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碧海听风推广id:金华市一等奖论文选登——历史与社会;优质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59:57

金华市一等奖论文选登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师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促使每一位教师思考何谓“优质教学”。本文从确定优质教学目标、开展互动合作探究、整合地方课程资源和编撰精选练习作业角度探讨优质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优质教学

 

新课程呼唤优质教学,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形成优教优学互动模式,旨在适度负担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并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素质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优质教学必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近几年来,笔者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优质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有一些初浅的想法与广大历史与社会课同仁共鸣。

一、历史与社会课优质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文科综合课程,从课程标准来看,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以地理内容为主,下册以一些综合性的社会知识为主;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涉及的是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九年级是现代、当代史再加一些综合知识,内容相当广泛。初中生毕业学业考试范围,从七年级、八年级到九年级,几乎每本书都有一部分内容。按学科课时设置,历史与社会每周3课时,思想品德每周2课时,根据金市课改办 [2009] 02号《关于调整初中课程计划和规范教学进度的意见》,科学增加1课时后每周5课时,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合科分值80(含乡土教材、时事政治),是科学160分的二分之一,同样的课时数,分数相差甚大,可想而知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的重视程度了。表现在:一些区域和学校七、八年级的期末考试不把它列入调研的科目,制定绩效工资时历史与社会学科是按其他学科的一定比例,甚至一学年没有教学奖金。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不得辅导等,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学习历史与社会只要把握课堂四十五分钟就行了,这一切使得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很苦恼;一些学校七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由非专业教师兼课,上课敷衍了事,上课要么照本宣读、要么条条筐筐、圈圈点点,枯燥乏味,想着反正学校、学生不重视,成绩好坏无所谓。历史与社会学科就这样被轻视,有的甚至被其他所谓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主课占用。这样,历史与社会课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大打折扣,学生的能力培养受到一定制约。因此,作为历史与社会的专业教师自己必须转变观念,正视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现实,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作教材的奴隶,而应该追求历史与社会优质教学,提高社会地位,否则历史与社会课就真的成了无聊课了。

二、优质教学的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优质教学目标  

优质教学,要有优质的教学目标。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并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定,是教学设计首要的、关键的一步。因此,拟定教学目标时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优化和定位指导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在这三方面素质的整体实现和达成作为衡量优质教学的目标标准。一般来说,每节课的课时目标的拟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知识,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哪些具体的知识;(2)技能、方法,即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会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历史或社会问题;(3)能力,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能力的发展方面有哪些进步;(4)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在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上有哪些提升。如:在设计《应对资源危机》教学时,通过思考,其教学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主要有: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中国和世界的资源形势,2-4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结合教材,对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分层,并在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针对不同的资源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初步学会分析跨区域调配资源的重大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各种资源存在的不同问题,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不同策略;通过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资源利用率,树立节流的意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依靠科技、法制、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培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在分解课程标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选择教学素材资源,设计开放的问题,进而达成优质教学目标。

2.依据课程理念,开展互动合作探究

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形式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共同来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同桌之间的相互讨论、老师参与学生中讨论、学生代表的发言等形式。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考虑教法时,尽量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既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进行小组互动合作活动中,教师对小组的安排、组内的分工等必须有详细的计划,做到小组的人数恰当,让学生选举自己信任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根据组员的具体能力进行分工。分组探究,学生代表展示小组分析讨论的成果都能充分展示出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的效果明显提升,同时学生也乐于参与,提高了兴趣后,能力也得到提高。如:教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时,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这里是山区,假如你是开发者,你将如何开发和建设山区?谈到开发山区,学生首先从山区的优势谈起,然后根据山区的优势提出了各种开发山区的方案,有的想法确实非常好,从而不断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综合探究《寻找身边的历史》时,规定各小组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古迹或者事件作为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收集资料,并整理出一份多媒体课件式的调查报告,推举一人在课堂上代表小组发表本组的研究成果,各组组长要充分发挥各组成员的特长,会电脑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会拍照的负责摄影,口才好的代表本组发言,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小组出力,可以说,一份调查报告凝聚了全组同学的心血,是全组同学齐心协作的结晶,它既锻炼了个体的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优质教学效果。

3. 依据考试方向,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指出,由历史与社会课程知识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学生不仅应从教科书中获得众多信息,还应从日常生活、文艺作品等方面构建起“知识信息圈”。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各种有用知识资源调动起来,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因此,整合乡土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乡土资源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好历史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业考试试题有地方性倾向,地方乡土教材纳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我们金华地区试卷占4分),尽管试题中这类题目还不是很多,但它已经成为命题的一个重要新点,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要求,合理地渗透乡土教育,引用和展示一些乡土素材,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特色的情感,增强教学的乡土性。教师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乡土材料导入新课,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综合探究《来自家乡的报告》时,笔者了解到我们武义县是文物大县,文物古迹遍布(目前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县级文保单位56处、文保点46处),搜集、筛选教学资料,通过展示熟溪桥等图片、播放《武义俞源古村雕刻艺术》等视频,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感觉家乡的巨变。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走访自己的家乡,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村中老人,查地方志、看家谱等方式进行调查,撰写成调查报告。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地各个来历和变迁,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与伟大。

在教学设计时,为了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应重在选取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利用,还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兴趣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如在教学《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时,课前让学生问家长和实地调查熟溪桥,了解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抓住焦点问题古建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提出建议:1、禁止拆除古建筑;2、修缮濒危的古建筑,但修缮后的古建筑保持原来的风韵;3、加大力保护古建筑,对一些珍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给予特殊保护等等。然后我进行总结归纳:熟溪桥是省级文保单位,是武义县城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几年前失修,现在得到政府的资金、人力和技术的援助,对熟溪桥实施了维护保养和亮化工程,对桥屋进行全面翻漏,修补缺失的桥栏和避雨板,对桥内的照明线路重新进行布设,对大桥木构架采用干洗法进行清洁,对现有灯笼全面进行更换,采用了宫灯作为装饰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护我们古老的文明。  

4.依据命题要求,编撰精选练习作业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说明》提出了三点命题要求:1.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2.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3.体现“四性”,即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因此,教师在平时设计作业时应注重这些要求,做到原创、科学,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为了推进“轻负高效优质”教学,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和作业,应有利于基础的落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知识眼界,增强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基于此认识,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对作业应认真编撰和精选。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三对应(教材与考试说明对应;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应;练习与中考题型对应),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现在把后10%(有些地方是后25%)的成绩列入教学考核和重点高中定向名额分配,因此应该重视后进生的成绩。要提高他们的成绩,必须从作业抓起。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知识结构及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制定作业分层目标,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练习作业之前就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为高质量完成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联合国和联合国宪章”这一知识点:低层目标是知道国际关系的制订者是联合国,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和发展,知道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中层目标除以上目标外,应理解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层目标除以上目标外,通过视听资料能够正确地评价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对低层目标设计练习作业的是:(1)联合国诞生于何时? (2)联合国是什么战争的产物?(3)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4)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5)联合国起了哪些作用?(6)简要叙述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除以上试题外,还要做这道题:材料一:近年来,联合国在处理和解决各种国际问题中的作用日见突出,在联合国内,多数国家的声音和意志得到较多体现。材料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海军舰艇编队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中方还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实施开卷后,主观性试题多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还有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在设置的题目上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试题,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文字表达与组织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精心指导与练习,才能逐步领悟。如:考试与练习中会经常出现设计宣传标语,这就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答案内容相当发散,只要符合主题就行。

教师是实现优质教学的关键因素,教育教学的高质量需要教师来完成。今天的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育人观念和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知识更新,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质教学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 余文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07.4