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港囧的百度云:刘植荣: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2:37

刘植荣: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一

本文约35000字,是我在共识网与网友交流的记录稿,由西坡根据于清速记员实况速记整理,经我审校。由于本文较长,分5次刊发。

共识网主持人:杨传银

地点:共识网访谈室

时间:2011年3月22日14:00~16:30

 

共识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刘植荣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问题。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再起,刘老师曾对此连续泼了几次冷水。早在去年“两会”期间他发表了《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个馊主意》一文,引起很大轰动,今年“两会”期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抛出“提高个税起征点沾光的是富人”这一观点,并介绍了国外征收个税的经验《看看外国个税怎样征》。下面就请刘老师与网友见面,就这些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刘植荣:首先感谢共识网给我一个机会,与网友交流一下思想和我对一些经济问题的看法。共识网这个网站的名字寓意深刻。“共识”在英、法、荷等语言里都是consensus,语言文字上很容易达成共识,但要在公共政策上达成共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这牵扯到多方利益。Consensus来源于拉丁文的cōnsentiō,就是feel together的意思,大家在一起互相感触,你感触我,我感触你,让思想碰撞,这就是“共识”的本意。因为“共识”在拉丁文里是个动词,所以,就让我们在今天这两个小时的交流中,互动起来,通过思想交流,对某些问题达成共识。

   

1. 要想增大绿化面积,就鼓励大家用木头

 

共识网:谢谢刘老师对“共识”的经典解释。网友“生在红旗下”说:刘老师您好,最近在共识网上看到您的《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个馊主意》一文,看题目我吓了一跳,读完后,感觉很深刻,您怎么评价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呢?

   

刘植荣:我先把我的观点告诉你:提高个税起征点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穷。

美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写道:人不是孤岛。在社会中,任何个体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个体乃至整个社会,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部性。我们可以把社会浓缩成一个家庭,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活动都会对家庭其他成员和整个家庭带来影响,不管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网友可以想象,你的工资收入高,就可以更好地孝敬父母,可以对兄弟姐妹有所帮助,整个家庭会受益于你的收入,就过得很红火;如果你的收入低,那就是另一番景象。社会也是如此,任何一次经济活动或一项经济政策,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在这方面,不但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包括世界范围的一些经济学家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经济问题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它更是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下面,我先给大家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引导大家全方位地思考经济问题。

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在世界银行投资的一条108公里的公路项目上,这条路在返修之前非常糟糕,坑洼不平,但在整修之前的几个月里,从未发生过车祸。后来路修好了,却接二连三地发生车祸。一般人的思维是这样的:路修好了,车祸应该少才是。社会上一些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成本并非只体现在经济活动本身,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不但要看到它本身的效益和成本,还要看到它对社会的效益和成本,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溢效益”和“外溢成本”。路修好了,车开得快了,节省了运输时间,为运输货物增加了效益。但是,路修好了,会有一些外溢成本,那就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再有就是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更容易粗心大意了,人在车速快的情况下,在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当然更容易发生车祸。

有人说,经济活动可以实现“双赢”或“共赢”。我告诉你们,那是外交辞令,是强者蒙骗弱者的。在一定时间内,社会财富是一定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有人得到财富,必然有人失去财富,也就是说是“零和游戏”。有富人必然有穷人相伴,多一个富人,就会多出很多穷人,一个富人是用很多穷人堆积出来的。

有人认为汽车安全带会让驾驶员更安全,降低死亡率。实际上,问题也不是这么简单。有了安全带,司机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了保险,驾驶过程中会放任自己,所以就开快车,就疏忽了危险因素,车祸就多了。虽然在车祸中安全带会保护司机,但由于车祸发生的几率高了,总体车祸死亡率并不一定会下降。针对这一点,有人建议,在方向盘中间安装一把锋利的尖刀,这样,司机就会小心驾驶了,车祸发生的几率肯定会大幅下降。不过,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你在方向盘上安了尖刀,别人不安,发生车祸时倒霉的是你。

这个例子再次提醒大家,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给所有人带来利益,也就是说共赢,它必然会外溢一些成本,由社会其他人承担。汽车安全带保护了驾驶员的生命,但驾驶员会因此鲁莽驾驶让行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网友一定认为,为了保护森林,就要减少对树木的使用,如回收废纸、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其实,这样的政策恰好是鼓励人们毁灭森林。根据美国的调查,这几年采取回收废纸等保护森林的政策,森林覆盖面积反而少了。

   

    共识网:为什么?

