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手游能收几个徒弟:历史中的心理学 岳晓东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06:19
第2章 认知

障碍篇认知(cognition)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认知障碍通常影响到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和其对社会的认识。一个人在自我意识的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就会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而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就会出现社会认知障碍。诸葛亮:云长-文长移情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是个排在关、张、赵、马、黄后面的小配角,最后还被定调叛臣,不得善终。可是看看史书所载,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魏延谋反案,更被称为“诸葛亮时代”三大疑案之一。 众多三国史爱好者或认为是诸葛亮设计杀之,或认为是杨仪等人假借丞相遗命搞党派斗争。其实争议的焦点,就是诸葛亮要不要为魏延之死负责。诸葛亮总不能因为喜爱魏延才杀掉他啊,那是言情小说,不是历史。我们从史料出发来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可以发现,诸葛亮对魏延的确大有偏见。而二人个性上的冲突,也足以促使偏见不断被强化而成为杀机。因此,设计杀魏延一说是可以获得心理分析支持的。 所谓偏见,就是说实际的魏延并不像诸葛亮心目中那么不堪。那么魏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诸葛亮对他的偏见又从何而来呢? 诸葛亮 诸葛亮(181 234年),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三访其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立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辅佐。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嘱托后事。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8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可。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魏延的跌宕人生 首先说魏延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才,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一生历任牙门将军、镇远将军、镇北将军、都亭侯、凉州刺史,一路做到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从官职上面就可以看出,魏延既做将军,又做军师,是个文武全才。 一方面,魏延勇猛过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可以称为善战无敌。刘备命他为镇远将军守卫汉中的时候曾经问他:“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魏延传》)刘备对这样豪情满怀的回答非常满意,众人听了也觉得士气高涨。 另一方面,魏延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很有见地。他镇守汉中期间,“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三国志?姜维传》),汉中地区因而获得了长期的安定。他跟随诸葛亮期间,屡屡建言献策:“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三国志》卷四十)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计,是在诸葛亮北伐中,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虽然这一计策最终被诸葛亮否定,但是其中奇巧的思路仍然赢得了后世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 再说魏延是个赤胆忠心的臣子,也是有据可查的。《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义阳县属东汉荆州之南阳郡。所谓“部曲”,据《后汉书?百官一》介绍:“其领军皆有部曲 部下有曲

,曲有军候一人,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军阀采取“部曲”这种军事建制来组织自己的军队,于是部曲便成为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而绝非《三国演义》中那个先弃刘表、后杀韩玄,献长沙投刘备的“背主”降将。因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三国志》卷四十)。刘备做了汉中王之后,对魏延更是宠信有加。当时要选一位大将镇守汉中,大家都以为非三将军张飞莫属,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备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与张飞的关系可是“寝则同床”的铁兄弟啊!由此可见刘备对于魏延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 魏延早年追随刘备,出生入死,后来效力于诸葛亮,南征北战。在讨贼兴汉这件事上,恐怕没有谁敢说比魏延更坚决。诸葛亮历次北伐,首先要求做先锋的总是魏延。在他听到诸葛亮死讯之时,还坚称“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甚至到他临死前仍然在大骂曹贼。因此,《三国演义》里的“脑后反骨”纯属子虚乌有。而罗贯中擅自贬低魏延提升赵云,与这位作家的老家紧临子龙故土不无关系。 既然上司信任,也经常升职提干,魏延为何要谋反呢?可见,事件的背后存在很多疑点。陈寿在《三国志》里说:“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即魏延本意就是这个(杀杨仪),他不是谋反。内地学者易中天先生也认为魏延谋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合逻辑”。在我看来,魏延领兵南归造成蜀国内乱是不争的事实。用心理学的话说,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将领,做出乱国之举,是一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而魏延的不良情绪,多半是由诸葛亮对他的贬用导致的。 魏延真正春风得意的时期是刘备在世之时。