳之锻炼方法尽管在外行上各有不同,实则源出一流,其于意气上的要求可以说基本一致。我以为陈式太极拳的爱好者应多注意“意气”锻炼,发力等只是锻练中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

    我欲重复言之,练陈式太极拳必须能获有练杨式太极拳同样的“舒服感”,方为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