   

刘植荣:因为人的经济活动是受利益驱使的,也就是亚当·斯密讲的“利己心”。回收废纸、禁止一次性筷子等减少木材消费的政策,导致树木的需求量减少,树木卖不出去,价格就下跌。这时,你还想种树吗?肯定不想,觉得种树收益是低的,于是,社会上种树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你的初衷是好的,为了保护森林,回收废纸、禁止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可结果是糟糕的,让森林面积减少了。如果社会上都不用木头了,家具、纸都不用木头制造,那森林除了国家公园外,恐怕很快就要消失了。因为树不再是商品,看管森林、种树没有任何经济利益,于是就把树木砍掉,种麦子、大豆等其他可以带来效益的作物。

我前段时间去齐鲁电视台做节目,发现路两边有很多成片的杨树林。我问当地人,种这么多树干什么用。他们告诉我,是造纸和做木板用的。你看,正是有了对木材的需求,人们才大片大片地植树。

所以,要想增大绿化面积,就鼓励大家用木头,购买木头贷款利率优惠,再找一些专家在媒体忽悠,说木头价格只会涨不会跌,让大家像炒房子一样炒木头,很快,中国大地就绿起来了。

 

2. 提高起征点让95%的劳动者利益受损

 

我给大家讲这3个例子,是让大家思考经济问题时要超纵深发展,不要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样,在下面的讨论中才能更容易达成共识。

现在,我回到网友的问题上来,提高起征点,为什么穷人利益会受损,会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穷。我先给大家算一笔账。中国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39万多亿,我们按40亿万亿算,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GDP才3万来元,你看,我们GDP成了世界老二,没有值得自豪的,一人均,我们就排到了世界100来名。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个人收入占GDP总量的46%,也就是说,从这40万亿元中拿出46%用于个人劳动报酬。概略地讲,GDP基本上包括三大块,一块是居民个人收入,一块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一块就是企业未分配出去的利润和库存产品。

个人收入部分占GDP的46%,我们为了便于计算,再高些,按50%算,也就是说,2010年有20万亿元到了个人腰包。而中国有近8亿从业人员,这样,人均才25000元,也就是月收入2000来元的样子。

财政部2009年还有个统计数据,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由于贫富分化愈演愈烈,我们可以估算2010年的这一数据为50%。农村情况也是如此,一个“土财主”的收入抵得上全村甚至全乡劳动者的收入。由于财富是每年的收入积累起来的,我们姑且把财富比例用作收入比例,也就是说,8000万高收入的人分走了GDP个人部分20万亿中的10万亿,剩下的10万亿由90%的普通劳动者来分,这样,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约为14000元,月收入为1200元。

这就是中国人的收入现状!一人均我们就没什么了,还是一个穷国。联合国规定人均日生活开支2美元作为贫困线,照这个标准,估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贫困人口。我们定的贫困线有中国特色,是一年收入1274元,也就是每天3元多的样子,比联合国低多了。美国以家庭平均收入的40%作为贫困线,俄罗斯的贫困线定在人均GDP的40%上,经合组织国家的贫困线采用美国的标准。

媒体报道国外的贫困人口有多少,那是因为人家的贫困线标准高,欧美的贫困人口到中国就是富裕阶层了。美国家庭平均收入的40%是什么概念?他们的年平均收入在5万美元左右,40%就是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万,也就是说,在中国月工资1万元的人在美国就属于贫困户,要吃救济。所以,我们不要被一些概念所迷惑,都是贫困人口,但内涵不一样。

   

    共识网:定的标准不一样。

   

刘植荣:是的,中国的贫困线是一天3元,再定低一点,一天一角钱,那中国就没有贫困人口了。现在一个月生活开支100元,你们家养个宠物也得超过100元,买狗粮、猫粮,这个贫困线确实定得太低了。

所以说,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收入现状,7亿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仅为1200元。

我们再看起征点。目前2000元的起征点不是工资,而是工资扣除“四金”后的余额,一般工资要超过2581元才交个税。那中国劳动者收入超过2581元的有多少人呢?