及至白帝托孤,他已经是蜀中当仁不让的一号将军。而到了“诸葛亮时代”,他表面上虽然拜将封侯,可是从实权上一直受到诸葛亮的限制和打压。位高权不重,这种状态无疑让人非常郁闷。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岐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马)谡。”就是说,这个一号大将在关键战役中遭到诸葛亮的闲置。其实在历次北伐中,魏延的勇略足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诸葛亮最多命他做个先锋,就是我指哪儿你打哪儿。而且,“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 亮制而不许。”作为一个将军,连调动一万军队的权利都没有,不能不让人感觉诸葛亮对于魏延的控制有些过于严格。我们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一下,自视甚高的魏延,能力得不到表现和发挥,内心是多么的煎熬。 诸葛亮对魏延的排挤,在他安排后事的时候尤为明显。“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三国志?魏延传》。主帅病危,密谋退军,长史、司马、护军都到了,而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汉中太守、南郑侯的魏延,职位仅次于诸葛亮,却被排除在外,无疑是诸葛亮有意而为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排挤魏延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性格冲突;二是移情因素。 诸葛亮与魏延的性格冲突 谈到诸葛亮和魏延,就不得不提到“子午谷奇谋”。 《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注引《魏略》:“闻夏侯(时镇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 当时北出汉中越秦岭入关中有四条道路,即褒斜道、傥骆道、故道和子午道。子午道最为险远,但魏军在此设防松散,可以出其不意直抵长安。魏延建议诸葛亮亲率大军出褒斜道,自己率五千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三国志?魏延传》说:“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但后世众多有识之士都为魏延鸣不平,宋人陈造断言:“向令魏延之策见用,长安或为亮有。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诸葛亮的担心很有道理。我们不妨罗列一下二人的理由做个对比(见表2-1)。 表 2-1 魏 延\t诸葛亮 艺高人胆大,亲率精兵,势如破竹\t 子午谷道路险狭,易守难攻,不宜冒进 夏侯听说我突然来攻,一定会弃城而逃\t 夏侯未必会弃城而逃 攻下长安可守20多天,足够大部队赶来\t 就算攻下长安,也未必守得住,守住20天也未必等得到大部队 以寡敌众,应当出奇制胜\t 以寡敌众,应当步步为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个军事史学上的问题已经争论日久,我并不想再加妄断。我所关注的是诸葛亮和魏延迥异的观点所体现出的性格差异。 诸葛亮对武将的顾忌跟其谨慎的性格有关。对于谨慎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从不否认,而且他知道,刘备之所以对他那么放心,就是因为谨慎。正如他在《出师表》里说的:“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这样的性格,当然不喜欢锋芒毕露的魏延。而魏延那些激进的策略就算再高明,也注定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所谓“子午谷奇谋”就是轻兵猛进,速取长安。而在诸葛亮看来,你区区五千兵,攻得下吗?你能保证按时攻下吗?你就算攻下来守得住吗? 而魏延恃才傲物的个性促使矛盾激化,令双方针锋相对。他越是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就越要自我表现。于是,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此时在蜀国大权独揽,加之他凡事苛求完美,当然容不得有人对他治国治军的思想体系妄加质疑。追求完美,行事谨慎,使得诸葛亮根本不指望其他将帅,总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尽心尽责,只有自己才能担当起复兴汉室的大业,所以每每亲自在外统兵。 当然,诸葛亮虽然追求完美,苛求既定方针的贯彻。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不听劝谏的人。文臣武将众多,难说个个都能脾气相投,那么为何单单魏延屡遭打压以致二人嫌隙颇深呢?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云长-文长移情”。 诸葛亮的云长-文长移情分析 魏延悲剧的核心,是他自己也万万料想不到的。因此直到被设计斩杀,他都为自己命运的大起大落而迷惑和愤懑。透过心理学的分析,我们发现,魏延的命运其实已经因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而提前定调了。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关羽。魏延实在和关二哥太像了!这先后引发了刘备和诸葛亮对于他的“云长-文长移情”。我们可以通过表2-2比较一下魏延和关羽。 表 2-2 \t关 羽\t魏 延 字\t 云长\t 文长 外貌\t 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t 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t(《三国演义》)\t(《三国演义》) 兵器\t 青龙偃月刀\t 大刀 个性\t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t 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 \t(《三国志?关羽传》)\t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魏延传》) 在心理学中,移情是指将个人对生命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缘无故地喜爱或仇视某个人物、事件、地点、东西或环境等。刘备宠信魏延,是正向移情的表现,而诸葛亮反感魏延,则是一种反向移情的表现。 刘备与关羽“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感情之深不必赘言。较之张飞,关羽不但武艺超群,胆识过人,而且行事颇稳重,有谋略,因此更为刘备所倚重。魏延出

