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所有人物:邓小平如何选拔第三代领导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5:07
2011年04月11日 10:06:22  来源: 人民网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要真正建立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这个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很好地团结。只要这个领导集体是团结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即使是平平稳稳地发展几十年,中国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关键在领导核心。我请你们把我的话带给将要在新的领导机构里面工作的每一个同志。这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两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布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认为: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邓小平对建立第三代中央集体这个重大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最初始于1977年第二次复出工作之后,以后又经过了两个总书记的职务变动,直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以及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班完成,历时十余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开始考虑中央集体接班的问题。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了不少年轻干部进入党中央领导机构。
特别是1979年10月,邓小平与陈云等老同志交换意见后,提出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强调这个问题“非常紧迫,非常必要”。他们力主让中青年领导干部接替在第一线工作的老同志,培养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造就党的接班人,圆满实现“党的交班和接班”。
邓小平在外出视察工作时走一路讲一路:我们老干部的责任就是要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是带根本性质的问题”。他还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如果我们在几年内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十年后不晓得会出什么事,要忧国、忧民、忧党啊。
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这是党中央为实现领导集体年轻化及时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在全会上强调:“当前最重要的还是选好接班人”。他建议:下届中央委员会,是不是可以选五十个五十岁以下的人?大会代表是否应该有相当数量五十岁以下的人?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做不到这两点,代表大会就不是成功的大会。随后,邓小平等老同志带头退出国务院领导机构,他们认为,这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是对每个老同志党性的一次严重考验,同时也是我们老干部最光荣、最神圣的职责,是我们对党的最后一次历史性贡献。
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时,已经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握全局,以中央书记处在第一线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的工作格局。十二大选举产生邓小平为主任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解决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成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这是一种过渡,最根本的是建立退休制度,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终身制。
邓小平认为,尽管十二大解决了新老交替,但党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还是年龄偏大。召开十三大时尚需五年,而培养和锻炼中央领导集体新成员又刻不容缓。所以,邓小平等同志经过反复考虑,建议党中央在十二大到十三大期间召开一次全国党代表会议,再挑一批年轻领导干部,充实到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国务院中来,加快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步伐。
1985年召开的全国党代表会议前夕,邓小平更加重视培养“第四梯队”。他说,为什么要开这次党代表会议,主要是选拔一批年轻的人进入中央委员会,后继有人,这是一个战略安排。使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书记处更年轻化一些,这是党代会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有讨论第七个五年计划,不开这次党代会也可以。我们要建立第三梯队,以后还要建立第四梯队、第五梯队,从而保证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
12345下一页
12345下一页
搜索更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1980年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