财政部网站2009年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年薪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要在每年3月底前自行申报纳税,2009年自行申报纳税的人数为240万人,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约3%,而纳税额为1294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根据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全国纳税人总数是8000万人。要知道,这里的8000万人可不是都交纳工资所得税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包括:工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收入、劳务报酬、稿酬、股息、财产租赁、偶然性所得等十多项所得,所以,这8000万人里面,只有一部分是交纳工资所得税的。

中国究竟有多少人交纳工资所得税?我没见政府公布过此数据,但根据经济学上的工资分布模型,即倒罗卜形,领薪人数在中位数附近密集,我在去年发表的《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详解》中曾估算出2009年交纳工资所得税的人约为3358万人,月薪在10000元以上的纳税人有240万,月收入在2581元到10000元间的人数为3118万人。考虑到工资增长情况,我们把2010年新增交纳工资所得税的人估算为642万人,这样,2010年全国交纳工资所得税的人约4000万人,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41亿人,交纳工资所得税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占就业人口的5%。

这就是中国个税的现状(以后没有特别说明,提到个税专指工资所得税),全国只有3%的人交个税,这怎能说是多数人的呼声呢?有人大代表呼吁把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8000元甚至10000元,这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吗?所以,提高起征点充其量代表全国3%的人的利益,代表5%的劳动者的利益,让95%的劳动者的利益受损。

现在,我们看看外国个税是个啥样子。我们与经合组织的国家来比,pay-as-you-earn这句话几乎所有英语国家都知道,就是“领工资就纳税”。多数国家的个税没有起征点,即便是一美元的收入也要纳税,领工资就纳税,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买东西要付款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但他们每年有个年度报税,如果家庭扶养的人口多,经济负担重,这时候政府要把领工资时预交的个税退还,甚至还会倒贴,也就是“负纳税”。

 

3. 起稿起征点,不如放弃个税

 

    共识网:这相当于社会福利保障?

   

刘植荣:是的,通过征收个税可以遏制了贫富差距。昨天,我给一个在美国开牙医诊所的朋友打电话,她告诉我说,一个护士收到了政府8000多美元的退税。我想,美国护士工资并不高,她平时的纳税累积不会有这么多,这8000美元的退税可能包括负纳税,也就是政府给的福利性质的补贴。我就问她的家庭是不是负担重,果然,她父亲残疾,还有一个妹妹没工作,所以,国家不但把她每月领工资时预交的个税退给她,还根据家庭负担情况,给她一定的补贴。

     

    共识网:负纳税,是不是作为社会福利单独来发的?

   

刘植荣:可以理解成福利的一部分,因为不是个人的收入,是政府的钱转移过来的。但美国有单独的福利系统,那项目就多了。譬如,一个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女孩,后来把父亲带了过去,她就给父亲申请了廉租房,两室一厅,卫生间很大,轮椅都可以进去,还可以免费使用公寓的网吧和聚会大厅。这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廉租房,每月的房租10美元,水电费10美元。再譬如,老年人如果收入低,政府出钱提供家庭护理。这些,都属于福利。

这就是国外税制度的优点,比较人性化,是按家庭纳税,考虑家庭负担大小,有没有残疾人,有没有老人,然后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如果家里穷,收入低于一个标准,那就对房租免税,孩子学费免税,等等。还有课税扣除,就是对贫困家庭来说,从应纳税额里再扣除一定的费用,如个人担负的医疗费用。这样,需要纳税的收入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如果出现了负纳税,那就是政府给的福利了。

国外的个税虽然大多没有起征点,但如果把他们的免税额考虑进去也就相当于我们的起征点。我统计了一下,经合组织24个国家起征点大概是全国最低收入的40%,是人均GDP的17%。他们之所以把“起征点”定得这么低,就是为了照顾穷人,这种税制对穷人有利,因为政府能收上来足够的钱,然后再转移到穷人这里来,也就实现了个税“削峰填谷”的功能。