身于刘备的嫡系部队,可想刘备视察将士的时候,乍一看还以为二弟站错了队。回过头来念叨几次,这员猛将很快就能成为主公嘴边的红人了。魏延也不负刘备的期望,凭借出众的能力屡立战功。到刘备汉中称王的时候,甚至撇开三弟张飞而提拔魏延做镇远将军,可见刘备对魏延喜爱之深,已经同对待关羽无异。 诸葛亮同关羽的关系可就不那么愉快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注定是刘备和其兄弟之间的“第四者插足”。诸葛亮要辅佐刘备走自己设计的复国路线,就要让自己成为刘备最信任的人,但是争宠他是一定争不过刘备的结拜兄弟的,因此对于关羽,诸葛亮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隐忍,偶尔还拍拍马屁。关羽做襄阳太守时,马超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其人。诸葛亮回信说:“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关羽传》)很显然这话说得假惺惺,但是关羽本性高傲,尤其瞧不起诸葛亮这样的士大夫,看到诸葛亮这样低姿态,就故意将书信传视众人,炫耀一番。可见云长性格逞强好胜,刚愎自用,傲上而不凌弱。 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羽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作为军师,可是该说的话有些不便说,有些不愿说,有些说了也白说,最终导致关羽误了大事,丢了荆州。 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就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的几场战役的部署上,号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不曾出手相助。关羽死后,刘备哭倒在地,诸葛亮却说“主上少忧。自古道 死生有命 ;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 ”为此,史学界对于诸葛亮的作为颇有微词。而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场将相之争带来的压抑情绪,诸葛亮也是忍了好久无从宣泄了。 巧在蜀营中有个魏文长,从相貌到性格都似极云长。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云长的怨恨。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东和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和诸葛亮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 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若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给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在先,魏文长欲轻进长安在后,诸葛亮怎能不防? 诸葛亮之云长-文长移情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压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推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 纵观诸葛亮对于魏延的一系列不公平对待,回溯到其与关云长之间的矛盾,我们对于诸葛亮的移情表现是深有体会了。魏延这一生,真是成也云长,败也云长啊! 正向移情、负向移情与反移情 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发现移情现象并将它运用到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的治疗师。他将移情定义为“患者在分析师身上看到了他童年和过去某个重要人物的复活,因此把适用于这一模式的情感和反应转移到分析师身上”。来访者将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情绪等,表现在与咨询者的关系上;或者将过去与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重现在咨询者身上。 正向移情与负向移情是互相对应的概念,描述的是移情的内容性质。正

向移情是指来访者将咨询者视为以往某个给其快乐、幸福或好感的对象,对咨询者投射了正面的情感,包括好感、喜欢、爱慕、依恋甚至爱恋等。负向移情是指来访者将咨询者视为过去某个给其带来挫折、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对咨询者投射了负面的情感,包括猜疑、不满、抵抗、拒绝甚至敌意。 反移情则是与移情相对的概念,用以表示移情的方向。反移情指的正是咨询关系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移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但李鸿章一生虽有宠于朝廷,却有愧于国家,一生连签卖国条约,生前生后均遭世人唾弃。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写道:“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以中国当时的国势,“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辩之理,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无论后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如何,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外交手腕,但同时,他的很多做法也屡遭时人所弊诟。李鸿章何以可以忍受种种屈辱而完成自认为有意义的使命呢?其中,是怎样的心理动因支持着他的行动呢? 李鸿章 李鸿章(1823 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就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鸿章错在对洋人讲“诚”字 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英国人)不服管治而力除其军权。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辱,李鸿章早在1865年就在给朱九香的书信中疾呼:“外国猖獗到这种地步,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何以自立!”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鸿章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 痞子腔 ”(就是说虚夸大言,先声夺人的意思)。曾国藩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 诚 字。诚能打动人,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也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听后顿表衷心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诚”字当先。 例如,李鸿章在任北洋大臣时,一位德国海军将领到访天津,邀请李鸿章参观他的军舰,李鸿章欣然同意。不巧参观那天刮大风,海上运行不便,那位将领就建议取消此次约会。不料李鸿章为显诚意,毅然携带一名翻译登上小艇到达德舰,令那位德国将领激动万分,对李鸿章说:“中堂真乃守信之人,如此坚毅,实在是可敬可佩!”李鸿章的种种诚信表现曾获得外国列强的广泛赞扬,他们一致视李鸿章为与大清谈判的唯一对手。美国总统格兰特对李鸿章更是惺惺相惜,声称他是远东第一名相。 李鸿章自从念上了曾国藩

