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穿针大眼对小眼:蒋介石1928-194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3:22

蒋介石19281945

默认分类 2007-07-24 19:41:30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此时,虽然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已被消灭,但国民党内部的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实力派却拥兵自重,对中央权力暗怀觊觎之心,他们与蒋介石之间又爆发了一系列战争,直到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势力彻底瓦解,李宗仁阎锡山分别退回广西山西自保,国内局势才大体平静。此时,经过长期战争的国家,满目疮痍,国力衰弱,需要休养生息。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面对着这样的危机局面,蒋介石该如何决策呢?此时军队人数虽多,但武器装备不行,综合国力与日本有差距。如果此时与日军全面交战,恐怕中国军队将不堪一击。而且,国际环境也对中国也不利。当时西方国家正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的泥潭,无力帮助中国。 蒋介石明智地选择了不扩大事态,忍辱负重,用政治外交手段来为自己尽力争取有利条件的策略!东北虽被日本占领,但未进一步南下。1931-1937这六年里,中国综合国力有所增强。蒋介石加紧备战,筹建了空军,组建了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修建了大批的国防工事,转移了故宫珍宝,更重要的是着手进行了西南大后方建设,为日后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开始要求东北军不要抵抗,是采用了1928年济南事变的策略,当时,他利用外交手段成功地使日军退出了济南。但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老办法不管用了,于是蒋介石立刻改变了策略,改为有限抵抗。 

蒋介石动用了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进行抵抗,一方面可以保证领土不丧失,另一方面,又不扩大事态,避免全面决战。后来的喜峰口长城抗战,他也是采取的这种策略。 

1936年,日本发生“2.26事件,通过这次事件,日本政府内部的温和派彻底被压垮,中日之间不可能再有调和的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毅然采取全面抗战的方针,由于有了一定时间的准备,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战役中给日军造成了损失,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梦想。在这些战役中,国军将士不怕牺牲、舍死报国,其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能培养出这样勇敢无畏的军队,不能不说国军居功至伟。 

武汉沦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此时,敌强我弱的局面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抗战前辛苦积攒起来的一点军事装备都基本消耗光了,外来的援助开始还有苏联的一些无偿支援,但1939年欧洲开战,苏联无暇东顾,这方面的援助也断了。当日军疯狂轰炸重庆时,中国已经没有飞机迎战了。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军将士依然英勇抗敌。在长沙会战、枣宜战役、中条山战役、昆仑关战役等著名战役中,浴血拚杀,与敌血战到底,终于保住了西部的半壁河山,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想一想后来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仅用了五个师团就横扫东南亚,打得从数量到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英美军队土崩瓦解、溃不成军,你不能不对国军将士的忠勇表示钦佩。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此时日军攻入缅甸,切断了中国唯一一条对外通道滇缅公路,使得美国的援华物资一时难以顺利运抵中国,只能通过驼峰航线空运,美国的援助效果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因此,中美双方的战略是先打通滇缅公路,然后再筹备大反攻。从1943年起,中国军队开始进攻缅甸,经过一年左右的血战,全歼了日军在缅甸的部队,滇缅公路恢复通车,美国的援助源源不断地运抵。中国军队的实力有了显著改善,1945年夏,在雪峰山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此时,大反攻的条件已经具备,假如战争再延长一年左右,我们一定会看到中国军队全面反攻的壮观景象。然而,战争此时结束了,这一切没有发生。 

有人用蒋介石直到珍珠港事件后才对日宣战,以及与日本有过秘密接触为理由,论证蒋消极抗战,这是不正确的。珍珠港事件前,中国确实没有对日宣战,但日本也没有对中国宣战,中日之间的秘密接触其实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二战中,美、英、苏等国都与德国有着秘密联系,就连毛泽东与周恩来也通过潘汉年与汪精卫政府保持着接触。这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必要的。

还有人拿一些国民党将领和部队投降日军来说事。这种情况是有的,我们必须看到,投降日军的,都是那些杂牌部队,如石友三、庞炳勋、孙殿英之流,他们都是北洋军阀余孽,从来都是有奶便是娘,投降日军并不稀奇。而我们同样要看到,蒋介石的嫡系黄埔将领一个投降的也没有,相反个个都能精忠报国、英勇杀敌。 

九一八八一五,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必须承认: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真正的伟大抗日领袖,他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大功臣,他为国家、为民族立下的丰功伟绩将与世长存,永远铭记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无论怎样的诋毁、篡改和诬蔑,都无法改变这个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