我们讲起征点的时候,必须得考虑究竟谁是穷人,什么人属于中低收入。这次开“两会”,年收入40万的人大代表也说自己是穷人,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社会状态,都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国企老板年薪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也觉得吃亏,也就是说,人们缺乏对公共利益的认识,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有人建议起征点定到5000元、8000元或10000元,我看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凭什么提出这个数字?刚才我说了,起征点在2000元上,中国交纳个税的人只占从业人员的5%。如果起征点定到5000元、8000元或10000元,纳税人比例会锐减,那样,干脆就放弃个税,因为征税也是有成本的,征那点个税还不够征税成本呢。

有人说多数人呼吁提高起征点,我希望网友理性思考这个“多数”,是多数人呼吁提高起征点吗?中国8亿劳动者,只有4000万人交纳个税,就是交纳个税的4000万人都呼吁提高起征点,也仅占劳动者的5%!这怎么是多数呢?

媒体经常发布调查结果,如教育部称“67%的人赞成给44个汉字整形”,发改委称“七成民众赞成阶梯电价”,这次又是“近七成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很多调查结果都是“七成赞成”,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这个结果是怎么出来的?不难看出,如果在月薪高于5000元的人群中调查,会得出“100%的受访者支持个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的结果。如果到农田上去调查,到农民工的工棚里去调查,恐怕很多人不知道“起征点”是个啥玩意儿。这就是一些人惯用的伎俩,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调查时专门在对自己有利的人群中取样,将结果强行按在13亿人的头上,强奸民意。如果要证明中国的死亡率高,他们就会去太平间取样,得出一个98%的死亡率。

所以,我们要凭良心思考问题,我们说话更要拍拍自己的胸脯,不要张嘴就说多数。谁是中国的大多数?农民是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工和在私营企业拿着够不着起征点的工资的人是中国的大多数。有农民兄弟对我讲,我到是想交个税,可惜工资太低,两个月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够不着起征点。

刚才我们算过账了,中国8亿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2000来元,如果除去10%的高收入阶层,那7亿劳动者的平均月收入仅为1200元,现在是工资超过2581元才纳税,现在交纳个税的人能说是低收入吗?当然,中国物价飞涨,特别是房价,已经涨到无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的程度,很多家庭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这不等于纳税的人就属于低收入者,因为中国目前的现状就是普通劳动者的报酬太低了。

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你每个月拿到手的钱会相应增加,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你问3岁的小朋友,钱包里有10元钱,你再给他1元,他也知道钱包里多了1元钱,现在是11元钱。今天,我要是给大家讲10加1等于11这个道理,那我的智商也就是3岁孩子的水平,你们该骂我,说与我交流没学到什么东西,上当了,甚至认为我侮辱了你们,认为你们智商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才给你们解释10加1等于11。

今天我要讲的是,通过提高起征点,你钱包里多出的这1元钱不见得就是你的,这就是我开始给大家举例子的用意。

 

4. 我喝一杯咖啡,就会影响世界经济

   

    共识网:也就是说,要在社会层面上分析这个问题。

   

刘植荣:是的。我喝一杯咖啡,就会影响世界经济。有人会笑:你一杯咖啡怎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呢?肯定能影响,只是影响大小的问题。我喝一杯咖啡,巴西、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咖啡生产国农民的收益就会变好,因为咖啡需求量增加,咖啡豆的价格就上去。如果我不喝这杯咖啡,咖啡的需求就少一杯,咖啡豆的价格就会降低。当然,我消费不消费这一杯咖啡,对咖啡豆的价格影响甚微,但一定是影响的。如果咱们中国人每人都和我一样喝一杯咖啡,那效果就显著了,一杯咖啡按10元算,那就是130亿元。要知道,这130亿元是由我的10元、你的10元、他的10元聚集起来的。我这杯咖啡还要刺激运输业,石油公司当然也高兴,运输需要燃油,还有好多咖啡加工企业。咖啡里加奶粉,也刺激了奶粉加工企业,奶牛养殖,饲料生产企业,谷物种植。咖啡里还加糖,也刺激了食糖加工,甘蔗种植,等等,等等。你看,这一杯咖啡会刺激好多产业,我喝一杯咖啡是不是可以影响到世界经济?