的“诚字经”后,便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从心理学角度讲,李鸿章的心误是定式思维的典型恶果!所谓定式思维,就是指个人十分明显的认知、判断导向。它会使人看问题十分狭隘、片面,人不惜否认或曲解事实来自我辩解,思维定式还会使人形成思想僵化,偏听偏信,甚至是自欺欺人。 李鸿章对洋人讲“诚”字以便迎奉老佛爷 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公开声称:“办理洋务,以了事为要义。”例如,在处理1875~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在整个事件中,不仅有违两国条约,也有悖万国公法,却为了“了事”而曲与周旋,签订了《烟台条约》,满足了英国10多年来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一味妥协求和,甘心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虽胜犹败。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李鸿章更是使中国尽失颜面,丢了台湾不算,还赔给日本两亿多两银子! 对于李鸿章的绥靖政策,许多人都坚决反对过,这当中有他的政敌(如左宗棠)、下属(如刘铭传)和朋友(如曾纪泽)。特别是曾纪泽,他虽是曾国藩的长子,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于1880年出使法、俄,坚决抵抗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压。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他也坚决主张抵抗法国侵略,后来竟因此被撤去驻法公使职务。1886年回国后,他又遭受李鸿章的排挤打击,最后抑郁而死。 对于朝野的批评,李鸿章一向是既不退缩,也不辩驳,一切我行我素,因为他认定这都是必要的妥协。因为他认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老佛爷。 就心理学而言,李鸿章能够一意孤行,是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的作用。它泛指个人对不合实际或不符个人理念的事物加以歪曲,以去除焦虑,获得内心平静的手段。而李鸿章的合理化机制突出表现为竭力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旨意,虽万死而不辞。由此,只要是老佛爷认可的事情,李鸿章就是再被辱骂,再被误解,也心安理得。这既是他合理化机制的根源,也是他心理素质之所在。由此,他与慈禧太后的关系远远超越了恭亲王、翁同、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却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慈禧太后并非一个英明的太后,她为满足私欲而再三扰乱晚清的政局! 梁启超曾评论李鸿章说:“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李鸿章事事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既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李鸿章的误国心结分析 李鸿章的心误一来在于对骗子讲“诚”字,对强盗讲良心,如此与虎谋皮,何以真正做到“外敦和好”?!二来在于他对昏主讲“忠”字,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愚忠。在这一错误认知的引导下,李鸿章在误国误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定式,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其结果只能如《孟子?尽心上》所言:“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 李鸿章之执迷不悟,给晚清的中国外交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结果!反之,如果李鸿章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从善如流”来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丘逢甲等人那样敢于向洋人说“不”字,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1901年11月6日,《辛丑条约》签订后四个月,李鸿章因为受尽洋人的气而病危,本已穿好寿衣,却挨至次日中午“目犹瞠视不瞑”。他的旧属周馥抚之痛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周馥曾赋诗以志怀念曰:“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

何意得公怜。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忆泪珠悬。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周悫慎公全集》诗集卷4)李鸿章就是死到临头,也表现出其超强的心理素质。他似乎在向世人呼吁:我受了一辈子的气,我不甘心啊! 骂他也好,赞他也好,心理学的分析无疑为他一生写下了最好的、中肯的脚注。 什么是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状态。它能影响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程度、方式,其中包括知觉定式、思维定式、观念定式、情感定式、意向定式等。定式实际上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心理背景,主要表现为态度的效用。国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是把态度作为定式的同义语来看待的。 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已有的心理定式既有积极效用,也有消极效用。从积极方面的意义说,已有定式能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程序,迅速地做出决策;消极方面则在于容易使决策者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固着嵌塞,缺乏变通,仿佛沿着一条不变的路径前进。