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识宁高宁 下载:微博成为新闻事件策划与制造新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3:40
2011年1月25日,新浪微博上出现一个名为“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在中央电视台、各大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一条微博何以促成一次全社会的新闻事件?微博是否正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方式?

  一、微博的发展概述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基于Web2.0平台新近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将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微缩成140字以内的几句话或一张图片,发到微博网页上,与朋友即时分享。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它诞生于2006年3月。虽然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用户利用这个平台搞笑,但它很快遍及美国,进而风靡全球。根本原因,是它即时互动地张扬其信息的新闻性。在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就职和同年6月的伊朗选举危机事件中,Twitter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美国的CNN频道。截至2010年1月份,全球已经有7500万注册用户,在Alexa全球网站排行榜上位居12名,其用户包括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FBI、Google、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

  2007年上半年,叽歪、饭否两家公司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微博平台。后因政策问题,随着饭否网等一些专门的微博网站的衰退,新浪微博开始兴盛起来,作为国内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新浪一如既往地实施其名人战略。名人政要为新浪微博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关注”与“被关注”使得微博上的人际圈子逐渐扩大,而即时发送与即时接收的传播特点,让微博上的信息传播基本实现零时差,而一键转发的简单功能,使得信息能在极短时间内覆盖整个网络。

  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出来。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表述方式和生活,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二、微博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挑战

  微博的4A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让人们随时随地实现信息共享,也逐渐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如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的用户在约14时35分33秒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又如央视大楼着火、MJ猝死、老虎伍兹车祸引发的出轨丑闻、印度孟买2008年11月恐怖袭击、美国客机坠落哈德逊河、石首事件、《财经》杂志变局……这些热门新闻第一时间、第一手材料、第一信源都来自微博,为传统媒体进一步报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微博的海量信息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新的新闻渠道,网友通过微博发布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直接向传统媒体提供了新闻点。新快报记者华静言写下的报道《网友微博直播中国7人登山队印尼脱困过程》,就是把几个微博里的信息综合而成的。有潘石屹和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各自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的即时消息,也有新浪微博网友“大D视界”的微博留言祝福短信。记者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篇牵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微博的强时效性和现场感给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信源渠道和采访方式。

  传统媒体除了从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外,基于微博的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应时而生。如重庆都市广播就开设了一档《微博新鲜事》的节目,每日与听众分享有趣的微博。

  微博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具有关联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媒机构、博客以及其他一些新媒体更为迅速。微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

  三、微博对新闻事件的策划与制造

  微博的功能不单单在于先于传统媒体发布新闻或转发传统媒体的新闻,它更大的潜力在于,微博直接引发了一次社会性的新闻事件。

  2011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收到一名母亲的求助信,让他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杨伟鑫。1月25日,于教授开通了“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新浪微博,引起了网友关注。经诸多明星相继转发后,“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被越来越多的网友熟知,爱心志愿者纷纷积极响应。特别是有500万关注者的姚晨也加入到“解救”的队伍中,“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在开通之初就因其“新浪微博公益行动第一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道:“我已责成民政部会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但我相信,只要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动员起来,再加上人民群众的关注,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这条微博引起的网络讨论,已经不单单是偶然的谈资,而是真正将其新闻价值凸显出来,付诸于实际行动。

  截至目前,“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上共有全国各地网友发出的3763条关于乞讨儿童的微博,有239518名网友成为“随手拍”粉丝,随时关注行动进展,在公安部门的协作下,已有6名儿童被成功解救,而这一数字正在不断被刷新。

  早在2010年5月30日,上海世博会韩国馆踩踏事件就在网络上引发了“69圣战”,“参战”的网友上至社会人士,下至青少年,可谓盛况空前,网友的强大号召力已渐露头角。

  此次基于微博发起的社会救援活动,就其本身定位来说,并不是网友“无聊的爱国心”的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儿童保护、对受害家庭的援助的公益行为,因此,引起的社会效应自然会比前者轰动。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说,微博改变了现代的传播方式,张鹏说:“这不仅仅发生在打拐这个层面,之前微博也出现过,某人想了解这是什么东西,有人帮助转发就知道了。信息高速流动之后,形成了更有强大信息能量的群体的网络,有群体的智慧。”

  四、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全民解救”从众心理的探因

  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公民的话语权得到了最大满足。公民不再像以前一样,单纯从传统媒体上获取信息,接收新闻,而是主动发现新闻,发布新闻,在得到有效反馈后(评论转发、被关注),便会形成一定的成就感,于是就会越发热衷于更新微博,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满足。

  在“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开通之后,通过不断的转发,网友被一种“全民热捧”的氛围感染,从众心理的驱使让更多的网友加入到其中,虽然不能否认大多数网友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但也不排除个别是沉默的螺旋。

  当全社会的爱心突然来了一次大爆发,结果会不会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谁能保证它就不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二)“随手拍”合理性的质疑

  于教授当初开通“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的时候,估计也未曾料到这会变成一次新闻事件,因此,最初也并没有想到“给乞讨儿童拍照”、“留下详细时间地址”等对隐私权的侵犯问题。

  就如曾经在网络引起骚乱的“人肉搜索”一样,微博上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更新的乞讨儿童照片,毫无保留地将这些未成年人的信息暴露在网络之中。而又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谁能保证犯罪分子不会接收到这些信息,不会对这些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伤害?

  对于那些并非被拐的乞讨儿童来说,他们被路人随意拍照发布网络,人权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了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三)“山寨微博”接踵而来的弊端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后,一时间,新浪上出现了诸多类似微博,如“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随手拍解救大龄男青年”等等。犹如《非诚勿扰》在霸占了电视媒体之后,强势进入微博。

  虽不是对这些雷同微博的否定,但一个“严肃”的微博被山寨到“婚恋”,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娱乐化发展,“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引发的关注是否从一开始就是掺了水分的?当微博上充斥着各种“随手拍”,网友的新鲜感消失后,剩下的只是一声叹息,这从最近一周“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粉丝数下降便可以看出。

  五、结 论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实施机制,强大的网友群体,有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但就这次微博引发的社会新闻事件来看,微博已经不单单只是行使发布新闻、转发新闻的功能,它已初试了公民话语最大化满足的新闻效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新闻传播媒介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