我们回到个税上来。我算了一下,如果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也就相当于工资2581元到3871元之间的人平均免交个税25元,如果工资是10242元,起征点在2000元上的纳税额为825元,起征点在3000元上的纳税额为625元,则省下了200元,这是因为起征点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级税率相应下滑,会大幅减少税额,工资越高,税额减少得越多。

由于个税是累进税率,要把工资分成几段纳税,各段的税率不同,工资段越高的部分,税率越高。所以,对收入在3871元以下的人来说,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平均每月只多拿25元,但对高收入者来说,就多拿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

现在,你们该明白了,提高起征点谁收益最大。一些专家、教授呼吁提高起征点,显然是站在富人的立场上,如果他说是为穷人说话,那他要么是撒谎,要么是税盲。

我还真知道有个税盲的财经大学教授,我这里有一张报纸,上面有篇文章,是某财经大学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下面我念给大家听听:

“还要降低个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如果一个人一个月拿1万元的工资,他交纳的个税税率为40%,如果他工资涨到1.1万元,税率则变成了45%,这样他涨工资还不如原来拿到的工资多,这势必影响到其工作积极性。”

我不想评价这位财经大学教授的“高深理论”,我只是说,如果你恰好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千万别听他的课,不然你毕业后连生产队的会计都当不了。

我们知道,减税就相当于增加工资,这不错,但你要清楚你增加多少,别人增加多少。我讲过,社会某一时间的财富是一定的。假如社会上只有两个劳动者,一个是穷人,工资1000元,另一个是富人,人工资10000元,工资上涨10%后,穷人工资是1100元,富人工资是11000元。这样,由于加薪社会上就多出来1100元,物价就必须上涨1100元。上涨1100元对拿11000元工资的人来说无所谓,对拿1100元工资的人来说,生活水平就会明显感到下降。

穷和富是在同一时期比较出来,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今天的穷人回到原始社会都是富人。如果现在拿1000元工资的人回到30年前就成“万元户”了,那就很富有了,因为那时的工资都是几十元。既然穷富是比较出来的,那通过提高起征点,穷人增加的工资少,富人增加的工资多,这样贫富差距的鸿沟就被拉得更大了。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少纳税相当于你的收入增加,政府给你25元,但是给别人是几百元钱、几千元、甚至是几万元,你觉得你的利益是受损还是增加呢?你可能要说,我钱包里多一元是一元,肯定比没有好。我接着给你们讲,这一元并不见得是你的。

由于富人通过提高起征点收入大幅度增加,他们消费的也就更多了。另一方面,政府个税减收,如果增别的税种再有阻力,那政府只有印钞票弥补财政赤字,这就导致物价上涨。中国每年的财政赤字都在9000亿元上下,中国的房价、物价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因为财政赤字,税收不足,只有发行货币弥补财政窟窿。

现在你该彻底明白了,你看着钱包里多的那几元钱还没笑出来呢,当花钱的时候,你会发现,钱更不值钱了,虽然多了这几元,购买的东西却不如过去多了,也就是说,你多的那几元早被通货膨胀给吃掉了,被物价上涨给吃掉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钱本身不是财富,只有把钱花出去,买到物品那才是财富。

第一个问题我讲得多一些,希望网友不要孤立地看个税,要明白调高起征点,你自己省多少税,别人省多少税,这样,你才能明白自己是吃亏了,还是沾光了。

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样:提高起征点,受益的是富人,吃亏的是穷人。先前的计算已经揭示,提高起征点会至少让95%的劳动者吃亏,因为他们还没有交纳个税的资格,别人通过减税增加了工资,可这95%的人没有增加,这很明显,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未按待续,请下周继续关注《刘植荣: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一》,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

原文链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gzhc/article_201103283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