这显然是有碍科学决策的。 袁世凯:欺己盗国源自错误暗示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一个伪装维新的封建专制主义者。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反动政治的同义语,每一部中国近代史书都不能不提到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陷于崩溃的绝境,袁世凯迅速集结起北洋集团的军事政治力量,打着“实行君主立宪”的旗号,强夺了清政府的一切权力,同时又举着“赞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4~1915年,袁世凯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强令人民世世代代接受袁氏的暴虐奴役。 为什么袁世凯敢于逆历史的潮流,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恢复帝制呢?他为什么又会顾盼自雄,以为自己是天运所选定的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进程呢?心理学对袁世凯的这些行为又有什么解释呢? 袁世凯 袁世凯(1859 1916年),字慰庭,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弃文就武,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94年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1899年任山东巡抚,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8年宣统帝继位,受清皇室排挤,被迫下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出任总理内阁大臣,倒戈一击,逼清帝退位。1912年3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1916年3月22日,撤销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 袁世凯迷信自己有“九五尊相” 袁世凯从小就十分迷信,做事经常看相问卦,测算风水。1909年春,袁世凯在谪居卫辉间,曾找许长义(许瞎子)为他算命。许瞎子掐算一番后对袁说,他会在辛亥年八月(1911年10月)转运,并官位更高。辛亥年八月南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不久出山,并出任内阁总理。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为自己诱骗革命党让贤、逼清皇室退位及武力征服全国等一系列成果而忘乎所以,妄想步拿破仑的后尘,由民国总统变为帝国皇帝。但袁世凯的称帝思想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在接受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暗示后形成的。这些心理暗示又进一步形成特定的心理作用,它严重误导了袁世凯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及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做出了误国误己的事情!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是暗示的一种,属于自我刺激过程,指通过主观想象或自信某些特殊的事、物、人的存在,据此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同时引起心理-生理上相应的变化。其中,消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误导个人的判断和自信,使人生活在幻觉中不能自拔,并做出脱离实际的事情。消极的自我暗示还可以使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

形成某种心理定式,为人处世偏听误信,凭直觉办事(见表2-3)。 表 2-3 心理学概念\t定 义\t表 现\t后 果 自我暗示\t 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t 形成心理定式\t 偏听偏信 \t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t 凭直觉办事\t 鬼迷心窍 \t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t\t 过分自信与焦虑 \t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袁世凯生下来就自命不凡,早年虽曾有过一段坎坷,但中年发迹后升迁很快,辛亥革命成功使他由清政府的总理大臣跃居民国大总统,其自命不凡到了极点!可惜的是,袁世凯没有将自己的成就看做时代的恩赐,而是归功于个人命数的转变。所以,他当上总统后更加痴迷于堪学的指点。仅在1913~1914年,他就曾找过贾兴连、张振龙(张铁嘴)、郭三威(郭阴阳)、张晓初(张天师)等人为他算命,求证自己有无“龙兴之运”(见表2-4)。 表2-4 袁世凯主要看相/算卦一览表 日 期\t何人看相/算卦\t看相/问卦结果\t袁世凯的反应 1913~1914年\t贾兴连\t 新华宫门皇气散而不\t 重赏贾兴连 \t\t聚,建议在新华门左侧\t 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 \t\t修一厕所,以聚收污气 1913~1914年\t张振龙\t 有“九五尊位”,不登\t 袁命人奖赏其500大洋, \t(张铁嘴)\t位有负上苍\t后又命人密杀之 (续) 日 期\t何人看相/算卦\t看相/问卦结果\t袁世凯的反应 1913~1914年\t郭三威\t 察看了袁氏彰德祖墓,\t 重赏郭三威 \t(郭阴阳)\t称其是真帝王之脉 1914年\t张晓初\t 封袁世凯为“圣主”\t 重赏张晓初并下令重修 \t(张天师)\t并赠《玉牒金书》\t天师府 贾兴连是山东人,年约40岁,他奉承袁世凯有“九五尊相”,却指出新华宫(袁世凯的办公与居住地方)门皇气散而不聚,建议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以聚收污气,并助龙运。袁世凯后来果真在新华门左侧修一厕所,这一度成为民国的笑谈。张振龙又名张铁嘴,年约50岁,早年曾闯过关东,他看了袁世凯的生辰八字后也奉承说:“此人大贵,有 九五尊位 ,不登位将有负上苍”。袁世凯得知后十分喜悦,先是命人奖赏他500大洋,后又命人将他密杀,以防泄露天机。郭三威又名郭阴阳,是直隶人,年约60岁。他察看了袁氏彰德祖墓后,称果乃真帝王之脉,令袁“龙心大悦”,大加赏赐。张晓初又名张天师,年约60岁,自称是正一教第62代传人,他不仅认可袁世凯有“九五尊相”,还封他为“圣主”,并赠《玉牒金书》。为了报答张晓初,袁世凯特下令重修天师府。由于这一系列迷信活动,袁世凯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暗示:自己就是真龙转世,当登九五尊位,所以认可杨度等人建立“筹安会”来推动帝制。 袁世凯因“九五尊相”暗示而备受愚弄 袁世凯自从迷信自己会有“九五之尊”的龙运后,便对自己的“帝相”迹象十分痴迷,竟因此在生活中屡屡受骗。 例如,袁世凯有一只朝鲜国王赐给他的碧雕茶杯,袁世凯每觉醒来必先喝一杯由此杯盛放的香茶。一天,一个茶童给袁世凯送茶,见他还在鼾睡,就一直看他,不小心将茶杯打碎,就跑了出去。袁世凯醒来后,发现茶杯摔碎了,就大声训斥茶童,并问茶童是怎么回事。茶童说:“刚才我看见睡在床上的不是大总统,而是一条玉爪大金龙,它浑身闪闪发光,正要腾飞,所以将茶杯跌落。”袁世凯听后怒容全消,赏给茶童一笔钱,叫他不要告诉别人。其实,这是茶童的领班教他这么说的。 还有一日,袁世凯将要就寝,他的一个小妾忽来说看到一条满身通红的蟒蛇潜入居仁堂,在梁上缠绕了好几圈,她还主动提出陪袁世凯去见那条蟒蛇。袁世凯等人来到居仁堂,真的看见一条浑身赤色的蟒蛇,不想那蛇见到袁世凯等人后,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温顺地沿着大梁慢慢爬行

,到西墙后即不见了,袁世凯对此大为吃惊。其实,这条蛇是袁克定与那个小妾连手搞的骗局,蟒蛇是从马戏团借来的。 另有一日,北海的丛林中忽然升起一道火光,平地冒出一堆新土。袁世凯得知后命人挖地三尺,结果发现一块石碑。当时人们都看不懂,就叫梁士诒来看,他也看不懂,又召刘师培来解读。结果发现石碑上的篆文书:龙站玄黄,坠统失纲。庶民不和,洪范宪章。天命攸归,安吉衣裳。新我华夏,山高水长。这碑文就是说(宣)统失纲,洪(宪)命归。但事实的真相是,这块石碑是由袁克定与梁士诒、刘师培合谋伪造的。 1914年,袁氏祖茔守坟人韩诚匆忙赶来京城,向袁世凯报告:曾祖袁保中坟侧,夜间不时有红光出现,形同火炬,照耀四方。此外,袁氏祖茔附近还长出一株紫藤树,状似盘龙,长逾丈许。最后,祖坟附近还发现了一块刻有“天命攸归”字样的石块。袁世凯闻知大喜,即命将此保护起来。其实,这一切也都是急于当太子的袁克定一手导演的把戏。 至此,袁世凯已完全接受了“九五尊相”的暗示。在他的心目中,中国社会需要有皇帝来治理,眼下只有他才配当皇帝。所以,由民选总统过渡到天佑皇帝只是一步之差,这是他袁某人的历史使命。可他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奇谈怪事都是骗人的把戏,为的是让他陷入“九五尊相”的圈套! 袁世凯“九五之尊”的暗示分析 袁世凯自从形成了“九五尊相”的自我暗示后,就不断寻求天理的支持,而且乐此不疲。他在请郭三威为他察看祖坟时,就曾问:“龙兴之运,年数如何?”郭三威掐算了一番回答:“若称帝,当应八二之数。”袁世凯再问:“这是820年?还是82年?甚至是8年2个月?”郭三威回答:“帝位长久,事后自知,天机不可泄也!” 袁世凯寻思,自己的朝代绵延820年不大可能,但寿短8年2个月也绝无可能,而82年则完全有可能,这也恩泽三代人了,所以值得一搏。不想袁世凯一称帝就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只做了83天的洪宪皇帝便一病呜呼。后来袁家人曾找到郭三威,责怪他的掐算坑害了大总统。郭三威不紧不慢地回答:“大总统称帝确为八二之数,我何错之有?!事实上,袁世凯确实做了82天的洪宪皇帝,第83天逊位并死亡。袁家人无言以对,这是因为袁家人本能地将“应八二之数”理解为是820年或是82年,他们从未想过这可能只是82个月、82天,甚至是82小时! 袁世凯之女袁静雪曾尖锐地说:“我父亲是有迷信思想的,他既相信批八字,也相信风水之说。有人给我父亲批过八字,说他的命 贵不可言 。还听得说,我们项城老家的坟地,一边是龙,一边是凤。龙凤相配,我家应该出一代帝王。这些说法,无疑会使我父亲的思想受到影响。他之所以 洪宪称帝 ,未始不是想借此来 应天承运 吧。” 由此,袁世凯称帝不仅是贪婪昏聩的结果,也是不良自我暗示的恶果。袁世凯因迷信自己会有九五尊相而利令智昏,偏听偏信,把谗言当真理,将梦幻当现实。到头来只能是一相情愿,一枕黄粱! 袁世凯为人阴险狡诈,一生曾坑害过无数人。他最后因洪宪称帝而赔上了自家性命,不能寿终正寝。这才是他真正的命数! 什么是心理暗示 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人都存在一定的暗示性,但每个人的强弱程度不同。暗示表现为对他人的动作、语言、观念不加批判地模仿或认同,从而导致自己的知觉、判断、情感或行为改变的心理过程。暗示不是以分析、思考、说理的形式发生作用,而是以含蓄、迂回的方式,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并产生效果。根据暗示的来源,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他人暗示的信息来自他人或外界情境。 依据暗示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情况,可将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有利于促进心身健康;消极暗示则会

损害个体的心身健康,甚至诱发精神失常或导致严重的后果。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硬汉形象,也疯狂地喜爱各种诸如斗牛一般的冒险活动。有趣的是,在1932年创作的一部关于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中,海明威写道:“一个国家要热爱斗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那里必须饲养公牛;二是那里的人必须对死感兴趣。”为什么海明威会把斗牛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呢?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最终以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呢? 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 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罹患多种疾病,精神极度抑郁,经多次医治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如《第五纵队》、《丧钟为谁而鸣》等。50年代后,他以 “宁可被消灭也不能被击败”的硬汉性格为主题,创作了《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以及代表作《老人与海》。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61年7月2日清晨,在美国艾奥瓦州肯乡居的书室中,美国当代一位伟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然后扣动扳机,轰然一响,毁掉了他自己大半个脑袋。 自海明威自杀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海明威的人生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他有过辉煌,也有过绝望。为什么在海明威迷人成功的一面背后,却是失败的人生另一半?他的自杀是一种勇敢的“硬汉”之举,还是因为他再也无法承受“硬汉”形象给他带来的负担?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促使海明威做出如此之举? 海明威对死亡的渴望 在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中,充满了各种冒险式的紧张与压力,他的内心也因此时刻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不停歇地旅行冒险,寻求各种刺激性生活,只是企图利用这些方式摆脱和逃避沮丧与低落的情绪。他在身体上企盼生存,在心理上却渴望死亡。 在海明威的著作如《在我们的时代》、《战斗者》、《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主题是失落、了结和死亡。海明威所塑造的英雄永远在失败中等待死亡,如果一个人要从死亡中显示出生命的光彩,要从死亡中走出幻灭的狭小世界,要从死亡的阴影中逃脱,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酗酒、性交、狩猎、打斗、流血、凶杀。 1954年,55岁的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他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没能亲自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实际上,他那时候已经病得很重。他的血压高达215/125,他的胆固醇含量达到18%毫克,肝功能也出现了衰竭的症状。这时候,他的情绪出现了很大波动,而且感到眼球十分“干燥” “无眼泪”的眼睛是一种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1959年夏天,海明威为了庆祝自己60岁生日,破例在西班牙举行了一次铺张豪华的生日宴会。整个宴会延续24小时,由巴黎运来的香槟酒,从伦敦运来的中国菜,又向马戏团租来一个射击小队。然而这个时候的海明威,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障碍。他除了对别人说自己那些浪漫的往事之外,什么也不再提及。此外,他嘲笑自己的妻子,辱骂客人,使整个宴会气氛陷入尴尬。 1960年,海明威完全丧失了

工作能力,他产生了一种病态的固定观念:由于一次轻微的汽车相撞事故,他就担心自己会坐牢;尽管他在银行有足够的存款,但他相信自己再也买不起房屋;他时常感觉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在不断地监视和跟踪自己。他在书桌前可以面对自己的手稿坐上无数个小时,而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要自杀的念头。有时,他久久地站在存放枪支的橱柜旁边,手里握着一支枪,通过窗户凝视着远处的山脉。 从1960年11月到1961年6月,海明威两次被送往明尼苏达州的海奥医院。这是美国最好的医疗中心之一。医生采用电休克疗法对他的大脑进行治疗,但没有获得丝毫成功。海明威断言,在他的房间里藏着传声器,而医生都是秘密间谍。他的精神状况仍无好转,而且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自我摧残倾向。 1961年7月1日,海明威和妻子以及一位朋友去一家饭店用餐。在餐厅入座后,他怀疑周围的顾客都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回到家里,海明威跟妻子玛丽一起唱了一首意大利民歌,最后海明威向妻子叫喊:“晚安,我的小猫。”这天夜里,他一个人睡在一间小房间里。7月2日早晨,玛丽被剧烈的嘈杂声吵醒。海明威被发现时,已经躺在门厅里。一支步枪就放在他的两条腿中间。血液和肌肉组织的液体飞溅到天花板上。海明威同时发射了两颗子弹,其中一颗子弹穿破了他的头颅盖。 从医学的角度讲,海明威的自杀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海明威的父亲用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海明威一生似乎都在模仿并试图超越父亲,让自己表现得更为勇敢,就像所有的儿子都希望超越并战胜自己的父亲一样。海明威去世后,他最爱的妹妹厄休拉在夏威夷大学为文学创作设立了欧内斯特?海明威纪念奖,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能够扫除因海明威自杀而投下的阴影。当从医生那儿得知自己已身患癌症时,厄休拉于1966年服毒自杀。 海明威的弟弟莱斯特在13岁时亲眼目睹了父亲自杀后的场面,这对他的影响极大,后来哥哥的自杀对他无疑又是一声晴天霹雳。1982年,当他的医生告诉他由于糖尿病的缘故不得不进行双腿截肢手术时,莱斯特也将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头部。 海明威的一个孙女(当过模特和影星)也死于自杀。 海明威患有抑郁症 在举枪的一瞬间,海明威到底患了什么病?可以说,除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理疾病外,在精神方面,海明威是个抑郁症患者。 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最可怕的疾病。医学家做过一个统计,世界上80%的自杀者都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中有20%以上最后因为不能忍受抑郁的痛苦而选择自杀。抑郁症在人群中的发病几率是80%。也就是说,80%的人一生中要受到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困扰,只是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的问题。抑郁症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也可以让一个人整日生活在高度兴奋与狂躁当中。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对此,人们要先分清什么是忧郁症,什么是抑郁症。从医学角度讲,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它通常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等引起,包含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病症;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病的一种,通常由于长期的自我仇视及情绪低落引起,包含狂躁症、双向抑郁症等。此外,忧郁症患者还多出现入睡困难,入睡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等症状,并伴有坐卧不安、无缘无故的恐惧与焦虑等现象;而抑郁症患者则多出现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等症状。应该说,长期的忧郁症会导致抑郁症。 总之,忧郁症是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是亚健康状态的突出表现,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也是情绪障碍的突出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完全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与身心健康。 就

心理学来说,忧郁与抑郁是心灵枯萎的程度不同,是开心能力的不断下降。由此,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本质上就是提高并维持一个人开心的能力。那么,海明威为什么会产生种种抑郁的症状呢?这要从海明威的幼年经历开始分析。 海明威自杀意念的心理分析 海明威在幼年时,和大他一岁半的姐姐马塞利娜长得极为相似,因此被他的母亲格雷丝当做性别相同的双胞胎一样对待。母亲格雷丝经常给海明威穿戴上女童的服装,如粉红的方格花布衣、带花边的白色兜帽、黑色的女童皮鞋、长筒袜。不仅如此,海明威的母亲格雷丝还希望他们“感觉就是双胞胎,什么都保持一致”。在这对假扮的双胞胎之间,马塞利娜在身体上的优势要比海明威大18个月,她不仅个头高,懂得也多,在海明威早年表现出对姐姐的爱戴背后,一直存在一种怨恨,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怨恨更加强烈。他一直称马塞利娜是个“排挤专家”,因为在竞争中,他一直被马塞利娜“排挤”出来,处于不利的地位。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提出:由于各种不利的影响,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结果儿童不能形成归属感,而代之以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莫名的恐惧感,并将其称为基本焦虑。海明威本来是一个男孩,却被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对待,还人为地给他树立了一个似乎平等但却强有力的“对手”,这种人为的故意的养育方式带给海明威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这种焦虑,持续了他的一生,并成为他日后抑郁症产生的根源。 为缓解焦虑,海明威必定在潜意识中采取各种方法,他有一种急切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需求。但是,他的内心最终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而且可以马上满足他的需求:通过想象。这种日积月累的想象工作最终在海明威心中创造出自我的一种理想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海明威赋予这个形象无限的力量和至高的能力:他变成一个硬汉、一个英雄、一个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人。这个形象的特点与他的特殊需求以及他的才能(写作)有关,他在其中找到了幼年时期缺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其后来的生活中,尽管海明威可能感到他的雄心或完美的理想是他想要达到的,但在潜意识里,他是被迫要达到的。也就是说,在海明威的身上,发生了自发性驱力和强迫性驱力之间的冲突,即“我想做一个硬汉”与“我必须做一个硬汉”之间的冲突。这时,他不再是一个追求者,而是一个被迫者了。他被迫表达自己,表现他理想化的自我,并将这种表达渗透到他现实的生活行为、人际关系和文学作品中。诚如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评说的那样:“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 由此可见,海明威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达成“理想自我”这一任务,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要求自己做绝对完美的理想形象 硬汉、英雄。然而遗憾的是,过于强烈的硬汉人生,会导致自我的刚愎自用,一旦“硬汉”遭受到打击,自我形象受到破坏,就会因为强烈的反差而产生情绪上的极端失望和绝望,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当海明威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硬汉、英雄”形象在疾病、衰老中逐渐倒下时,他没有能力再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理想的形象,他体验到矛盾的折磨和痛苦,他感到焦虑与忧郁正在不可避免地侵袭而来。 在海明威生活的最后十年里,他经常会无缘无故地用言语中伤他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庭广众或是私下里,每当他感到某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是一种威胁时,他会对别人的身体进行攻击,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指责对方断子绝孙、性无能、同性恋。同时,他还开始酗酒,希望通过酗酒以及沉溺于写作来改变这种局面,缓解焦虑,但当各种病痛使他无法忍受,健康不再允许、再也写不出作品时,海明威的安全感彻底丧失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对现实的局面,他无能为力,他只能体验更深层次的焦虑和无助。 最终,焦虑和无助激起了他对自己的敌意、愤

怒、轻蔑和仇恨。 任何形式的自杀都是一种谴责。海明威的自杀是对自己的谴责。对硬汉人生的追求成就了海明威一系列硬汉作品以及文学,可是最终对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神话”而自我谴责、自我憎恨,他对自己矛盾的生活恐惧并最终绝望,最后选择了死亡。 海明威的自杀告诉后人:死亡臆想是人情感脆弱时的自由浮想,是人之常情的表现。如果这种死亡幻想进入一种偏执的状态,并且不断膨胀,那就会导致自杀。也就是说,很多有死亡动机的人只是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与死亡的意念作斗争,本质上是与自我无助感作斗争,也是在与偏执的膨胀作斗争。到头来,死只是一念之差、一相情愿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死带来的问题往往比它带走的问题要多得多。相信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大多误会了人生!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愿所有珍惜生命的人,都记住这句话! 心理学论自杀 弗洛伊德认为:“生命与死亡的本能是人格中的建设倾向和破坏倾向。人生一开始就带有自我破坏的倾向,它结合种种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环境因素才可能构成自杀行动。”心理学认为,绝望是自杀的根源。它来自个人的孤独感、自卑感、无助感,以及精神疾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使人感到受排斥、遭拒绝、被淘汰,令人感到倒霉的事情专门发生在个人身上。久而久之,人就会越来越绝望。自杀幻想多是自我偏执不断膨胀的结果。由此,有自杀意念的人大多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程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举世无双,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